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探讨

2016-03-29 19:03戴宇
关键词:课外课文文章

戴宇

【摘 要】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诚然,问题的解决,无非是提升了技能,而新问题的提出,则创造了新的可能性,用新角度看老问题,是进步。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更是尤为重要,“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设计好的问题能够在教学中引发学生朝正确的方向思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问题设计

初中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性要素。教师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语文知识的积累运用、思维创新和写作及其综合运用等能力。在阅读课堂上,我们教师要重视问题的设计,通过问题,学生和老师产生沟通,启发学生思维,加快其知识转化为语文素养的进程。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更好地设计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1.从文章的结构脉络下手,设计阅读教学主要问题

每一篇文章都有一条主线,或者说作者的一种写作思路,它体现在文章的结构脉络中。因此,在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过程中,首先的也是最主要的是要从文章的结构脉络入手,在此基础上设计的问题,能帮助学生把握好文章的写作思路及结构上的特点,迅速从整体感知文章思想基调,从而提升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的能力。例如在讲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时,我便依据课文的时空顺序设计了以下问题:鲁迅先生回忆了童年时期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情景,但是他为什么要先写“百草园”,而后再写“三味书屋”?这两者之间的位置可否调换?为什么可以抑或为什么不可以?请根据自己平时的写作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通过对这种问题的回答可以引发学生对文章结构安排的思考。

又如《谈骨气》这篇以议论为主导的文章,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作者首先引用了孟子的三句话来阐述“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观点,而后又从文天祥舍生就义、齐人不食嗟来之食以及闻一多怒向敌人枪口这三个事例进一步阐明此观点,请说明它们分别是从哪些角度来阐明观点的?它们之间的顺序是否可以调换?为什么?请分析并说明自己的理由。以此来引导学生思考多个事例顺序安排的方式与结构特点。再如教学《我的老师》这篇课文时,可以设计一下问题:文章一共写了七件事来表现蔡老师的高尚人格,试问文章中是怎样安排这七件事的?这样安排的理由是什么?由此启发学生思考文章安排多件事情的方式和手法。还有《死海不死》这篇说明文,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什么?然后介绍什么?这样介绍有什么好处”来引导学生思考说明文中由果推因的结构特点及这种写作手法的长处。

通过抓住文章的结构脉络,针对不同类型的文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此设计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提升阅读能力。

2.从作者的思想感情入手,设计阅读教学延伸问题

语言是一篇文章的外衣,华美或淳朴,都是作者丰富思想的表达。任何一篇文章都具备一种或多种语言风格,有的是清新自然,有的是幽默风趣,或生动形象,或含义深刻富含人生哲理,还有的借古喻今、引经据典,进而丰富文章内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因此,我们教师要从作者的思想感情入手,通过设计相关问题,借鉴、赏析,引领学生品味并思考文章的语言风格以及语言背后隐藏着的思想内涵,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例如,在教《孤独之旅》这篇课文时,由于文章本身含义丰富深刻,蕴含哲理。因此可以设计以下问题帮助学生思考文章主旨:“课文结尾写道‘鸭子长大了,肥硕了,下蛋了,请结合前后文分析这句话蕴含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学生思考后举手回答道:“鸭子长大了寓意杜小康长大了。文章大笔墨描写了鸭群经历暴风雨后成长的过程,并由此反衬杜小康经历磨难后坚强了,长大了。”由此,学生懂得了文章的思想基调。又如课文《菜园小记》,我先请学生朗读课文中的一段景色描写:“那些新芽,条播的行列整齐,散播的万头攒动,点播的傲然不群,带着笑,发着光,充满了无限生机。一棵新芽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夜雨剪春韭这是老杜的诗句吧,清新极了;老圃种菜,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诗?”然后我提出问题:感受并分析这段包含感情的景色描写,谈一谈它在语言上的特色,其中表达力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思考问题并回答交流后,可以领略到文章语言的清新自然与生动质朴以及作者对劳动的热爱,充满了平凡的幸福和诗意。还有课文《白色鸟》的教学,通过设计问题“本文用诗化的语言描写了一白一黑两个少年活泼天真、自由自在的生活场景,极具美感,请从文中找出这些描写语句并分析其背后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感受文章情感基调,进而更深一步地解读了课文。

3.结合课内外,优化设计课后拓展问题

课后拓展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成果,是对教学的巩固和加强。因此,课堂问题设计也应兼顾到学生课外的自主学习,而且近年来的语文教学方向也逐渐注重课外知识拓展,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那么,我们如何既保证学生课堂知识的掌握又能帮助其课外学习能力的提升呢?我认为可以通过设计一些能够举一反三的思维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例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的教学,我设计了以下问题带动学生思考:请分别从教材中涉及到的课文以及自己平时课外阅读的文本中找出两个类似观点的事例,以此阐明你对本文的理解。这种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对比阅读,既能温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又能激励其进行课外阅读积累,又加深了对课文论点的理解,可以说是一举三得了。这种问题很好地结合了课内和课外,进而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既要有一定的原则,也要适当地灵活主动。对主问题的设计要紧贴课文主线,切忌走偏;对延伸问题的设计则要以作者思想感情为基调,可适当拓宽;而对拓展问题的设计就不妨大胆灵活,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感受语文的大世界。

猜你喜欢
课外课文文章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取经之路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