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2016-04-06 01:34甘肃张小华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6年1期
关键词:抗日战争抗战材料

甘肃 张小华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甘肃 张小华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5年10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2015年最新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项目名单,在共47个入选项目中,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榜上有名。《南京大屠杀档案》应包括 ( )

①关于大屠杀事件

②“中华民国”政府军事法庭在战后调查和审判战犯的文件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机构的文件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确定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念日”和“公祭日”分别是 ( )

A.8月15日,9月18日

B.9月18日,12月13日

C.9月3日,12月13日

D.7月7日,8月15日

3.2015年7月6日,重庆市北碚区档案局(馆)公开一批抗日战争时期的档案,下图是其中之一。这张地图 ( )

①应是抗战初期中国军方绘制的卢沟桥地区形势示意图 ②注明了卢沟桥附近的地理、交通状况及日军演习区域 ③再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国共兵力联合抗击侵略 ④足以证明“卢沟桥事变”是日本早有预谋、蓄意制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邓云乡在《文化古城旧事》中写道:“转眼八月过去,九月来临,天气秋凉了,而日本侵略者越打越远,中国军队很快打回来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同院的几个大学生也都经过天津,坐船南下了。不能走的,孩子们的家长也还得送孩子们上学。在凉风萧飒的深秋,学生们背着书包默默而来默默而去,连最爱打闹的同学,也老实了……童稚心里随时想着都德的‘最后一课’的内容,在记忆中,那是生平最黑暗、最模糊的一个冬天,好像记忆中,这一冬天都是阴沉沉的。”造成上述情形的事件是( )

A.华北事变学生失学

B.七七事变平津沦陷

C.淞沪会战上海失守

D.南京陷落政府西迁

5.比较下表中的史实与日方表述,可见 ( )

史 实日 方 表 述日本长期侵略中国等国家“出于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宁故”日本发动诸多事变侵华“出入”中国“南京事件”是“一个政治创造物”,真相还不清楚,死难人数被夸大美军投掷原子弹“频杀无辜”,违反《海牙公约》苏联出兵打击日本关东军违背《日苏中立条约》东京审判“夺走日本力量”的“种族报复”南京大屠杀

①国家利益和政治立场决定着史学观点 ②日本长期推卸战争责任拒绝悔改认罪 ③美苏打击日本对结束二战起决定作用 ④反对战争维护和平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70年前,《黄河大合唱》是记录中华民族奋起抗争的音乐传奇。歌曲慷慨激昂,很快传遍全国,在抗战的烽火岁月里吹响了爱国救亡的号角,激励着热血青年奔赴前线战场。当时有报纸评论:一曲大合唱,可顶十万毛瑟枪。这一评论 ( )

①强调了文艺战线在抗战中的巨大作用 ②夸大了战争时期音乐作品的经济效益 ③展示了抗日战争的广泛性和全民族性 ④比较了文艺的领先与武器装备的落后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 1932年冬,民众烟公司推出了有“蔡廷锴将军”烟标的香烟。烟盒正面为蔡廷锴半身像,反面是十九路军战士凭借残垣断壁向日军英勇抗击的场面。香烟推出后,广大市民立即踊跃争购。由此判断,“蔡廷锴将军”香烟 ( )

①质量口味独特,蔡廷锴因此赢得敬仰 ②将前方抗战事业与商业运作结合起来 ③是上海商家在淞沪会战后推出的产品 ④反映出上海民众支持第十九路军抗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 2015年8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特赦部分服刑罪犯的决定草案。拟予以特赦的罪犯包括参加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服刑罪犯。此次特赦 ( )

①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为主题 ②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自信和制度自信 ③体现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则 ④尊重宪法权威但不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及社会各界为鼓舞士气,动员全面奋勇御敌,印制了为数众多的宣传画。下图的“门神” ( )

①集传统特色与时代元素于一体

②强调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合作

③充分显示文化抗战的激励作用

④继承并发展了中国的优秀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根据中央要求,民政部、财政部下发通知,向部分健在的抗战老战士、老同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金。具体发放对象包括:抗日战争时期的在乡复员军人和残疾军人;移交政府安置的抗日战争时期军队离休干部、无军籍职工;抗日战争时期在国民党军队服役,后在解放战争中起义、投诚编入解放军序列的在乡复员军人;参加过抗日战争,后回乡务农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

A.参加抗战是获得补助金的唯一条件

B.凸显出至高的民族利益和国家意志

C.明显淡化了抗战和内战的战争性质

D.表明共产党和国民党代表利益趋同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1小题28分,第12小题32分,总计60分)

11.抗日战争时期,承受着深重苦难的中华民族发出了抗争的怒吼,一首首不朽的战歌在血火中诞生。铿锵战歌,鲜血谱就。这些响彻神州的歌声是冲锋的号角,是奋战的鼓声,激励着中华儿女与日寇血战到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

——张寒晖词曲《松花江上》

材料二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 鲜花掩遮盖着志士的鲜血。 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 他们正顽强地抗战不歇。如今的东北已沦亡了四年,我们天天在痛苦中熬煎。……再也忍不住这满腔的愤怒,我们期待着这一声怒吼。怒吼惊起这不幸的一群,被压迫者一起挥动拳头!

