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核心价值的认识及提升路径研究

2016-03-29 00:11张荣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核心价值

张荣

(绥化学院 图书馆, 黑龙江 绥化 152061)

图书馆核心价值的认识及提升路径研究

张荣

(绥化学院 图书馆, 黑龙江 绥化 152061)

通过对图书馆核心价值的界定与阐释,认为图书馆核心价值是一个不断发展增值的体系,图书馆核心价值具有时代性特征,并就此提出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提升对策.

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图书馆价值;核心价值

1 引言

图书馆核心价值的追求是一个历史性范畴,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现代的图书馆精神本质上是对图书馆事业人文理想的一种认同,它的核心是通过图书馆保障普通民众获取知识与信息的公平权利,只有认同了图书馆的人文理想,图书馆员的敬业行为才具备了现代图书馆精神的深刻含义.

2 图书馆核心价值的论述

2.1 国外图书馆核心价值的研究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的丰富性及其易取性,图书馆也从历史上的唯一的公共信息中心演变成众多的信息中心之一,图书馆存在的社会价值开始受到质疑.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开始思考他们对图书馆事业的信念.图书馆核心价值的讨论、研究成果,是图书馆界十分重要的一个热点问题之一.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是图书馆的内在的精神之魂,是图书馆员意识形态的基石,是图书馆事业建设的根本.没有图书馆核心价值的主导,整个图书馆建设就会迷失方向.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多渠道、方便快捷地获取各种信息.这些变化使图书馆信息服务功能不同程度地被削弱,图书馆“公共信息服务中心”的地位受到了挑战.这些变化使图书馆界的很多人士,对图书馆的未来、对图书馆存在的价值感到了迷惘.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图书馆界普遍认为,应该广泛开展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研究,明确图书馆价值所在,重申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表明图书馆职业的信念和立场,争取社会的认同、尊重与支持,树立图书馆员从事图书馆职业的信心.

挪威奥斯陆大学教授 RobertVaagan 提出的核心价值的主要内容是资源与信息的自由获取、创造阅读文化、知识与能力的传播、职业中立与客观、鼓励终身学习、平等获取、信息素养的传播、鼓励文化多元性、保存记录、保证信息的质量、有效管理与组织、用户隐私的保护、版权保护等[1].对于图书馆核心价值的追求,古代图并不意味着古代图书馆就没有它的核心价值.在古代图书馆中也有很多精神得以保留并继承发扬光大[2].

2.2 国内图书馆核心价值的研究

图书馆核心价值是图书馆社会功能及价值的概括,渗透于图书馆的整个发展过程.它应该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和发展性等特征,是一种不受外界评判的永久性指导原则和价值观念.国外对图书馆核心价值的研究,起步较早.开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美国、加拿大与英国,而国内图书馆核心价值研究也开始于 80 年代.但在 2006 年以后,核心价值研究才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图书馆核心价值的研究应从它对社会进步的意义方面着手.因此,可将由人性服务、资源整合、知识自由三大因素所构成的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定位.

中国古代图书馆也有很多在帝王的直接干预下进行大规模文献集中、整理、保存、积累的活动.例如,宋初有《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和《册府元龟》等四大类书的编撰,明朝有《永乐大典》的编撰,清朝有《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的编撰等等.这些活动包含着当时人们要坚持的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基本思想、准则、信念和价值.《中国图书馆章程》是中国近代社会第一个官方的图书馆法规,在第九条中规定“凡中国官私通行图书、海外各国图书,皆为观览之类.观览图书任人领取翻阅”[3].”此规定相当于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职能.蒋复璁对《章程》的评价是:“章程的内容精当周密,民国后图书馆法规屡经订定修改,但其立法精神不变”[4].1921 年,刘国钧发表《近代图书馆之性质及功用》,将近代图书馆的特征归纳 为 八 点 ,其 中 有“ 公 立 ”、“ 自 由 阅 览 ”、“ 自 由 出 入钠库”、“ 自 动 ”、“社会 化 ”、“ 平 民 化 ”等 观 点 .他 特别强调了“无区别服务”,将图书馆的平民化提到了“一种制度”的高度[5].1925 年,李小缘发表《藏书楼与公共图书馆》,对藏书楼思想给予最为激烈的批评,连一批建立于清末民初的“公共图书馆”也遭到批评.文章将“自由开放”当作公共图书馆的首要特色,在当时也是相当激进的论点[6].

