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例 ICU 收治的内科系统危重症患者的护理

2016-03-29 00:11刘静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收治危重症危重

刘静

(赤峰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130 例 ICU 收治的内科系统危重症患者的护理

刘静

(赤峰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目的:总结 130 例内科系统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方法:通过对 ICU 收治的 130 例内科系统危重症患者进行病例分析,回顾性研究对危重症患者进行重症监护、饮食、生活、并发症预防、急救等等方面的护理措施及效果.结果:通过对 ICU 收治的 130 例内科系统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经历进行分析,好转率为 95.38%,6 例死亡.结论:对内科系统危重症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和积极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好转率,降低死亡例数的发生.

ICU;内科系统;危重症;护理

“危重症患者”是指患者的病情危重、变化迅速,稍有不慎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要求医生及护理人员能够在短时间内作出正确的判断,并确定治疗和护理措施[1].危重症患 者在各科疾病中都可以见到,但在内科系统中尤为常见,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对于神经内科、肾内科、呼吸内科、肿瘤内科等危重症护理均有论述.本文通过对我院 2014 年 1月~2015 年 6 月 ICU 收治的 130 例内科系统危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对内科系统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

2014 年 1 月~2015 年 6 月于我院 ICU 收治的内科系统危重症患者 130 例,其中男 86 例,女44 例,年龄为 56.5±24.5 岁.患者年龄跨度较大,年龄最小的危重症患者年仅 32岁,年龄最大的危重症患者为 80 岁,年龄分布呈线性曲线,以低龄发病为起始,至 56.5 岁发病为陡增趋势.年龄越高,危重症发病越加心肌梗死、严重.通过对此阶段入院抢救的危重症患者进行分析,发现危重症患者病危的主要病因为心肌缺血性坏死、肺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心脏病、糖尿病合并症、高血压危象、肝癌肝硬化胃食底静脉出血.其中心肌缺血性坏死患者 64例,肺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 30 例,心脏病 14 例,糖尿病合并症 10 例,高血压危象 8 例,肝癌肝硬化胃食底静脉出血4例.

2 危重症患者发病的主要症状及体征

2.1 一般症状

2.1.1 高热及脱水情况的发生.在 130 例危重症患者中有4例发生高热、肺炎合并呼吸衰竭;4例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并脱水.

2.1.2 神经系统危重症状,如:昏迷、惊厥等.在 130例危重症患者中有8例高血压危象患者完全并发神经系统危重症状,5例肺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出现肺性脑病症状.

2.13 呼吸系统危重症状,如:咳血、喉痉挛、呼吸衰竭等.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30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统危重症状,4例高血压危象患者出现呼吸衰竭,2例心脏病患者出现呼吸困难.

2.1.4 循环系统危重症状,如: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跳呼吸骤停等.64 例心肌梗死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循环系统危重症状,1例出现呼吸心跳骤停.14 例心脏病患者均出现心律失常,其中 2 例出现心力衰竭.

2.1.5 消化系统危重症状,如:急腹症、急性大出血等.收治 4 例肝癌肝硬化胃食底静脉出血并发不同程度的消化系统危重症状,其中1例出现肝性脑病.

2.1.6 内分泌系统危重症状,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收治 10例糖尿病合并症患者有 6例发生酮症酸中毒,1例出现酸中毒昏迷.

3 护理措施

3.1 急救技术与护理

3.1.1 急救环境准备. 危重症患者需要在安静、清洁、安全的环境内进行照护及护理观察.[2]最好安置在独立病房或独立 ICU 观察室内,由专职护士专人护理.病房内不允许家属随意探视,不允许随意摆放私人物品,防止当病情突变时,影响医护人员的急救工作.室内应该保持清洁,采用层流法净化空气,避免患者直接受风吹着凉[3]. 室温以 18~20℃,湿度 50%~60%为宜.

3.1.2 急救物品准备.ICU 急救物品摆放应该固定位置、专人管理、不随意外借、定期检查急救药品及抢救仪器的完好性[4].抢救工作结束后,应及时补充所用的急救物品及药品,确保急救仪器二次使用的完好性,及时消毒.

3.1.3 急救护理技术.ICU 护士应熟练掌握心电监护观察、中心静脉压测量、动脉血氧饱和度监测、PICC 置管术及术后护理、呼吸机参数设置及读取[5],熟悉各种急救药物性能及使用环境剂量,掌握胸外心脏按压等抢救技术,一旦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快速开始抢救,提高抢救有效率.

3.1.4 急救的职业操守.危重症患者大多数为意识障碍、语言表达不清、行为能力弱、身体极度消耗,并伴有大小便失禁或排泄不畅等病情[6].护士在急救时要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在抢救的同时能够关心患者、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需求,满足患者及家属的知情需要,及时告知病情变化及抢救护理情况.护士能够主动协助患者及家属克服各种困难,同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支持.

3.2 ICU 常规护理技术

3.2.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危重症患者不能自诉病情或者表达不清,需要医护人员的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中心静脉压的变化情况,准确记录病人是的出入量,确保不遗漏病人的各项变化[7].

3.2.2 饮食护理.危重症患者多数会出现进食困难或进食障碍,需要护士帮助维持营养.静脉高营养是一种体外营养支持技术,需要严格无菌,并观察各种并发症.

3.3 并发症的护理

3.3.1 安全的预防.对肝性脑病、肺性脑病、脑出血躁动不安、有精神症状的患者要注意保证患者的安全,采用约束带加用床档防止患者坠床摔伤,必要时设专人护理.当各型脑病患者出现抽搐时,使用开口器或压舌板垫于患者臼齿处,防止出现患者舌咬伤[8].

3.3.2 压疮的预防.ICU 患者多数为长期卧床的患者,在抢救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应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移动患者时注意合理用力,避免压力刺激,减少对皮肤的机械性损伤.卧床患者每日观察足背动脉及四肢血运情况,应尽早进行按摩和肢体的被动活动,以防关节强直和肌肉萎缩的发生.

3.3.3 防止便秘及泌尿系感染.ICU 危重症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可能会出现便秘或者由于静脉高营养,或者可能出现稀便,每日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对症护理.

3.3.4 保持各种引流管的通畅.ICU 危重症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身上会伴随各种管道,在抢救过程中要认真观察,精心护理,保证各条管道的通畅.

4 小结

ICU 收治患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病情复杂且变化快等特点,家属及患者兼有经济与心理双重压力,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应能够掌握疾病的生理、病理变化,预测疾病发展及走向,要求护理人员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熟练掌握各种先进的监测技术和抢救技术,熟悉各种急救药物,具有敏锐的观察、分析、应变能力.

〔1〕 马 爱 群 .内 科 学 [M].北 京 :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2001.41-42.

〔2〕湖南医科大学.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士分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428-429.

〔3〕尢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593-59.

〔4〕王文君,王娟.急诊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J].医学信息,2011,24(1):222-223.

〔5〕杨传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6(8):219.

〔6〕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593-594.

〔7〕曾熙嫒.家庭护理技术与常见病护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1:173.

〔8〕杨传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6(8):219.

R473

:A

:1673-260X(2016)02-0066-02

2015 年 11 月 19 日

猜你喜欢
收治危重症危重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应急病房筹建策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急腹症患者收治与防控体会
宁夏定点医院收治68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临床症状分析
全院病床统筹收治模式下的绩效核算方法初探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