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就业压力的特点及对其就业指导的建议

2016-04-06 07:30张玉娜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就业压力高职生就业指导

张玉娜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就业指导中心,河南 平顶山 467000)



高职生就业压力的特点及对其就业指导的建议

张玉娜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就业指导中心,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摘要:通过就业压力问卷调查了高职生就业压力的特点。结果表明:①高职生的就业压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②高职女生的就业压力水平大于高职男生。③高职生就业压力有显著的专业差异和年级差异。建议高职院校采取一系列措施满足社会需求。

关键词:就业压力;就业指导;高职生

1研究方法

1.1被试选取

抽取某高职院校的大一至大三的学生500人,选择的被试在性别、年级和学科类型等方面尽量人数均等,最后获得有效问卷422份。

1.2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陈宇红、江光荣(2005)编制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1],该问卷共59题,包括职业素质评价、求职竞争、自我认识与定位、就业心理预期、缺少求职帮助和专业供求矛盾等6个维度。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

表1  高职生就业压力的性别比较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下同

2结果与分析

2.1高职生就业压力的基本状况

根据调查结果,高职生的就业压力平均值是2.433,低于平均值3,这说明高职生的就业压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就业压力从高到低的顺序是求职竞争压力、职业素质评价压力、专业供求矛盾压力、缺少求职帮助压力、就业心理预期压力和自我认识与定位压力。

2.2高职生就业压力的性别分析

根据表1可以看出,性别在就业压力的六个维度上均差异极其显著。女生在各维度的压力值均大于男生在各维度的压力值。

2.3高职生就业压力的专业分析

表2 高职生就业压力的专业比较

根据表2可以看出,就业压力在总体上不存在差异,理工科、文科在专业供求矛盾维度上存在比较显著的差异。文科高职生在专业供求矛盾上的压力程度大于理工科学生。

2.4高职生就业压力的年级分析

表3 不同年级高职生就业压力的比较

根据表3,在就业压力的自我认识与定位压力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事后多重比较发现高职一年级与三年级在自我认识与定位压力维度上差异显著。

3讨论

3.1就业压力的基本状况

研究表明高职生的就业压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与陈宇红(2005)研究相比,有点降低。出现这种结果,一方面是因为选择的被试是高职生而不是大学本科生,由于高职生认识到自己是高等教育的最低层次,因而他们在选择职业时甚至在职业定位时对求职的单位要求就比较低,因此在求职时有很多的选择空间。另一方面还因为进行问卷调查的时间是5、6月份,很多应届毕业生已经找到工作签了协议,就业压力自然降低,大一和大二学生由于距离毕业找工作的时间还比较遥远,因此就业压力也不大。

关于就业压力的排序表明:高职生认识到现在找工作难,找到好工作更难的客观事实,因此他们把求职竞争的压力放在首位。排在第二位的是职业素质评价的压力,高职生认识到自己的学历、知识和能力等各方面与本科以上学历的学生相比职业素质低,因此职业素质评价的压力也较大。另外,还由于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不能接轨而造成资源的浪费,高职生学的知识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还存在培养的人才缺乏社会工作经验。排在后面的依次是缺少求职帮助压力、就业心理预期压力和自我认识与定位压力。因此,建议高职院校要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调整就业期望值,增加社会实践,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对就业充满信心,降低就业压力。

3.2高职生就业压力的性别分析

研究表明高职生在就业压力的六个维度上均存在差异。女生在各维度的就业压力值均高于男生。造成高职女生的压力值高于男生的原因:一方面,社会上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带着“有色眼镜”,对女性的求职存在一些偏见和歧视,认为女性在体力、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不如男性,还有很多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年龄增大,特别是结婚有了孩子以后,女性的精力要兼顾家庭,可能对工作的投入力度降低,这也是用人单位不愿接受女性的原因;另一方面,由于女生遇到事情敏感、细腻,因而她们可能比男生体验到更大的压力。女生在自我认识和定位压力方面高于男生,这与以往的研究不同。造成这样的结果可能是高职女生在社会的偏见和歧视的压力下,对自己的定位与发展比较迷茫,缺乏良好的职业规划,因此建议就业指导者要加强对高职女生的教育。

3.3高职生就业压力的专业分析

研究表明文科高职生在专业供求矛盾上的压力程度大于理工科学生。这种结果和罗繁荣(2010)[2]的研究类似。原因可能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使理工科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很受欢迎。另外,理工科学生技术能力强,专业应用性也强,能给单位直接带来经济效益,而文科生专业技术不突出,文科生的可替代性也比较强,用人单位需求量也小,因而高职文科生比理科生体验到更大的压力。

3.4高职生就业压力的年级分析

研究表明年级在就业压力的自我认识与定位压力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事后多重比较发现,高职一年级与三年级在自我认识与定位压力维度上差异显著,高职一年级的得分高于三年级的得分,这与以往的研究不同。这种结果可能是因为我们选择的被试是高职生,而很多研究选用的是大学本科生的缘故。还有可能是作为毕业生的高职三年级对自己将来是就业还是专升本继续深造有比较明确的认识,而一年级刚进入高职院校的大门,对自己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喜欢干什么工作还比较迷茫。

4建议

4.1加强就业指导,降低就业压力

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者要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在上就业指导课时就辅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教育高职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让高职生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找出他们感兴趣的领域,指导高职生进行正确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他们调整就业期望值,认清就业现实,建立合适的就业期望值,同时树立条条道路通罗马的思想,改变就业观念地域化、部门化的限制,根据国家的政策以及指导方针到需要的地方去工作。就业工作者要创新工作方式,改善服务的内容,提高就业指导的服务水平[3]。对于有些就业压力比较大的学生,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使其心理健康发展。

4.2调整专业设置,满足社会需求

由于近几年来文科生的就业形势不是很乐观,这给高校的招生也敲响了警钟,建议高职院校调整招生规模和培养方向,招生以就业行情为依据,根据每年高职院校的就业率调查,适度对专业进行设置和调整,包括增设新专业、进行专业建设以及内涵的调整[4],满足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宇红.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其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2]罗繁荣.大学生就业压力、职业成熟度及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3]柳斌,俞波.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 提升就业成功率[J].无锡南洋学院学报,2008,7(3):85-88.

[4]汪晓村等.我国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历史演变和现实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32-37.

(编辑:刘彩霞)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Job-Hunting Stress and the Suggestions on Employment Guidance

ZHANG Yu-na

(Career Guidance Center, Henan Quality Polytechnic, Pingdingshan 467000, China)

Abstract: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job-hunting stress were investigated by Job-Hunting Stress Questionnair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①The level of job-hunting press was lower-middle. ②The pressure level of the female stud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male students. ③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job-hunting stres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t grade, major. So it suggests tha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ke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meet social needs.

Keywords:job-hunting stress; employment guidanc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978(2016)01-0145-03

作者简介:张玉娜(1983—),女,河南洛阳人,讲师,研究方向:职业心理学,心理健康.

收稿日期:2015-12-10

猜你喜欢
就业压力高职生就业指导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关于生物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的调查研究
论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功能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当代考研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创新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