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学习环境下提升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对策研究

2016-03-28 22:30关健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0期
关键词:环境大学生信息

关健

(赤峰学院 教师发展与培训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网络学习环境下提升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对策研究

关健

(赤峰学院教师发展与培训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个性化、开放、共享的学习环境,不仅极大地延伸和扩展了大学生的学习时空,同时对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在网络学习环境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策略.

网络学习环境;大学生学习能力;对策

对大学生而言,大学时期的学习特点较中学时代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所学的知识更加的专业和综合,学习状态由原来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探索所学内容,学习发生更是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单一模式.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等学校的教学设施、办学条件的进一步改善,网络学习模式正在逐步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因此,如何有针对性的提升大学生学习能力成为高等院校积极探索的教学任务之一.

1 网络学习环境的定义与特点

网络学习是指通过在网络上建立的一个学习平台,大学生围绕某一个学习主题,在特定的网络环境中进行交互学习的一种全新方式.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1学习内容的丰富性

网络学习环境是全球最大的信息资源宝库,在海量的信息资源中,大学生依据自己的要求,围绕某个特定的主题或学习任务,利用搜索引擎等搜索工具查找所需资料,以此满足不同大学生对学习的需求.

1.2学习环境的开放性

网络学习环境向所有大学生开放,可以满足不同大学生的学习和使用.网络学习环境的开放,使大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满足其学习的需求和个性的展现.在开放的网络学习环境中,网络上信息资源的使用和分享不受任何的限制,所有人都能够共享网络上的信息资源,网络资源也不可能因为太多人的使用反而减少,同所有大学生共享.

1.3学习形式的灵活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讲台上统一授课,学生在同一时间地点统一听讲,上课的时间和地点是固定的.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大学生可以在全球任何一个有互联网的地方进行有效地学习,摆脱了以前要在固定的时间、固定地点去学习的方式.只要有网络、有时间,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这种方便有效的学习方式体现了网络学习环境的灵活性.

1.4学习模式的交互性

这种交互性的涵义是指在大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能给大学生提供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进行交互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会.计算机网络作为功能强大的交互媒介,不受时空限制,支持同步和异步交互,可以是一对一的交互,也可以是一对多、多对多的交互,形成了一种人机互动,互相交流的操作环境和身临其境的感觉.利用计算机来进行的交互可通过网络聊天、电子邮件、BBS、讨论组等形式进行.

2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网络学习与传统学习相比,网络学习是以大学生为中心,学习环境发生重大的变化,它突破了时空限制,使大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方便、快捷,大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和信息的主动建构者.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学习的特点有:

2.1学习方式多样性

互联网的普及与网络传输速度的提升为大学生进行多样学习提供了可能.例如:师生之间是一对多授课学习方式、一对一的互动学习方式、互相讨论互相学习的方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等等.网页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文字、视频、图像、动画、课件等形式,多样的内容呈现形式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众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2.2学习内容可选择性

在学习的过程中,人们总是选择性地接受那些与自己原有观念一致或者自己需要的信息,逃避那些与自己原有观念相抵触或自己不感兴趣的信息.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课堂中传递的知识有限,其中还有一些因与自己原来观念抵触而拒绝接受知识的现象,之后接受的信息就将进一步的减少,将不利于大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网络学习环境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大学生能够依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搜索需要的信息.降低其他因素的干扰,有利于大学生自由地建构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

2.3学习态度主动性

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截然不同的特点是依赖性减少,是主动自觉地学习.网络学习更是以大学生为中心,学习资源的充裕,使得大学学习主动性的特点更加明显,因此,这种学习是一种主动而非被动的学习.大学生会依据自己的学习需求、任务或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疑惑,利用搜索工具查找所需的资料,然后与教师进行在线交流或进行小组协同学习,对问题进行解决,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

2.4学习效果创造性

大学是一个充满创造的地方,也鼓励人们创造性的进行学习,大学生能够通过四年的不断学习,培养了一种重构知识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就是对学习的知识和实践经验累积而成的思想、学识和学问.在网络学习环境中,知识是爆炸式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在头脑中简单的堆砌,更多的是对知识进行深“加工”,去粗取精、由此及彼,从而培养创造能力.

