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农机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2016-04-04 09:58阳湘林李向前
时代农机 2016年7期
关键词:益阳市农机化机具

阳湘林,李向前

(1.益阳市农业机械研究所,湖南 益阳 413002;2.安化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服务站,湖南 安化 413500)

机械化研究

益阳市农机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阳湘林1,李向前2

(1.益阳市农业机械研究所,湖南 益阳413002;2.安化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服务站,湖南 安化413500)

在介绍益阳市农机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推进益阳市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益阳市;农机化;农机推广

益阳市地处湖南省中部偏北,长江中下游的洞庭湖南岸,是著名的特色农业大市。水资源丰富,土地质量较好,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全市土地总面积121.44hm2,占湖南省总面积的5.83%,其中山地占39.71%,丘陵占10.05%,岗地占6.7%,平原占32.44%,水面占11.10%。境内由南至北呈梯级倾斜,南半部是丘陵山区,属雪峰山余脉,北半部为洞庭湖淤积平原。有林地56.27万hm2,耕地24.54万hm2,水面13.99 万hm2,草地8.2万hm2,湖洲6.53万hm2。滨湖平原由河湖冲积而成,土壤肥沃,适宜种植多种作物,是全国粮、棉、麻、油重要生产基地,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苎麻产量居全国首位,芦苇、黄(红)麻、糖料产量均居湖南省第一。中部丘陵岗地,土壤多属板页岩风化而成,呈酸性,含养分较高,是南竹、油茶、果木等经济林生产区,是全国有名的“竹子之乡”,南竹、茶叶产量居湖南省第一。西部中低山地,是主要林业生产基地。小型农用动力机械、联合收割机械、水田耕整机械和农用排灌水泵是益阳市传统优势农机产品。近年,随着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和富农政策的相继出台,益阳市的农机化事业总体上取得较快的发展,但也凸显一系列的问题。在新的形势下,机遇和挑战并存,必须针对前进中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推进益阳市农机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1 益阳市农机化发展现状

2015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510万kW,同比增长4.7%,高于湖南省平均增长水平,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8.5%,同比增长2.5%,其中水稻生产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农机工业产值达22亿元,农机产业总产值达65亿元,同比增长8%。水稻机插秧面积10.354万hm2,同比增长15%。谷物烘干机拥有量达331台(套),建成区域烘干中心111个,推广插秧机773台(其中高速插秧机161台)。2015年国家下达全市的农机购置补贴指标为1.555亿元,受惠机具达15557台(套),带动农民总投入4亿元。2015年全市共举办现场演示会达50余场,现场观摩学习达5300多人次,推广机具500多台(套)。2015年全市实行异地考官监考考试12次,考试人员达600多人,农机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均控制在湖南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和益阳市安委办下达的控制指标以内,无重特大事故、死人事故,农机生产安全态势持续向好。2015年全市共完成互保保单7216份,实现保额220.99万元,居湖南省第2位。2015年全市共有6家农机企业的10项产品通过了湖南省农机科研成果鉴定。

2 益阳市农机化发展中的问题

(1)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装备结构不合理。位于洞庭湖滨湖平原地区的南县、沅江市和大通湖管理区的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较高,资阳区、赫山区和桃江县丘陵区和安化县山区的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较低,湖区渔业机械化生产水平较低;水稻生产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较高,油菜、茶叶、芦苇、黄(红)麻、糖料、竹子等特色经济作物综合机械化生产水平较低;先进、适用、节能、环保的新机具少,低档次的陈旧落后机具多,且报废更新升级速度缓慢;大型机具较少,中小型机具较多;动力机具较多,配套农机具较少;农作物耕、种、收的机械装备较多,农产品保鲜、运输及初加工机械装备较少。

(2)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丘陵山区地势高低不平,农田面积较小,且分布零散,不利于进行机械化作业;机耕道、机具库棚和维修保养车间等农业基础设施缺乏或建设落后,严重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农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全市农机制造企业数量虽然较多,但大多数规模较小,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专业化程度不高,制造工艺不规范,制造装备落后;农机产品功能单一、质量不高、可靠性不高、寿命不长、利用率不高,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市场竞争力不强。

(4)农机技术推广与培训力度不够。全市大多数农机推广站和农机校,其推广和培训经费投入不足,人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不高,技术推广和培训设备缺乏,严重制约了新机具、新技术的及时有效推广和培训。

(5)农机合作社质量有待提高。2015年全市共有47家农机合作社获批入选湖南省“千社工程”,成为湖南省达标现代农机合作社,但其规模不大、社会服务能力不强、经营和管理不够规范。

