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偶

  • 丧偶对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基于精神虚弱指数视角的研究
    龄化阶段,老年人丧偶率也在不断增加。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老年人数已达2.64 亿,占人口总数的18.70%;而丧偶老年人数已上升至5 000 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8.9%,相较于2010年增加了约260 万[1]。受老龄化加剧和生活节奏加快的影响,丧偶会导致老年人独居现象增加[2];作为人类生命历程中遭遇的压力事件之一,丧偶的负面影响还涉及鳏寡者的精神健康和经济水平等层面[3]。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丧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具有负面影响,涉及主观幸福

    中国全科医学 2024年6期2023-11-17

  • 农村丧偶老年人再婚阻碍与对策研究
    化问题日趋复杂,丧偶老年人作为老年人群体中的特殊群体基数很大,当前较多关注的重点集中在丧偶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状况,但相比较其他老年人及其需求而言,丧偶老年人存在着更深层次的情感需求,丧偶老年人的再婚问题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对农村地区的丧偶老年人而言,他们的再婚意愿需要在传统思想上、实际过程中面临更为严峻挑战。因此探讨农村丧偶老年人的再婚需求,总结分析当前农村丧偶老年人再婚阻碍等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二、农村丧偶老年人的再婚需求表现(一)社会方面

    区域治理 2023年22期2023-09-26

  • 性别与婚姻对退休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分析
    大,婚姻状况中的丧偶现象及其产生的影响有待关注。2010年,全国丧偶老年人口4 474万,占老年人口的26.89%,其中老年女性丧偶概率明显大于男性。预计到2050年,中国丧偶老年人口总数为1.184亿[3]。学者普遍认为,精神健康已成为人口老龄化时代评估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4],而丧偶被认为是危害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关键因素[5]。婚姻状况方面,老年人丧偶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发生丧偶的可能性较高。根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推算得到,2015年,女性

    黑龙江科学 2023年1期2023-03-09

  • 社会支持视角下丧偶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高[4],尤其是丧偶老年人,即失去配偶、年龄≥60周岁的老年人。丧偶被认为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重大负性事件之一[5],研究发现丧偶老年人的死亡风险是非丧偶的1.25倍[6],且丧偶老年人的独居比例日渐上升成为趋势。研究表明丧偶且独居的老年人抑郁发生率较高[7]、社会支持状况较差[8]。国内外不乏研究关注老年人婚姻状况和居住安排,但少有研究系统地分析丧偶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状况,社会支持对于丧偶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更是所知甚少。与其他婚姻状况的人相比,丧偶的老年人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22年10期2022-11-10

  • 我国丧偶老年人抑郁症状的潜在剖面及影响因素分析
    老龄化加快,我国丧偶老年人群的规模日益庞大。据统计,我国丧偶老年人口已达4747.92万,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的26.89%,其规模相对于2000年增加了862.34万[1]。丧偶对于老年人来说不仅是一种有压力的生活转变,还是生命历程中重大的负性事件[2]。有研究表明,丧偶老年人常面临焦虑、抑郁、社交退缩等负面心理健康问题[3],其自杀风险也显著高于其他群体[4]。在此背景下,社会各界对丧偶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给予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医学与社会 2022年9期2022-09-20

  • 农村老年人丧偶如何影响健康? ——来自CHARLS 数据的证据
    年人来说,主要是丧偶,不仅直接对老年人精神状况产生影响,还意味着生活方式及经济状况等发生改变,均可能对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造成冲击。已有数据表明,农村丧偶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尤为突出。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显示,80%的农村丧偶老年人患有慢性病;29.8%患有抑郁症,这一比例为农村在婚老年人的2.2 倍(吴晓莲等,2014)。丧偶首先会对老年人精神健康产生影响,可能会进一步引发慢性病、身体失能或者认知障碍等健康风险,在当前多数子女外出务工的背景

