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休闲体育发展对策探讨

2016-03-28 22:30乔永月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0期
关键词:体育生活活动

乔永月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1150)

普通高校休闲体育发展对策探讨

乔永月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1150)

休闲体育在我国是一门全新的学科,作为未来体育发展新趋势,具有人文社会学学科特征,对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起着促进作用.高校大学生是新时代的领导者,是社会发展的指引者,休闲体育以其自身独有的休闲功能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积极有效开展休闲体育活动,关注在校学生的休闲体育生活,培养其终身体育观念,这对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休闲体育;普通高校;探讨

1 前言

休闲体育是在现代快节奏的工作和环境下,人们利用余暇时间参与进行的一项以休闲为核心的体育活动,以此来娱乐身心、培养兴趣、发展才能、健全人格.休闲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随着其不断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日渐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1].休闲体育与非竞技性的体育活动是相符的,休闲是体育活动的基础,体育活动的目的之一是休闲,总的来说,非竞技性的体育活动是休闲的一个重要形式.休闲体育是大学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合理的构建高校休闲体育模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目前体育教育事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2 休闲体育的功能

2.1锻炼身心,磨练意志

良好的身体是从事工作的前提,未来社会发展越快,竞争越激烈,其工作压力就越大.进入21世纪,工作由以往的以体力为主过渡为现在的以脑力为主,长期从事脑力工作容易导致脑部缺氧,精神压力增大.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休闲体育作为调理情绪的一个工具,它可以消除疲劳,修身养性,比如可以去参加登山、郊游、漂流等活动.一方面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和丰富知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外在的环境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

2.2丰富社会文明的发展

著名英国思想家罗素说:能否聪明的用“闲”是对文明的最终考验,从文明的角度来看,所谓文明,就是人类进步状态,像琴棋书画、保龄球等休闲体育内容是社会文明的一种代表[2].另外,在我国的民间传统文化中,比如,放风筝、太极拳、踩高跷等都无一不表达我国民族的聪明和才智,勤劳和善良等,通过这些简单的民间休闲体育活动,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发展.

2.3具有教育的功能

现代文明教育中明确指出:每个人都应该享有一定的时间去培养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如果能够很好的加以利用,并进一步的发展,从而使他们更好地能发现自身的职责.据针对青少年犯罪调查显示:90%的青少年在闲暇无聊中从事犯罪行为的.休闲体育作为一种娱乐身体、健康文明的运动方式,可以帮助人们释放压力、缓解紧张情绪以及排泄对社会的不满,使身心得到全面的改善和调节,同时还可以达到陶冶情操的效果.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休闲体育具有教育功能.

2.4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休闲体育是人们促进相互之间交往的一个“润滑剂”,它具有内容丰富性,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自身条件来自主进行运动选择,与同一兴趣爱好的人聚集在一起,协调人际关系,促进交往,增进感情交流,以此来丰富生活,排解烦恼与郁闷.

2.5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开始追求更多的精神文化,比如通过体育去健身房健身、健美等,去追求更高的生活品味.由此看来,休闲体育可以满足人们健康生活的需求,促进消费水平的提高,进而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3 普通高校休闲体育的现状调查分析

大学生活是处于人生阶段中的黄金阶段,在休闲体育范畴之中,他们表现出更多丰富多彩的爱好,比如骑行、轮滑等,他们往往不满足于体育课中所学内容,渴望着更多的活动空间,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挑战.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高校休闲体育未能完全开展实施,并存在着诸多问题:

3.1意识薄弱

现行的教育虽然是素质教育,但由于应试教育普及的时间过长,还未完全转变为素质教育,大多数学生还处于一种只注重分数和排名,而忽视身体素质锻炼的一种状态.体育锻炼的意识较薄弱,没有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大部分学生长期埋头于题海战术,没有意识或时间去进行身体锻炼.另一方面是主观上觉得体育课单纯就是修学分,而不想通过体育课来发展、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

3.2开展项目较单一

不少学校存在着体育课教材内容较单一,教学内容相比于时代的发展较落后,很少开展新颖的运动项目,学生的出勤情况与考试成绩挂钩,带有一定的强迫性,常忽视了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乐趣、爱好和习惯,以致于使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兴趣逐渐减小.

3.3经费投入不足

有限的体育经费只能够维持正常的体育教学,目前大多数学校普遍存在着没有多余的资金进行休闲体育活动的开展,致使学生的课外活动由于现实情况而未从事休闲体育的活动.即使存在有各类体育设施,也未进行定期维护,使原本存在的设施更加的缺少.