(6)农机队伍的业务素质不高。农机研究、推广和培训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现有队伍中的大多数人员业务水平和素质不高,不能满足现代农机装备和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培训。全市大多数农机研究所、农机推广站和农机校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农民对新机具的操作使用不熟练,缺乏维护保养知识,严重抑制了农业机械化生产的优势效用。

(7)投入不足。相关部门和企业在农机监理装备、科技研发与创新、技术推广与培训方面的软硬件(监理检测仪器、科研人才与设备、教学场地与设备、推广队伍、培训师资等)投入不足。

3 解决措施

(1)全面平衡发展。结合益阳市实际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栽培制度,自主研发制造或引进推广适合丘陵山区的新机具和新技术,着力推进丘陵山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主攻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技术,大力推广水稻机插、植保和烘干技术应用;着力提高油菜、茶叶、芦苇、黄(红)麻、糖料、竹子等益阳特色经济作物和湖区渔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自主研发或引进先进、适应、节能、环保的农机装备,加快老旧落后农机装备的更新升级或报废速度。

(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农田改造和土地流转等方式,将农田化零为整,建成连片大面积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化机耕道、农机库棚和维修保养车间,方便大规模机械化作业,集约化生产和经营,节本增效,为农业机械化实施扫平道路。

(3)加强科技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农机科技创新体系和农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效整合本市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研发制造适合本地的新型农机具,着力打造自己的地方特色品牌,培育和扶持几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关键技术、规模较大、且研发创新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引领益阳市农机科技创新。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积极引进资金、人才、技术和装备,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同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研发创新环境。

(4)加强农机科技推广和培训。充分利用阳光工程等培训项目,以全市各级农机推广站和农机校为主体,联合农机制造商、经销商、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新机具和新技术的推广与培训,邀请相关的专家、教授、工程师和技师进行推广与培训,有效整合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充分发挥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效应,培养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以适应农机化发展的需要。

(5)加强农机队伍建设。以人才引进和培养本土人才相结合的方式优化农机研究、推广和培训领域的队伍结构,提升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打造一支思想和业务素质过硬,且具有创新能力的农机科研、推广和培训队伍。加大力度培养操作使用、维修保养等实用技能型人才,提高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培育新型农机服务主体,加大对农机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指导力度,使其扩大规模、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健全其管理和财务制度。大力推进农机服务方式创新,进一步完善订单作业、托管作业、承包作业等服务模式,探索“机农合一”,拓宽农机服务领域,通过规模化服务来弥补分散经营主体的不足。

(7)加强农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和规范农机维修网点,使故障农机具可及时得到有效维修;推进农机质量投诉监督体系建设,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开发农机推广鉴定信息联网查询系统,完善农机化生产信息服务平台,探索建立“互联网+农机服务”“互联网+农机监理”“互联网+农机推广”等服务新模式,最大限度方便服务对象,努力扩大农机化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媒体凝聚力量、推动工作的积极作用,营造农业机械化发展良好氛围。

(8)加大投入。积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加大在农机监理、农机科研、推广和培训等方面的财政投入;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在高层次人才、先进工艺技术和制造装备等方面的经济投入。

(9)促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加强与育种、土肥、农艺等科研推广机构紧密协作,实现农机作业、作物品种、栽培模式相互适应、深度融合,形成全程机械化整体解决方案和技术体系。大力推广适用于机械化作业的良种良法。

4 结语

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和相关部门的支持,结合益阳市实际情况,有机整合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扬长补短,发挥特色优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促进益阳市农机化全面、全程、协调、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有益阳特色的农机化发展道路,为益阳市农业现代化和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 Measures for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of Yiyang City

YANG Xiang-lin1,LI Xiang-qian2
(1.Yiyang Agricultural Machinery Research Institute,Yiyang,Hunan 413002,China;2.Anhua Country Agricultural Machinery Technique Promotion Station,Anhua,Hunan 413500,China)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which are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of Yiyang city,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ound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n Yiyang City.

Yiyang city;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development;problem;measure

F323.3

A

2095-980X(2016)07-0001-02

2016-06-18

阳湘林(1981-),男,湖南郴州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主要从事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和农业装备工程的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益阳市农机化机具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乐为编纂党史正本献余热——记益阳市中共党史联络组顾问钟明星
对党忠诚 纪律严明 赴汤蹈火 竭诚为民——益阳市消防支队侧记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电务系统大型机具上道时的作业防护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六种经济作物实用新机具
益阳市水库监控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