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休所丧偶老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6-04-04 23:44阎海萍
实用医药杂志 2016年12期
关键词:干休所丧偶死者

阎海萍

护理

干休所丧偶老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阎海萍

丧偶老人;心理障碍;心理护理

为了解老年人在丧偶后悲痛和再婚难的心理压力,以提供积极的干预措施帮助丧偶老年人解除心理障碍。对笔者所在干休所8例75岁以上丧偶老人进行心理分析,提出了对丧偶老人的心理护理措施。

1 心理分析

据心理学家研究和分析,老年人丧偶后心理往往要经历五个阶段的变化。

1.1 震惊阶段 在丧偶的最初日子里,所有的心理活动集中指向死者。有的老人是痛不欲生,撕心裂肺。他们日夜沉浸在对死者的思想之中,不自觉的哭泣,不接受死者去世的现实,甚至阻止死者火化或下葬。

1.2 情绪波动阶段 思念的情绪转化为愤怒情绪后转移到其他人甚至是死者身上。思念过度,无处发泄,为了宣泄对死者的极度思念之情,多数老年人会不自觉地把这种情绪带到生活当中,带到与其他人的交往中,表现出来的是易怒、易无故与人争吵。

1.3 孤独感产生阶段 渴望获得他人的理解和帮助。配偶去世后,家庭生活中失去了另一半的倾听、帮助和扶持,内心中悲伤、孤独的情绪只能向他人发泄。他们常常渴望身边有人愿意倾听自己内心的痛苦和不幸,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他们有时会不分时间、地点、场合向见到的人诉说和发泄,渴望得到他人的同情、理解和帮助。

1.4 宽慰自我阶段 他们已经能意识到配偶已经不在了,逐步接受配偶去世的现实。但是不知道如何面对这样的现实,不知道如何生活下去,心里充满困惑和绝望。

1.5 重建新模式阶段 度过前几个阶段后,他们会刻意的把自己的感情和关注点转移到其他人或其他事上去,不去勾起对故人的思念之情,主动地回避悲伤之情,想要从绝望的情绪中摆脱出来,想要开启新的生活。虽然他们的情绪看似正在恢复常态,但在内心深处,悲伤的心情依然存在,只不过能主动压抑或转移罢了。

以上五个阶段长短不一,因人而异。重要的是应该尽可能地设法缩短这些阶段,平安度过这一时期。要克服丧偶的悲痛心理,子女、亲友的安慰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得靠老年人自己进行心理调适。

2 护理对策

2.1 心理疏导 首先,良好的沟通是心理护理的前提,与老年人沟通首先要采取包容的态度,要善于运用语言的艺术性和技巧,与之交谈,要了解他们心中所想,使其愿意向你倾诉内心的痛苦。其次,医护人员对丧偶的苦痛应予以理解和同情,允许甚至鼓励老人“情绪宣泄”,通过安慰、劝解、暗示等方法,使老人的心理调适处于最佳状态。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向老年人讲述和示范各种情绪调节法,如自我教育法,活动转移法,适当发泄法等[1]。

2.2 用正确的人生观指导老年人生活 每个人都要走向死亡,这是谁也无法抗拒的自然法则。劝导老年人尽早从悲伤中走出来,对生活要有积极的态度。鼓励其参加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如钓鱼、下棋、打太极拳、听音乐等。也可到亲朋好友、子女处小住一、二十天。通过这些方法,转移老人的注意力,使他们尽快从失落、孤单、寂寞中走出来,摆脱丧偶后的心理阴影[2]。

2.3 为丧偶老人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 老年人的社会活动逐步减少,在社会上的资源也随之减少,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孤独。护士对丧偶老年人要格外关注,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多与这些老人的子女取得联系,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劝导子女多带孩子回家看看,营造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环境。另外,所在单位、社会团体和亲朋好友多为他们办一些实事,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同样也是非常必要的。

2.4 破除旧传统思想影响,鼓励再婚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也在转变,丧偶的老年人再婚率在呈现出增加趋势,但丧偶老人再婚仍然受到不少因素的阻碍:一是传统观念破除难。不少老人认为再婚是羞耻的,特别是女性老人。二是儿女子孙理解难。有些子女对父母再婚不理解,百般阻挠。他们片面地认为,照顾好父母的生活就是孝敬,但是忽略了父母的精神世界的需要。三是受财产继承的制约使老人再婚难。老年人再婚,往往会涉及房屋、财产继承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又都是很敏感的问题,在家庭和子女面前,这些问题都是老年人再婚的拦路虎。研究表明,再婚有助于老人身心健康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对于困扰老人的心理问题,干休所卫生所应发挥自身特点,充分利用资源,根据已有服务经验,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有针对性的身心护理方案。

[1]钟玉华.老年人的心理护理[J].内江科技,2014,10(1):76-77.

[2]冯 琳.刍议老年人心理问题产生及护理[J].淮南职业技术学报,2015,14(6):94-96.

[2016-06-16收稿,2016-07-14修回] [本文编辑:吴 蓉]

R493

B

10.14172/j.issn1671-4008.2016.12.030

250031山东济南,济南军区济南第一干休所(阎海萍)

猜你喜欢
干休所丧偶死者
丧偶后的老人该如何安排晚年生活?
探索两高期干休所空巢独居老人生活照料模式
ORGANIZED GIVING
“丧偶式”婚姻:多少夫妻卡在了这个症结上
如何拯救一段“丧偶式”婚姻
走近“死者之脸”
李昌钰:替死者讲话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干休所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卫生干预效果分析
丧偶对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