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区农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建议

2016-04-04 09:58焦家荣
时代农机 2016年7期
关键词:管理站农机化办公

焦家荣

(咸阳市渭城区农机管理站,陕西 咸阳 712000)

渭城区农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建议

焦家荣

(咸阳市渭城区农机管理站,陕西 咸阳712000)

通过调研全区农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分析现存的问题和制约瓶颈,针对工作问题和不足提出发展建议。

农业;农机;公共服务;发展建议

近年来,渭城区农机系统按照“发展农机化,助推农业现代化”总体要求,大力组织实施各项农机支农惠农项目,先后实施了曾受聘镇办农技机构农技人员(农民身份)养老补助项目和新型农技推广与体系建设,为完善农机公共服务体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文章结合渭城区实际,就农机公共服务体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作一浅析。

1 农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完善的农机公共服务体系应当包括公益性的农机化公共服务机构,渭城区主要有农机管理机构、基层农机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农机化技术教育培训机构和农机监理机构。农机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制订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的有关政策、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履行市场监管职能,提供农机科技、信息等公共服务。农机监理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能,负责农机安全生产监督与管理,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与教育。农机技术推广服务机构主要职能是组织开展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示范与推广,提供科技公共服务。目前,全区农机管理机构和农机监理机构、农机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农机化技术教育培训机构都比较健全,区级设有农机管理服务机构包括农机管理、农机监理、农机技术推广部门,各街办农机管理服务机构由专设的农机站或农业对口的部门负责。

(1)区级农机公共服务体系。目前渭城区有农机管理中心、区农机管理站(农机管理、农机监理、农机化技术推广,拖拉机驾驶培训)两个农机管理机构,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其中区农机管理中心现有干部职工9人,区农机管理站(四站合一)88人,其中具有初级技术职称的人员28人、中级技术职称的人员4人,其中取得农机化培训教师资格证人员7人,职业技能鉴定考评资格证人员4人。目前这两个单位区上没有给办公经费,区上主要保证单位人员工资,没有安排用于公共服务的资金,制约了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

(2)街办农机公共服务体系级。渭城区现有7个涉农街办,这7个街办均设有基层农机管理服务机构,其中4个农机站(正阳办、底张办、北杜办、渭阳办)有单独的办公地点,3个农机站(周陵办、渭城办、窑店办)没有专门的办公地点,周陵办、渭城办、窑店办、北杜办各有人员1人工资由财政供养,底张办有人员2人、正阳办有人员3人、渭阳办有4人,工资都是自己承担。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站设施陈旧老化,办公条件很差,根本没有经费来源渠道,严重地制约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

2 工作成效

近几年来,渭城区的农机化公共服务领域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服务内容上采取以方便农民为理念,怎样方便农民,就采取怎样的做法,如农机检审验工作,渭城区新增了车载检测咸和桩考仪,然后进村入户进行宣传,帮助农户检修机具,对参加跨区作业的各街办及区站设立接待站和农机维修点,以方便机手。结合近几年的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为了方便群众曾多此把电脑等办公设备搬入村镇,上门为群众服务等。目前全区小麦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玉米收割机从2010年的135台增加到2014年的252台,机械化播种率达到100%,玉米机收率达到75%以上。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管理体制、人员素质、办公经费等。区农机管理站是“四站”合一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高,从事技术推广的人员不固定,致使农机科技推广培训工作推进缓慢,区农机管理站复转军人比较多,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办公经费的严重短缺,使有些工作无法开展,影响农机事业的发展。现有的每个街办农机站编制人员为4~5人,但因体制原因,人、事、财均归街办管辖,真正从事农机推广和监理服务的人员甚少,存在的问题是:一是人员不能集中于农机公共服务;二是与区农机管理站脱节,不能起到应有的推广和监理作用;三是知识结构、农机推广技能、人员素质难以适应当前农机推广和监理工作的需要;四是基础设施落后办公条件差,无法发挥农机技术推广和安全监理的职能作用;五是没有用于公共服务必要的交通工具,难以适应农机工作的需求。

4 农机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建议

为此,结合辖区现状,笔者建议应从以下4个方面抓好农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理顺管理体制。实行“三权归区”管理,整合区、街办基层农机公共服务机构编制、职能,将街办区域农机站做为区级农机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纳入统一管理的体系。

(2)优化机构设置。按照科学合理、集中力量、突出区域农业特色,适应农机产业发展的要求,科学设置镇办区域农机公共服务机构。

(3)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竞聘上岗、职务任命、职称聘任、绩效考核等工作新机制。

(4)提升服务职能。突出基层装备建设,提高农机公共服务能力,主要对办公条件、推广手段、服务设施进行完善和建设,为履行公益性职能创造条件。建议进一步改善基层农机站工作条件,特别是对办公经费、办公设备、办公场地、人员工资等问题予以重点解决,彻底消除制约渭城区农机化事业发展的直接因素。

[1]胡远祥.怎样加强农机化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J].中国农机化学报,1994,(11).

[2]谭斌.浅谈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J].农家致富顾问,2014,(10).

Discussion 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Public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in Weicheng

JIAO Jia-rong
(Xianyang Weicheng District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tation,Xianyang,Shaanxi 712000,China)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service system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in this distri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nstraining bottleneck,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working problems and disadvantages.

agricultural;agricultural machinery;public services;development suggestions

F323.3

A

2095-980X(2016)07-0099-01

2016-06-25

焦家荣(1965-),男,陕西咸阳人,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农机化技术推广和安全监理工作。

猜你喜欢
管理站农机化办公
Sharecuse共享办公空间
X-workingspace办公空间
宿迁市救助管理站:小团队如何撬动大社会
大连市救助管理站:多个“第一”背后的秘密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U-CUBE共享办公空间
托起救助之责 谱写青春赞歌——记河南省安阳市救助管理站站长许帅
《山东农机化》2015年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