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6-03-29 00:11刘二侠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体育训练普通高校课外

刘二侠

(南阳理工学院 体育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4)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刘二侠

(南阳理工学院 体育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4)

学校体育训练是全面贯彻我国教育方针实现学校教育目标和体育目标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我国体育运动普及与提高的中间环节.如何搞好学校体育训练,充分发挥课余体育训练的功能,值得我们去总结和探讨.

体育训练;兴趣;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1 普通高校体育训练现状分析

1.1 注重外在形式忽视兴趣培养,导致学生体育兴趣水平偏低且体育意识不强

很多学生都不参与学校的体育训练甚至不参加体育课,究其原因教师和学生的答案各有不同,教师认为学生多是有事耽搁,或者是不想参与;但是大多数旷课的学生却认为,是体育训练过于枯燥乏味,其实可以发现很多学生不想参与体育训练的原因也是自身缺乏兴趣导致的.尽管如此大多数教师还是积极的应对,例如点名、强制学生参与、增加训练环节的趣味性等等,但是学生却不领情,近七成的同学几乎不参与体育训练;八成的同学对体育信息关注度很低,这些学生认为体育并不重要.这个数据也说明,高校学生的体育训练参与度非常低.

1.2 注重技能的训练,忽视体能的训练,导致学生的体制下滑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毛泽东同志就呼吁开展体育运动,并不断的增强人民体质;而且 2012 年,依旧有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大部分高校依旧需要将增强学生体质作为主要任务.对于现在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来说大家都心知肚明,很多学生的身体素质难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甚至出现了逐年下滑的趋势.经过大量的调查和研究,我们发现青年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对于体质健康监测与评价来说,其中主要审核有三部分分别是: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若要扭转这个局势就需要系统的体育训练的积极响应,其顺序为运动素质水平的提高;身体水平技能的增强,持续性、长时间的体育训练则会有效的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而这也会推动学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提高.然而在实际的教学生活中,大部分的教师都忽视了在课程中合理添加体育训练的内容,更有甚者觉得只要督促学生的运动量达到规定指标就万事大吉,而这样并不利于我们实现培养出“体质强健、社会栋梁”这个目标.

1.3 重视课内的教学忽视课外的辅导,致使学生的课外活动呈现无组织、无序的状态

大多数体育教师都将教学着重于课堂上,然而并非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短时间内快速的掌握相关的体育技能,而教师在课程结束告诉学生要对课上的所学技能进行熟悉,然而在课外活动中由于缺乏教师的督促和指导,很多学生不进行课外的体育训练,或者在课外的体育训练中动作、技巧不规范.虽然我们不断的呼吁教师需要重视课外的体育训练,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领导,都没有重视课外体育训练.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很多学校都缺乏对课外体育活动监督和参与的管理办法,不只是学生就连教师的参与程度也非常低,学校缺乏相应的鼓励和奖惩办法,虽然少部分教师和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课外的体育训练活动非常重要,但实际却是都缺乏专门开展课外体育训练辅导.

1.4 重视运动的成绩忽视素质的教育,从而导致很多大学生运动员虽然具有很高的运动水平,但是在综合素质方面却非常的欠缺

我们要求大学生运动员不光要具备很高的运动水平还要具有良好的道德与个人素养,积极的参与体育竞赛,尊重且遵守体育竞赛的相关规则.当然对于我国的大部分大学运动员由于综合素质的缺失,使这些运动员无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1.5 重视荣誉奖励忽视责任义务,大学生运动员责任心不强且缺乏义务意识

虽然有人认为学生过于的自负或者说是自私,只考虑自己无视他人.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还是非常清楚自身责任和义务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这种对于其他学生的带动还是很少的.

1.6 训练模式分析原因

我们时常听到报道说当代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所以我们也对体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健康最重要”.现代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的便捷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从中我们享受这物质发展带来的益处.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社会竞争的压力不断加大以及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这些也都消耗着人们的精力和体力.而近期的人民体质调查报告中显示,我国公民的身体素质不容乐观.因此近些年也常常听到“亚健康”这一词汇,所以我国通过多种手段来向大众传递“健康最重要”这一生活理念.

尽管我国大力开展各项体育活动,但是素质教育依旧是体育活动具体实施时面临的一大难题.在我国发布的多数文件中,也提出了要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里健康.在这个信息、经济和科技等方面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不光需要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还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思想、心理和身体. 所以我们非常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具有不同的性质如沟通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等.因此我国开展的全民健身运动也应该与高校的体育课程进行密切的结合.全民健身活动拥有 10 年的历史,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它对于高校的体育课程也不断提出新的标准与要求.

