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社会化改革的利弊探讨

2016-03-28 22:30毕宇宏闫俊玲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0期
关键词:考试英语教学改革

毕宇宏,闫俊玲

(赤峰学院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高考英语社会化改革的利弊探讨

毕宇宏,闫俊玲

(赤峰学院外国语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高考英语社会化改革因涉及面广及影响深远,所以改革方案一出台便迅速引来热议.本文简要论述了高考英语社会化改革的利弊,指出了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和对策,以供参考.

英语教育;高考英语社会化改革;利弊

现今,在中国学习英语的人数逐年递增.不仅是在校学生,而且还有许多社会上的成年人,甚至学前班的小朋友都在学习英语.英语的能力已经成为检验人才的一项重要标准.事实上,英语教育和英语考试在中国长达一个世纪以来就不是新冷话题.与此同时,国家不仅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个人也投入时间、精力和财力.遗憾地是国人的英语水平仍然与预期的目标相差甚远.当人们提及英语教育的时候,脑海里会闪现出像应试、无用、浪费教育资源和聋哑英语这些词汇.近几年教育部门做了大量的努力,改善英语教育的现状,然而取得的结果却并不理想.《新京报》于2013年12月8日首次报道了教育部高考英语改革的总体方案:英语仍是高校招生选拔的重要学科,但该学科的考试不再在统一高考时间举行,而是实行一年多考的改革.从2013国家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探索考试和招生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以及各省出台的英语改革方案中,我们可以明确看出高考英语社会化改革是大势所趋.

1 高考英语社会化改革的利

1.1促进英语实用性的增强

虽然学习英语在我国已经成为一种热潮,尤其是大多数的学生和不少的知识青年构成学习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会议在我国频繁召开;英语歌曲、英文报纸,还有英美电视剧更是遍布我国的各个角落.但是虽然在这样的氛围下,我国的英语教育效果却不尽人意.在应试教学模式下,学生成了做题的机器,忽视了语言能力的培养,“哑巴英语”和“聋哑英语”盛行.通过高考英语社会化的改革,能促进英语回归到语言的实用性上来,老师也能摆脱应试教学模式,改变只注重分数提高的想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基础,重视语言的交际性和人文性特征.英语教育还有一个重要的目标是:为了国家培养有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的人才.学习英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一门语言,更要让学生通过英语语言的学习,了解一定的文化底蕴,把中国传统的文化带到英语的学习里面,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也为我国的文化走向世界打下一定的基础,培养学生成为国际化人才.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过多强化了英语应试的重要性,而完全忽略了英语作为语言的交际作用.这次高考英语改革使得英语真正成为一门实用性语言用来交流和应用,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的一门科目.这样英语的实用性才真正得到增强,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本质才会突显出来.

1.2促进英语教学的改革

⑴教学理念

英语教育的目标有三个:社会文化目标、思维认知目标,语言运用目标,这三个目标缺一不可.在这三个目标的指导下,让英语从应试转向应用,让英语回归到语言该有的理性地位上来,而不能有错误的急功近利刷分的观念,让英语考试走下神坛后成为另外一个小考.人们应该彻底改变旧的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树立英语实用性的教育理念,创新英语教学理念,长久的英语应试教学模式也让学生的学习只为考试的观念根生地固.因此,英语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点就是突破现有教学观念的限制,把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摆在英语教学的重要位置.