    南开经济研究 2022年2期2022-04-26

  • 个案工作介入城市丧偶中年男性社会适应问题研究
    水平的日益提升,丧偶逐渐成为了社会关心与热议的重点话题。研究发现,当前社会对于丧偶人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老年丧偶群体与女性丧偶群体,对于中年与男性丧偶群体缺乏必要的重视与关注。基于此,希望在梳理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从社会工作介入的研究角度出发,挖掘案主的现有与潜在优势资源,采用个案工作的方法来帮助中年丧偶男性群体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重构案主的社会支持网络,并以多种方式开展社会工作介入效果评估。一、研究背景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启动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开始,关于婚姻状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2022-03-17

  • 农村丧偶老人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研究
    化已成不争事实,丧偶率逐年增高是人口老化的显著特征。农村老人由于晚年无收入来源、生理机能衰退、空巢独居等,容易产生孤独、无助等负面情绪。若再遭遇丧偶,老年人失去精神慰藉,更易出现抑郁等心理障碍,严重时会导致自残甚至自杀。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农村丧偶老年人抑郁、自杀事件令人扼腕叹息,农村丧偶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亟待重视。1 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理论视角社会支持是指个人通过社会互动关系所获得的精神慰藉或物质资源。根据支持来源,社会支持可划分为正式社会支持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2期2022-02-21

  • 社区丧偶老年人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分析
    年人群比例递增,丧偶的普遍性也日趋明显。据我国第6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丧偶老年人已达4774万,占老年人总人口的26.89%,其中男性老年人中丧偶比例为16.30%,女性老年人丧偶比例则高达36.95%[1]。丧偶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缺乏足够的照料和精神慰藉,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2]。而获得有效的社会支持则可以维持个体的心理健康处于良好状态[3-4]。对比区分丧偶老年人与非丧偶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及社会支持的差异,可以为社区的老年护理服务工作提供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2期2022-01-20

  • 丧偶对中国老年人健康的影响:社会连结的调节作用
    871)一、引言丧偶被认为是最令人痛苦的生命事件之一,它常常伴随着丧偶者在经济资源、社会资本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损失。[1]丧偶老年人是丧偶者的构成主体,在全球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如何保障丧偶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已引起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关注。作为世界上拥有最多老龄人口的国家,中国正面临和丧偶老年人有关的各种社会问题。2010年我国的男性和女性丧偶者数量分别为1 419万人和3 345万人。[2]中国人的婚姻大约持续47年,当配偶去世以后,老

    人口学刊 2022年1期2022-01-14

  • 丧偶一年内再找新欢,你能接受吗?
    就会离我们而去。丧偶,失去至亲,到底需要多久才能走出伤痛,重新投入一段新的亲密关系呢?如果答案是“一年之内”。你能接受吗?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问题,《婚姻与家庭》杂志在各大新媒体平台展开调查——丧偶一年内再找新欢,你能接受吗?在回收的2390 份有效问卷中,62%的人表示“不能接受”,38%的人表示“可以接受”。这些看似壁垒分明的表态,背后其实隐藏着各自的权衡、理解和妥协,我们在聆听他们的声音时,也更能体会到重生与重构的复杂与不易。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双方的观

    中外文摘 2021年21期2021-12-29

  • 社会支持理论下农村丧偶老人的精神关怀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乡出现了大量的丧偶老人。目前关于老年人心理问题的研究很多,但对丧偶老年人的关注还较少,丧偶老人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远高于有偶老人,农村情况又高于城市情况,农村丧偶老年人同其他社会群体相比,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帮助他们加强社会支持,得到精神关怀,在关爱与陪伴中安享晚年,对于农村丧偶老年人来说十分重要。一、农村丧偶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分析(一)生理老化速度快,身体状况日渐变差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也会日趋下降,容易产生各种各样

    魅力中国 2021年26期2021-11-26

  • 认知行为疗法与社会支持在院舍丧偶老人个案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东省广州某老人院丧偶老人个案工作的过程,并结合文献分析进行总结、反思,可知认知行为疗法及社会支持理论对丧偶老人问题具有实际效用,以此为社会工作者介入院舍丧偶老人个案工作提供一定借鉴意义。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社会支持理论;丧偶;老年个案工作;目前,我国的养老结构也逐渐从机构养老作为补充部分逐渐转化为一个比较重要的养老部分,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的身体素质普遍较差,多数为丧偶老人,夫妻入院后面临丧偶的风险也极高,程新峰(2017)指出,丧偶给老年人带来精神上和生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0期2021-11-18

