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樵《通志》的求实创新探究

2016-04-07 09:27刘琪
卷宗 2016年2期
关键词:通志实践

摘 要:南宋的史学家郑樵,在中国史学理论发展和实践的过程中继承前人的优良传统并加以创新,形成“一家之言”,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他的著作《通志》不论在体例上,还是在内容上都较前代有所创新,他提倡实学,特别是《二十略》,更是他求实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郑樵;求实创新;实践

1 郑樵及其求实创新精神形成背景

郑樵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字渔仲,南宋兴化军莆田人,世称“夹漈先生”。郑樵一生专心著述,据统计达84种,但大部分都已亡佚,现仅存《通志》、《夹漈遗稿》、《尔雅注》及一些零散遗文。其中《通志》是一部巨著,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唐代杜佑的《通典》、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合称为“三通”。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说:“郑樵生千载而后,慨然有见于古人著述之源,而知作者之旨,不徒以词采为文,考据为学也…而独取三千年来遗文故册,运以别识心裁,盖承通史家风,而自为经纬,成一家之言者也。”郑樵反对因袭前人成果,提倡著史应突出学者的个性,写出心意,给人以新的面貌。

史贵创新是中国史学大家们治史的准则,而创新应该在求实的基础上加以实现。郑樵提倡“实学”,即做学问要有求实创新精神,这一精神特质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

首先,客观方面:郑樵的父亲郑国器是当时颇负名望的太学士,他从小耳濡目染,尤对诸子百家感兴趣。北宋徽宗宣和元年,其父亡,家道衰微,郑樵从此谢绝人事,与堂兄郑厚结伴在城北的夹漈山上筑“夹漈草堂”,潜心读书。当时福建因未受兵火之扰,有丰富的前代史籍遗存,郑樵家乡正是在藏书最多的莆田。对于“家贫无文籍”的他来说,正是一个读书的好机会,于是他经常跑到藏书家中借读:“闻人家有书,直造其门求读,不问其容否,读已则罢,去住曾不吝惜。”他博览群书,但不是死读书,在夹漈山著史的数十年,他经常亲自在大自然中观察草木虫鱼,有时为了验证书中所说的事实,还会“与夜鹤晓猿杂处。”他没有进过府学、太学,完全依靠自学,通过自己的分析、判断来获得知识,这些人生体验,使他养成了重视“实学”的习惯。

其次,他认识到古代学界存在着“操穷理尽性之说,以虚为宗,实学置而不问”的不良风气,那些以圣贤自居者对草木虫鱼等实学不屑一顾,知识分子经常闭门读书,只在书本中做学问,而没有亲自调查实践,就会脱离实际,空言著书。

再者,宋代科举制度日益完善,使普通人有机会当官发财。然而开科取士,以禄利诱学者,又使学术功利化、政治与学术合流现象出现,导致在学术上重辞章、讲义理的空疏学风流行于世。郑樵在《通志》中也说:“义理之学尚攻击,辞章之术务雕搜…辞章虽富,如朝霞晚照,徒焜耀人耳目;义理虽深,如空谷寻声,靡所底止。二者殊途而同归,是皆从事与语言之末,而非实学也。”空谈义理,过分讲究个人情感的辞章之术,对于实际都没有任何用处,因此他提倡实学,注重考证前人之说,不轻信盲从。

2 郑樵的《通志》求实创新探究

《通志》全书体现了他的求实创新精神,那么是如何体现的呢?

