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防”医学救援队跨区基地化训练的实施与思考

2016-04-04 23:44
实用医药杂志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三防核化卫勤

赵 勇

“三防”医学救援队跨区基地化训练的实施与思考

赵 勇

基地化训练已成为当今世界军事训练的主要形式,具有良好的食宿环境和后勤保障、规范的教学设施和训练场地、专业的师资力量和理论水平等特点和优势。但是“三防”医学救援队参加大项活动与事务性工作多,核化人才缺乏、编组困难,特需装备、试剂更新渠道不畅等困难。因此,要加强“三防”医学救援队建设的顶层设计、抓好“三防”医学救援队的基础训练、强化“三防”医学救援队的实战训练、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基地化训练成果。

“三防”医学救援;基地化;实战训练;思考

随着我军军事改革的逐渐深入和战略任务的拓展,开展大规模、高强度、跨战区、模块化的军事对抗演练,是今后部队训练的重要方向。其中,基地化训练作为应用型训练的主要方式,是实战化训练的重要实现途径,也是生成卫勤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它具有战场模拟更逼真、组织实施更规范、训练评估更科学、训练效果更明显等特点,已成为当今世界军事训练的主要形式[1]。按照上级命令,2014年9月10日—24日笔者所在中心“三防”医学救援队赴某基地开展基地化训练,突出实战训练和抓住重点难点,采取勤务与技术相结合、理论授课与案例教学相结合、专家示范与学员实操相结合、现场检测与后方确认相结合、实战演练与考核评估相结合的形式组织施训,取得了较好效果。

1 基地化训练的特点与优势

1.1 具有良好的食宿环境和后勤保障 训练基地有编制、有管理人员,建有宿舍楼、餐厅、洗澡堂等,为训练学员提供了舒适的休息环境和可口卫生的饭菜。后勤保障由基地全部负责,不需要各参训队自我保障,使参训队员全身心投入训练。

1.2 具有规范的教学设施和训练场地 基地建设功能齐全。俄罗斯“红村”卫勤训练基地面积大、设施全、功能多样,每年组织多次规模不等的卫勤演习,能容纳不同作战样式、不同军兵种联合作战指挥的大型、特大型卫勤演习[2]。基地有教学楼,配有多媒体,适合参赛队员模拟实战推演。建有大的训练场,适合开展模块化和专业化训练。

1.3 具有专业的师资力量和理论水平 训练基地教员全部是军事医学的教授、专家,从事各教学专业的学术研究,具备扎实的理论优势。他们熟悉“三防”医学救援勤务前沿理论,胜任各种类型和培训层次的教学训练。很多专家多次参加国际、国内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医学救援,如日遗化武处置、叙利亚化武海运护航、非洲埃博拉疫情防控、汶川抗震救灾等,以丰富的现场处置和实际经验引导学员身临其境,增强了教学的感召力,提升了学员的学习兴趣。

2 “三防”医学救援队职能定位及现状

2.1 职能定位 “三防”医学救援队是指军队执行核、化学、生物因素所致损伤卫生救援任务的机动卫勤部(分)队,是军队重要的战略、战役应急机动卫勤保障力量。基本任务是:战时主要担负战役指挥机构和直属部(分)队的“三防”医学救援任务;承担保障区内部队遭遇核、化学、生物武器袭击后的“三防”医学救援任务[3];平时承担本保障区重要目标及重大活动“三防”医学现场救援和备勤。应当具备快速反应、远程机动、全域保障的战略战役应急救援保障能力,做到一声令下,不经人员装备补充、不经临战训练,在规定时限内即能遂行应急机动保障任务。

2.2 现状分析

2.2.1 参加大项活动与事务性工作多 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人数少,外出执行任务及进修学习人员多,直接影响“三防”医学救援队的筹组与训练。近5年来,中心派出执行食品卫生安全监督、疫情处置、卫生检查指导等大型活动达500余人次,执行国际维和任务5人次。平时常规性工作如疾病监测、病原学检验、卫生监督检测、从业人员健康查体、水源水质检测评价、部队医疗机构消毒监测指导、医院放疗设备防护检测、部队健康教育指导等,都是由中心的骨干和主力即“三防”医学救援队队员具体完成的。它占用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一旦“三防”医学救援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或紧急出动赴现场处置突发事件,势必影响到保障或处置的效果和质量。

2.2.2 核化人才缺乏,编组困难 受核、化、生袭击伤员的现场救治流程和处置方式各有不同,均需要较高专业水平的人员[4],而现有人员偏重于疾病预防,与“三防”救援队编制不匹配。核化分队编制人员较多,中心真正从事核化专业工作且又是队员的只有医学防护科的人员,其余队员要从别的科室编配,缺乏真正的核化专业实际工作经验,专业基础理论了解甚少,难以胜任处置核化事故的重任。

2.2.3 特需装备、试剂更新渠道不畅 “三防”医学救援队尤其是核化分队的部分仪器设备、检测试剂如综合防化急救箱、核应急医学处理药箱只有特需生产和配发,无法从市场购买,补充和筹措渠道不畅[5]。部分试剂过期或更新仪器设备,必须层层向上级报批,而且还不能及时到位,制约了训练的统一性、有效性。

3 基地化训练的思考

3.1 加强“三防”医学救援队建设的顶层设计 按照《军队“三防”医学救援队建设标准》,军委卫生局要强化顶层设计,根据任务牵引、循序渐进、统筹协调、系统配套的原则,抓好“三防”医学救援队的编制、建设、训练、管理、使用等各个环节,做到全天候待命、无缝隙保障。要科学论证,制订总体规划[6],明确建设目标、建设标准、考评体系,建立完善各类应急处置方案预案和响应等级,编配统一的仪器设备,及时下拨训练经费,使各战区“三防”医学救援队能够在同一起跑线上训练、比赛、考核。根据职能设置和功能任务科学编制分类组、侦检组、防疫组、洗消组等相应的单元及人员,开辟请领特殊试剂的绿色通道。各“三防”医学救援队要加强与军事医学科学院的业务联系,了解业务需求及前沿知识,及时沟通协调特殊试剂的储备与供应渠道。