  • “他离开后,我再也无法安然入睡”
    姨的失眠症状是由丧偶后适应性障碍引起的。丧偶后适应性障碍又叫丧偶综合征,常表现为沉默寡言、神情淡漠、注意力不集中、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等。这些症状在一段时间后可逐渐好转、消失,但也有少数人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饮食无味、夜不能寐、面黄肌瘦、呆木迟钝,迅速变得苍老,甚至产生厌世心理。丧偶的人有一个心理危机期。在这段日子里,至亲好友的劝慰、子女的体贴照顾,都是非常必要的。另外,应该让丧偶者明白,生离死别是人生的必修课,人死不能复生,必须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心理学上有一

    大众健康 2021年10期2021-09-29

  • 丧偶式育儿”的类型、影响及本质
    一个受到热议的“丧偶式育儿”现象,[2]其在形式上也表现为家庭教育中父母一方的显著缺失,但是与单亲家庭或隔代抚养不同的是,这类家庭中父母双方都“在场”,然而在子女抚养的过程中却只有一方在承担责任,另一方处于缺位状态。处于缺位状态的一方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不能被承担责任的一方感受到,从而令后者感觉是在“丧偶式育儿”。显然,从这个概念的内涵来看,“丧偶式育儿”揭示的是家庭教育中父母分工的失衡,由此也可能会带给孩子个体发展上的负面影响。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丧偶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4期2021-09-10

  • 丧偶一年内再找新欢,你能接受吗?
    。你为什么能接受丧偶一年内再找新欢?A.找新欢可以抵挡痛苦,只要和对方说清楚,双方情愿没什么不好。           21%B.有些婚姻早就没了感情,丧偶后再找,算是很有道德了。                             17%C.有些人就是有依赖性,需要有人陪伴,虽然不算什么好事,但也不必苛责。42%D.痛苦消化了就找新欢,不一定要一年以上吧。                                         20%亲密关系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21年9期2021-09-06

  • 丧偶对中国老年人抑郁状况的影响分析 ——基于CHARLS数据①
    化的背景下,我国丧偶老年人规模越来越大。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丧偶老年人共计4764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26.89%。其中,女性老年人口中约3345万人丧偶丧偶比例为36.95%;男性老年人口中约1419万人丧偶丧偶比例为16.30%[1]。预计2010-2050年我国丧偶老年人口将达到11840万人[1]。丧偶在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RRS)中被列为最高压力事件[2]。每对夫妇在年老时期都会经历丧偶丧偶后老年人有可能面临着经济状况和

    南方人口 2021年3期2021-06-15

  • 农村丧偶老年人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况已被广泛关注,丧偶对于老年人来说是生活中的重大负性事件,丧偶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面临着严重的心理问题〔2〕。在我国,农村经济条件较城市落后,农村丧偶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更加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老年抑郁是老年人心理问题之中最常见的一种,会造成老年人身心痛苦、生活质量降低,同时增加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甚者引起自杀〔3〕,丧偶作为老年人的严重“丧失性”生活事件,是老年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农村丧偶老人的致病作用更加突出〔4~6〕。社会支持是指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1年11期2021-06-09

  • 丧偶者哀伤与应对体验的Meta 整合
    1.6 万人经历丧偶事件[1]。配偶去世后,老年男性存活期约为11 年,女性约为15 年[2]。丧偶是每对夫妻人生必经之路,也是令人痛苦的生命事件之一[3]。丧偶者既要承受伴侣离去的哀伤,又要应对丧偶带来的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变化[3-4]。与其他丧亲群体相比,丧偶者的哀伤复原过程更漫长,生理、心理问题更突出,死亡风险更高[5-7]。如何支持丧偶者应对生活中的各种状况、顺利度过哀伤期,继续面对接下来的生活值得关注。质性研究适用于对研究对象的

