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史学新范式,例举建构新体系

2016-04-06 01:34江苏杨德志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6年1期
关键词:新视角史观史学

江苏 杨德志

学习史学新范式,例举建构新体系

江苏 杨德志

目前,以新的史学研究范式作为问题呈现的视角,有效实现对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素养的考查,成为新高考试题命题的一大特色,为了提高备考效率,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笔者将介绍几种新的史学范式的内涵并例举如何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希望能够对备考中的师生有所启示。

1.现代化史观范式及建构新知识体系例举

(1)学习理论新视角: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的过程,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大转变,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表现为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经济上的工业化、市场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大众化进程,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化进程是其主要线索,而经济工业化进程是其核心。现代化具有多样性,从现代化的动因和起步时间看,可分为原发型现代化和传导型现代化,从经济体制的特点看,可分为市场经济型、计划经济型及混合经济型,从社会经济的性质看,可分为资本主义型和社会主义型。(图示如下)

(2)整合、建构新知识体系例举:

2.世界史观(即全球史观)范式及建构新知识体系例举

(1)学习理论新视角:全球史观兴起于20世纪下半叶的美国,它以人类社会整体发展进程为叙述对象,超越传统史学以国家为单位的叙事传统,以不同人群、社会、民族、国家之间的互动为切入点,“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历史可说已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经历了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的漫长过程,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互为条件,纵向发展制约着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所达到的阶段和水平,规定着横向发展的规模和广度;横向发展一方面受纵向发展的制约,一方面又对纵向发展具有反作用。其中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发展,是决定历史纵向和横向发展的最根本因素。”(图示如下)

(2)整合、建构新体系例举:

3.文明史观范式及建构新知识体系例举

(1)学习理论新视角: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世界上的几大文明的形成,都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同时彼此之间并不是封闭的体系,而是在不断地交流。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状况,可以把整个人类历史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农业文明时期各文明的共同点是农业成为文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主要使用人力、蓄力、风力和水力等可再生能源,人口增长缓慢,农民占人口中的大多数,社会分层采取政治、法律、习俗等手段加以固定,经济上的不平等直接表现为等级分别,统治政权一般采取帝王或贵族寡头专政的形式,宗教迷信是主导意识。工业文明时代以生产力机器的使用为标志,能源多为不可再生能源,科技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工商业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支柱,人口快速增长,城市在文明的发展中起着火车头的作用,过去的社会分层逐渐消失,政治上的平等渐得实现,民主成为政治的最大诉求,科学和理性日益主宰人类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可分为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工业文明在全球的扩张两个阶段,同时,无论在农业文明还是工业文明时代,每一文明时代都包含政治文明、经济文明、思想文明。(图示如下)

(2)整合、建构新知识体系例举:

4.社会史观范式及建构新知识体系例举

(1)学习理论新视角: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它以人们的群体生活与生活方式为研究对象,以社会结构、社会组织、人口迁移、社区物质与精神生活习俗为研究范畴,揭示它本身在历史上的发展变化及其历史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能够更加关注社会的发展和变迁,集中研究社会结构、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及其社会意识的变动过程。其中社会结构又分为阶级与阶层、社会组织与群体、婚姻与家庭、社区与人口、社会关系等社会成分的构成以及运行机制;社会生活包括以衣、食、住、行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方式的变迁和以教育、医疗、就业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运作;社会意识包括社会风气、习俗、信仰等精神观念的变化发展及其社会功能。(图示如下)

(2)整合、建构新知识体系例举:

总之,在新高考背景下,首先考生需要掌握这四种新史学范式的基本理论内涵,然后根据理论各有侧重、有针对性地选择建构知识新体系,如对世界近代、现代史可凸出运用现代化史观范式和整体史观范式建构知识体系,对世界、中国古代史更多地应用文明史范式建构知识体系,对中国近代、现代史则可兼顾四种史学范式建构知识体系,但要牢记“唯物史观范式”与“新史学范式”的关系即“哲学思想与史学理论的关系”,还要突出唯物史观的主导地位。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新视角史观史学
马云的新视角
一个不容忽视的高考考察维度——比较史观
全球史观在初三历史复习中的运用
和而不同 学以致用——近两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多元史观刍议
史学漫画馆
新视角
新视角
史学漫画馆
新版面 新视角
当代史学的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