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香文化构筑高职学生成长空间的有效策略

2016-04-02 03:06杨太秀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书香校园文化育人

杨太秀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 430079)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1]对我国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部署,并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指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阶段是青年学子人生抉择高峰与人生追求的定位阶段,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熟与定型的关键时期。高等职业院校应着眼于学生的内涵发展,着眼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即学生的终身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着力建构学术性与社会性兼融、思想性和创新性并举的高职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书香文化教育体系,以书香文化构筑学生成长空间。

一、高职院校书香文化育人的现状分析

(一)书香文化育人认识不高

高职教育的跨界属性,使得众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侧重于技术技能的培育和训练,也就不自觉地花费较大精力投入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校企深度融合之中,而在学校软实力建设上、在文化育人的思想认识上就难免有失偏颇。在书香文化育人上主要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片面认识:[2]一是强调知识技能,忽视人文关怀。片面地将专业技能作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标准,淡化了对学生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培养。二是强调管理约束,忽视人格培养。管理规章制度过多强调学生不该怎么做,但在实践中的具体操作上,没能很好引导如何做。三是强调理论灌输,忽视行为养成。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技能的工作做得多,借助行为养成锻炼学生综合素质的手段采用得少。

(二)书香文化氛围营造不够

书香文化的育人效果更多地通过氛围的营造来实现,书香文化氛围的形成离不开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高职院校学生读书氛围不浓、阅读量偏低,每天平均进行课外阅读时间为0.5~2小时;学生每月到图书馆平均借阅图书不到1册;30%的学生通过图书馆阅读,70%的学生通过网络阅读,况且在网上多数是以阅读新闻观看电视、电影,对阅读文学、专业类知识的占少数。

(三)书香文化环境建设不佳

校园文化的建设一般而言通过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来实现。书香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对于打造具有自身独特属性的校园文化来讲是十分裨益的。调研中,我们也发现总体上高职院校对校园书香文化环境建设不够重视,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地面文化、墙壁文化、雕塑文化等方面较薄弱。在营造舒适温馨、科学而又现代的阅览环境上不得力,大约80%的高职院校图书馆自习室无空调;图书馆的藏书及图书馆数字资源购置不足;高职图书馆普遍存在人员数量偏少、质量偏低的现象,整体人员队伍在知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

(四)书香文化保障机制不足

书香文化的建设和环境的营造需要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框架之中,为此,少不了高职院校保障机制的健全。调研中,我们注意到在保障机制方面还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一是在资金保障方面不充足。据统计,高职院校图书馆平均年度经费为55万左右,经费投入最多的达300多万元,最少的不到30万元。二是书香文化制度保障不够健全,没有形成与之相配套的系列制度体系。三是人力资源和教育教学资源未进行有机调配与整合,缺乏科学合理的育人团队。

二、以书香文化构筑学生成长空间的有效策略

(一)构建书香文化体系,搭建文化育人平台

1.打造校园书香环境文化,以优雅的环境文化陶冶人:高校环境文化具有陶冶情操、培养情趣、美化心灵、启迪智慧、激发灵感的功能。按照规定,建设好教学场所、图书馆,以优化学习环境,不断满足大学生学习成才的需要;通过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学校出版社、宣传橱窗等的建设,发挥宣传舆论阵地在书香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在公共场所布置具有丰富内涵的雕塑、书画等文化作品,营造高尚健康的人文景观氛围,使校园的山、水、园、林、路等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

2.充分发挥网络阵地作用,搭建书香知识立交桥:[3]21世纪是信息时代,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更新快,信息搜寻方便、快速。突破时空限制、全天候提供信息资源服务的微信、QQ、数字图书馆等平台建设在高职院校应予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应加强自建数据库的建立;加强专业数字图书馆建设;建立区域图书馆共同发展联盟体网,为学生提供厚实的专业知识资源,利用现代通讯手段组建微信、QQ等交流平台;建立专家引领、书目推荐、互动平台、读书论坛等专题指南,及时回复学生提出的关于学习、生活及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强化图书馆建设,充分发挥图书馆育人作用:书香文化离不开图书馆的有效推进,加强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建立一个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科学、合理的藏书体系,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构建舒适、优雅的良好文化学习空间环境,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阅读热情;搭建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及教育活动平台,以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素质,有效发挥图书馆在书香育人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二)凝练书香文化精神,打造文化育人品牌

学校的核心文化需要提炼,书香文化精神的传播更是离不开完整的凝练和一定载体的展现。总结好本校的书香文化,打造文化育人的品牌,形成独树一帜的校园文化。写好校史、建好校史陈列馆,激励大学生继承和弘扬学校优良传统;确定校训、校歌、校徽、校标,激励大学生热爱学校、刻苦学习。用优秀校友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创业历程和成就,激励大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用身边名师、优秀学生的行为典范,激励大学生积极向上,追求卓越;悬挂名人名言、书画作品,激励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风格与品质;建好校园制度,以规范师生行为规范,形成优良的教风、学风、校风。

(三)谋划书香文化在线,增强文化育人功能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校园文化,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新途径,通过部门联动、全员参与,组织开展富有内涵、精彩纷呈的系列书香文化活动。主动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学习偏好,充分发挥网络这个平台的作用,建设在线的书香文化,提高文化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增强文化育人功能。可以将书香文化分类成专业文化、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文艺术三个方面,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活动或安排内容进行文化的熏陶(见表1),[3]让不同部门发挥不同的作用,从而达到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

表1 书香文化推荐主题活动

(四)建立书香文化保障,助力文化育人源泉

1.建立合力的组织机构:文化育人不是哪个人和哪个部门的事情,而是一项牵动学校各方参与的系统工程,全员育人的落实就需要高职院校通过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机调配,构建合力的书香文化育人组织机构,如图1所示,形成“多元参与”的书香文化教育培养运行模式。

2.建立书香引领制度:书香文化的营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以制度化的形式将可供传承、可以借鉴的做法固化,以达到预期效果。为此,需要建立健全各种书香制度,引领学校书香校园建设,保证书香校园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如建立资源建设制度、读书活动制度、读书示范制度、读书激励制度、书香评价制度等。

图1 书香文化育人组织机构

3.建立资金保障制度:作为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书香文化建设当然不能缺少资金的投入。针对高职院校在资金投入方面的较大差异,各高职院校应给予书香文化建设充足的经费保障,以便图书馆软硬件建设、校园景观文化建设、书香活动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

[2]兰凯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2(6):105-106.

[3]张小芳.基于校园文化建设视角的高职院校主题教育活动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115-118.

猜你喜欢
书香校园文化育人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最是书香能致远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书香何来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