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 系统 扎实 灵活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思考及建议

2016-04-09 00:04山东张红雷杨青松
教学考试(高考化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用语新课标考查

山东 张红雷 杨青松

全面 系统 扎实 灵活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思考及建议

山东 张红雷 杨青松

新课程标准化学试卷,注重考生的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突出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考生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

一轮复习中,我们应以最新全国新课标《考试说明》《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教材、完善体系、仿真训练、强化提高,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完善知识体系,提高应试能力。

一、研究“纲”“题”,把准方向

1.把握考纲要求,务求全面透彻。

考纲对化学知识有三个层次的要求,第一了解,第二理解,第三综合应用,复习时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二三层次上,但第一层次也应该有初步了解和认识。考纲是命题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尤其是三轮的考试大纲中的例题,更能反映高考的方向。

2.认真研究近几年新课标高考题,了解试题的变化。

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要认真研究高考题的考查角度、考查难度和评分尺度,借鉴到我们的日常学习中,近几年的高考题要反反复复的演练、学习、推敲,使学习有的放矢。

二、实验复习应贯穿一轮的始终

2015年新课标卷实验题26题的分值是14分,而且选择题10中考查实验现象和结论,分值是6分,实验题占到的比重在20分左右,充分体现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在平常的复习中要加大实验复习的力度,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多进实验室,认识实验仪器,多做常规实验,重视实验仪器的使用和规范的操作,并能用科学的语言进行表述。

从中学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基本操作到整套装置中的作用,一种仪器多种功能,一种装置可以制备多种气体;多种仪器统一用途,归类梳理,举一反三,注意从理解原理、掌握方法、学会分析、注重表达四个方面巩固深化。

三、重视化学用语的使用

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认识化学用语是化学研究中重要的表征手段,熟练运用化学用语进行表达,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以及物质的名称、化学式。化学中有很多专用化学名词及化学符号,而历年高考阅卷中,对专用化学名词及符号的书写要求非常严格,错写或乱写一律不得分,也就是“零容忍”这些学生容易出错的化学用语。

1.化学名词写错,如:酯(脂)化、铵(氨)盐、坩埚(锅)钳、蘸(沾)取、萃(翠)取、油脂(酯)、容(溶)量瓶等。(括号中是典型错别字)

2.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结构式、分子式、实验式(即最简式)容易搞混。

3.化学方程式不配平或缺少反应物、生成物等。

建议学生在平时的复习中可以经常性的复习化学用语,特别是每次考试前;每次考试结束时最好把试卷上涉及的化学用语归纳整理,确保理解掌握,反复重复。

四、加大有机化学复习的广度和深度

新课标化学卷中的有机部分,考查力度较大,分值占到15+6=21分的分值,而且考查的难度也较高,例如:不仅要求能判断出同分异构体个数,同时要求能写出其结构简式,并着重提出对有规律的同分异构体个数的考查,难度加大,仅仅通过东拼西凑是得不到正确答案的;另外还考查了流程图的设计,需要学生有更广的知识储备和对题目信息的提取能力。

五、复习时对学生的建议

1.回归教材、落实细节。

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是学科知识的精华,教之根,学之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我们在一轮复习中,必须高度重视教材,自始至终都应以教材为本,重拾教材,精读教材,领悟教材,让教材烂熟于心,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即我们常说的考点)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

化学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复习资料只能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

特别提示:

①对比不同版本的教材,分析异同。

②不放过教材中的小字部分。

③课后习题是不错的练习题。

2.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

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途径是多样的,可以借助老师的课堂总结或教辅书来归纳知识网络,但关键还是要将这些知识真正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根据自己的理解重新构建知识网络,进行分类等专题研究。

3.规范答题,典型示范,平时养成习惯。

答题不规范,心里想的写不出来或者写出来后语句丢三落四,这是好多学生的共同缺点。针对这方面的问题,在一轮复习时,要利用好每一次正规的练习,对典型题目分析自己答案,思路是不是清楚、明了,语言是不是科学、严谨,以考代练,逢考必严,养成规范答题习惯,做到“能意会、能言传、能书写”,避免“会做不得分”的现象,提高得分率。

4.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夯实基础。

①继续强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抓住重点知识抓住薄弱的环节和知识的缺陷,全面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

②系统地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纵向、横向知识链,构造知识网络,从知识的联系和整体上把握基础知识。

③重视学科主干知识的落实,夯实基础,强调知识运用,进行有效训练。始终要注重知识点的落实,夯实基础强调有“意义记忆”和“逻辑记忆”,提倡在总结中巩固知识,在运用中巩固知识,在训练中巩固知识,在反思中巩固知识,避免机械记忆。

5.高度重视新教材中新增内容和教材中的边缘知识。

①了解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②理解化学平衡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计算。

③了解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的溶解平衡,了解溶度积的含义,能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沉淀的溶解,生成和转化过程。

④了解离子积常数。

⑤有机化学中的氢谱图、质谱图等。

⑥电子式的书写和判断。

总之,第一轮复习是高考复习的关键,是基础复习阶段,这个阶段通常是逐章节复习,利用这段时间在高考范围内把每个知识点逐个过关,毫不遗漏。切忌急躁,需要结合教材循序渐进、查漏补缺、巩固基础,只有知识扎实了,构建成网络了,知识也就系统了,才有利于综合提高。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实验中学)

猪头面具

1915年,德军与英法联军在比利时相持不下,丧心病狂的德军施放了大量的氯气,这次毒气战,给英法联军造成了重大的伤亡。有的士兵死了,有的士兵却能幸存下来,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当毒气来临时,这些幸存的士兵用军大衣捂住了头。这时候,泽林斯基发现,许多动物也相继中毒死亡,只有野猪奇迹般地幸存下来,因为野猪特别喜欢用嘴巴拱地,一旦嗅到强烈的刺激气味时,它就把嘴巴拱进地里,来躲避刺激,因此免受一难。

明白了这些,泽林斯基开始进行研究试验,最后制成了一种具有很好的防毒效果的“活性炭”,因为,这很大一部分得益于那头幸存的野猪的启发,所以泽林斯基把防毒面具做成猪头形状。

(摘自网络,有删改)

猜你喜欢
用语新课标考查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深度思考之常用逻辑用语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常用逻辑用语的八个易错点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礼貌用语大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