⑵教学方法

在英语从应试转向应用的教育理念下,教学方式也要相应的改变.教师应该改变之前的以单词和语法翻译为主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重视英语的交际沟通性,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首先,改变学生干巴巴背单词的现状,将单词放在特定的句子里让学生通过句子的整体概念把握单词的含义.很多学生对英语语音的规则掌握不够,对重读、弱读、连读不了解,导致说出来的英语不准确,无法交流.其次,听和读应该是同样重要的位置,不能分开,北京高考改革听力分数的提高足以见得对听力的重视.在读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模仿发音,反复的阅读来增强学生的语感,只有通过培养语感才能促进语言的自然吸收.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科学地设定英语教学环境,让学生和老师之间能够相互拉动,学生和学生之间能相互感染.最后,说和写可以通过老师在课堂上创设各种语言情境,采用灵活教学法,提高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多提问、多鼓励,让学生明白语言是用来交际的,不是用来做题的.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分组讨论,这样不仅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帮助他们对所学内容形成整体轮廓和体系.在写的方面,可以先要求学生写简单的句子,最后通过和汉语的比较不断加定语,慢慢地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应该积极吸收语法翻译法和交际法的优点,对课文的讲解不能逐字逐句的翻译和分析语法点,而应注重培养学生从全局到细节的学习.为了改变大多数学生的哑巴英语和聋哑英语,老师要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可以多进行口头和情境对话活动,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放英文片段,或者老师整节课都用英语授课来帮助学生提高口语.上面属于语言产出方面的提高,而在语言输入方面的提高必需加大学生的英文阅读量.这个阅读量不是通过做阅读理解来提高,是通过让学生从读感兴趣的文章开始,理清文章的主体大意,不做具体的分析,将文章中含有主要语法的句子摘录出来不讲解,从情景法入手帮学生理解.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老师可以把我国民族的文化融合到英语里面,构建学生中国英语的概念.课下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不应该是做不完的试卷,应该让学生课下发现话题,自己组织情境、或者背诵电影里面的经典台词,也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的学习或者现在流行的英语APP来弥补英语听说环境的缺失.通过课下口语锻炼英语,以鼓励学生大胆地说改变害羞不敢说、怕丢人的心理.也可以要求学生学习英语歌曲,这是快速提高英语口语和听力能力的方法.改变教学方式对于老师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英语教师应该改变之前一切以提高分数为主的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及时充电,不仅要掌握英语综合能力,还要对英语中随时出现的新的单词和俚语都要及时掌握,结合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寻找与时代发展要求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方法,努力让学生从“要我学”的学习动机转为“我要学”.

⑶课程设置

传统的课程设置都集中在听、说、读、写、译这些基本训练上,而且使用的教材都是几十年不变的.这样的课程设置不能与时俱进,也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潮流.这样的课程设置脱离生活,脱离实际应用,打击了学习者的学习热情.这样的课程设置似乎独立存在,各自为政,学生很难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实现不了综合化趋势.

正确的课程设置应该与社会需要相挂钩;正确的课程设置应该机动灵活;正确的课程设置应该尊重学生个性需求;正确的课程设置应该顾及学生心智发展;正确的课程设置应该极具生命力;正确的课程设置应该经得起现实的检验;正确的课程设置应该考虑地区差异;正确的课程设置应该突出地方特色;正确的课程设置应该突出学校优势.

⑷师资匹配

英语分数的减少意味着英语课时也相应的减少,听力课的数量也许会在英语教学中增加.一节英语课由四部分组成:听、说、读、写.随着听力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英语课也许会分成听力课、写作课和口语课.这种方式就像是大学外语系里小课堂的授课模式,英语课更加适合小课堂授课.每一个老师都有她专业的领域,所以学校的领导可以根据老师的能力安排不同的英语老师教授不同的英语课,这种方式可以满足老师和学生的要求.在课余时间,老师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来武装自己,例如读书,上网查找信息来适应高考英语社会化的改革趋势.

