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县羊肚菌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2016-04-05 20:57
食药用菌 2016年3期
关键词:金堂现状

申 浩

(金堂县食用菌产业联合会 金堂县农业发展和林业局,四川 金堂 610400)



金堂县羊肚菌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申 浩

(金堂县食用菌产业联合会 金堂县农业发展和林业局,四川金堂610400)

摘 要概述四川金堂县的地理环境与气候特征,羊肚菌在金堂的历史渊源,羊肚菌产业发展现状,并从外形特征和内在品质两方面说明金堂羊肚菌的品质特点。简要介绍羊肚菌的生产技术规程,并论述产品品质与生产地域的关系。介绍金堂羊肚菌产业的发展规划和羊肚菌的销售情况。

关键词金堂;羊肚菌;现状

四川省金堂县是“成都平原经济圈”内的重点发展县和成都市“特色产业发展区”,是国家多种经营生产基地和高效农业生产基地,又为全国食用菌十大主产基地县,荣获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称号。

金堂县以多层次的地形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造就了金堂极其丰富的物产,其中食用菌产量全国领先,产品远销日本、法国、瑞士等国及东南亚地区。羊肚菌作为金堂县特色农产品,种植时间较长,2016年,金堂县被国际药用菌学会授予“中国羊肚菌人工栽培核心主产区”称号。

1 金堂县地理环境与气候特征

1.1地理环境

金堂县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东北部,地处川西平原与川中丘陵接壤地带,介于东经104°20′37"~104°52′56"、北纬30°29′10"~30°57′41"之间。幅员面积1 156平方公里,辖21个乡镇,人口89.18万人。龙泉山脉中段由东北转向西南横卧县境中部,形成自西北逐渐向东南降低的地势,海拔高度385~1 046米。全县地貌多样,呈典型的三分性,山区、丘陵、平原皆有。金堂县河流分属沱江、岷江水系,全县大、小江河13条,多数为远境型河流,其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达83.41亿立方米。

1.2气候特征

金堂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年平均气温16.6℃,春季气温回升早,比同纬度地区早25~30天。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920.5毫米,年均日照时数1268.7小时,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少 600~800小时,太阳辐射能属全国日照低值区之一。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湿度大,云雾多,光照少,春来较早,夏长秋短,无酷暑严寒,湿润、温和而又稳定的气候,特别是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2.1~2.7℃的气候特征为羊肚菌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1.3土壤状况

种植区域的土壤以黄红紫砂泥土、棕紫砂泥土、棕紫泥土、钙质灰棕潮砂泥土为主,粘、砂比例适中,富含有机质及钾、钠、镁、锌、硼、硒等矿物养分。耕作层深度40~120厘米,pH平均值为6.5~7.8。这种呈弱碱性并富含有机质的土壤非常适合羊肚菌的生长。

2 羊肚菌的历史渊源

羊肚菌是珍稀的食药两用真菌,居世界四大野生名菌之首,有“菌中皇后”的美称。羊肚菌在我国分布于陕西、甘肃、青海、西藏、新疆、四川、山西、吉林、江苏、云南、河北、北京等省市区,早在清代就因作为极品山珍朝贡皇帝而名扬天下。据《本草纲目》记载,羊肚菌能消食和胃,化痰理气,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痰多咳嗽。

金堂县民间有食用羊肚菌的悠久历史。当地流传:“清康熙年间,孤儿唐宝被好心的刘妈收留。一年,刘妈积劳成疾,久治不愈,唐宝听说本地圣水寺菩萨很灵,便进寺烧香,祈佑母亲早日康复。临行时,寺庙长老叮嘱小宝,下山走寺庙下面崎岖的林间小道取羊肚食之,唐宝不明就里,依长老之言寻林间小道回家,途中不小心,摔下山崖,醒后发现有许多形如羊肚的野菌,回想长老之言,便采摘回家,炖汤与刘妈食之,刘妈竟一天天好起来,直至古稀,无疾而终。为感谢长老点化之恩,唐宝便到寺庙出了家,每逢庙会,便采摘羊肚菌做汤款待前来的善男信女。”从此,本地人就有以羊肚菌作汤,强身健体的食俗文化,民间也有“年年吃羊肚,八十照样满山走”的说词。