随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问题之后,使核心价值在图书馆界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各种学术会议及征文也纷纷以此为议题.笔者对国内关于核心价值的研究发现:在 CNKI数据库中分别以图书馆核心价值、图书馆职业的核心价值、图书馆员职业的核心价值作为检索词,近几年的论文数量在急剧增长,可见关于图书馆核心价值的研究这两年迅速升温.

3 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提升路径

图书馆员“爱馆爱书爱读者”的敬业精神,的确是图书馆价值追求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图书馆价值追求必须包括更为深刻丰富的内涵,忽视现代图书馆精神的真实内涵,只能导致图书馆核心价值的缺失.实现图书馆核心价值就是要在提高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的同时,通过资源整合和参考咨询服务,从不同方面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促进图书馆信息服务全面发展.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是图书馆长期发展形成的并已融人到图书馆本质中的能力.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图书馆在社会中的独特竞争优势,以及在各类信息资源机构竞争中的地位,是维持图书馆存在和保障图书馆发展的独特的、不受外界掌控的能力[7].影响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有人才、信息资源和管理水平等.

3.1 坚持人才兴馆,建设高素质图书馆员队伍

图书馆承载着人类知识的记录,形成了人类共有的文化积淀,为社会成员所共有、共享.作为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贮存地,它存储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面向未来发展的基因.用科技的手段存储信息,以人文的精神把信息提供给大众,成为今天图书馆服务的新理念,以此为基点,图书馆才能够超越技术上和传统上的障碍,成为产生思想、传播知识的策源地.图书馆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和推广,对于建立一支稳定、独特、具有崇高理念的图书馆队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它对图书馆每个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对全体馆员的思想、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它能够凝聚人心,提高馆员工作积极性,使全体馆员在内心产生一种激昂的奋发的精神.还体现在图书馆的外部形象建设上,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提升图书馆的外部形象.

列宁说过:“图书馆员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而现代图书馆要实现为读者便、快、准的提供信息,就必须有一群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图书馆必须实施“人才兴馆”战略.这要求图书馆引进智能型人才的同时,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引进文、理、工、商、农等各学科的人才,并定期的对馆员提供业务培训,提升他们的业务技能,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

3.2 推动图书馆联盟与互动

在现在的知识经济时代,任何一个图书馆都无法承担起向社会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的重任,这就要加强图书馆之间的共享与合作,推进图书馆联盟与互动.目前虽有全国性的资源共享机构.但它们都不是权威性的职能机构,缺乏实际的约束力和强制力.由于馆与馆之间缺少沟通与合作意识.致使一方面因经费不足而造成文献信息资源漏缺,另一方面文献信息资源重复建设又颇为严重,整体文献品种收藏失衡.要改变这种情况,可成立由国务院直接领导的跨行业、跨系统的管理委员会.并统筹建立起国家级和地区级组成的图书馆组织领导机构,对全国图书馆进行宏观调控,集中有限的人力和财力资源于合作事业上,从而更好地向全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3.3 实行图书馆人性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是图书馆推动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图书馆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只有做到了人性化管理,才有可能保证图书馆的发展与进步,图书馆的职能才能得到充分和最优的发挥.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主要是指对图书馆内部人员和读者的管理.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更多的是考虑馆舍的面积、馆藏的多少、图书的外借量多少等,很少考虑馆员的需要和读者的需求.图书馆应该改变这种现状,通过激励,尊重、民主等措施,使图书馆员发挥各自的潜能,获得尊重、关怀、赏识与认可,也只有这样,图书馆员才能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去.

