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生态区大棚芦笋栽培技术

2016-04-05 11:02代顺冬韦树谷叶鹏盛张骞方曾华兰蒋秋平华丽霞李琼英
四川农业科技 2016年12期
关键词:枯病川北生态区

代顺冬,韦树谷,叶鹏盛,黄 玲,张骞方,赖 佳,曾华兰,何 炼,蒋秋平,华丽霞,李琼英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300)



川北生态区大棚芦笋栽培技术

代顺冬,韦树谷,叶鹏盛,黄 玲,张骞方,赖 佳,曾华兰,何 炼,蒋秋平,华丽霞,李琼英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300)

芦笋是一种食药兼用型蔬菜,被誉为“蔬菜之王”、“ 蔬菜中的人参”。川北生态区为四川芦笋主要产区,仅巴中市恩阳区绿芦笋种植面积现在已达2000hm2。本文介绍我所针对川北生态区研究集成的大棚芦笋栽培技术要点。

芦笋;川北;大棚;栽培技术

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 L.)学名石刁柏,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含有多糖、天门冬酰胺、黄酮类化合物、皂角甙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等功效,是一种食药兼用型蔬菜,被誉为“蔬菜之王”、“ 蔬菜中的人参”[1-6]。芦笋茎枯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被称为芦笋的癌症,可造成芦笋绝收。大棚栽培不仅是芦笋高效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是芦笋茎枯病防控的关键方法。随着露地栽培芦笋茎枯病为害日益严重,大棚栽培芦笋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四川芦笋产区主要分布在巴中、绵阳等川北生态区,20 世纪80~90 年代以白芦笋种植为主,随着市场变化,目前以绿芦笋为主,且种植面积日益增加,仅巴中市恩阳区绿芦笋种植面积现在已达2000hm2。为促进四川芦笋产业健康发展,根据川北生态特点和生产情况,我所研究集成了川北生态区大棚芦笋栽培技术。

1 品种选择

选择井冈 701、冠军、格兰德、达宝利(De Paoli)、阿特拉斯(Atlas)、硕丰、阿波罗(Apollo)等高产、优质、抗病能力强的F1代种子。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种子,杜绝使用假冒伪劣种子。

2 育苗

2.1 浸种催芽

因芦笋种子外表皮含蜡质,吸水困难,须先浸种催芽方可播种。浸种前,用清水将瘪种和虫蛀种漂洗掉。浸种时,先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300 倍液浸泡杀菌处理10~12h,用清水冲洗后放在26~30℃温水中浸种24h。其间换水 1~2 次,换水时搓洗掉种子上的粘液和杂质。浸种后,将种子放在26~28℃的恒温箱中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 1~2 次,待8%~10%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育苗。

2.2 穴盘育苗

川北大棚芦笋栽培以春季育苗为主,春季育苗时间一般为2~3月。在塑料大棚内通过蔬菜穴盘基质育苗,具有节省种子、提高壮苗率、缩短育苗期、便于搬运、减少移栽缓苗时间等优点。

3 定植

3.1 选地

选择土层肥厚、保肥保水、通透性好、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光照充足、交通便利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前茬作物不能是林木、果树,因为林果类残留的根系,有碍芦笋根茎的正常生育[3]。

3.2 整地施基肥

将地深耕整平,按 1.3~1.4m 的行距,沿南北行向挖宽50cm、深40~50cm的定植沟。挖定植沟时将上部耕层土和下部生土分开放,施腐熟有机肥2000×3000kg/667m2, 或腐熟的猪、鸡粪、人粪尿等土杂肥4000~6000kg/667m2、复合肥 30~50kg/667m2。施肥后回填耕层土,使定植沟上部低于地面5~7cm。

3.3 大棚建设

沿南北纵向建设种植芦笋的钢架大棚,大棚跨度6~8m,肩高不低于2.0m,顶不低于2.5m。棚顶背风一侧和东西两侧开通风口,安装60目防虫纱网和卷膜器,定植前扣好耐用无滴膜保温避雨。

3.4 定植

苗龄60~75d定植,每一定植沟移栽1行,株距控制在25~30cm,按1800~2000株/667m2移栽。挑选健壮苗定植,定植深度宜控制在7~10cm,定植后及时浇水,确保成活率。移栽时要注意芦笋苗的摆放方向,将地下茎着生鳞芽的一端顺沟沿同一方向成直线放置,便于以后除草、施肥、培土、采笋等。

多年后,当我每次带人去勃艮第,我都会去到一个只有当地人才知道的地方。谢瓦利-蒙哈榭(Chevalier-Montrachet)葡萄园的背面,有一条向上的小路。虽然不好走,但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会深深体会到这片土地多样的风土条件和种植的不易。大概半个多小时后,我们就来到了小山的中间。遥看远处,整个山谷的风景尽收眼底,是眺望普里尼-蒙哈榭(Puligny-Montrachet)、夏沙尼-蒙哈榭(Chassagne-Montrachet)和圣多班这三个勃艮第最具有特色的白葡萄酒村庄的最佳位置。

