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考核指标数据量化意义的研究

2016-04-02 03:06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毕业生考核评估

宋 武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黄冈 438000)

在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中,定性指标容易设定,适用范围广,但在考核过程中容易受到考核者主观倾向,使得考核结果不易被认可。为减少考核者的主观性,在绩效考核中会设置些量化指标,或对定性考核指标进行数据量化。采用数据量化的绩效考核,在明确考核指标的情况下,简单明了,较易实施,目标任务明确清楚,完成情况一目了然,可根据完成任务情况直接给予评分。同时便于横向和纵向比较,明确所处的位置,避免外界因素的影响,保证考核公平公正,调动工作积极性,为加快学校改革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积极作用。

一、数据量化有利于推进学校专业建设和发展

专业建设与发展是学校建设发展的基础,如何有效对专业进行设置、评估和考核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一直关心的问题。目前,教育专家通过寻找专业建设的关注点或关键业绩指标研发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与建设平台来监控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发展情况,旨在为合理设置专业、进行专业评估和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一)数据量化在专业开设中的意义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是教育主管部门对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等工作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平台中关键监控指标之一就是专业和课程建设,其包括是否重点特色专业、专业课程数、专业毕业生起薪线、专业教师结构、专业规模、专业招生情况、专业就业情况等内容。各高职院校每学年度采集数据进入平台,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进入数据平台就可以掌握全国、全省开设专业情况,专业大类规模、学科分类规模、专业分布等内容。各学校利用平台中量化的数据,能综合全面掌握学校人才培养状况,全方位比较学校的发展定位,在数据的应用中发现学校数据可能存在的问题,查询对学校建设与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数据。通过平台数据的深挖,可以分析专业建设和规划的意义。比如通过该平台,可查询到全国2014年招生专业有1 260个,平均每所学校29个专业,平均每个专业215个学生(不含方向),财务会计类专业学生规模最大,有在校生75.55万人,其次是计算机类(学校开设最多)。最多学校开设的专业分别为:计算机类、财务会计类、市场营销,但这些专业毕业生的情况并不是最理想的,如就业起薪线排名,它们分别为 39、45、42、67 位,学生就业最好专业是高尔夫场地管理、应用外国语、航空保安、高速动车组技术四个专业等信息。能了解到当前全国哪个专业学生最多,哪个专业办得最多,哪些专业最好就业,哪些专业最不好就业,哪些专业能办,哪些专业不能办,等,通过数量量化比较后,得出能否新增此专业。还可以通过数据得到学校所办专业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处的水平和毕业学生起薪点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处的水平等内容。这些量化的数据信息,在新专业申报、专业调整中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表1 某高校专业评估部分量化指标表

(二)数据量化在专业评估中的意义

为了规范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教育部自2004年开始组织了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近几年,一些学校已经在学校范围内开展了专业评估,评估指标以量化指标为主,比如实验实训开出率、专业图书资料、专业报刊、毕业生专业核心能力考核优秀率、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学生参加校内外专业技能竞赛的参加率、毕业生当年年底就业率、专业对口率、专业参与社会培训人次等。某高校专业评估的部分量化指标表如表1所示。

通过对专业评估指标量化考核评价,能清晰地认识专业优势和不足。通过与本专业历年的数据分析和相近专业发展情况比较分析,能深入分析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做到及时查漏补缺,扬长避短。同时各省、各学校对专业的评估,有利于调整专业的办学规模和结构布局,对社会需求量不大、办学资源有限、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不高、缺乏竞争力的专业及时关停、改造和调整;通过专业评估中的数据量化还能对职业教育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和教学质量进行精细化管理和实时监控,更加准确地监督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学校的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1]

(三)数据量化在专业诊断中的意义

麦可思数据公司是公认的第三方权威数据机构,麦可思每年编著出版《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在全国影响很大。该公司通过设置关键指标,如与专业量化相关的有本校该届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人数、毕业生选择专业无关工作的原因、毕业生总体知识满意度、职业期待吻合度、毕业生评价核心课程重要度、评价核心课程的满意度、不同成绩人群的教学满意度、毕业生与任课教师课下交流程度等内容。如图1为麦可思公司对某校2013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对专业核心课程的满足度和重要度调查情况。

通过麦可思公司提供的各个专业学生毕业半年后的特定指标的调查,再对收集的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有利于动态优化各专业建设机制,使之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需要,建立跟踪产业发展,适时调整专业结构;也有利于推行各教学单位每年面对区域和行业进行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和职业岗位人才规格要求的调研及毕业生跟踪调查,科学分析各专业主要就业岗位、主要工作任务以及对人才的要求,合理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工作与专业相关的毕业生从事的主要岗位对专业核心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核心课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

二、教师绩效考核数据量化的意义

图1 某校2014年度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的满足度和重要度参照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3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

表2 某高校岗位定级中教育教学与教学建设评分表

师资队伍建设的绩效评价是学校教职工升职、职称评定、岗位定级、年终评比的重要依据,一直受到教职工的关注。通过教师绩效评价指标的量化,有利于促进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变教职工的工作作风,调动工作积极性。

对学校而言,学校教师管理部门通过教师绩效评价指标量化来对教师常规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教学研究等工作的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从而了解教师的工作效果,作为学校对教师年终考核、岗位定级以及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同时有利于了解学校教师工作的现状,发现教师存在的不足,为学校制定针对性的教师发展规划、调整教师结构、开展教师业务培训等提供指导。某高校在岗位定级中的教育教学与教学建设量化评分表如表2所示。通过此表,学校明确了教师工作和努力的方向。

另一方面,教师绩效指标量化考核使教师的行动变得直观,计算方便,数量关系一目了然,同时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降低了监督的成本,减轻了教师考核相关部门的工作负担。

对教职工而言,通过教师绩效评价指标的量化考核,对教师起着导向作用,指明了教师在一定时期内工作和发展方向。比如将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能力素质、教学行为、研究成果的考核指标量化,使教师在工作过程中行为可计算,无形之中使教师的一切工作行为都受到考核指标的约束,通过量化分值的大小,促进教师改变工作作风,转变工作方式,从而不断完善和发展。另一方面在岗位定级和职称评定中,通过量化指标引导教师获得某种资格的数量条件,明确了不同等级之间的边界;同时使教师清楚地感知自己的位置,知道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从而理性地安排自己的预期。[2]

考核指标数据量化在推动学校专业建设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数据的量化考核可以降低人工监督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方法。

参考文献:

[1]万德年.职业教育专业定量评价的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92-94.

[2]刘越.论高校教师绩效考核量化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9(12):163-165.

猜你喜欢
毕业生考核评估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内部考核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评估依据
最“叛逆”的毕业生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