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舟山群岛与韩国海岛鱼禁忌及其比较

2016-04-06 07:52

金 涛

(1.定海海洋历史文化研究会,浙江 定海 316000;2.上海社会科学院 妈祖文化研究中心 ,上海 200235)



中国舟山群岛与韩国海岛鱼禁忌及其比较

金涛1,2

(1.定海海洋历史文化研究会,浙江 定海316000;2.上海社会科学院 妈祖文化研究中心 ,上海200235)

摘要:鱼的崇拜与禁忌是世界性的巫术现象,也是鱼文化研究中较为冷落的领域。中韩两国的鱼禁忌大都是相同或相通的,内容丰富,联想怪异,涉及面广,充满着神秘的民俗意象。舟山渔民以鱼为生,以鱼为业,鱼禁忌主要表现在“捕鱼的禁忌”“送鱼与祭鱼的禁忌”和“食鱼的禁忌”,尤以食鱼的禁忌更为突出。中韩两国的鱼禁忌在略有差异之下具有许多相似点,具体有三个特征:无鳞鱼或无名鱼及形状怪异的鱼,均被中韩孕妇所禁忌;食鱼习俗有相同或相通的鱼禁忌;鱼禁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对鱼类认知的进展而不断变化。

关键词:中国舟山;韩国海岛;鱼禁忌

中国舟山群岛位于太平洋西海岸的东海海域,与韩国济州岛等岛屿形成犄角之势。由于地域相近,海域相通,并在历史上有着密切的交往和渊源关系,故在海洋鱼文化方面,两者有着许多类同和相似之处。鱼的禁忌就是较为典型的一例。

20世纪70年代,笔者就鱼的崇拜和禁忌在舟山群岛进行了一次广泛而深入的田野调查,从中获得了十分丰厚的第一手资料。2014年10月底至11月初,在宁波大学举办的“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上,笔者有幸聆听了韩国学者金秀姬教授的学术报告,题目为《韩国近代的象征——凤尾鱼》,该文详细地表述了韩国的鱼禁忌及其习俗,引起了笔者的浓厚兴趣。为此,本文试就中国舟山群岛与韩国海岛的鱼禁忌及其习俗,作一番较为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一、中国舟山群岛的鱼禁忌

舟山群岛,岛屿众多,海域辽阔,鱼类资源丰厚,是中国第一大渔场,世界四大渔场之一。舟山渔民以鱼为生,以鱼为业,对鱼类有着一种天然的崇拜和爱护,同时也因鱼的崇拜而产生了与之相应的鱼的禁忌及其奇特的民俗事象。若从当年调查资料中审视,主要表现在“捕鱼的禁忌”“送鱼与祭鱼的禁忌”和“食鱼的禁忌”三个方面。其间,尤以食鱼的禁忌更为突出。

例如,食鱼的禁忌[1]除了船上捕上的第一条鱼要供龙王和船神外,家里开春煮熟的第一碗大鱼,也要先供灶神和祖宗,否则将得罪神灵。此外,吃鱼要从头吃到尾,不能随意乱吃,示意捕鱼有头有尾,头尾顺利。吃鱼时,吃完上一面后不可以把鱼翻转身,要连头带刺用筷挟去后,再吃下一面。这是因为“鱼翻”意为“船翻”,不吉利。在渔民传统观念中,船就是一条大鱼。《晏子春秋》中有“食鱼无反”之语,《礼记》中也有“毋反鱼肉”的记载,可见这个鱼俗已很久远。还有,船上吃鱼时不能挖去鱼眼和吃掉鱼眼,因为鱼无眼即为船无眼,船无眼即为“瞎眼船”。这不仅因此捕不到鱼,还有撞礁沉船的危险。上述这些,都要避免和忌讳。

