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背景下的金融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2016-03-28 22:30张冰秋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0期
关键词:产学研金融教学模式

张冰秋

(宿州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产学研合作背景下的金融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张冰秋

(宿州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产学研合作逐渐成为新时期高校教学的必然趋势,高校教师应努力将产业研合作与金融课程教学模式有效结合起来,积极促成高校、政府、社会、企业等各个方面之间的有机配合,使之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以此来不断地提升金融课程教学效率,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将重点围绕目前产学研合作背景下高校金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为之提供有效的解决思路.

产学研合作;金融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目前高校专业教育相对来说比较闭塞,在人才培养方面过多地强调专业理论知识教育,忽视了对于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精神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学效果低、教学质量差的现实,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十分不利.在产学研合作背景下,积极推进金融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通过打造高校、政府、企业三位一体化的教学结构,来不断提升金融课程教学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自由性,以此来不断提升金融课程教学效果,为学生进步打下坚实基础.

1 产学研的理论内容及运作模式

产学研即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等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实现有效的产学研,建立起高校、企业、产业、科研机构几者之间的立体化结构,从而来更加有效地促进高校与产业之间的对接,不断地提升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产学研运作模式主要分成创新战略联盟、1+1平台、与地方对接合作、校地共建一园多校的大学科技园、政用产学研、政产学研金等几种模式,这种多样化的运作模式的呈现,对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效果有重要的意义.

1.1创新战略联盟

创新战略联盟是一种相对来说规模较大、层次较高、领域较宽的产学研产业模式,其较多地强调企业、高校、工程中心之间的有效联系,从技术开发、经费资源、基础知识等几个维度来展开深入地研究和分析,从而不断提升创新战略联盟模式的有效性.实现有效的创新战略联盟,以产业技术为核心,以工程、设计、生产为手段,以目标市场为根本的完整创新链条,从而实现对于整个产业的有效整合与集中,以此来不断提升社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竞争力.

1.21+1+1平台

1+1+1联合创新平台是政府主导型的产业研合作模式,实现政府、高校、企业的有效合作,打造一种联合性的技术创新机构,重点来扶持研究院、研发基地和研发实验室,为促进社会科技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1.3与地方对接合作

高校科研院是社会科技力量的结合体,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通过实现高校科研院与地方整体相对接的产学研模式,借助于多种合作模式来实现,能够从根本上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产业融合、社会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1.4校地共建、一园多校的大学科技园

实现有效的校地共建、一园多校的大学科技园产学研模式,以社会名校为依托来优化整合高校资源和社会资源,打造集科研、技术、研究等一体化的产业交流平台,实现高校与社会共同发展的产业化基地.

1.5政用产学研协同,推动创新2.0时代的创新

政用产学研协同,推动创新2.0时代的创新.在信息化的时代,创新是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关键所在,也是不断实现科学2.0、技术2.0、管理2.0共同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个创新时代,积极推进创新平台的结合,让社会大众深刻感受到他们所能够从这个创新平台中所汲取的重要力量.

1.6政产学研金五位一体,推动区域经济提升

实现政产学研金五位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通过产学研科技联盟的成立,借助于培训讲座、专题知识讲解等方式来不断地帮助解决各类问题,以此来不断地加速地域经济的不断调整,实现区域经济的创新和发展,从而来从根本上提升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 产学研合作对金融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2.1促进了高校专业课程理论化建设

产学研合作教学对金融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化的课程指导,促成专业理论化建设与实践能力的综合和进步.产学研合作模式通过实现人流、信息流、物流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效整合,实现了信息、技术、人才、设施、知识等诸多个要素的结合,从而来培养技术群体、强化技术支撑,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培养了优秀人才.在高校金融专业教学中实现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能够从根本上促进高校专业课程理论化建设,推进学科发展及进步.

2.2为学生专业学习提供了实践平台

在高校金融专业教学中实现产学研合作教学,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了实践的平台.在整个金融专业教学体系中,高校为之提供了专业化的师生团队,实现了人才保证;政府和社会则为之提供有效的物质条件支持,促进其专业平台的建设和完善;企业则为之注入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支持,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的转化创造力条件.总而言之,这三者之间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打造产学研合作的教学实践平台,从根本上促进学生专业学习,有助于顺利达成专业教学目标.

2.3促进高校教学与职业化的对接

实现有效的产学研教学,从根本上促进高校教学与职业化的对接,便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人生,从而来完成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铺就职业化发展道路.充分调动高校、社会、政府和企业等多方面的力量,将这些要素的优势更好地结合起来,能够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专业知识与教学实践有效统一,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能力,从而更好地让高校学习与今后职业发展结合起来,为学生长远发展创造有效的基础.

3 目前高校金融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金融课程教学存在诸多问题,过于理论化的专业知识、闭塞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等问题的出现在根本上降低了高校金融课程教学效果.产学研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尽管已经具有较为理论化和系统化的教学体系,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和较为复杂的高校教育传统,这在根本上降低了高校金融专业教学效果,不利于产学研合作模式的运用,难以从根本上促进金融课程教学改革.

3.1产学研合作专业教学意识不够

产学研合作专业教学意识不够,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高校、政府、企业三者之间的合作热情,不利于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这与我国高校长期的教育方式和教学理念有很大的关系.目前我国高校专业教育中普遍重视理论教育,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的本质把握得不够明显,从而导致教学实践环节较少,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应用水平.在错误的高校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过于封闭,减少了与外在社会、政府及企业的有机联系,从而在根本在根本上让这几者处于几乎断裂的状态,难以从根本上提升金融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实现.

