基于地方特色的精准扶贫路径研究——以宿州市灵璧县实地调研为依据

2016-03-28 22:30韩然然张志玉任路遥王煜珊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0期
关键词:灵璧县奇石精准

韩然然,张志玉,任路遥,王煜珊

(安徽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基于地方特色的精准扶贫路径研究——以宿州市灵璧县实地调研为依据

韩然然,张志玉,任路遥,王煜珊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蚌埠233000)

精准扶贫是目前政府脱贫攻坚的首要举措,然而各地贫困性质存在明显性差异.因此,深入了解各地贫困现状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必要前提.灵璧县是皖北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创新精准扶贫路径,对于灵璧县尽快实现全面脱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于其他相似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扶贫有较强的借鉴价值.

精准扶贫;灵璧县;路径;实地调研

1 灵璧县实地调研概况

灵璧县隶属于宿州市,是皖北贫困县的代表.截至2016年,目前灵璧县辖内13个镇、6个乡中共73个贫困村,未脱贫人口数高达62124人.由于渔沟镇卞庄村的扶贫工作具有典型代表性,因此以卞庄村为例分析灵璧县扶贫现状.卞庄村目前的各项指标如下:

1.基本贫困状况:卞庄村全村共550户,2185人,其中贫困户62户,贫困人口数量为135人,村级托管贫困人口23户.

2.农业状况:耕地3500亩,水产面积为35亩,村内无果林与山场.

3.土地流转状况:土地流转340亩,占比10%,其中,改变种植结构的占比8%.

4.宗教与婚姻状况:信教群众占全村人口总数7%,主要以基督教为主.

根据调研,不难发现,目前灵璧县各地的扶贫工作存在着一些缺陷,仍保持着传统的农业带动机制,过度依靠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实现质的突破.

2 灵璧县精准扶贫具体路径

如何进一步促进灵璧县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帮助灵璧县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合理有效的扶贫路径至关重要.

2.1产业扶贫

如何在真正意义上促进灵璧县的经济繁荣,产业扶贫是关键.灵璧县可以通过外引内增计划,引进发达地区的产业项目,同时结合本地的特色资源,打造出本土龙头产业,自行“造血”.

1.特色农副扶贫:灵璧县地处皖北,土地资源和光照资源富足,适宜种植蔬菜、花卉、中药材等特色农副产品.发展农产品配套技术、农产品储藏保鲜技术、高质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技术,提高特色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劳动就业和农民收入.

2.光伏扶贫:光伏扶贫实际是借助光伏发电项目投资来扶持贫困地区,根据扶贫办的统计,为一个贫困村安装一座6000瓦的光伏发电站,每年可收6-7万元.通过借鉴国内外光伏扶贫先进经验,精心布点选址,科学规划建设规模和对象,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帮助更多的贫困居民实现脱贫.

3.旅游扶贫:灵璧县素有“虞姬、奇石、钟馗画、灵璧三绝甲天下”之美誉,被评为“中国观赏石之乡”,灵璧石是中国四大观赏石(灵璧石、太湖石、昆石、英石)之首,第二十届金旅奖旅游文化峰会在灵璧举行,这都是灵璧县天然的旅游资源.为把资源优势扩大到最大化,首要任务是制定清晰的发展战略,加强景区建设:其次开通灵璧县域旅游专线,为外地游客提供便捷;旅游局还应扩大宣传,将景点特色传达给全国各地的游客,增强景区的影响力.

2.2基础设施建设扶贫

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是扶贫攻坚的基础性工程.基础设施缺乏已成为制约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灵璧县应切实加强交通、水利、能源、通讯网络、智慧型城镇和农村等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推进农村公路工程和交通扶贫骨干通道工程的建设,莫让交通成为当地发展的瓶颈;再者做好农村信贷工作,充分发挥金融部门在当地农田水利、通讯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作用;最后做好贫困地区棚户区改造,增强城镇人口承载能力,为贫困人口落户城镇创造条件.通过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灵璧县的经济容量,为引进新的经济项目、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有利条件.

2.3教育扶贫

教育扶贫作为扶贫过程的重要一步,其最终目的是实现经济脱贫和消除精神贫瘠,因此应将教育扶贫放在脱贫战略的关键位置.通过加强基础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网络培训、促进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等多元化措施提升当地的教育水平.为实现教育脱贫,首先应增加教育投入,为当地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同时平衡灵璧县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资源;另外增加当地的职业培训计划,加强劳动群众职业技能和素质,培养合格高能的产业大军;最后注重人才扶贫计划,培养出优质高素质的人才,抓住高等教育专项贫困生计划等机遇,使得农村贫困学子接受高等教育,同时开展“引凤还巢工程”吸引高素质专业人才返乡建设.通过加强基础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网络培训、促进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等多元化措施提升当地的教育水平.