清嘉庆《金堂县志》《物产》篇记载:“菌,种类甚多 状如羊肚者,甚优。”1991版《金堂县志》记载有“1972年,清江公社觉华大队第二生产队从外地引进蘑菇室内嫁栽技术试验成功,赵渡、官仓、盐井、高板和福兴等地有少数大队集体经营的项目,主要种植双孢白磨菇,兼有少量的平菇和羊肚菌”。

3 产业发展现状

金堂县羊肚菌人工栽培历史较久,由于种植技术欠完善的原因,产量不高,种植规模不大。2012年,金堂县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取得了羊肚菌商品化栽培的突破性进展。经过技术改良,羊肚菌平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150千克,复合种植每亩纯收入突破2万元,产量渐趋稳定。并以此为契机,在全县大力推广羊肚菌种植,在基地建设、新品种选育、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出台了对菌种、大棚、灌溉系统等进行补贴的优惠政策。在种植各阶段集中进行技术培训,严格做到统一育种,统一管理,统一采收,保证羊肚菌产品质量。到2016年,全县羊肚菌种植面积近5 000亩,产量稳定在每亩150~300千克,平均亩产值达4万元,羊肚菌总产值上亿元。金堂野生羊肚菌人工驯化和商业化栽培示范基地面积居全国之首。产地主要分布在赵家镇、福兴镇、金龙镇、淮口镇、三溪镇、高板镇、清江镇、官仓镇等8个乡镇。2016年第三届四川(金堂)食用菌博览会上,金堂县被国际药用菌学会授牌“中国羊肚菌人工栽培核心主产区”,羊肚菌作为金堂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产品之一,已远销法国、瑞士等欧盟国家。

金堂县是食用菌生产大县,在全国有很高的知名度,先后获得“中国姬菇之乡”“全国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县”“全国食用菌行业先进县”“全国食用菌十佳商品基地县”等多项称号;连续召开三届四川(金堂)食用菌博览会,每届博览会都吸引了国内外食用菌的专家、学者以及各地食用菌的行业代表参与,羊肚菌是与会代表关注的热点。金堂羊肚菌产业的发展,吸引了中央电视台7套、农民日报、新华网、中新社、中国改革报、四川卫视、四川日报、成都日报、央视网、易菇网、网易、四川在线、韩国食用菌月刊等数十家中外媒体,其中,中央电视台7套《每日农经》栏目还制作了金堂羊肚菌专题片进行专题报道,使金堂羊肚菌知名度迅速提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营养价值丰富的羊肚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目前金堂羊肚菌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产品80%以上出口。全国各地种植户纷纷到金堂来学习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

4 产品品质

4.1外形特征

金堂羊肚菌大小均匀,菌盖长,近圆锥形,顶端尖或稍尖。表面许多凹坑,似羊肚状,色淡黄褐或浅褐,多呈纵向排列,由横脉相连。柄中空,近白色或略带黄色,直径约等于菌盖基部的2/3,表面不规则,有浅纵沟。金堂羊肚菌较其他产地的产品个体大小更均匀,少虫蛀,并带有特殊的香味。4.2 内在品质

羊肚菌富含19种氨基酸、8种维生素和大量矿质元素,每百克干样的钾、磷含量分别是冬虫夏草的7倍和4倍;锌含量是香菇的4.3倍,猴头菇的4倍;铁的含量是香菇的31倍、猴头菇的12倍,其营养成分与牛乳、肉和鱼粉相当。羊肚菌富含多糖等活性成分,具有抑制肿瘤、抗菌、抗病毒等作用。羊肚菌所含丰富的硒是人体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组成成分,可运输大量氧分子抑制恶性肿瘤,使癌细胞失活,并能增强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有机锗含量较高,具有强健身体、预防感冒、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

