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运任化看生死

2016-04-07 08:52李清
卷宗 2016年2期
关键词:生死观陶渊明

李清

摘 要:魏晋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同样的社会动荡,政局混乱,民生艰难,思想解放,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这样的动乱年代,思想得到较自由的发展,人的生命意识在生存的忧患时期迅速觉醒。在陶渊明身上,经历了各种生死观的冲突之后,对于生死的超脱最终实现了,他达到了自己“委运任化”的理想人格。这种“委运任化”的生死观有着浓浓的先秦儒家的生死观的印记,但同时也融合了魏晋时期玄学生死观,体现出玄儒双修的思想特点。

关键词:陶渊明;魏晋时期;生死观;委运任化;玄儒双修

万事万物都有出现和消失,这是自然规律,从出生开始每一个人类都不可避免也需要思考的问题就是生死,怎样走向人生的终点——死亡,因其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这就是人类思考的终极问题。对于生死提出比较系统并有文字记录流传下来是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对于生死观也各有各的观点,整体上代表了当时的人们的生死观。

先秦诸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社会无序,战乱频繁,百家争鸣,思想学术上极为活跃的时代。周朝重礼乐,敬天子,经历了春秋战国的战乱和政治斗争,礼乐崩坏,开始进入社会转型期。生灵涂炭,朝不保夕,前路迷茫,先秦诸子作为时代的领路人他们纷纷投入到探索生活层面思想层面的救世方法之中。为了让自己的学说得到认可和影响世人,他们积极著书讲学,并尝试说服统治阶级采用自己的学说。诸子百家的学说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和文化。关于如何看待生死这样的人生终极问题的哲学思考方面,先秦诸子同样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各持己见,分歧比较大。从这个方面来看,也充分地体现了先秦生命意识的空前觉醒。

面对同样混乱无序的社会,在儒道等学说成为封建统治的重要的思想保障之后,又被再次被损毁,影响被削弱,作为精神依靠的学说思潮不得不面对时代给其提出的一个个问题。在继儒学,道家学说等之后玄学和佛学在魏晋时期得到迅速发展,在部分人的精神领域甚至超越了儒学等先秦思想的地位。但同时先秦诸子的思想仍然在士族知识分子的精神领域占据着主要地位,并使他们经历着极大的精神困惑。在陶渊明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这种严重的精神困惑。陶渊明所处的东晋是儒道玄佛多种思想文化碰撞交融时期,如东晋时期的名僧支遁不仅精通佛学也是当时著名的玄学清谈名流。

陶渊明被称为开创了田园诗并把田园诗直接推到了很高的美学水平上,与山水诗合而为山水田园诗派。在《归园田居》和《饮酒》等最具代表性也流传最广的诗中体现得更多的是一种道家的无为放达和顺其自然。因为在道家学说中将生死看作如自然万物一样自然而然的,不应该为之喜和忧,应该顺其自然,无为无畏。因而,道家所谓的“齐生死、等寿夭”,就是在长生的期盼下的一种自我安慰方式。如果陶渊明的诗中只有道家的消极用世的思想显然不会如此受到大家的喜欢。他的诗中还包含着一些玄学中酒的放诞和沉醉。魏晋时期,药、酒、鹤甚至鹅在魏晋士人眼中有着独特的意义。然而除了这些陶渊明的诗中更多的不是这种对生活的苦闷和对死的逃避,让人们欣赏的更多的是一种对生活对生命的的达观,对生死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在陶诗中不仅可以看到儒学重生的价值,因时运不能兼济天下而选择的独善其身,有一种顺应命运不强求的生命态度,也就是“委运”。同时从中后期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困惑与矛盾和最终的放达。他能从酒和菊中体悟到的不是逃避而是真正的释然和精神美的内化,也就是“任化”,顺应造化,放达自然。综合起来,陶渊明的生死观就是“委运任化”。这种生死观的形成与陶渊明所受的家庭教育和时代影响有密切的关系。

陶渊明自小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他的曾祖父陶侃曾做过大司马,父辈都曾入仕,只是到了他少年时期家运已经衰落,但他受到的儒学的家学渊源并不少。梁启超先生也在其《陶渊明》中谈到:“他生在玄学、佛学的时代,一生用力和得力处都在儒学。”他在《咏荆轲》中写到:“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和“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体现出儒家“以生观死”的重生的生死观和人生观价值观。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和孟子的“生亦我所欲,死亦我所恶”都直接表现对生而且是有价值的生存的重视。虽然重生却不可避免死的问题。儒家认为当生达到最高价值时,自然“生生不息”了,以生的价值在宇宙无限中永久存在。也就是说,正是在这种对于生命的重视中,利用个体生存价值的实现来消解对于死亡的恐惧。在“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之后,陶渊明经历了一段精神的困惑期,当然,玄学家提倡的委运乐天的思想对他是有很大益处的。诗人借饮酒和游玩来消除对于生命空无的内疚就是很好的证明。但是,仅仅只有玄学思想,还是不能很好处理好面对死亡的问题的。至此,我们看到,在陶渊明的身上,正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造就了诗人灵魂对于生的执着和对于死的忧惧。在认识到自己的入仕的选择并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社会的无序和政治的腐败让在“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设想无法实现,所以他退而求其次“穷则独善其身”。

但是,看著时光荏苒,是否要把自己的余生都放在归隐的穷困中呢,这让他很是矛盾。在在消解这些矛盾冲突的问题上,传统文化的力量显得又是那么力不从心,所以他不得不陷入精神的困惑。在《归去来兮辞》中他写道:“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虽然反复写道“归去来兮”其实可以看作是他对自己的反复劝说,为何要反复劝说,说明下这个决定的困难之处。诗中写道“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在感叹万物的欣欣向荣时,自己的生命时光却已不多,却没有什么成就,虚度光阴,怎不让人忧愁。但是现实是“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所以只能劝自己“已矣乎”——算了吧,活在世上能有多久,何不顺从自己的心愿。写出来聊聊数句,其中经历的精神煎熬不可谓不多。在反复劝说自己之后,他告诉自己不要管什么生死价值,时光荏苒,还是“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即乐天安命。在放下知识分子的追求和行事方式后,充分体验了田园的生活,为当下的田园生活而活,品味“带月荷锄归”的朴素的生命体验之后,他的心中越来越平静,越来越达观,最终形成“委运任化”的生死观和“乐天安命”的人生观。

从陶渊明的诗中来分析其中所包含的委任放达的生死观可以看到先秦儒家生死观对魏晋时期知识分子生死观的影响,体现了玄儒双修的思想特点。不同的生死观给知识份子带来的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轨迹和命运。正是魏晋时期社会的动荡,思想解放,文化转型期才会产生这样多元化的选择和表现。生死观发展到魏晋陶渊明时期,由于时代特殊性少了一份浓重的救世的情怀,更多地体现为对自己的精神世界安宁所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朱哲.儒、墨、道死亡观比较[J].宗教学研究,1999(1).

[2]毕治国.“未知生,焉知死”——中国古代死亡观探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3(4).

[3]那薇.道家与海德格尔生死观之比较[J].学术研究,2004(4).

[4]陈延庆.庄子与苏格拉底生死观之比较[J].北方论丛,2005(4).

猜你喜欢
生死观陶渊明
医学院校开展生死观教育的现实价值及路径探索*
你好,陶渊明
Dancing for theDead
话语杂糅中的生死观建构——“生前契约”语类分析
医学生生死观教育的现状、必要性及方法探析
素心人陶渊明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陶渊明的隔世情怀
不为五斗米折腰
我国医学院校生死观教育的困境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