    护理研究 2021年8期2021-04-27

  • 社会网络对丧偶老年人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化程度持续加重,丧偶老年人已成为一个巨大的群体。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丧偶老年人已达4 770 万人,占60 岁以上人口的26.9%,预测到2050 年,我国丧偶老年人将达1.18 亿人[1]。有研究显示,老年人因为丧偶,会面临社会孤立、日常事务和休闲活动变化,以及经济保障的缺失[2],随着年龄增加,其健康状况下降,生活自理能力减弱,导致主动进行社会交往的频率和规模下降,社会网络萎缩[3]。老年人社会网络包括社会参与网络、社会支持网络及社会关系网络

    护理研究 2021年19期2021-01-05

  • 老年人再婚的意义、问题及应对策略
    国家。尽管社会对丧偶老年人再婚的现象包容度逐渐提高,但丧偶老年人再婚同样也面临着较多的问题,子女的不同意和舆论的压力是阻碍丧偶老年人再婚重要原因,子女会因为觉得丢人而阻止老人再婚。同时,丧偶老年人再婚也同样伴随着财产分配和身体实际情况等一系列问题。老年人再婚并不像年轻人再婚一样简单,其中围绕着较多的阻碍和问题。对于老年人来说,养老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在物质方面的满足,精神方面的需求也是巨大的,再婚使丧偶老年人得生理、心理要求得到了满足,成为真正的健康老人,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36期2021-01-02

  •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农转居”社区丧偶老年妇女生活适应研究 ——以北京市B社区为例
    2010年,全国丧偶人数为2 815 615人,其中男性丧偶人数为1 162 944人,女性丧偶人数为1 652 671,女性丧偶人数明显高于男性[3]。在中国老龄化逐渐加深、女性平均预期寿命高于男性、女性丧偶人数高于男性的情况下,对丧偶老年妇女生活质量提升、社会福祉保障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伴随城镇化发展,农村原有村集体土地流转及宅基地复垦,农民集中搬迁上楼,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随着居住社区结构的重构,原有庭院式居住演变为独户居住的单元住宅,以血缘和地缘为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2020-12-17

  • 丧偶对老年人社会活动参与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的分析
    低[2]。当面对丧偶这一重大事件,他们可能会重新调整社交网络或改变社交活动,以缓解丧偶之痛。当然丧偶群体的年龄一般较大,还受到健康状况恶化、经济状况下降及社交网络萎缩等因素的影响,其社会参与程度可能会降低[3]。丧偶到底会给老年人社会活动参与带来怎样的影响?从城乡和性别角度看,不同群体间又有何差异?这些值得我们去探索和识别。二、文献回顾国外对丧偶与社会活动参与关系的研究关注较早,内容较为丰富,但结果仍存在争议。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活动理论和疏离理论的支持和验证

    生产力研究 2020年11期2020-12-08

  • 丧偶女性再婚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社会性别理论的个案分析
    很大的不同,因此丧偶女性的再婚问题更受关注。丧偶再婚问题既是个人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丧偶女性再婚问题关系的是个体生活甚至家庭结构的改变,且还要面对大众给予她们的评价,实际上很多时候丧偶女性选择孤独终老的原因并不全由自愿,而是因为女性在再婚问题上会受到来自多方的各种压力,这说明女性在再婚问题上还存在着很多困境。本文研究的服务对象是沈阳市Y社区的两位丧偶女性,其中之一支持丧偶后再婚,而另一位始终不愿意再婚。笔者通过对这两位丧偶女性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其接受或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4期2020-09-29

  • 农村丧偶独居老年女性应对状况的探索性潜在类别分析
    08)目前,我国丧偶老年人已达4747.92万,且老年女性丧偶比例显著高于老年男性[1]。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特别是在偏远少数民族聚居区,大量农村青壮年向城市迁移,农村空巢老人现象普遍,因此,丧偶后农村老年女性多为独居的生活状态,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为了减少应激事件的压力,丧偶独居老年女性需做出认知和行为的努力,这一过程称为应对[2]。国内外研究[3-4]显示,应对状况对老年人丧偶独居后的健康结局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迫切需要关注农村丧偶