3.4 提高图书馆职业的地位

图书馆职业是一种建立于图书馆的理念与科学基础上的职业,它不但有特定的重要价值,也是一门专门学问.但图书馆的价值常被淹没于“借借还还”的日常工作中,其学问也不同于人们通常认同的数理科学和人文科学,图书馆人往往难于发现它.久而久之,图书馆员失去了这个事业的开创者通常具有的那种自信与对职业的敬畏;而敬畏职业的图书馆精神,则应表现为不屈从于权贵、不盲从强势学科、不因种种外在利诱改变信仰、维护图书馆人的价值观、职业权利与职业尊严.

近年来,我国的图书馆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图书馆硬件建设的成就有目共睹,馆际建设与购书费用有所增长,许多图书馆已经成为城市“形象工程”的一部分,但是由于现代图书馆核心价值的混乱,中国图书馆事业的整体职业水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还需要图书馆人和社会各界努力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开拓.

3.5 强化信息资源整合功能

近年来,各大图书馆都加大了数字信息资源的采集,使各图书馆修成了一定规模的数字资源.但由于数据库的增多和数据库结构的异构.使图书馆对数字信息资源的获取和有效存储变得比较困难.这给用户带来了许多的不便.因此,对数字资源进行整合,尤其是将不同内容和不同形式的数字信息资源纳入统一的检索平台显得十分重要.在现阶段,资源整合的模式主要有面向资源的信息资源整合模式和面向用户的信息资源整合模式.

基于传统书目检索系统 OPAC 的整合中山大学图书馆利用原来的目录检索系统实现了图书集成检索,检索时系统会将电子版本和印刷版本视为不同的检索结果.电子版本和印刷版本之间没有建立任何关联,印本图书显示的是基本著录信息、馆藏地点及可用状态等信息,电子图书提供超链接进入 Apabi电子图书服务系统.同济大学图书馆实现了与中山大学图书馆类似的集成检索,但采用的是江苏汇文公司的目录检索系统.基于新兴发现系统的整合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采用 Primo 系统,通过收割和处理图书馆目录、数字资源、课程资源以及其他资源,为图书馆建立起本地索引,从而将印本资源和电子资源整合在一起.用户在查找时,能直观看出检索到的在线资源与纸质资源的数量,并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精简检索结果.

图书馆核心价值实际上是图书馆人追求的理想与目标、需要坚守的原则[8].而这些理想与原则又具有丰富的内容,因此他实际上构成一个图书馆的价值体系.这个价值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具体内容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更,它总是体现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后所形成的理念、思想和价值观,它是一个不断发展、增值的体系,具有时代性.

〔1〕熊鸣华.图书馆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思考[J].情报探索,2010(04):116-118.

〔2〕刘瑜.当代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的若干模式[J].图书馆杂志,2010(03):38-41.

〔3〕吕莉媛.基于复杂网络的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J].情报科学,2009(12):1811-1815.

〔4〕俞传正.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历史解读[J].图书与情报,2007(03):10-14.

〔5〕周九常,王志军.亚历山大图书馆新论[J].图书馆建设,2005(05):9-11+15.

〔6〕李必泌,张淑华.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科(春秋至五四前后)[M].中华书局,1982.

〔7〕严文郁.中国图书馆发展史[M].台湾新竹:枫城出版社,1983.39-40.

〔8〕罗贤春,姚明.价值体系研究视角变迁下的公共图 书 馆 价值[J].中 国 图 书 馆 学 报 ,2014(03):27-36.

G25

:A

:1673-260X(2016)02-0116-03

2015 年 11 月 29 日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核心价值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
新入职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问题探讨
提高公共图书馆员素质与读者服务水平的思考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