第一,在体例上郑樵主张“凡著书者,虽采前人书,必自成一家之言。”自成一家之言,就要先“自得”,即要有自己的见解,突破旧史的框架,开创新的体例。郑樵继承了司马迁《史记》的传统体裁,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在全书纲目体例的统一,史事的考订上,他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自己修史“虽曰继马迁之作,凡例殊途,经纬异制,自有成法,不蹈前修。”

内容上,《通志》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由纪、传、略、志、谱、表、世家等六部分组成,采用综述的方法编撰,内容包罗万象,不仅记载了古代社会的历史,还涉及了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地理、音韵学等超越了史学范畴的内容,并分门别类的加以探讨、研究,概括了每个学科发展的过程。其中《二十略》是郑樵的得意之作,也是最能体现他独创精神的部分,自称“皆臣自有所得,不用旧史之文。”

第二,他反对空言著书,注重史志,强调实用价值。他讥讽了那些著史不重视史志的现象:“史者,国之大典也,而当职之人不知留意于宪章,徒尚于言语,正尤当家之妇,不事饔飧,专鼓唇舌,纵然得胜,岂能肥家?”2史书作为国家的治政法典,修史者要重视其实用价值,这也体现了他的“会通观”:把历史作为整体去考察,会聚文献,贯通年代,探其源流,从而找出历史发展的内部联系,得到前代兴衰的经验。

《二十略》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他把历代旧史分门别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造,一改以往修史者“皆详于浮言,略于事实”的弊病,又增补了过去史书中没有的《氏族》、《六书》、《都邑》、《昆虫草木》、《校雠》、《图谱》等内容,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各个角度来剖析社会,探求历史发展的原因。

第三,他反对“尽信书”,注重实地考察。郑樵感慨:书本所言,不能轻易迷信。因为书中所言,往往加入作者的主观感受,难免有一些与事实不符。他因此强调学者应该走出书斋,深入实际考察。

他写《昆虫草木略》时,“与田夫野老往来,与夜鹤晓猿杂处,不问飞潜动植,皆欲究其情性。”他认为“语言之理易推,名物之状难识”,对于天文、地理、草木、鸟兽、虫鱼,如果不实际调查,则很难知道它的真实情况。写《天文略》的时候,他从丹元子《步天歌》获得灵感,并加以验证:“一日得《步天歌》而诵之,时素秋无月,清天如水,长诵一句,凝目一星,不三数夜,一天星斗。尽在胸中欸。”他通过观察把自己的所见所得与前人书中的加以比较,扬长避短,采诸家之书以实之。可见,郑樵非常重视依靠实地考察来获得真知实学,这扩大了历史研究的领域,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第四,他重视图谱的作用。把文献、图谱、金石结合起来研究,突出了图谱在史书中的地位。他说:“为书者不可以无图谱,图载象,谱载系,为图所以周知远近,为谱所以洞察古今。”3像天文、地理、宫室、器具、名物等学问如果没有图谱就著书,就成主观臆想,难以得到正确的见解,会成为“妄说”,他明确指出“图谱之学不传,则实学尽化为虚文诶。”图谱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对郑樵求实创新精神的思考

南宋的科技以四大发明为代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更广泛的应用。但中国古代的科学内容注重应用科学,缺乏理论的探索和理性认识,还处于对自然现象的描述阶段。郑樵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强调对事物的考证、调查研究以得到真知,是他不同于他人之处,也是他求实创新精神的体现。他把这种精神贯彻到《通志》这本书中,给人们展现了一个条理清晰、内容丰富、有理有据的社会大世界,开阔了人们的视野。虽然《通志》在很多方面都受到学者的非议,但我们应该看到本书的创新,作者郑樵对学术的一丝不苟,继承前人的优良传统,并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加以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文献

[1]章学诚 《文史通义》卷五 内篇五《申郑》 中华书局 2012年版

[2]郑樵 《夹漈遗稿》卷三《上宰相书》

[3]郑樵 《通志.昆虫草木略》

[4]郑樵 《通志.图谱略.原学》

[5]郑樵 《通志 总序》

[6]郑樵 《通志.昆虫草木序》

[7]郑樵 《通志》卷38《.天文略.序》中华书局 1995年版

[8]郑樵 《通志》卷72《图谱略.原学》中华书局 1995年版

作者简介

刘琪(1994-),女,汉族,福建龙岩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2013级本科生,历史学专业。

猜你喜欢
通志实践
更 正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回疆通志》史学价值论析
云南编年史之力作——评述《新纂云南通志·大事记》
《新疆图志》通志局本与东方学会本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