羊肚菌是久负盛名的食补良品,其性平、味甘,具有益肠胃、助消化、化痰理气、补肾壮阳、补脑提神的功效,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痰多气短、头晕失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金堂独特的气候特点,形成了独特的“菌-稻-菜”的复合种植模式,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病虫害发生率低,生产中严格禁止使用化学农药,外销到欧盟的产品经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符合出口标准。经成都市产品质量检验测试院检验,金堂羊肚菌粗蛋白含量高达26.1%,高于其他地区同类产品的平均值20%。

5 生产技术规程

金堂县作为“中国羊肚菌人工栽培核心主产区”,率先实现了羊肚菌规模化种植的推广,为更好地保护羊肚菌资源,规范种植,保证产品质量,经过长期摸索、实践,总结制定出一套适合金堂气候、土壤特点的地方标准《金堂羊肚菌种植技术规范》。并在全县全面推行按标准统一育种、统一管理、统一采收,保证金堂羊肚菌的产品质量。

5.1种植技术规范

(1)场地选择。选择海拔400~800米,地势平坦,土壤pH宜为6.5~7.5,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田地。

(2)场所前处理。菇房使用前清除杂物、杂草等,清洁整理后进行灭虫和灭菌,翻耕疏松土壤,整平土面。开挖排水沟,开厢、起垄、开播种沟。

(3)栽培基质。栽培使用的主料、辅料来自安全农业生产区,无虫、无螨、无霉变、无腐烂。不得使用来源于污染农田或污灌区农田的原料。栽培原料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贮存,防止滋生害虫和霉变。使用前应在阳光下翻晒,拣出霉变严重的材料进行无害化处理。

(4)播种期管理。①播种:将羊肚菌栽培种用拌种剂拌湿,混匀。然后均匀地撒播在播种沟内,用沟两侧的土壤覆盖菌种,覆土厚3.0~5.0厘米。用遮阳网直接盖在厢面上,防止强光直射,保持通风良好,氧气充足。②摆放转化袋:浸泡后充分吸水的小麦和谷壳,滤除表面水分,与石灰、石膏拌匀后装袋。按食用菌常规方法灭菌。待转化袋冷却后,割去袋口薄膜立放或在一面打若干孔横放,按照每亩1 600袋用量均匀地摆放在畦面上,沟播的循沟摆放。保持1~2个月至出菇前移出转化袋。

(5)发菌期管理。播种3天后进行水分管理。在春节前可以灌1~3次大水,之后根据土壤干燥情况喷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同时控制发菌场所的温度和湿度,料温最高不应超过羊肚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3℃。料温过高时,应采取疏散、通风、淋水等措施降温。空气相对湿度应≤75%。

(6)出菇期管理。温度稳定在8℃时逐渐加大水分管理力度,3~4天喷一次透水。子实体生长阶段增加喷水量和喷水次数,并控制好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30%~35%,空气湿度为85%~90%。同时做好通风管理,保持空气清新,随时清除废弃物、杂物等,保持栽培场地内外及周边的清洁。

(7)病虫害防治。场地使用前应杀虫消毒,所用化学农药须符合相应规定,出菇期严禁使用化学农药,对病虫为害采用物理、生物方法灭杀。

(8)采收。子实体出土后7~10天,子囊果的蜂窝状凹陷部分基本展开,顶部开始变黄时及时采收。采收采用小刀齐土面割下或将子实体基部一起拔出。清除基部泥土,减少菇体间的碰触,避免伤损,保持菇体完整。采菇后应及时清理料上和地面的菇根、死菇等残留物,并及时运出栽培场所,清场后进行灭虫和消毒。

5.2产品干制

羊肚菌干制采用烘烤,按菇体大小分类,均匀摊放在竹筛上,分层置于烘干箱内。用木材或碳加热箱内空气,火力由小到大,箱内温度慢慢上升,待升到50℃时,控制火力,稳定温度,烘烤前期保持4小时,后期每半小时开箱查看色泽,并用手摸确认已干后取出,然后每层逐一下移,上层加入新的摊放羊肚菌的竹筛后,继续烘烤。取出的干品及时包装。

6 产品的品质特征与生产地域的关系

羊肚菌属低温型菌类,喜阴喜湿,对生长环境的要求非常高,气候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对其生长有很大的影响。而金堂的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宜于羊肚菌的生长,决定了金堂羊肚菌的品质特征。