3.2高校金融课程教学体系不健全

高校金融课程教学体系不够健全,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组织方式、教学设计评价等诸多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这在根本上降低了高校金融专业教学效果,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进步是极为不利的.第一,高校金融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比例构成还存在缺陷,双师型队伍团队不够强大,导致教学内容过多地向理论教学倾斜,弱化了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二,金融专业教学制度落后、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学分制”成为评判学生最后学业成绩的根本标准,忽视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考察,导致教学评价方式缺乏弹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研合作教学模式的实践,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十分不利.

3.3政府的主导及参与作用相对弱化

政府主导参与是产学研合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推动整个教学过程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然而,目前政府的主导力量并没有充分地发挥,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支持、政策保证、资金支持和优惠政策,导致无法真正地促成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的落成,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此外,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国家将高校教育与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割裂开来,从而造成产业研人才培养机制和计划的不成熟,无法真正地来构建高校金融专业产学研合作教学体系.总而言之,政府的主导性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在根本上降低了金融课程产学研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不利于实现人才的培养.

3.4企业合作热情低、功利化色彩严重

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不少企业对于产学研合作这一教学模式不够重视,将其与企业目标割裂开来.在很多企业中,过分地追求经济效益和企业收益,忽视对于企业本身发展模式、人才需求等要素的重视,这种短视行为在根本上降低了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不少企业功利化色彩较为严重,对于高校的实习生不够重视,缺乏科学化的内在培养和需求计划,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合作热情,无法真正与高校人才培养对接起来,从而严重阻碍了企业人才发展路径.

4 产学研合作背景下金融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必将成为高校专业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高校、社会、企业多维互动的必然结果.要想加速产学研合作与高校金融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机融合,必须要不断提升社会各界产学研的意识和能力,构建高校专业教学主动适应机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和保障作用、积极促成企业内部的人才需求机制等,从而来不断地促进产学研合作背景下金融课程教学模式生成,为人才的不断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4.1提升社会各界产学研的意识和能力

提升社会各界产学研的意识和能力,是促成产学研合作背景下金融专业课程实践的根本所在.应该将这一理论提升到国家政策的高度上来加以重视,通过有效的宣传和政策指引,并下达相应的文件来对此进行贯彻.可以以某一地区为试点,从高校、政府、社会等方面来进行有效的督查,找到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为之提供有效的解决思路.同时,对于这几个方面的要素来说,必须要能够形成三者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彼此形成一股合力,来促成新型教育模式的呈现,为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4.2构建高校专业教学主动适应机制

构建高校专业教学主动适应机制,为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的形成注入有效的师生资源,不断促进教学方式、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调整和设置,从而来不断地促进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顺利实现.第一,应该进一步地细化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队伍,专门开设相关的组织安排及执行机构,来负责高校、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沟通,从而来为产学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积极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制度.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性课程的比重,为学生提供开放性、自由性的教学应用实践平台;同时,还要善于与企业主动建立起联系,推动产学研合作机制的成熟.

4.3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和保障作用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和保障作用,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成熟和发展.首先,要不断地加强引导和监督,实现对于高校和企业的引领,促成产学研教学体系的不断成熟与发展.通过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来实现,并强化高校教学监督手段,对于高校教学落实情况来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督导.其次,作为政府应该加强经费的投入和保证,定时地为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的实现提供有效的保证机制,以此来从根本上提升其有效性.

4.4积极促成企业内部的人才需求机制

积极促成企业内部的人才需求机制,提升对于人才的重视,认识到产学研合作模式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以此来不断地强化企业对于人才的内在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建立起科学化的人才长效培养机制,促进高校、企业和社会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让它们彼此能够获得进步和提升,从而在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之上,也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发展效率,实现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让高校金融专业教学改革取得成效.

结语

以产学研为依托来实现高校金融专业教学模式的探讨和分析,能够不断促进高校专业教学、社会政府主导、企业发展等三维互动,从而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以此来从根本上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率,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因此,要不断提升社会各界产学研的意识和能力,构建高校专业教学主动适应机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和保障作用、积极促成企业内部的人才需求机制,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这三者之间的互相促进和互相整合,以此来不断提升高校人才培养效率,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饶燕婷.“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要求与政策构想[J].高教探索,2012,04:29-32.

〔2〕秦洪军,孙龙建,王僚.金融人才产学研联动培养模式研究[J].金融教育研究,2012,05:84-88.

〔3〕张建利,李文亮,车车.依托产学研合作教育提升卓越金融人才职业素养的途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08:78-80.

〔4〕肖振宇,蒋志芬.金融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和探索[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08:149-150.

〔5〕周叶芹.高职金融产品营销专业产学研相结合模式研究[J].新余高专学报,2002,03:49-51.

〔6〕孙迎春.辽宁省金融类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对策分析[J].辽宁高职学报,2008,04:55-57.

G642.0

A

1673-260X(2016)10-0245-03

2016-06-04

1.2013年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项目名称:新三板市场挂牌后备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证研究,(2013SQRW078ZD);2.宿州学院教研项目:产学研合作教育背景下应用性本科高校金融学课程实践教学研究,(szxyjyxm201335)

猜你喜欢
产学研金融教学模式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P2P金融解读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