    军事护理 2020年8期2020-09-21

  • 丧偶适用离婚过错损害赔偿
    研究方法,得出了丧偶应该适用离婚过错损害赔偿的观点,认为我国应该设立“特留份”制度来实现公序良俗和当事人意思自治之间的平衡。关键词:“特留份”制度;丧偶;过错损害赔偿一、泸州“二奶”遗赠案基本案情(一)案情简介1963年黄永彬与蒋伦芳在四川泸州登记结婚,婚后未育,有一养子黄勇(现成年)。1990年到1995年间,蒋伦芳因继承取得一套51平方米的住房,后因拆迁安置了一套的77.2平万米的住房,房屋产权登记是蒋伦芳个人名义,实为夫妻共有财产。1996年,黄永彬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期2020-02-29

  • 丧偶对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基于家庭支持的视角
    10年男性和女性丧偶者数量分别增加到1 419万人和3 345万人。[1-2]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研究显示中国人的婚姻大约持续47年,当配偶去世以后,老年男性存活期大约为11年,女性大约为15年。当一位女性60 岁时,她的丧偶概率接近15%,即在她60岁前其配偶去世的概率约为15%,这一概率在男性中为5%。女性的最终丧偶概率为67%,而男性为33%。[3]不难想象,未来丧偶对于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女性)生活的影响将更为普遍,然而目前国内针对老年丧偶

    人口学刊 2019年6期2019-11-14

  • 城市丧偶女性老年人生存现状及照料对策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
    念的阐释近年来,丧偶老人的问题尤为突出,其中丧偶女性老人是老年人口中的双重弱势群体,且女性老人的丧偶率高于男性老人的丧偶率。社区照料分为四个方面:行动照料、物质支援、心理支持和整体关怀。运用各种社会资源,以保证丧偶女性老人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即是我们所说的社区照料。社区照料实质上是传统家庭照料的提升和进步,通过对社区、政府、老年人、子女、医疗机构等多方面资源的整合,提供相应的行动照料、物质支援、心理支持、整体关怀的照料。运用科学技术围绕老人的生活起居、安全

    长江丛刊 2019年27期2019-11-14

  • 丧偶对老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及社会支持的作用
    严峻,国内外关于丧偶老人健康状态的研究也成为热点。丧偶事件对于老年人生理和心理方面存在负面影响且该影响长期效应,而社会支持对于该群体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丧偶事件影响的研究,旨在加强社会对丧偶老人群体的理解与支持,推进完善老年关怀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关键词:丧偶;老年人;健康状况;社会支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数量和比例都呈上升趋势。王广州等的研究表明,中国自2010年到2015年,老年丧偶人口由4774万人增长到了11840万人;预计到20

    大东方 2019年9期2019-10-21

  • 丧偶后很快再婚的心理透视
    文/章睿齐对于“丧偶后很快建立新的家庭”这样一个生活中的事件,很多人往往不能理解,认为当事人“绝情”“冷血”“虚伪”。“我大嫂车祸去世刚刚三个月,大哥就要再婚,亲人都非常吃惊!大嫂生前和大哥感情很好,大哥在大嫂去世时痛不欲生,可三个月不到他就决定再婚。我们当然不会反对他再婚,只是没有想到会有如此之快。难道人的感情是这么容易忘却吗?”这是一位中年男子在心理电话热线咨询中说的话。“我有一个薄情寡义的父亲。我妈妈生前侍候他一辈子,刚去世不到百天,尸骨未寒,他就和

    金秋 2019年2期2019-04-16

  • 丧偶对老年男性影响更大
    究人员指出,长期丧偶和最新丧偶都会增加老人的死亡风险,后者更甚。总的来说,突然丧偶对年纪较轻的男性老人(65~79岁)带来的冲击最大,其死亡风险更高。新丧偶对死亡风险的影响随年龄增加逐渐减弱。可能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死亡成为老人常见的事件,对配偶的死亡已有心理准备。丧偶增加心脏病和癌症患病率“鳏寡效应”的原因目前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丧偶会引起身体机能的衰退,精神空虚以及自我认知的偏差,从而影响生命质量,甚至寿命。据相关资料,丧偶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增加心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9年2期2019-02-26