1.7 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分析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家长,都忽略了体育课程,但是它仍然是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人只是简单的认为体育课就是跑跑跳跳,但是体育课也包含着教学目标、内容、课时、课后活动和课后训练.首先体育课程是督促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一种途径,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其次他也是高校的体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体育课程也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在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是一种现实的再现,又是将理论和形式的简化.当然任何的教学模式都会有自己的中心思想,有些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有些是“信息加工”的理念;有些就是通过长期的实践中得到的相关经验,并没有明显的理论特征.可是在对教学分析中,我们依然需要正确的指导理念.在很多教学模式中也会有自己的教学目的,这些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训练的对策研究

2.1 体育课程教育模式的整合与运作

很多教学模式也会有自己流程,进行体育教学需要按照正确的步骤和规律进行下去.并且每一个教学模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内包括师生交流方面,进行条件和最后评价.第一,对于体育课程教学来说需要较适合学生的高度同意,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且不同的模式也会有不同的师生配比.在教学进程中教师具有引领学生的作用也具有“催化剂”的功能,教师通过发挥自己的作用,创造舒适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第二、条件就像化学实验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可发生反应,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的发挥也需要建立一定的条件之上,比如:教师、学生、课本等.第三、最后评价式教学模式的结尾,评价同时代表着相应的方式和准则.通过上文我们知道,教学模式饱含着多种因素,这些因素相互制衡,相互作用,共同促进教学模式的完整.

高校的体育课程教育模式多种多样,包括三基、并列、阶段、课内外集成、俱乐部和层次分明等类型.但是每一个类型都会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通过实行不同的教学模式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我们常说“短板效应”所以在体育课程模式的整合中我们也需要扬长避短.所以教学模式需要与教学目标相吻合,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法比如合作学习法等.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我们也需要对体育改革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通过使用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发现自身体质或者心理的不足,从而进行完善.最后将教学模式与课程模式进行磨合,告别从前的集体训练和单人示范,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使他们通过体育完善自己.

2.2 采取积极措施有效提高高校体育的治理能力

当然造成高校体育职能能力低下的问题是多方面多原因的,首先管理部门在对工作的认识中就出现了偏差,其次在实际工作中规章制的度欠缺;最后管理人员和教师的观念成就,对自身认识不清.因此在实际的体育训练中学校不光要重视学生的体育成绩,还要注重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才有利于学生和体育训练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2.3 贯彻“两手抓”的指导思想建立健全奖惩结合机制

我们常常可以听到“两手抓”这个思想的意义,将这个思想放到高校的体育训练中也一样可以发挥作用,首先学校和教师需要深刻的理解这个思想的内涵,看待问题的多角度化,这有利于完善现有体育训练工作的不足;而建立健全奖惩结合机制,也是通过奖励和惩罚同时重视,让教师重视体育训练,从而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

2.4 评估评优优先考虑大学生体质健康以及兴趣水平

这需要在实际的体育活动、体育课堂和体育训练中,对教师评估通常采取显性指标,比如:学生体育技能掌握熟练程度、学生面貌风度好等等,对于隐性指标,例如: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程度、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和学生课外题训训练参与程度等等,让我们从人本主义的立场分析,我们发现其实隐性指标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5 准确把握青年大学生思想特点和爱好

这一对策需要工作人员的大量实践和研究.现代的大学生更具有冒险精神,但是还缺乏毅力、团结合作等精神.针对这些思想特点,首先需要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相互合作的精神.在此基础之上还要开发更多体育训练项目,让体育训练能够与时俱进,激发学生积极性和自主性,这也有利于切实提高青年大学生体质健康和体育兴趣水平.

3 结语

本文首先对普通高校体育训练现状进行了分析,分别为:注重外在形式忽视兴趣培养,导致学生体育兴趣水平偏低且体育意识不强;注重技能的训练,忽视体能的训练,导致学生的体制下滑;重视课内的教学忽视课外的辅导,致使学生的课外活动呈现无组织、无序的状态;重视运动的成绩忽视素质的教育,从而导致很多大学生运动员虽然具有很高的运动水平,但是在综合素质方面却非常的欠缺;重视荣誉奖励忽视责任义务,大学生运动员责任心不强且缺乏义务意识;训练模式分析原因;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分析.随后也阐述了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训练的对策研究,其中包括:体育课程教育模式的整合与运作、采取积极措施有效提高高校体育的治理能力、贯彻“两手抓”的指导思想建立健全奖惩结合机制、评估评优优先考虑大学生体质健康以及兴趣水平、准确把握青年大学生思想特点和爱好.这也说明了我国在提高体育训练工作成果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何劲鹏,李霆.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材建设现状与改革对策的研究[J].体育学刊,2014(01):44-47.

〔2〕孙世明,赖勇泉.我国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的办学现状与 发 展 对 策 研 究[J].广 州 体 育 学 院 学 报,2015,25(3):114-117.

〔3〕 黄琪. 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训练管理现状及对策——基于全国 34所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调查数据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1,30(4):466-468.

〔4〕王智慧,宋卫华.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16(4):86-88.

G807.4

:A

:1673-260X(2016)02-0207-02

2015 年 10 月 15 日

猜你喜欢
体育训练普通高校课外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小满课外班
体育训练教学中的平衡发展
营养健康与体育训练结合的思考
青少年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