2.5学习过程灵活性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的主体是大学生,知识不能只靠教师教授给学生,而是要靠通过激发大学生的兴趣,让大学生主动去建构,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大学生通过网络来选取自己所学的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迅速快捷地安排阅读顺序,灵活机动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内容,自由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选择学习发生的地点.灵活、自由、有序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

3 提升大学生在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能力的对策

网络学习较传统学习有众多的优势,也充分体现了网络学习环境的特点和优势,但随着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变化,在网络学习环境下也出现了许多失败的例子,对大学生的学习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具体原因有:第一,学习的资源缺乏安全性,准确性也不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较少,抵御网络中的“负面”信息的能力较弱,再加上大学生的好奇心,容易受到一些错误信息的诱导,自控能力不足,就会出现学习障碍,导致学习的失败;第二,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大学生处于一个虚拟的学习环境,容易造成人际交流障碍.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面对的是一个冰冷的学习机器,真实的情感和情绪得不到及时的表达和宣泄,而且又是在时空分离的情况下进行的学习,长时间下去容易造成大学生的人际交流障碍,导致学习的失败;第三,大学生缺乏实际的操作能力.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是,不能够有效地操作计算机和其他软件,影响了学习效率和进度,导致学习的失败.

大学的学习在要求大学生掌握比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也需要重视大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现在,大学生的学习环境发生了巨大地变化,大学生的学习具有主动性、选择性、创造性、方式多样性、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等新特点,大学生具有学习的潜力,只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要以科学的方法、创新的意识,不断的去探索.怎样使大学生能够尽快的适应这种日新月异的网络化、数字化的学习新环境,如何提高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能力,使大学生更科学有效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提高学习效率.具体对策有:

3.1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规划和计划

大学学习单凭勤奋和刻苦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规律,制定出相应地学习规划,才能逐步地完成预定的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规划时,要从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总的学习目标的要求,制定出明确、详细、可实施的计划.制定学习计划时,主要是根据自己学习总体的状况,其中主要是针对学习的重要知识、选择和使用哪些学习资料、学习方式和方法的调整以及合理的安排时间等.在执行学习计划的过程中要切实可行、不断地进行总结、做出适当的调整.只有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活动与时间,才能保证学习活动有计划的顺利进行.

3.2利用网络优势,充分激发学习期望

网络技术的发展突破了各种信息资源的时空限制,使得学习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变为可能.网络环境可以为大学生营造和谐、开放、互动、探索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自由的与在线学生或老师平等、轻松地交流、探讨各种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始终保持积极的自我激活状态.因而,大学生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激发自己的学习愿望和兴趣,使自己能够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成为真正“会学习”的人.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信息资源丰富、灵活性等优势,推进网络教育的更大范围的实施,促进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3.3合理有效安排时间

在大学中,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的学习是非常需要自控力的一件事情,如果大学生不能够控制和合理的把握、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学习任务和目标就无法按照学习计划的进度完成,计划和学习进度也无法再继续实行下去.同时基于网络的学习具有很强的机动性、自主性、灵活性,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具备很强的自我调控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科学合理的安排好时间对提高学习效率,完成学习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4加强协作交流互动

“学会合作”是当今教育目标的核心之一,特别是在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时代,合作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合作能力的强弱和有无是大学生学习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合作学习既可以是由教师组织的,也可以是由大学生自发的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协作学习.在网络学习环境下大学生与教师进行交流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如可以通过QQ或者电子邮件向教师提出自己的问题,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向同学寻求帮助也是另一种十分有效的策略,交流对象既可以是认识的同学也可以是互不相识的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有效的沟通可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学习意愿的提高.

3.5完善知识结构体系

大学生在建立知识结构时,一定要防止所建知识面过窄的问题.当然,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复杂而长期的一个过程,在建立的过程中需要广泛的吸收各类知识,在对知识进行整理和构建时,能够将知识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类别,如基础的,较难的,拓展的等等,层次划分的越清晰,构建的知识体系就更加的合理、长久和稳固.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要建构的知识结构不应当处于一成不变的状态,而须是处于能够不断兼容新的知识,使新的知识能够有效地融合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中,保持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与发展.

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网络是一个很好的、有效的学习平台,它不仅有许多有利于大学生学习的功能和资源,还有它打破时空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这也要求我们在学习实践中要不断挖掘和利用互联网的各项功能,使互联网在学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

〔1〕李立新.网络学习环境与学习者[J].中国远程教育,2009(09).

〔2〕陈晓梅.网络学习的特点也存在的问题[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5).

〔3〕邓文新.网络教育环境下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2(08).

〔4〕高小惠.探索大学生网络学习技能的培养提高终身学习能力[J].高教探索,2009(05).

〔5〕郝连科.网络学习方式对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08).

〔6〕高瑞波.网络环境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2010(01).

G640

A

1673-260X(2016)10-0172-03

2016-06-29

本文系赤峰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开发、建设与实践项目——《教师有效教学管理的艺术与智慧》(JGXM201510)课程开发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环境大学生信息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环境
大学生之歌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