  • 居住方式对丧偶老年女性社会支持与抑郁关系的调节作用
    负担〔1,2〕。丧偶老年人是老年抑郁症的高发人群,尤其是丧偶老年女性〔3~5〕。研究表明,居住安排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丧偶老年女性抑郁情绪的发生,其中,独居会增加其发生抑郁的危险性〔6〕。社会支持的获得是解决丧偶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因素〔7〕。社会支持作为抑郁的保护性因素,其增益作用已得到广泛证实〔8〕,但有研究认为,社会支持对抑郁的作用受到个体生存环境的影响〔9〕,如城乡差异。然而,尚未有研究探讨社区丧偶老年女性社会支持与抑郁的关系在独居与非独居环境下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22期2018-11-29

  • 六招治愈丧偶综合征
    碍,而且还会导致丧偶的老年人食欲不振、夜不能眠、面黄肌瘦、反应迟钝,甚至产生厌世心理而自杀。同时,“居丧综合征”长期不愈,还会诱发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溃疡病等多种心身疾病,严重的还会诱发癌症。那么,该如何帮助丧偶的老年人走出丧偶阴影,全面治愈“居丧综合征”呢?正视现实法。心病还需心上治。丧偶的老年人首先要正视丧偶的现状:生老病死乃人生之常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一如花开花谢、草枯草荣。所以,悲伤过后,还须面对现实、接受现实,看得开,想得开,拿得起,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8年8期2018-08-05

  • 新近丧偶老年人居丧风险及影响因素
    定的原因和结果。丧偶是老年人晚年生活中重大的转变性事件,不仅可以导致老年人健康问题增多,而且长期照料生病的配偶还可以导致身心疲惫、自身患病或疾病加重,导致居丧风险增加〔2,3〕。尤其是新近丧偶老年人会经历更多的痛苦、绝望、抑郁及死亡风险增加〔4〕。多项研究〔5,6〕表明,丧偶对老年人死亡率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丧偶早期,并随丧偶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弱,尤其丧偶6个月内老年人的死亡率最高。本研究分析并明确新近丧偶老年人居丧风险现状及其影响因素。1 对象与方法1.1研究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11期2018-06-25

  • 丧偶者适应性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京物资学院商学院丧偶者适应性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米 峙 / 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丧偶事件是最严重的生活事件,会对个体造成巨大冲击。研究丧偶者的适应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两方面回顾了国内外文献:一、适应性影响的人口学因素,二、适应性影响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力求展现国内外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状况。适应性;丧偶者;研究综述丧偶事件是人生中面临的一种重要丧失,是一种客观的事实。当陪伴多年的配偶死亡时,个体丧失配偶的同时也丧失了原有的身份和角色,这种突然的变化,会给丧

    大陆桥视野 2017年24期2017-12-09

  • 湖南丧偶与非丧偶老人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比较研究
    仕,何艳芝湖南丧偶与非丧偶老人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比较研究肖汉仕,何艳芝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沙,410081。了解湖南丧偶与非丧偶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现状及其差异。采用老年人心理健康问卷与社会支持量表,取得有效问卷307份,其中丧偶老人129人,非丧偶老人178人。丧偶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会支持明显不如非丧偶老人。需要重点关注丧偶老人的心理健康,加强社会心理支持系统建设,指导他们学会自我健心,促进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丧偶老人;非丧偶老人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7年4期2017-11-01

  • 丧偶中老年人居丧干预效果的系统评价
    曲 男,王艳艳丧偶中老年人居丧干预效果的系统评价孟 焕,宋 洁,曲 男,王艳艳[目的]对丧偶中老年人居丧干预效果进行系统评价,以发现丧偶中老年人的最佳居丧干预措施。[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以及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数据库,纳入对丧偶中老年人进行居丧干预的文献进行评价。[结果]纳入7篇文献,2篇为随机对照实验(RCT),5篇为自身前后对照实验,共605名参与者,研究结果

