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状

2016-04-05 02:10方明月赵江瑞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实训模块职业

方明月,赵江瑞,王 虹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信阳 464000)

·教学与管理·

护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状

方明月,赵江瑞,王虹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分析近年来我国护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状,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训建设、教学评价等方面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之路,适应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主要特征的护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从而培养优秀的临床应用型护理人才。

高职教育;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护理教育是为临床输送护理人才的主要途径。近年来许多院校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大量的改革与创新。为了更好地探索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现将护理职业教育改革状况归纳如下。

1 人才培养模式专科化方向

对专科护士的培养和认证,我国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和探讨。许多院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增加了专业化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自身办学水平和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大专业、小专科化”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开设手术室护理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手术室工作,为医院直接培养手术室护理专科人才[1]。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确立了定向人才培养目标,细化为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急救与重症护理、康复护理[2]。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在实习后期安排学生选修专科方向,如口腔护理、急危重症护理、社区护理、手术室护理[3]。

2 改革课程体系,突出职业特色

2.1精简理论,增加实践,突出素质

护理人才培养应根据市场需求,构建以基本素质培养和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4],适当减少医学基础课程,增加护理实践教学学时,并将实践课程重组为基础技能和专业技能实践教学,并开设跨专科的综合性实验,以培养护生整体护理的观念。同时利用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途径,将知识、能力、素质融为一体,突出以素质教育为主的职业教育特色。

2.2增加人文社会素质课程

众多学者认为,对护理人才的培养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增加多层次人文社会学科如哲学、美学、文学、人际沟通、法律法规等内容,以及与护理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如护理伦理学、护理社会学,形成系统的、具有护理职业特色的人文科学课程体系[2],帮助学生构建“以人为中心”的观念,养成为人的健康服务的意识。

2.3课程设置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创建“三条式”课程结构。包括专业基础和人文修养课程、专业理论和相关理论课程、技术技能和护理临床课程,分别对应人才培养的素质性目标、知识性目标和技能性目标。按照不同课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整合成新的、避免内容重复的课程体系,加强教学的实用性。对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可在后两年教育中设置专业技能模块组合课程[5],包括必选模块和可选模块。必选模块包括标准化治疗护理模块和内科护理模块,可选模块包括老年照顾护理模块、母婴照顾护理模块、社区护理模块、外科护理模块、管道护理模块、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块等。这种改革有利于护理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

在社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的同时,护理服务也拓展到社会、社区、和家庭,因此,课程设置中可增设与健康教育、社区护理有关的课程[2]。引入医院感染学,学习掌握医院感染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训练,增强医院感染意识,强化职业防护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3 改革实训教学条件,提高服务能力

3.1校企结合,改善实训教学条件

加强校企合作,学院与医院共建护理实训基地,整合实训中心、附属医院等临床优势资源,实现护理教师与临床教师一体化,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一体化,学生交替在校内和医院两种职业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3]。由临床兼职教师承担临床护理专业课程,理论学习后即可进行床旁示教,然后在实训室或病区练习,实现“理论教学—床边见习—临床实践”循环交替式的教学模式,以利于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

3.2建立仿真医院,模拟工作岗位

把实训中心建成与医院环境一致的仿真医院,使护生进入实训中心如同进入医院工作岗位。借助先进的教学模拟设备,以案例为向导,采用仿真情景模拟方法,对护生进行技能培训,完成“课堂教学→项目实训→虚拟实训→仿真实训→临床实践”等实训内容,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6]。

3.3加强实训中心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物质文化是硬件,是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必要资源;精神文化是核心,对护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标准、工作态度、敬业爱岗精神具有潜移默化的效果。可通过增加硬件设备,使实训中心的一物一景都渲染浓浓的护理文化氛围,激发护生对健康事业的期望与追求。

4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4.1网络教学领导教改新趋势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教学也逐渐应用到护理教学中。张雪燕等[7]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教育部在线医学精品课程超过150门,许多高校拥有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使护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原本较困难的知识,提高护理技术操作水平,同时也是便捷的师生交流平台。不断创造优秀的教学资源,并实现资源共享、网络互动,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4.2构建合作式教学模式

以“双堂施教”,即理论课堂教学、实训基地指导为平台,将专业课开设时间提前到第2学期,部分专业课在教学医院讲授,采取边理论边实践的方式[4],使学生早期接触专业,学习更具针对性。

4.3护理教学与执业资格考试对接

根据执业护士资格考试改革方向,将护理学基础内容与内、外、妇、儿护理交叉合并,穿插护理技能,结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优化教学内容,将大纲内容一一分解到不同的课程中,使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将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为顺利通过考试打下基础。同时将毕业实习时间提前2个月,学生返校后可根据临床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查漏补缺,全面复习,确保双证(毕业证、职业资格证)就业。

5 教学评价改革

5.1评价方法多元化

护理教育不仅局限于理论的传授和技能的掌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评估与观察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核心能力。因此,需改革传统的、单纯以成绩为尺度的评价方式,完善多样的、系统的评价方法。如病例考核法,利用仿真模拟人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设置各种病例参数,将护生分组,根据教师设置的病案对模拟人进行护理,教师根据护生的操作过程和计算机反应的结果对护生进行考核[8]。刘连珍[9]运用双向教学评价法,在临床教学过程中狠抓环节质量的管理,促进带教方法的灵活应用,提高了教学质量。王肇俊[10]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实施渐进性合作学习模式考核,包括病例讨论、操作考核、现场设疑考核3个阶段渐进性完成考核,利于护理教学目标的实现,是适合高职护理临床专业课考试的方法之一。

5.2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4]

定性评价能反映学生的情感态度、思维品质与行为习惯,定量评价则能反映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建立综合的、立体的评价标准,不仅关注学生成绩,还要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情感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察。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客观、更全面,更能满足个性化、多元化和多层次的评价需要。

为适应护理事业的发展,培养岗位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技能性专业人才,众多职业院校已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各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手段、评价方法等方面有共同点也有存在较大的差异,可以取长补短,结合实际,设计符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如我国需要大量社区护理人才,但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方案还有待完善;在临床实习方面,针对实习生生源的差异性,带教老师如何采取有针对性的个案教学;如何制定一整套完整的、科学的、可行的、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评价方法体系等,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应不断探索,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1]熊杰平,杨云山,莫红春,等.高职护理专业开设手术室护理方向的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12,9(7):301-303.

[2]邹玉莲.对高职护理专业校本课程设置改革的几点建议[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4):141-1143.

[3]张连辉.构建高职护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J].护理研究,2012,26(10):929-930.

[4]周郁秋,邹继华,程晓,等.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学整体优化实践[J].护理学杂志,2004,9(19):56-58.

[5]谭耀华.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构想[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2):129-130.

[6]王丽华,章晓幸,吴玲玲.国家示范性护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3):65.

[7]张雪燕,周乐山.网络教学平台的发展现状及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4):2965-2966.

[8]魏志明,夏立平.仿真情景模拟教学在高职护生综合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29):3298-3299.

[9]刘连珍.双向教学评价在临床实习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8):618-619.

[10]王肇俊.渐进性合作考核模式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36):3925-3927.

本文编辑:王立钧

R47

A

1671-0126(2016)02-0070-02

河南省教育厅2015年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24’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ZJB15034)

方明月,女,讲师,从事护理教育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实训模块职业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职业写作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我爱的职业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