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化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6-03-29 00:11张丽园王旭东王光荣周开胜赵建军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蚌埠应用型创新能力

张丽园,王旭东,王光荣,周开胜,赵建军

(蚌埠学院 应用化学与环境工程系, 安徽 蚌埠 233000)

应用型高校化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张丽园,王旭东,王光荣,周开胜,赵建军

(蚌埠学院 应用化学与环境工程系, 安徽 蚌埠 233000)

当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需要大批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中心的高等院校,需要及时调整培养目标,走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才能够为社会持续不断地提供创新人才.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和化学专业的学科优势,通过开展实践教学、科研训练、学科竞赛等措施,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环境,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线性规划;Excel;LINDO;MATLAB

2007 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并将其确立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和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 自主创新是确保到 2020 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是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到 2020 年比 2000 年翻两番的需要;是改变我国劳动生产率低、附加值低、高能耗、生态环境代价高现状的迫切需要[1].大学生即将走出校园,承担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任,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因此,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2010 年教育部为此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形成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和创新教育体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各高校相应的积极调整培养方向和目标,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本文以蚌埠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为例,就地方高校化学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进行分析与探索,以求达到能够为地方持续提供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目的.

1 化学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

创新型人才可分为研究型、应用型、综合型等类型,不同类型的创新人才培养条件各不相同,对其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也不相同.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3].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在一起,是培养出素质过硬的专业人才的内在需求[4].蚌埠学院是典型的应用型地方院校,学校将总体的人才培养定位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这为其化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蚌埠学院的化学专业人才培养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充分结合化学学科特点,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并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化学、化工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工艺过程优化和生产控制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 探索与实践

传统教育在人才培养中讲求整齐统一,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没有考虑到社会需求,忽略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和个性化发展,对学生实践能力和主动思考、探索等创新能力平台的构建没有足够重视,对师生之间的互动、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缺乏相应激励措施[5].为了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蚌埠学院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立足于学校实际,充分发挥化学学科优势,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等措施,努力突破人才培养薄弱环节,在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的同时,努力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之中,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具有时代特色和地方特点的办学之路.具体采取的措施有:

2.1 构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1)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启动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工作,推进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在兼顾学科系统性的同时,突出课程教学与岗位技能的适应性.根据岗位设置和岗位核心能力要求,加强教材建设,力求做到择优、适用,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提供重要保证;(2) 积极引导教师进行课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组织每位教师开展“最佳一节课”活动,组织遴选院级“精彩一课”和示范观摩活动,开展了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其中 1 门课程获批为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同时鼓励教师根据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成果编写适用教材,已出版或正要出版的教材 17 部,近三年出版或正要出版的教材 10部,其中省级规划教材 4 部,院级规划教材 4 部,其它 2 部.(3) 通过开展专题研讨、师生座谈会等活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育人作用.例如,针对学生认为较难“学”的四大基础化学课程,专门开设辅导课,安排与学生交流,做专题辅导答疑,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了学生的欢迎.(4)结合数字化校园建设,着力打造泛雅课程平台的使用,实现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共享,加强师生互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5)蚌埠学院还通过重点专业建设,对化学专业进行重点专业立项资助,三年内共投入 150 万元用于该专业建设,为形成办学特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2.2 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举办各类学术讲座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学术讲座是专家、学者知识的浓缩和思想精华的集中反映,也是学生开拓学生视野,提高思想认识的重要方式.学校通过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来校做各类学术报告,传播当代最新的科技信息和相关领域的新思想、新理念,从而启迪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值得一提的是,结合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期邀请周边知名企业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来校,为学生举办“我与企业家面对面”系列讲座活动.企业家们在与学生们分享人生经历的同时,传播、交流周边地区化工行业动态,以及企业对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的需求等信息.该活动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仅 2014 年就有近 3000 人次参加了该项活动,很大程度上开拓了学生视野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成才动力和创新意识.除了邀请企业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来校讲学外,我们还充分利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每年暑假定期组织学生到化工企业开展丰富多彩的“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增强其创新创业意识.