    护理研究 2017年18期2017-06-29

  • 六招治愈居丧综合征
    而且还会直接导致丧偶的老年人食欲不振、夜不能寐、面黄肌瘦、反应迟钝,甚至产生厌世心理。同时,居丧综合征长期不愈,还会诱发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溃疡病等多种心身疾病,严重的还会诱发癌症。那么,该如何帮助丧偶的老年人走出丧偶阴影,全面治愈居丧综合征呢?正视现实法心病还需心药医。丧偶的老年人首先要正视丧偶的现状,生老病死乃人生常态,是不可违抗的自然规律,悲伤过后,要接受现实,看得开,想得开,放得下,开启全新的生活。第二,子女和亲友要通过心理疏导,帮助丧偶老人从

    保健与生活 2017年12期2017-04-17

  • 丧偶老年人居丧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250355)丧偶老年人居丧风险评估研究现状马翠翠 宋 洁 张成成(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丧偶;居丧风险居丧是指任何丧失事件,通常指经历某个人(亲人、爱人、亲密朋友)的死亡的一段经历或体验感受。居丧风险指一个人经历他重要的人的死亡后,对其负面结果易感性的程度。“风险”特指导致负面健康结果的可能性而不是被指定的原因和结果〔1〕。丧偶是老年人晚年生活中最震撼心灵的应激事件,丧亲之痛导致老人健康问题增多,适应晚年生活的能力下降〔2〕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1期2017-01-16

  • 科学干预56例丧偶老人负面情绪的研究
    年科学干预56例丧偶老人负面情绪的研究蒙兆年(宁夏医科大学,宁夏银川750004)科学干预;丧偶老人;负面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个器官出现不可逆的衰老退化,免疫功能逐渐下降,各种疾病如癌症、职业病、心脑血管病等威胁着大众的身心健康,老年人的患病率大大提升。丧偶是老年人最大的负性生活事件。中国老龄研究中心2010年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丧偶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另有调查显示,我国60~64岁组老年人的丧偶率城市为16%,农村为20%;而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20期2016-11-21

  • 丧偶善调理 回归正常态
    而且还会直接导致丧偶的老年人食欲不振、夜不能眠、反应迟钝,甚至产生厌世心理而自杀。“居丧综合征”长期不愈,还会诱发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溃疡病等多种心身疾病,严重的还会诱发癌症。那么,该如何帮助丧偶的老年人走出“居丧综合征”呢?接受现实 心病还需“心药”治。丧偶老人首先要明白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一如花开花谢、草枯草荣。悲伤过后,还须面对现实、接受现实,看得开,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开启全新的生活。“无论如何,生活还是要继续。”去世的老伴一定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6年8期2016-09-28

  • 湖南丧偶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
    (发展心理)湖南丧偶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肖汉仕 何艳芝△中国.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 410081 △通讯作者 E-mail:631580584@qq.com目的:了解湖南丧偶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现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取定额抽样的方法,用老年人心理健康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湖南307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丧偶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现状均低于非丧偶老人(t=7.391,8.089;P<0.05),并且存在显著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10期2016-09-16

  • 全球约有2.59亿丧偶妇女 近半数贫困潦倒
    现有约2.59亿丧偶妇女,近半数生活贫困。潘基文是在寄语“国际丧偶妇女日”(又称“国际寡妇日”)的声明中作出上述表态的。联合国大会于2010年12月21日通过决议,决定将2011年6月23日设为第一个“国际丧偶妇女日”。潘基文称,丧偶妇女往往被家庭和社区成员鄙视。他说,许多人因年龄和性别饱受歧视,有些人还遭到身体虐待和性虐待。潘基文在声明中称,老年丧偶妇女通常终身辛苦工作却得不到报酬,晚年还没有多少经济资产。即使是在发达国家,这些妇女退休金的数额可能比男性

    时代人物 2016年7期2016-07-28

  • 丧偶善调理,回归正常态
    而且还会直接导致丧偶的老年人食欲不振、夜不能眠、面黄肌瘦、反应迟钝,甚至产生厌世心理而自杀。同时,“居丧综合征”长期不愈,还会诱发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溃疡病等多种心身疾病,嚴重的还会诱发癌症。那么,该如何帮助丧偶的老年人走出丧偶阴影,全面治愈“居丧综合征”呢?1正视现实。心病还需心药治。丧偶的老年人首先要正视丧偶的现状:生老病死乃人生之常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一如花开花谢、草枯草荣,所以,悲伤过后,还要面对现实、接受现实,看得开,想得开,拿得起,