再如,舟山海岛妇女,在怀孕期间不能动刀切鱼,更不能切黄鱼头和饮食切了头的黄鱼。传说黄鱼是海龙王的将军,食之会得罪龙王,生下的胎儿会生瘌痢头或四肢不全。在舟山,孕妇是不吃海螃蟹和海虾蛄的,怕食之会使胎横难产。还有一个说法:吃了海螃蟹,胎儿会被蟹爪刺伤。大鲨鱼不能吃,大鲨鱼凶恶,生下胎儿脾气暴躁。鱿鱼不能吃,鱿鱼多须,生出孩子会生六至七个脚指头。鳗鱼不能吃,鳗鱼是无鳞鱼。无鳞鱼与无名称的鱼都不能吃,吃了对胎儿不利。鳖肉也不能吃,吃了会使胎儿短颈。章鱼*章鱼,又称长哨。个体小的,俗称望潮。鱼体长约400毫米,胴部呈楕园形,好像一个乒乓球。胴部上有8只脚须,灵活而有力。更不能吃,所谓“九月九,章鱼吃脚手”。章鱼全身无骨,又懒又馋,生下的孩子无骨气。至于海蛤蚆鱼,皮肤疙疙瘩瘩的,会使胎儿产下多疮疤。凡此种种,均为海岛孕妇所禁忌。

同时,禁忌小孩吃鱼子,说小孩吃了鱼子后,长大了不认识数字。在舟山,还有禁忌鳖鱼与苋菜同食,鱼子与猪肝同食以及禁食鲜河豚等。

送鱼与祭鱼的禁忌。舟山海岛渔民历来热忱豪放,注重人际仪礼。例如,把捕上来的鱼送给亲朋好友时,送鱼一定要成双结对,不能出现单数。尤其是男女结亲过程中,下聘礼时,男方的礼品中必须要有一对大黄鱼*大黄鱼,又名石首鱼。鱼形体长而侧扁,鱼首有耳石,口裂大而斜,肉质鲜嫩,鱼鳞呈金黄色。当鱼群从外洋进港产卵时,黄鱼群会发出强大的鸣叫声,故而又称叫鱼,为舟山四大鱼类之一。民间传说,大黄鱼为东海龙王的金甲将军。,而这对大黄鱼必须要新鲜闪亮,十分完整,切忌缺鳞缺角。男方送鱼时,送鱼的方向,一定要把鱼头对着女方的家门,切忌相反。当女方回礼时,这对大黄鱼仍要送回男方,而鱼头必须要对准男方家门,表示女方如鱼一般游进丈夫家门后一去不回头,寓意“一心一意,白头偕老”。若是弄翻了鱼头指向,则认为女方刚进丈夫家就想往回游,示为不吉,这是绝对禁止的。还有,如定亲后,刚定亲的“毛脚女婿”第一次上丈母娘家,俗称“认亲”。认亲时的礼品除了酒、肉、营养礼品外,海岛人还要送一担鲜鱼,其间必有小黄鱼和鲳鱼。小黄鱼是春鱼,又称“吉祥鱼”,金鳞闪闪,示为吉利。鲳鱼形如鱼镜,肤色如银,意谓“鲳鱼圆圆,一家团圆”。两鱼相谐,则为“金银齐至,富贵有余(鱼)”。此外,每逢端午、中秋等节庆,毛脚女婿都要去丈母家送礼,俗呼“送节”。送节的礼品也是不可无鱼的。但这送礼的鱼中不能有带鱼*带鱼,又称白带鱼。体身狭长,侧扁。下颌突出,牙齿尖锐。全身无鳞,鱼背呈银白色。民间传说,带鱼为东海龙王的银甲将军。、鳗鱼等。带鱼狼牙,以示凶恶;鳗鱼无鳞,鱼体光滑,以示狡猾,均为不吉之兆,应以避讳。

此外还有捕鱼的禁忌。现今,在阴历6~9月间,是中国东海海域的禁鱼期,渔船一律不准出海捕鱼。在梭子蟹*梭子蟹,又称三疣梭子蟹,舟山海螃蟹的主要类型。头胸甲呈横形,螯足发达。雄性呈蓝绿色,雌性呈紫色,每年四至七月为产卵期。一年四季,又有春蟹、秋白蟹、冬蟹(红膏蟹)等区别。抱卵期,渔船也禁止捕捞。还有“炸鱼”,即用雷管炸药在海里炸昏或炸死鱼类,再用抄网捞之的作业方式;还有“敲罟”,即用木棒击船,发出巨响,震昏鱼类,围而捕之的作业方式,均被禁止。因为这种野蛮的捕捞作业,会严重损害鱼类的资源。