3.2 抓好“三防”医学救援队的基础训练 应用在战时、功夫在平时,基础训练扎实牢靠,关键时刻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三防”医学救援队的基础训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基本能力训练。包括基础体能、设备操作、侦查检验、洗消评估等。这是最基本的能力体现,高原、寒冷、炎热等环境下执行医学救援任务时,队员既要穿着防护服保护自己,又要抵御恶劣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没有好的体能是完不成的。各类操作、检验技术是队员的基本功,平时就要做好基础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尤其是各类侦检设备的现场操作。(2)工作牵引训练。“三防”医学救援队的训练要与平时的工作结合起来,以工作带动训练,以训练促进工作。为了与工作相衔接,把整体流程训练分解成专项、专业训练,按照训练科目、训练内容和训练要求,分解到每个组单独训练或每个科结合工作训练。这样既完成了工作任务,又保证了训练的落实。(3)任务需求训练。当有大型活动或重大任务时,“三防”医学救援队根据遂行保障的要求,在具体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按照侦察、检测、清洗、消毒等环节的操作要领,需要哪个环节的保障就重点训练哪个环节。

3.3 强化“三防”医学救援队的实战训练 基地化训练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研究训练内容体系的构建,遵循一体化、标准化、模拟化、信息化、实战化的原则[7,8]。把案例教学融入实战训练中,紧紧围绕“三防”医学救援的特点,利用现有装备器材,设置不同情形、不同背景下的多个实战训练方案,把装备、技能、流程作为实战化训练的主要内容,编组与需要结合、人员与装备结合、内容与设想结合、实施与流程结合,达到实景、实装、全员训练。加强核化生形势研判,不断完善实战化训练的内容,提升实战化训练的针对性[9]。开展模块化训练[10]能够提升实战训练的有效性、针对性和精确性,哪个模块没达到要求就重点训练哪个模块,哪个模块问题多就重点解决哪个模块。

3.4 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基地化训练成果 这次基地化训练形成了动作分解、连贯演练、推演流程的完整套路,是“三防”医学救援队今后基地化训练的基础样板。随着新装备的列装和任务形势的需要,这种模式还要改进,还要进行其他内容的扩充训练。不论队员如何更换、环境条件如何变化,只要按照基地化训练流程演练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形成长效机制,并且在实践中检验其科学性和完整性。还要建立定期考核拉动机制,使基地化训练不走样、不变形。

[1]李燕妮,彭文胜,郭树森,等.外军卫勤基地化训练特点与启示[J].人民军医,2015,58(5):502-503.

[2]刘运胜,陈光伟.俄军卫勤基地化训练的特点与启示[J].西南军医,2014,16(6):710-711.

[3]王常有,刘 卫,张 馥,等.“三防”医学救援队面临的形势与现场处置工作要点[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9,27(1):50.

[4]周媛媛,王 征,李清凌.明确任务地位 加强力量建设 充分发挥军队“三防”医学救援在城市综合救援中的作用[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4,32(3):193-195.

[5]吕 恒,刘 鹏,曹勇平,等.“三防”医学救援体系能力建设的思考[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33(2):121-123.

[6]覃 昱,刘成勇.广州军区“三防”医学救援队建设回顾与思考[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4,32(1):57-58.

[7]张 莹,杜 松,潘 辉,等.军队“三防”医学救援基地化训练内容体系构建研究[J].军事医学,2015,39(12):909-911.

[8]郑 然,黄朝晖,余 漩,等.卫勤基地化训练内容体系构建研究[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20(2):159-160,165.

[9]杨志奎,聂志勇,张志伟,等.核化生医学救援实战化训练探讨[J].军事医学,2016,40(4):360-361.

[10]周志坚,刘金华,陈荣华.“三防”医学救援力量模块化研究[J].人民军医,2014,57(12):1304-1305.

[2016-06-23收稿,2016-07-20修回]

[本文编辑:刘立平]

The implementation and thinking of interregional based training of"Anti-NBC"medical rescue team

ZHAO Yong.
The 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Control,Jinan Military Region,Jinan,Shandong 250014,China

The based training has become a main form of global military training.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such as good accommodation environment,logistics,standardized teaching facilities and training venues,as well professional teachers and the theoretical level.However"Anti-NBC"medical rescue teams has difficulties for participating in grace activities and transactional work,lack of nucleation talent and marshalling hard,the special equipment and no-smooth reagents update channel,etc.Therefore,it should be to strengthen the top building design of"Anti-NBC"medical rescue team,to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basic training of"Anti-NBC"medical rescue team,to the actual combat training of"Anti-NBC"medical rescue team,and to establish a long-effect mechanism in order to consolidate the based training outcome.

"Anti-NBC"medical rescue;The based;Actual combat training;Thinking

R149.5:R827

A

10.14172/j.issn1671-4008.2016.12.003

250014山东济南,济南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赵勇)

猜你喜欢
三防核化卫勤
手持式核化探测仪器发展现状与应用展望
氧化层对液态金属起始沸腾过热度的影响模型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千里移防,卫勤保障不中断
冬至要“三防”
癫痫发作有“三防”
核化生医学救援程序与训练思考
某部抗洪抢险卫勤保障经验做法
某部冬季野营拉练卫勤保障体会
窄通道内的汽泡核化以及滑移汽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