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垦种子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2016-03-29 20:03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北京102208
种子 2016年9期
关键词:农垦种业种子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 北京 102208)

·现代种业发展论坛·

中国农垦种子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王磊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 北京 102208)

运用SWOT分析工具剖析了现阶段中国农垦种业的发展优势、存在的问题,面对的挑战和面临的机遇,提出了农垦种业未来打造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培育支撑链的发展建议。

农垦种业; SWOT分析; 产业链; 价值链; 支撑链

“粮安天下、种铸基石”,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种子是重要的粮食生产资料,种子安全,粮食才安全。粮食安全,才能保障我国的社会稳定,人民的幸福安康,国家的长治久安。

农垦是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力量。从成立至今,农垦始终将种子产业建设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竞争力提升的关键点和突破口。2014年8月28日,农垦种业宣告成立“中国农垦种业联盟”,吹响了加快农垦种业发展,做大做强民族种业的“集结号”。联盟成立以来,农垦种业先后开展了农作物品种联合测试合作,用以强化农垦种业研发体系建设,加快农垦种业优良品种的审定和推广;研究共建农垦种业联盟南繁基地,用以提升农垦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加速农垦优良品种选育,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大局;着手组建中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以促进农垦种业深度融合、协作共赢,加快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种业集团。农垦种业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在不断提升,全力支撑民族种业向前发展。

1 中国农垦种业发展的SWOT分析

1.1 中国农垦种业已发展成为中国种业具有代表性的生力军

1.1.1 资源环境条件发展完善

农垦种业拥有农业部颁证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5家,2011年被认定为中国种业骨干企业6家,2013年被认定为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4家,2014年行业信用评价AAA企业6家。拥有制种基地近20万hm2,储藏厂房53.13万m2,加工场地31万m2,作物推广面积940万hm2。从业人员近6 000人,其中研发人员超过1 000人。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种质资源保存量达11万份。

1.1.2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截止到2014年底,农垦种业企业自主研发品种443个。经营品种中77个通过国家审定,453个通过省级审定。申请植物新品种权155件,授权84件。

1.1.3 生产经营效益稳步提升

2014年农垦种业共生产种子11.80亿kg,销售种子9.89亿kg,销售额60.66亿元,占全国总量的7.6%,利润总额11.34亿元,销售区域覆盖黑龙江、江苏、安徽、河南、甘肃、广东、新疆等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农垦粮食作物种子商品量占全国商品种子比重达到33.94%。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两杂制种面积达到7万hm2,成为我国两杂种子不可或缺的重要制种基地和生产商。与此同时,农垦种业现已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种业市场竞争,争做中国种业国际市场的“领头羊”。

1.2 中国农垦种业小、散、弱等问题尚存

目前,农垦种业在全国34个垦区分布着大大小小的192家种子产加销企业,但拥有农业部颁证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只有5家,种子生产量超过1亿kg的企业只有4家,种子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企业只有6家,整体来看,大部分种业企业规模较小,竞争实力较弱。

1.3 中国农垦种业面临着垦区内外、国内外等多重压力挑战

1.3.1 垦区内外竞争压力

目前,农垦在全国有1 785个农场,农场的用种量大、需求量高,随着种业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垦区外的种业企业必将加快进入各个垦区,争夺各垦区的种业市场份额。

1.3.2 国内外竞争压力

随着现代种业的发展,种业成为跨国公司竞相抢占的战略型新兴产业。世界种业排名前10名的跨国种业公司的销售收入,1996年仅占世界种子市场16%,仅用10年时间提高到了67%。我国是种子生产和消费大国,常年用种量保持在120亿kg左右,根据国际种子联盟(International Seed Federation,ISF)最新统计,中国种子市场价值为90.34亿美元,仅次于美国120亿美元,居世界第2位。我国巨大的农业产业规模和农产品市场潜力,正成为主要跨国公司竞争的焦点。目前,世界排名前10位的种业公司,有8家在中国建立了分支机构,实施本土化战略抢占我国育种资源和种子市场。据不完全统计,国外品种现已经占了我国70%大豆市场,60%向日葵市场,95%的甜菜市场,许多高端蔬菜品种现已基本从国外引进。农垦是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农垦种业更是中国种业的“国家队”,为做大做强民族种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垦种业必将挺身而出,带动实现与国际跨国种业公司的同台竞技。

1.4 中国农垦种业面临着“农垦改革”和“种业升级”双重机遇

首先是农垦改革机遇。目前,中央政府和国家领导高度重视农垦改革工作,对农垦领域工作给予多次重要批示。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疆兵团时指出“兵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深化农垦改革”。汪洋总理多次强调“农垦是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力量”。今年1号文件明确指出“把农垦建成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的示范带动力量”。针对农垦改革的中央文件一呼既出,这为农垦种业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机遇。

其次是我国种业转型升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国种业发展,从2011年起,已连续发布多个指导文件指导中国种业发展。国家种业法制化建设进程加速。《种子法》修订草案已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加大了对侵犯品种权行为的处罚力度,修订完善了《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开通了品种审定绿色通道。开展了种业科技成果机构与科研人员权益比例试点工作,调动了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发布了第九批《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加大了对国家级种子生产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启动了国家良种重大科研协作攻关,对育种研发进行全产业链系统布局。这些政策法规的实施,有效地净化了种子市场环境,激发了种子市场活力,为农垦及我国其他领域种业企业培育突破性优良品种和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2 发展建议

鉴于上述SWOT分析,为更好的推动农垦种业把握好机遇,加快转型升级,农垦种业应坚持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目标共进、互利共赢,努力将农垦种业各企业的比较优势转化为中国农垦种业整体的竞争优势,逐渐形成上下联动、内外结合、左右协调的发展新秩序。

1) 着力打造从上游到下游的全产业链。要立足我国种业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围绕农垦种业全产业链的弱势节点,通过资本运作、股权投资等方式,加快行业间资源整合和企业间兼并重组,努力打造覆盖研发、生产、加工、销售、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不断提升农垦种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

2) 努力提升从内部到外部的高价值链。要借助现代先进的产业技术和管理理念,激活创新活力,打开创新空间,加快农垦种业行业各流程环节的整合完善,不断提升从原料供应、生产加工、成品储运到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各流程环节的科技水平和价值含量,逐渐形成从产业内部到外部的高价值链条,努力打造农垦种业在种业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3) 全力培育从局部到整体的大支撑链。要紧紧围绕种业全产业链,以提升各环节产品价值为目标,按照从局部到整体、从重点到全盘、从简单到繁杂的发展思路,逐步建立覆盖政策法规、产业规划、设备设施、人才管理等各环节的大支撑服务体系,全面支撑农垦种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1]王磊.为竞争中寻求合作的种企支招[J].农民日报,2015年01月12日08版.

[2]王磊,刘丽军,宋敏.基于种业市场份额的中国种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4,47(4):796-805.

[3]黄季焜,徐志刚,胡瑞法,等.我国种子产业:成就,问题和发展思路[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0(5):5-10.

(本栏目责任编辑:周介雄)

Research on Seed Industry of China State Farm Through SWOT Analysis

WANGLei

2016-04-28

王 磊(1988—),男,山东青州人,博士,研究方向:农垦改革,种业发展战略、种子管理制度等;E-mail:klxjl_wl@163.com。

10.16590/j.cnki.1001-4705.2016.09.062

S-01

A

1001-4705(2016)09-0066-02

猜你喜欢
农垦种业种子
体验休闲采摘 感受农垦文化
桃种子
点“土”成金 农垦改革
可怜的种子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海南省农垦设计院
《新疆农垦科技》2014年(1~12期)总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