6.1与气候的关联性

羊肚菌菌丝体生长阶段,要求气温在20℃以下,空气湿度80%左右;形成原基和子实体发育期间需要大量水分,要求空气相对湿度在80%~90%,温度在15~20℃,超过20℃生长缓慢,品质不佳;子实体生长期间要求气温稳定,无骤降骤升,无大风。羊肚菌整个生长期,要求光照度低,无阳光直射。金堂县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空气湿度80%~87%,11月到次年2~3月期间,种植羊肚菌的地区常有薄雾笼罩,光照度低;进入早春,气温回升缓慢且稳定,温度在5~20℃之间,无气温骤升骤降,无大风等不利天气;出菇期间,雨水多,土壤水分充足,特别适宜羊肚菌生长。同时,金堂县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2.1~2.7℃,相比其他主产区(如绵阳、三州等),播种时间晚半月到1个月,而春季气温回升早,出菇时间又比其他主产区早半月到1个月,因此管理成本低,种植效益高,并具有较强的市场优势。

6.2与土壤的关联性

羊肚菌适合在中性或弱碱性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生长。金堂县羊肚菌产地以黄红紫砂泥土、棕紫砂泥土、棕紫泥土、钙质灰棕潮砂泥土为主,其粘、砂比例适中,富含有机质及钾、钠、镁、锌、硼、硒等矿物养分。耕作层深度40~120厘米,pH平均值为6.5~7.8。这种呈弱碱性并富含有机质的土壤非常适合羊肚菌的生长,保证了金堂羊肚菌生长过程中能摄入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营养物质,使之比其他地区的同类产品具有更高的食药用价值。

7 生产与销售

7.1羊肚菌产业发展规划

金堂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羊肚菌产业,把金堂羊肚菌产业化建设列入了重大农业产业项目,作为特色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重点发展。为开发利用羊肚菌这一特色资源,县委、县政府采取多种举措,促进羊肚菌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在保持现有种植规模基础上,充分利用整合丘区 10万亩特色产业示范基地、金堂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继续推广“菌-稻-菜”、“稻-菌”等高效复合种植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柑橘等水果产业,积极探索推广林下套种模式,进一步扩大羊肚菌种植规模。二是整合市场资金、技术、人才资源,吸引龙头企业进行羊肚菌种植、加工、销售,充分利用龙头企业的技术、资金、管理、销售等方面的优势,自建种植基地,或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联合发展模式,统一技术研发,统一种植管理,统一生产加工,统一销售,形成羊肚菌产业化开发的市场绝对优势。三是探索羊肚菌精深加工,开发高品质速冻、脱水羊肚菌产品,羊肚菌调味品,提取物等,提升羊肚菌产品附加值。

7.2销售情况

金堂羊肚菌销售主要分为两部分,其中80%产品销往法国、瑞士等欧盟国家,其余部分作为高端产品销往国内云南、广东、福建、香港等地。从事羊肚菌收购加工的经营企业有四川品高农产品公司、成都天绿菌业有限公司、四川田岭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每到羊肚菌采购季节,还有许多外地客户坐镇现场收购。

7.3市场前景

羊肚菌是一种珍贵的食药兼用菌,营养相当丰富,药用价值高。食用羊肚菌在西欧国家极为盛行,就像中国高级餐厅的鲍鱼一样。羊肚菌是法国高档餐馆中不可或缺的招牌菜肴,没有羊肚菌的宴席绝对算不上高档宴。在欧美市场每千克羊肚菌干货可卖到人民币5 000元左右。目前羊肚菌市场鲜品收购价每千克130~150元,干货每千克1 600~2 000元。鲜菌按保守价每千克130元计算,每亩产值可达到2.5万~3.5万元,而每亩的投入仅为0.8万~1.2万元,每亩种植效益可达1.3万~2.7万元,发展前景看好。

中图分类号:S6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934(2016)03-155-05

猜你喜欢
金堂现状
借灶
提升技能促进就业 打造“金堂焊工”劳务品牌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cementing displacement interface stability of extended reach wells *
请你当我妈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