——光未然作词阎述诗作曲《五月的鲜花》

材料三 《军民大生产》简谱

材料四 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苦斗十年,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嘿!游击战,敌后方,铲除伪政权。游击战,敌后方,坚持反扫荡!钢刀插在敌胸膛,钢刀插在敌胸膛。巍巍长白山,滔滔鸭绿江,誓复失地逐强梁。争民族独立,求人类解放。 这神圣的重大责任,都担在我们双肩。

——公木作词郑律成作曲《八路军军歌》

材料五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同学们,努力学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我们的作风,同学们,积极工作,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我们的传统。像黄河之水,汹涌澎湃,把日寇驱逐于国土之东, 向着新社会前进,前进,我们是抗日者的先锋!

——凯丰作词吕骥作曲《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歌曲创作的背景,并简要分析其艺术特色。(5分)

(2)材料二中“这不幸的一群”指哪一群体?与此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所示歌曲创作的时间和最初传唱的地区。(3分)

(4)概括材料四中八路军改编前后的战斗历程。试分析该军歌的社会影响。(8分)

(5)根据材料五,指出“抗大”这所“窑洞大学”的培养对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大”校歌(现为国防大学校歌)与普通校歌的不同之处。(8分)

12. 2015年9月3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7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和平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1年9月21日,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日方略。会议决定:(一)外交方面,加设特种外交委员会,为对日决策研议机关;(二)军事方面,抽调部队北上助防,并将讨粤和“剿共”计划,悉行停缓;(三)政治方面,推派蔡元培、张继、陈铭枢三人赴广东,呼吁统一团结,抵御外侮;(四)民众方面,由国民政府与中央党部分别发布《告全国同胞书》,要求国人镇静忍耐,努力团结,准备自卫,并信赖国联公理之处断。

——曾景忠《澄清“九一八”事变时不抵抗方针研究的误区》

材料二 中国革命战争是持久战,帝国主义的力量和革命发展的不平衡,规定了这个持久性……要打倒敌人必须准备作持久战……要求我们勇敢地抛弃关门主义,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防止冒险主义。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材料三 在1937年8月7日的国防会议上,国民政府决定开展“全面抗战”“采取持久消耗的战略”。蒋介石这时亦认为,“倭寇要求速战速决,我们却要进行持久战、消耗战”。

——摘编自《先总统蒋公全集》等

材料四 抗战胜利后,重庆某大报副刊刊出一则谜语,谜面是“日本投降”,要求打一中国古人名。结果出现两个谜底:屈原、苏武。

——摘编自《文汇报》等

材料五 1946年5月2日正式开庭的前一天,庭长宣布,经过盟军最高统帅同意,坐席安排是,庭长右侧为美、中、法等国法官,左侧为英、苏等国法官。这样,英、美两国法官居中。中国法官表示:“这个安排是荒谬的,它既非按照受降签字的次序,又非按照联合国安理会五强排列的次序,亦非按照一般国际会议以国名字母先后排列的次序,用意何在,殊属费解。”说毕便愤然离开。

——摘编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的“对日方略”。(4分)

(2)比较材料二、三,指出国共两党对日策略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形成两种不同结局的主要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谜底之一进行解读。说明我们应该坚持的正确态度。(10分)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五所述中国法官抗争的理由,并进行简要评价。(8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D 4.B 5.B 6.C 7.D 8.A 9.C 10.B

二、材料题

11.(1)背景: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一批批东北人背井离乡。(2分)特色:将思乡、爱国和抗日的感情紧密结合。(3分)

(2)学生:1935年“一二·九”运动。(4分)

(3)20世纪40年代前期,陕北陇东地区。(3分)

(4)历程: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改编为八路军后进行游击战、取得平型关大捷、建立敌后根据地等。(4分)影响:广泛流传于各抗日根据地,成为动员和激励广大军民团结抗战、英勇杀敌的精神力量。(4分)

(5)培养对象:军事干部和革命知识青年。普通校歌集中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校园精神和学校特色。“抗大”校歌产生于特殊的战争环境,慷慨激昂、振奋人心,充满抗日救国情怀与担当精神。(8分)

12.(1)外交方面,增设机构,研究对策;军事方面,暂缓内战,派兵北上助防;政治方面,号召国民党内团结,统一抗日;民众方面,号召团结冷静,准备自卫,依赖国联公断。(4分)

(2)相同点:全面抗日,持久抵抗。不同点:中国共产党提出组织统一战线,反对冒险主义,方针更具体。(4分)原因: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略失误,没有广泛发动民众,缺乏国际援助,政府统治腐败;抗日战争中,有正确的指导战略,形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全民族抗战,得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援。(6分)

(3)解读:“屈原”,即屈服于美国的原子弹,强调美国对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的作用;“苏武”,即苏联武装,强调苏联出兵东北的重要性。(4分)态度:应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强调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作用,美苏与中国同属世界反法西斯盟国,其军事援助只是外因,对中国抗战不起决定作用。(6分)

(4)理由:中国作为战胜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贡献巨大;中国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3分)评价:中国法官代表民族利益;其抗争关系到中国的地位、荣誉及尊严。(5分)

(作者单位: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抗日战争抗战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材料
抗战音画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