1.3促进考试形式的多变

高考英语改革不能只从考试的形式来改革,也应该注重高考英语试题的改革.此次英语实行一年两考,主要目的是让英语从应试回归到应用,因此在考试内容上也应该体现改革的决心,才能促进整个英语教学的改变.改革之前英语试题为了更好地选拔人才,难度一般都超过教学目标规定的水平.试题总共五个部分,其中三个部分主要针对语法和单词来考查,没有体现语言的交际性和情感性.改革后的英语试卷内容,应该着重对学生输出能力的考查.降低语法知识的考查,减少选择题,因为选择题猜中的几率比较高.题目的设计要注重语言情感态度的考查,改变选择阅读理解题为主观阅读题;改完型填空题为情境填句题,由之前知识点的考查转为英语语言能力的考查.考题的设置不仅要从以语法知识为中心,转到以考查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为重点.同时也要考核学生获取信息和探究创新能力,这样也能促进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语言产出性的能力比较重要,因此高考英语考题不仅要有笔试和听力考试,口语考试也应该纳入考试的范围之内.另外,考题的设计要尽量减少一些生僻词、长词和结构复杂的大句子,应该以学生的基本能力为基准.也可以在考题中设置关于中国文化的情境题,促进英语与汉语的结合.考题的设置应从关注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出发,考题的内容要贴近时代、社会和生活.

1.4促进以生为本趋势的形成

作为考试大国,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一考定终身,用一张试卷来决定学生的命运.这种不科学的考核方式不利于我国选择人才,也没有体现教育的人本关怀.尤其是有的学生准备了三年,在高考那天因为身体原因或者心理因素发挥失常就会影响到自己的前途,尤其是英语的考试选择题量大,蒙题和抄袭的可能性也就高,会造成同学之间的不平衡.英语的听力考试对设备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英语的一次定终身不合理,因为有不少的偶然因素影响学生水平的发挥.此次高考英语实行一年两考,取最高分,核心是减轻学生一考定终身的压力.对学生实行综合评价,改变一考定终身的模式.让学生有输的可能,一次不行还有一次补救的机会,降低高考失误的风险.让学生舒缓考试压力,降低考试恐惧感,这是对我国人才培养的重大改变.另外,两次考试不仅能够测试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也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具体学习情况选择在适当时间参加考试.让学生有了自主选择性,能够灵活安排自己考试的时间,因此高考英语社会化是我国人才选拔的正确导向,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性关怀.打破这种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对我国实行以统一高考和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有重要的的意义.

1.5促进英语培训机构的盈利

英语实行一年多考,这也能促使更多社会培训机构的诞生.这样的培训机构随着生源的增多,规模的扩大,不仅盈利不菲,而且能解决许多人的就业问题.

2 高考英语社会化改革的弊

2.1教师方面

⑴英语教师心里失衡,影响教学质量

英语实行一年多考,英语学科地位下降,学科地位决定教学工作量,教学工作量决定教师的收益.一年多考,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英语的地位,许多同学会表现出对于英语学习的消极情绪.学生的消极情绪会对英语教师的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就得不到保障,

⑵英语教师收入降低,影响教学投入

英语实行一年多考,有些英语能力强的学生就可能不再学习英语了;部分学生因为高已取得了高分,所以高中的后两年就搁置了英语的学习,造成了英语课班型减小,英语老师超多的现象.英语老师可能会面临收入降低,或者下岗的危险境地.北青报的记者昨日在采访某附中的英语教学负责人时,她表示全校七十多位英语教师在听到英语高考改革调整消息都面露难色.英语高考的改革虽然不会让英语老师下岗,但是会让部分英语老师面临转岗或闲置的状况.这样的一种趋势使得许多英语教师会另觅新的岗位,找寻新的出路,对于英语教学就不会那样认真和负责.

2.2学生方面

⑴滋生学生懒惰的坏毛病

学生就会认为考试次数增多意味着可以晚一些再学英语.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也会导致学生对其它学科产生消极懈怠的情绪,提不起来学习的劲头.这样不止英语一科,其它的学科也会受到直接的影响,所以学生应该在英语高考改革缓解高考压力的好处下,认真学习其它科目,也不能放弃对英语的学习.

