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问题思考

2016-04-04 09:58张俭
时代农机 2016年7期
关键词:常态机械化农机

张俭

(科右中旗吐列毛杜镇政府,内蒙古 兴安盟 029423)

新常态下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问题思考

张俭

(科右中旗吐列毛杜镇政府,内蒙古 兴安盟029423)

随着我国经济运行至新常态,我国农业发展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人们也越来越注重在农业发展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让农业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提高农民实际的经济效益。文章分析了当今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问题,并研究了解决新常态下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问题的途径。

新常态;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问题

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不断推进,机械逐渐代替农业劳动力,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提高,与此同时,对农机装备进行科学的配置,将装备的使用效率大大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帮助农业机械化能够保持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势头,进一步适应我国经济运行趋势,促进我国农业发展达到新常态的要求。

1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问题

(1)农村劳动力结构性不足。一般情况下,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其实就是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即土地经营规模小与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目前我国现有的承包农户里,农业人口的人均耕地在0.14hm2,处于世界最差水平,今后还需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小规模的经营格局不会发生改变,我国农业还是以广大承包商为生产主体。另一方面,我国的农村劳动力正逐渐向着非农业转移,农业越来越呈现出空心化、兼业化的现象,再加之农村劳动力的快速转移,结构性不足的问题将会更加严峻,尤其是农村老龄化的问题。

(2)资源短缺。随着我国农产品的不断发展,农产品的需求性也在增长,据相关的数据调查,在未来的时间内,我国的新增人口将会以每年700万的趋势增长,而每一年新增的城镇人口大约在1000万左右,随着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其粮食的需求量也增长至每年100亿kg。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城镇化以及工业化进程不断发展,我国每年的耕地面积都会减少大约45.8万hm2,正是因为这种需求增长,导致了资源减少,造成了我国粮食以及一些农产品供求处于一个不平衡的状态。

(3)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虽然我国农产品生产技术水平在不断地改善,粮食等一些农产品也取得了丰收,但是这些成果是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一般情况下,很多农户为了扩大生产效率,在生产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农药与化肥,目前,我国的粮食产量大约是世界的15%,但是化肥用量大约占世界的32%,每年农药用量在180万t左右,塑料薄膜使用量在每年240万t左右,导致了我国水体、土壤污染不断加剧,给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4)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近几年,我国接连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发展的措施以及政策,但是还是难以改变我国农业生产成本高涨、效益下降的困局,高成本的特征正在逐渐凸显,粮食等一些农产品的生产效益也在逐年以快速下降的趋势进行,严重制约着我国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 解决新常态下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问题的途径

(1)强化农机体系建设的力度。要想提高我国农业服务的水平以及力度,这就需要对农机技术的推广工作给予重视,抓好质量投诉、教育培训、安全监理以及信息化等一系列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水平,尤其是针对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机大户、大市场等新型农机经营主体的发展,要着重加大重视力度,将我国农业主攻的方向集中在农业合作社的建设中,保证农产品数量增长的同时,也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升。

(2)抓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将作业水平进行相应的提高,是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重要途径之一。要想强化我国种植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就要将发展的重点放在水产、畜牧、农产品等一些初加工机械化上,着力达到产业全覆盖的力度,从而实现平原地区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也可以进一步摸索出一条适合山区丘机械化发展的道路。

(3)对补贴政策的实施进行规范。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会进一步将购机补贴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实现一站式操作方式的实现,达到监管与实施的同步,使高效与规范并举。与此同时,要重视对农机服务组织购买高性能、大功率、复式作业机械的引导工作,从而促进农机装备由原先的低档次转向高性能的同时,也帮助单项作业转向多功能复式作业。在发挥粮食作物机械化与其他农产品机械化的配置时,有效促进整体效用的实现。

(4)全面化的推进农业机械化。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已经逐渐实现了全面化推进的目标,扩大了其覆盖的范围,包括了山地、平原以及一些偏远地区,这些地区均开始利用农机生产作业技术,开展农产品生产工作。另一方面,针对一些机械化种类要求复杂的养殖、种植领域内,均有了一个精细化的机械作业技术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作物生产高效的实现,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

(5)进一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众所周知,我国地域广阔,各个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不尽相同,这就需要一种更加高效的技术,对一些农业技术弱的偏远地区给予一定的技术支撑。鉴于此,农业机械化要注重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促进不同区域间农机化发展不均衡现状的改变,进一步将彼此间的水平差距进行缩小。在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机械化要利用好信息化的平台,将农机服务组织进行有效推广,帮助农机进一步变革、创新,保持各地区间均衡发展的状态,帮助我国农业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大大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整体化。

3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机械化发展作为复杂的一项工程,文章简析了当代经济运行至新常态的环境下当今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问题以及解决新常态下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问题的途径。随着农业机械化理念的不断深入,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也要不断创新和改进,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并为了更好的农业发展质量而服务。

[1]校林.研讨“新常态”助推农机化转型升级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成功举办[J].农机质量与监督,2015,23(5):122-123.

[2]杨洪博,于帅.“走出去”:新常态下中国农机的突破口——访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树君[J].农业机械月刊,2014,12(5):111-114.

[3]张桃林.准确把握农机化发展新常态开辟农业机械化事业新篇章——张桃林副部长在2014年全国农机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选)[J].农机科技推广,2015,13(21):42-44.

Thinking on China's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Development Problem under theNew Normal

ZHANG Jian
(Keyou Zhongqi Tulie Mao Du Town Government,Xinganleague,InnerMongolia 029423,China)

With new normaleconomy,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is facing a critical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and people attaches more attention to enhancing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n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which is to better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change,and improve the actual economic benefits of agriculture.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of China,and studi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hina's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development under the new norm.

new normal;China's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development issues

F323.3

A

2095-980X(2016)07-0005-01

2016-06-04

张俭(1980-),男,主要研究方向:农业机械化。

猜你喜欢
常态机械化农机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不一样的农机展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