二、韩国海岛的鱼禁忌

根据金秀姬教授在《韩国近代的象征——凤尾鱼》一文中所记,在韩国海岛也有许多关于鱼的禁忌,尤其是韩国的食鱼禁忌十分突出[2]。例如,朝鲜时代,人们认为长得像蛇一样的鱼或者是没有鱼鳞的鱼产妇吃了会难产,所以不能吃*参见冯虚阁李氏《闺合丛书》,郑良婉译,宝晋斋,1975年,第69页。。18世纪中期,柳重临增补的《增补山林经济》(1766年)里写到,形态怪异的鱼和腐烂的鱼不要吃,没有鱼鳞的鱼不要吃。他记载要忌讳吃的与鱼相关的食物,是鱼头里没有骨头的鱼、鱼眼发红的生鱼片、眼睛凹进去的乌龟、黄鲨鱼和荆芥、蛤蚌肉和醋、鱼的内脏和没有胆囊的鱼、鱼酱里有头发的。此外,鲫鱼和麦门冬不要一起吃。猪肉和虾一起也不能吃,吃了会得中风。

19世纪的文献冯虚阁李氏的《闺合丛书》里也写到,吃了没有鱼鳞的鱼会难产。现在还有相传产妇妊娠中要注意吃的鱼类,例如章鱼、乌鱼、鲨鱼等。在怀孕期间,韩国人认为吃了章鱼,生下的孩子头会异常的变大。吃了乌鱼,孩子的身上会长出萝卜。吃鲨鱼,孩子的皮肤会变成像鲨鱼一样。吃鱿鱼,会生出畸形或是萝卜形的胎儿。吃鲫鱼,孩子的眼睛会凸出来。吃鲽鱼,会流产或孩子身体会成鲽扁状。吃鳖,胎儿会俩手翻过来。吃鲻鱼,会生眼睛瞎的孩子,等等。

朝鲜初期,记录在《新增东国舆地胜览》里的产在咸镜道的无名鱼叫明太,说是之后这个无名鱼因“无名的鱼不能吃”的理由还没有被食用。关于明太传说中的“无名的鱼不能吃”迷信,研究韩国渔业史的朴九秉作了说明。

本来,此鱼在京畿道以南地方是指冻干鱼的意思。但是,传说约600年前的高丽时代,在江原道一带的名称是“从北方大海来的一群鱼”之意。当时,这个鱼主要在江原道一带被捕获,但是因“无名的鱼不能吃”的迷信,没有被世人看中,渔业也没有兴起来。之后在咸镜北道捕获命名为明太之后,才以保健食品在全国广泛食用。

在《牛海异鱼谱》里记载,镇海市人喜欢吃鲅鱼,而且说鳗鱼形态似蛇而且没有鱼鳞,所以忌讳而不吃。但在《兹山鱼谱》里却记载“因味道鲜美而利于人”。在《牛海异鱼谱》里还记载吃了闰良鱼会发生燥渴而被列为禁忌鱼。虽然不知道闰良鱼是什么鱼,但是依照现在我们不忌讳是什么鱼都吃的情况来看,认定忌讳的对象,是为了禁止食用新捕获的异种来预防发病的一种方法。

