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

2016-04-06 05:37谭秋梅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学生主体合作学习数学教学

谭秋梅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现代化课堂教学中一种潜能深厚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开拓创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动和帮助,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合理分组,提高学生互助学习的效率。问题是数学的核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捕捉学生思维的撞击点开展讨论。小组开展合作与交流时,教师除适时的组织、引导外,还必须置身于学习小组中,进行调控。教师在参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合理评价,并且注意评价的多样化和开放性,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合作学习;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2-0359-01

"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现代化课堂教学中一种潜能深厚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开拓创新的教学方法。合作与交流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动和帮助,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想要更好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方法与策略,不要让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在教学中共同达成教学目标。下面笔者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1.合理组建合作小组,明确合作目的

合理分组,提高学生互助学习的效率。一个良好的团队对于其团队成员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应该本着合理分配的原则,把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和学习能力稍微欠缺的学生分在一起,同时还要注意男女搭配比例,以充分发挥男女生之间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帮助学生们共同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成员一般控制在4至6人,组员有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差异,以保证组员之间不但可以在知识学习上,而且可以在情感上互相影响,取长补短。具体应该体现在合作,在学习活动中应该是教师在出示学习目标之后,合作小组组长分配给每一个成员一定的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尽力完成,也可以在其他组员的帮助下完成。同时每组都有自己的讨论记录,由专人负责记录。只要有了一定的规则,使每个学生都明确自己的任务,才能更好的避免消极组员的产生,真正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中去,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体。

2.小组合作,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而不再像传统教学所强调的那样,教师为了保持所谓的权威,教师既"导"且"演",结果是"导"不明,"演"不精,事倍功半,苦不堪言。合作学习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了生生之间的互动,把"导"与"演"进行了分离与分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由此以来,在传统课堂上许多原先由教师完成的工作现在就可以由学生小组来完成,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而不再作为与学生并存的主体而使二者对立起来。教师也会由此而使自身的工作负荷得到减轻,可以有时间研究教学问题,科学设计教学方案,进行教学改革,确保"导"的质量。学生由于主体性得到了体现,自然会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会把学习当作乐事,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地。师生负担也可以由此大减,教学的良性循环也会因此而建立起来。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教师不再把自己视作为工作者,而是合作者。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

3.问题设计合理,体现合作价值

问题是数学的核心,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捕捉学生思维的撞击点开展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真正理解在实际生活应用中有些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灵活的求出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是所有的课堂学习内容都要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如果是较简单的学习任务,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以发展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免产生依赖。如果是较复杂的学习内容,依靠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没办法解决的,这时就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展开讨论。不要为了合作而合作,徒有形式,并没有多大的实效,失去了合作的意义和作用。数学学习中那些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探究性和趣味性内容,才是运用小组合作的内容。例如:在学习"量长度"时,让学生们分组测量,于是他们有的指挥,有的手拿粉笔做记号,有的充当标杆,有的用尺子量等等,把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必须有一定的责任分工,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学习成果。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4.创造条件,提供学生合作学习的氛围

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教学中教师要提供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时机,给学生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使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各展所长,协作互补。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笔者出示了三个形状各异的三角形,有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问学生:"同学们,老师说这些三角形的面积都是相等的,你们同意吗?"学生有的说:"不同意。"有的说:"同意。"又问:"为什么?"学生纷纷举手阐明理由,有一个学生说:"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不一,面积肯定不相等。"又有一个学生说:"我用数格子的方法数了数,面积是相等的。"……同学们七嘴八舌的发表着自己的见解。接着又问:"那你们能不能猜想一下,这些三角形的面积与它们各自的底和高到底会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能用什么方法去证明一下呢?请同学们几人一组互相讨论,然后用你们自己的办法去证明。"学生互相讨论动手操作,通过剪、拼、量等方法,各自有了结论,交流汇报,得出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在这种学习氛围中,真正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教学要求。这种做法,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合作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机会,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活跃了课堂气氛,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广泛的信息交流,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5.评价与激励相结合,促进学生乐于合作

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运用恰当,能充分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教师在参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合理评价,并且注意评价的多样化和开放性。同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看一看哪个小组的活动开展的最好,哪个小组的同学最积极主动,和谐,尤其更要多关注学困生是否积极地参与活动,让组长多些机会给他们发言表现等。对小组中成员的表现也要进行分阶段的评价,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尤其对表现好的小组与个人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如颁发"小红花、智慧星"等。定期评选出"协调小能手"、"合作小明星"、"最佳潜力小组"、"最佳默契小组"等等。努力做到各组都有奖,保持小组合作的积极性,同时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个认知过程,更是一个人与人间的交往过程与审美过程。通过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更好的让学生实现相互间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在共同期望目标的激励下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完成小组分配的任务,从而实现数学课堂教学中,不断努力、不断尝试、不断调整,真正实现合作学习,为课改下的教育开拓新局面。

猜你喜欢
学生主体合作学习数学教学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