⑵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和家庭经济负担

任何改革都具有两面性,高考英语改革在促进英语实用性研究地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的问题.根据目前的高考英语改革,英语虽然转换为一年两考,但是成绩还是要计入高考总分,因此英语成绩对学生能否进入到理想的高校还是起到决定的作用.只要英语考试的分数还计入总分,学生就会不惜一切代价取得最高分.高考英语由一年一考变为两考,看似多了一次考试,多了一次机会,但是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因为英语高考实行社会化改革后,一旦英语可以两次考,大部分学生会和现在的大学四、六级考试一样,多次考试以取得最高分.一年两考后,大部分学生会选择参加两次考,因为学生和家长都会有下次会比这次更好的观念.即使第一次考试成绩考得98分,但学生也会继续进行第二次机会争取再多考两分达到100分,因为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对只要能提高考总分的机会是不会放弃的.有条件的家庭可能会为了让孩子取得高分,把目光投向市面上的英语培训机构或者英语补习班,以取得高分,或者不断刷新成绩,确保高考的万无一失.这样虽然改变了一考定终身,但会成为多考订终身,一次考试已经让学生苦不堪言了,再多一次考试只能耗费学生更多的体力和精力去准备第二次考试,学生的负担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同时家庭经济负担也加重了.其次,如果有的英语成绩不错的学生第一次考试就通过了,并对自己考试成绩感到满意,不想再参加第二次英语考试,之后把更多的时间准备在其它科目的备考上,由此在之后的学习中冷落或者完全抛弃英语.我们都知道: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强调地是连续性学习和学习的强度.在本身没有任何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下,一旦学生停止学习英语,把时间都用于学习其它学科的话,学生的英语水平会很快退步,之前的英语基础也会降低.这样进入高校后又得重新恶补英语,这也就造成后期的英语复习压力.凡是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反而给学生增加压力的改革,都是不成功的.

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可以得知:改革的初衷绝对是好的,目的是使英语恢复其作为语言工具这一职能.当然改革存在许多问题,不能视而不见.因此实行高考英语改革是一个庞大系统的工程,一定要多下功夫,多方考量,尽量避免可预见的问题,以求改革的完美性.

〔1〕宋卫民.高中英语课程改革与高考英语改革[J].宜春学院学报,2010(6).

〔2〕李月玲.教师如何更好的应对高考英语改革[J].新课程,2012(10).

〔3〕杨永莲.高考英语改革背景下如何打造高效的口语课堂[J].广西教育,2014(19).

〔4〕程欣然.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分析当今高考英语改革[J].黑龙江学报,2014(37).

〔5〕资云南.英语高考改革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4(10).

〔6〕王馨.从高考改革看大学英语课堂设置发展趋势[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7).

〔7〕黄代利.谈高考英语改革的影响[J].英语广场,2014(10).

〔8〕张姝媛.高考英语改革后的高中英语教学[J].才智,2014(9).

〔9〕马晓芳.高考英语改革后的教学[J].品牌,2014(4).

〔10〕李成伟.英语高考利弊谈[J].课程研究,2014(6).

〔11〕王红,李连生.英语高考改革切忌功利性[J].新课程中学,2014(15).

〔12〕李成伟.英语高考利弊谈[J].课程研究,2014(9).

〔13〕王颖彦.英语高考政策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东方教育,2014(6).

〔14〕石成琳.新高考改革对高校教学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4(27).

〔15〕于浩.浅谈高考改革对英语教学的影响[J].科教文汇旬刊,2015(06).

〔16〕张帅.高考改革背景下英语教学的实践性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5(1).

〔17〕徐丽莉.高考改革新形势下对英语教学的再思考[J].山东教育,2015(09).

〔18〕邢晓雨.高考英语改革对高校英语教学的挑战[J].亚太教育,2015(36).

〔19〕熊丽平.关于高考英语制度改革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04).

〔20〕牛起江.高考英语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5(05).

H319

A

1673-260X(2016)10-0264-04

2016-06-08

猜你喜欢
考试英语教学改革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改革之路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