4 普通高校休闲体育发展对策研究

4.1多方渠道拓宽资金

阻碍学校发展的因素之中资金缺乏占据相对重要的位置.休闲体育的管理者不仅要建立合理、完善、健全的财务管理机制,而且还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偿活动.例如,改变经营模式,使其多渠道、多元化.对休闲体育的社会参与人员采取有偿服务,对在校大学生提供优惠力度较大的政策.进行多种多样的宣传工作,组织体育知识讲座、技术培训,通过赞助商等方面的资金筹集来举办各种体育活动,进而为学校休闲体育的发展提供资金.

4.2更新体育教学观念

国家新课标标准实施多年,教师和学生都深深意识到,体育课堂需要遵循“健康第一”和“快乐体育”的原则,教学安全是学校领导最为关注的事情.现在休闲体育教学不仅要继续遵循上述原则,还需坚持体育技术传授和身体素质训练相结合.公共体育课在各类高校开展形式多为:每周两个课时量的公共体育教学,注重学生的技术学习,考核形式单一.课余时间没有其他的体育活动,不利于学生系统的提高,短时间难以展现体育的教学效果.休闲体育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发展,体育课堂上丰富教学内容,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中,因人而异的满足学生的不同层次的需求,从而使学生技术得到提高,爱好逐渐养成习惯,形成锻炼身体的良好意识.

4.3建立相应的休闲体育机构

加强学校、系、社团组织在大学生进行休闲体育的引导作用,定期或不定期的为大学生开展趣味性、娱乐性,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的休闲体育活动,从而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4.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体育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部分.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使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为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奠定基础.高校积极开展系统、全面的校园体育文化,使广大学生掌握体育知识,认真锻炼身体,丰富课余生活.此外,对于培养学生特长,发展学习兴趣,形成乐观、奋进的生活态度应给予充分支持[3].

5 高校中开展休闲体育的必要性

积极健康的休闲体育成为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一种时尚和标志,不仅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有助于丰富人类社会文化生活以及端正人生态度等.

5.1高校中开展休闲体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休闲体育我们可以磨练意志、增强体质,也可以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符合时代发展的价值,休闲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框架发挥着重要作用.休闲体育的产生,满足了个体需求,端正生活态度,使人们在社会关系中认识自己的位置,引导健康的社会生活.所以,大学体育要依据社会发展需求,加强对休闲体育的教育,使之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培养学生对社会价值和社会类型的认识[4].

5.2高校中开展休闲体育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休闲体育以娱乐身心、增进健康为主要目的,它把娱乐休闲融于体育运动之中,这样便使学生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既娱乐了身心,又增进了健康.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不仅仅要使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更要让学生为健康付诸行动.因此,在高校中要积极开展休闲体育教育,增进学生身心健康,鼓励学生以健康的身体运动方式从事休闲活动.休闲体育可以增加学生的生活情趣,使学生感受到休闲体育带给他们的乐趣,这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同时也为体育教学在空间和时间层面提供更多的保障,还能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从而进一步促进体育与休闲齐头并进发展.

5.3高校中开展休闲体育是衡量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

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正在改变着人类生产方式,它一方面在不断促使生产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将人们从繁重的体力活动中解脱出来,从而使闲暇时间得到增多.根据当今社会发展形势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休闲体育作为一门新兴专业被提出,它的产生和发展使得人们的余暇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不断满足多元化需求,另外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影响,塑造着人类自身.因此,未来休闲体育的健康发展将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5].

6 结论

休闲体育在时代发展的需求之中应运而生,形式项目多样化,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发展前景极为广阔[6].在当今人才济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大学休闲体育的积极开展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锻炼观念的形成,在人生发展历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学校体育要承担起这个职责,顺应时代发展和学生个体需求变化,深化课程改革,将休闲体育纳入高校体育教育之中,并使之成为他们自觉选择的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1〕王光明.当代高校休闲体育发展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4).

〔2〕徐艳玲.休闲体育在普通高校教学策略的探讨[J].文化教育,2010,5.

〔3〕唐莺.高校开展休闲体育的必要性及途经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

〔4〕袁锋.论休闲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3(2).

〔5〕肖焕禹.休闲体育的演进、价值及其未来发展取向[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1).

〔6〕蔡金明.我国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模式构建[J].浙江体育科学,2012,34(5).

G807.4

A

1673-260X(2016)10-0138-02

2016-06-28

猜你喜欢
体育生活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2016体育年
生活感悟
我们的“体育梦”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