2.3 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创造发明、技术开发、学科(技能)竞赛等创新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学校制定了《蚌埠学院本科生科技文化创新学分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设立了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学分,对获得校级以上奖励、发表学术论文和在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除认定相应创新学分外,还给与相应的奖励,这有力的推动了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学生们迅速组建了许多课外兴趣小组,学校还积极鼓励、支持教师对学生创新活动进行全程参与和指导,对批准成立的学生课外兴趣小组予以经费支持,定期对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统计和奖励.如,学校以“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项目和赛事为牵引,成立指导教师组,对学生进行专门辅导和培训,通过项目引导、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科学精神;学校还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大学生科技文化节”系列活动,使之成为学生创新活动的有效载体,极大的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同时,还充分展现当代大学生青春风采,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习热情和科技创新意识.在这些政策和活动的推动下,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近三年来化学相关专业的学生申报的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批 20 余项;在安徽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中荣获多项奖励.(2)积极融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将创新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结合起来.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启动、国家“协同创新”相关政策的推动、蚌埠市《关于推进自主创新综合实验区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和《关于加快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出台,为我校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工作提供明确的政策导向.学院抓住契机,打破创新主体壁垒,紧密围绕蚌埠及周边地区的宏观经济环境,切实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发动师生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提供科技服务、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近年来,我系师生主持和参与了产学研项目 20余项,与企业联合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8项,学生在参与产学研课题研究中提升了自己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产学研合作使我们对蚌埠及周边地区化学、化工创新人才的实际要求有了准确把握,为加强学生创新训练提供良好基础和平台.(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专业教师科研课题研究,增强创新能力.近三年来,我校化学相关专业的教师主持和开展了大量的科研项目研究:国家自然科学研究资金1项,安徽省自然科学研究基金2项,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19项,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 6项;蚌埠市科技局科研项目 1项;滁州市科技局科研项目 1 项;院级科研教研项目 32项等等.许多学生主动申请作为老师的科研助手,积极参与到这些项目的研究和开发中.参加科研项目研究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提升化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2.4 积极探索教学新模式,在实际生产中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1)加强合作办学,提高学生应用能力.蚌埠和周边地区有着大量的化工企业,因此我校化学专业有着很好的区域优势,我们主动出击,积极开辟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先后与周边的丰原生化、八一化工、海华化工、中实化学、天润化工、好思家涂料、德力玻璃、安徽珍珠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积极探索合作办学新模式,努力把社会资源转化为可利用的教育资源,目前建成“教学实习就业基地”22 家,充分满足了学生各类实习实训需要.我们还先后组织 600 多名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企业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跟师实习→顶岗实习→总结提高程序化培养.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教师与企业密切配合,帮助学生积累实际生产经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4 年以来,我们积极探索“订单式”培养模式,为企业输送高级应用型人才.我们先后与“安徽鑫民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安徽德力玻璃器皿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举办了特色冠名班,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方案根据企业量身定做,学生还定期到企业实习实训,接受企业文化熏陶和技能培训.(2)采用“证书式”培养模式,将其纳入人才培养计划.2010 年以来,我们积极探索“证书式”培养模式,对学生进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辅导.截止到 2014 年底,累计有 500 多名学生通过化学检验工(中 /高级)职业资格考试,有力促进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此外,我们还鼓励企业技术人员和本校教师一起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联合指导,将论文(设计)选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强化学生实际创新能力培养.

3 问题与展望

应用型高校化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蚌埠学院在探索化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结合了学校实际情况和化学专业的学科优势,确定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形成了“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创新能力、指导创新实践”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的同时,还发现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不够突出;重点实验室、实训中心等硬件设施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文化氛围还不够浓厚;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机制和评价体系还待进一步完善等.今后需要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持续不断地提供创新人才作出积极贡献.

〔1〕马红梅,王佩.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研究 [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2):33-35.

〔2〕林慕义,王准,贺敬良.地方高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1):103-106.

〔3〕袁剑波,郑健龙.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137-140.

〔4〕肖丽萍,吕萍,王彦广.化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化学,2009(2):24-26.

〔5〕韦佳.对应用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3(4):36-37.

O6-1;G642

:A

:1673-260X(2016)02-0245-03

2015 年 12 月 30 日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511305020);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重点研究项目(KJ2015A205);安徽省 高 校 优 秀 青 年 人 才 支 持 计 划 重 点 项 目 (gxyqZD2016356); 安 徽 省 重 大 教 改 项 目 (2014zdjy137) 和 安 徽 省 质 量 工 程 项 目(2014lszy033)

猜你喜欢
蚌埠应用型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对话蚌埠:药品采购究竟咋啦?
蚌埠药采是非热议
蚌埠药采事件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