2.4科技扶贫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在扶贫中的作用,提高扶贫效率,节约扶贫成本.

1.农林技术推广:灵璧县位于皖北地带,农林业是其基础产业,因此农业技术指导员应当深入基层为农民普及农林增产技术,同时农机研发应紧扣当地农业需求,改变传统的低效的农业耕作方式,让科技为农林发展保驾护航.

2.生态产品开发:灵璧县以奇石著称,灵璧奇石更是有“天下第一石”的美誉因此可以利用天然生态奇石开展扶贫,提升奇石开采技术,保证石头完整性,在石头雕刻技术方面也应投入人力物力,将石头这一生态产品进行多方位技术开发,延长奇石特色产业链,将奇石的各类产品推向全世界,将奇石产业做大做精.

2.5文化扶贫

文化扶贫是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手段,通过文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文化传播与继承和发展文化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文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文化资源是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灵璧县是楚汉相争的古战场,传说人物钟馗的故里,中华奇石的主产区,虞姬文化、钟馗文化、奇石文化等资源丰富.目前,灵璧县已经建设钟馗文化园、虞姬文化园、奇石文化园等文化展示园,这是文化资源开发的第一步.另外,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产生经济效益,一方面,推广文化旅游,另一方面,开发文化产品,推动文化产品外销,从而增加收入,缓解贫困现状.

2.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目前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灵璧县目前文化产业较为匮乏,应当积极建设影院,增加书刊设点,提倡文化创意,丰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在建设精神文明的同时,为实现脱贫积累财富.

3.文化传播与继承:灵璧县有独特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对于一些阻碍经济发展的文化,例如过高的彩礼传统会阻碍资本积累和再生产、部分宗教文化宣扬引导居民消极度日,这些文化应当尽快摒弃.

2.6生态扶贫

生态扶贫是其余各种扶贫方式的保障,以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生态补偿机制为途径开展可持续扶贫.

1.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脱贫致富的基础,目前,各地经济发展多以生态破坏为代价,而这种经济方式只能收获短暂的脱贫,长期以后会影响居民生活水平.因此扶贫应当将生态环境破坏修复作为重要内容,发展生态经济.对于灵璧县而言,石头的过度开采是生态环境破坏的显著表现,因此生态环境修护应当以引导奇石规范开采为宗旨,开展多方防治措施.

2.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是近些年提出的新概念,用于引导目前绿色环保理念,主要针对区域性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是一项激励绿色经济、以"受益者付费和破坏者付费"为原则的环境经济政策.这种付费机制不仅有利于改变环境破坏的现状,还增加了财政收入,为扶贫项目的开展提供资金支持.

〔1〕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2014(06).

〔2〕房县精准扶贫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世纪行,2015(07).

〔3〕赵武,王姣玥.新常态下“精准扶贫”的包容性创新机制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S2).

〔4〕张笑芸,唐燕.创新扶贫方式,实现精准扶贫[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09).

〔5〕郑瑞强.精准扶贫政策的理论预设、逻辑推理与推进机制优化[J].宁夏社会科学,2016(04).

〔6〕李裕瑞,曹智,郑小玉,刘彦随.我国实施精准扶贫的区域模式与可持续途径[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03).

〔7〕黄承伟,覃志敏.论精准扶贫与国家扶贫治理体系建构[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5(01).

〔8〕陈秋华,纪金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5).

〔9〕彭春凝.当前我国农村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研究[J].农村经济,2016(05).

〔10〕李新一.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体系探析[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6(02).

〔11〕乔志强,秦真凤,董淑范.长吉图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途径[J].长春大学学报,2011,21(1):1-3.

〔12〕黄晶梅,宋金泽.影响吉林省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因素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1,21(1):4-6.

F323

A

1673-260X(2016)10-0102-02

2016-08-07

猜你喜欢
灵璧县奇石精准
安徽宿州灵璧县: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奇石共欣赏,雅石相与识——黄岩博物馆馆藏奇石赏鉴
【龙凤呈祥】
【雄狮】
【盛世龙舟】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奇石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