据《佃渔志》记载,韩国北方人叫麻鱼、南方人叫鲈鱼的,海岛渔民喜欢吃。但是士大夫一类人家不愿意把它拿进厨房,因为不喜欢它的名字。

另据有关资料获悉,韩国海岛也有吃鱼不许翻面的鱼禁忌。因为鱼翻即船翻,故而忌之。

三、中国与韩国海岛鱼禁忌之比较

综上所述,中国和韩国海岛的鱼禁忌,内容丰富,联想怪异,涉及面广,充满着神秘的民俗意象。在略有差异之下,具有许多相似点,具体有以下三个特征。

同样,据有关资料记载,韩国也有食鱼无反的习俗,即吃鱼不许翻面的禁忌。

当然,中韩两国的鱼禁忌同中有异。例如,在金秀姬教授文章中所说的韩国凤尾鱼,是一种又小又长像蛇一样难看的鱼,它能炒着吃,拌着吃,晾干后能做各种调味料,能做海味汤或做肉汤,或可制作鱼虾酱,并且是用很密的渔网捕捞的,把它列入了沙丁鱼的近邻鱼种。依此看来,韩国的凤尾鱼并非是中国的凤尾鱼,而是类同于中国舟山出产的海蜒鱼*海蜒,又名鳀鱼,俗称烂油钉。体细长,约80毫米左右,腹部圆形,头稍大,背部青蓝色,体侧白色,为中国江南加工菜肴的最佳料理。,或是俗称“烂船丁”的小沙丁鱼。

因为中国的凤尾鱼*凤尾鱼,又名鲚鱼、刀鱼、旗鱼。鱼体侧扁而细长,吻短、口大、刺多,但味极鲜美。一般的,一尾鱼重约半量,但因鱼形似凤尾,而在阳光照耀下,鱼体的淡绿色鱼鳞,会闪烁出五色的霞光,故而名之。,形似凤尾,色彩似朝霞,身上有刺,肉特鲜嫩可口。因其状似旗,俗称“旗鱼”。在长江沿岸,又称“刀鱼”。这是中国的一种较为名贵的鱼类,历朝历代从无禁忌。所以,韩国的凤尾并非是中国的凤尾,实为名同而鱼不同。

整体上,中韩两国的鱼禁忌相同点大于差异点。究其原因,除了中韩二国地域相近、地缘相通外,最主要是鱼的禁忌源于古代的巫,或称“巫术”[3][4]。因为禁忌的含意是“关于神圣或不洁事物约定俗成的一种禁制”,是建立在神灵信仰和巫术观念的基础上的。其功能是保护人类不受侵害及心理安抚和麻痹作用。

实际上,禁忌本身就是一种巫术,是模拟和接触巫术的综合运用。其间,“模拟”是指“同类相生”或“果必同因”原则。“接触”是指“物体一经接触,物体间就会产生作用”。例如章鱼的禁忌,是因为章鱼多脚须,怕吃了章鱼后,因“同类相生”或“接触作用”致使生下的胎儿变了态。由此可见,中韩两国的鱼禁忌是在基本相同的认知和巫术观念下产生的。

参考文献:

[1]姜彬,金涛.东海岛屿文化与民俗[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2]金秀姬.韩国近代的象征——凤尾鱼//第二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宁波大学,2014:10.

[3]弗雷泽.金枝——巫术与宗教之研究[M].徐育新,译.北京:中日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4]任骋.中国民间禁忌[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0.

(责任编辑张楠)

The Taboo and Comparison of Fish between Chinese Zhoushan Islands and South Korean Islands

JIN Tao1,2

(1. Dinghai Ocean History and Culture Research Association Dinghai 316000, Zhejiang, China;2.Mazu Culture Research Center, Shangha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Shanghai 200235, China)

Abstract:Fish worship and taboo is not only a worldwide witchcraft phenomenon, but also a neglected field in the cultural studies of fish. With all the differences of the objective images and their symbolic and metaphoric features about fish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 there exist some similarities, which originate from the mysteries of the folk images,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three specific features: the unknown fish or the fish without scales and oddly shaped are taboos for the pregnant women; the fish customs are the same or interlinked with fish taboos; fish taboos are developed with the times and people's cognition.

Key words:China Zhoushan Islands, South Korea Islands, fish taboos, comparison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571(2016)02-0011-04

作者简介:金涛(1941- ),原名金德章,男,浙江舟山人,研究馆员,定海海洋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上海社科院妈祖文化研究中心教授,韩国全北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海洋文化研究。

收稿日期:201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