    心理与健康 2016年8期2016-05-30

  • 丧偶老年人死亡风险及健康状况的研究进展
    马翠翠,王玉杰丧偶老年人死亡风险及健康状况的研究进展张成成,宋洁,马翠翠,王玉杰Research progress on mortality risks and health status of widowed elderlyZhang Chengcheng,Song Jie,Ma Cuicui,et al(Shando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Shandong 250014 China)摘要:对国内外有关丧偶

    护理研究 2016年5期2016-03-09

  • 晚年丧偶是一堂重击课
    □ 简 媜晚年丧偶是一堂重击课□ 简媜伴随自己走过青年、壮年、中年、老年的另一半走了,像房子拆去了半间,身体瘫了半边。老年丧偶,也是一堂重击之课。由于女性的平均寿命高过男性,八十岁以后丧偶的苦涩滋味,成了年长女性最割喉的一杯酒。一位老奶奶于八十四岁丧偶,三四年来仍无法走出伤怀,常因思念丈夫而哭,孩子把照片都收了起来。黄昏的公园是交换各自人生滋味的处所,失去老伴的人不怕被知道,因为在这里能遇到同病相怜的人,说出的话他们听得懂。一位五年前丧偶的老人家,跟同样

    中外文摘 2016年3期2016-03-08

  • 六招治愈“居丧综合征”
    那么,该如何帮助丧偶老人走出阴影,全面治愈“居丧综合征”呢?正视现实。心病还需心药治。首先,要正视丧偶的现状:生老病死乃人生之常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所以悲伤过后,还须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开启全新的生活。其次,子女和亲友要通过心理疏导,帮助丧偶老人从痛苦中走出来,“无论如何,生活还是要继续”。有时,别人的劝慰和疏导,要比老人自己心理疗伤显效得多。再次,要想方设法让丧偶老人明白:老伴虽然去世了,但她(他)一定不希望活着的另一方在痛苦中度过余生,所以从“完

    祝您健康 2014年4期2014-09-02

  • 丧偶对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主观和客观之分,丧偶对老人来说是严重的生活负性事件,丧偶,尤其是老年丧偶,被称为影响身心健康的恶性生活事件之一[2]。本文通过对农村丧偶老人与非丧偶老人的对比,探讨丧偶对农村老人 SWB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调查安徽省内皖南、皖北农村 60岁以上的老年人,排除精神疾病患者。有效问卷 1075份。其中非丧偶老人最小的 60岁,最大的 83岁,平均(67.07±6.01)岁 ,总人数 829人(77.12%);丧偶老人最小的 6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年4期2013-07-07

  • 丧偶事件对老年人的影响
    关系三方面来考察丧偶事件对老年人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文所用样本来自北京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进行的“北京老龄化多维纵向研究”项目,该项目是我国第一次采用与国际接轨的研究方法,对老年人群社会、经济、健康和疾病等资料进行系统收集和长期追踪。项目于1992年进行了基线调查,1994年进行全面随访调查,1995年以后,北京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又分别进行了几次追踪调查。这一调查项目是我国老龄研究领域持续时间最长、调查内容最为全面的纵向研究项目。该项目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年10期2011-05-31

  • 老年丧偶以后
    苦之一,其实老年丧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据有关文献报道,有一位叫伯尔克斯的人,对4489位55岁以上的丧妻者进行为时9年的调查,发现有5%(213人)在丧妻后半年内相继去世。半年内丧妻者的死亡率比未丧妻的同龄者竟高40%。而半年以后,两者的死亡率又逐渐减少差距,直至恢复到相同的水平。由此可见,老年丧偶不仅在精神上、肉体上带来某些损害,而且还对寿命有一定的影响。然而,人们对这种情况,往往估计不足。老年丧偶的痛苦只有“孤存老人”才能深切体会到。由于种种原因,孤存

    祝您健康 1984年5期1984-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