4 田间管理

4.1 肥水管理

4.1.1 第一年肥水管理 定植后20d第1次追肥,追施尿素80~120kg/hm2;定植45d左右第2次追肥,追施高浓度复合肥150~300kg/hm2;7~8月第3次追肥,施高浓度复合肥300~450kg/hm2。在距芦笋植株20~25cm顺沟方向开沟施入肥料,施肥后覆土并及时浇水,避免在高温情况下施肥。

4.1.2 第二年及以后肥水管理 全年一般追施3次肥。1 月上旬第1次追施促芽肥,6 月中旬第2次追施壮笋肥,9 月中下旬至10月底第3次采收后追施秋发复壮肥。一般每次追施商品有机肥7500~15000kg/hm2,高浓度复合肥450~600kg/hm2,在距芦笋植株20~25cm顺沟方向开沟施入肥料,施肥后覆土并及时浇水,避免在高温条件下施肥。

4.2 棚温管理

棚内温度白天以26~28℃为宜,温度高时应及时通风,温度低时要注意保温,白天最高温度不高于32℃,夜间最低温度不低于 5℃。

4.3 采笋管理

第一年春季移栽的芦笋,可在秋季满足留够母茎的情况下适量采笋。第二年开始,每年可采3次笋,采笋时间分别在2~4月、6~8月、9~10月。幼茎伸出地面20~24cm时,于土表抓紧上拔采收,集中分级出售。

4.4 母茎管理

定植当年,秋季前抽生的嫩茎只拔除畸形、病虫害等非正常生长茎,秋季每穴保留12根左右健壮茎。 2~3年生芦笋在4月上中旬留春母茎,每穴留3~5根健壮茎,4年生以上芦笋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始留养春母茎,每穴留6~7根健壮茎。 8月下旬至9月采收秋笋前留养秋母茎,每穴留6~8根健壮茎。

4.5 植株管理

当植株达1m左右时,要及时打顶,防止徒长,以利通风,芦笋两侧打桩拉线防止倒伏。整个生长期间要及时清理田间病残枝叶,预防病虫害发生。早春进行清园工作,清园一般在晴天进行,将地上母茎、枯枝落叶、杂草等清出大棚,集中处理。把茎基部周围的土扒开,用75%多菌灵粉剂600~800倍液洒浇茎基部及附近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4.6 病虫害防治

危害芦笋的主要病害有茎枯病、根腐病、褐斑病、病毒病、立枯病等;虫害主要有木蠹蛾、蓟马、蝼蛄、蛴螬、地老虎、甜菜夜蛾、蚜虫、红蜘蛛、十四点负泥虫等。可选用抗病新品种、壮苗栽培、平衡施肥、合理密植、地膜覆盖栽培、清洁田园等方法进行农业防治;采用悬挂黄板、使用诱虫灯、杀虫灯等方法进行物理防治;利用微生物、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等进行生物防治;并可使用低毒、高效、低残留化学农药进行防治[7-10]。

[1]厉广辉,于继庆,李书华,等.中国芦笋栽培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 2016,32(7):37-42.

[2]赵伯涛,郁志,钱骅,等.芦笋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4,23(5):1-5.

[3]陈益忠.芦笋芦荟高产栽培与加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1-15,90-97.

[4]梁训义,王连平.我国芦笋栽培品种的现状及思考[J].蔬菜,2003(1): 1-3.

[5]杨大俐,董秀英.河北省芦笋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蔬菜,2005(2): 5-6.

[6]郭连保,武素英,赵文梅.绿芦笋“二选三改一防”配套高产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2004(3):14.

[7]李宗兰,杜荣玲,王力.芦笋主要病害及其无公害防治[J].北京农业, 2004(7):9.

[8]孙淑建,华则科,祝丕业,等.芦笋茎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J].莱阳农学院学报,2002,19(4):254-255.

[9]陆锡康,杨峰,杨瑾华,等.3种秸秆覆盖物对大棚绿芦笋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上海蔬菜,2004(5):46-47.

[10]张艳秋.无公害芦笋生产中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J].植物医生, 2006,19(1)40-42.

2016-10-18

四川省财政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专项(2016ZYPZ-007)

代顺冬(1985-),男,四川眉山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蔬菜栽培技术研究

猜你喜欢
枯病川北生态区
川北医学院附属四川宝石花医院
川北医学院附属四川宝石花医院
“沙棘枝枯病病原学及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黍稷种质资源的经济系数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Risk Factors of Depression in Postpartum Period
浙江省芦笋茎枯病非化学治理
胡耀邦怎样从川北到北京安家
大都市生态区综合规划思路研究
草莓芽枯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川西高海拔不同生态区金冠苹果光合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