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几处内容的表达问题

2016-04-10 14:48熊光明
中学政史地 2016年17期
关键词:龟甲自然段准确性

熊光明

●福建省武夷山市第三中学

关于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几处内容的表达问题

熊光明

●福建省武夷山市第三中学

初中历史教材(北师大版)这套教材优点明显,广受好评。不过,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我认为此套教材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上还是有些不足。现举例如下。

第一,内容表达不准确。例如,七年级上册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的第一个子标题是这么写的——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这样的子标题措辞不够严谨,容易使学生误以为只要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就是甲骨文。在教学中,我就遇到学生如此问我。因此,我认为,这样的子标题要是改成“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或“古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的说法会比较准确。

再如,八年级上册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中的第一个子标题第一自然段在描述京师大学堂的开办时有这样一种话:“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真是这样吗?教材又有描述,戊戌变法运动(又称“百日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而且,事实上,它的失败宣告当时中国走君主立宪制的政改之路是行不通的,这也坚定了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爱国志士们走武装反抗的道路,为后来的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成功准备了条件。所以,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也只是百日维新留下的一个重要成果,它并不是唯一的成果。本句话改为“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一个重要成果”会更合适。

第二,语句犯逻辑错误。例如,八年级下册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中的第二个子课题第二自然段是这样描述的: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其中“土地改革的完成”的说法不够准确。因为,本节中第一自然段已清楚地说明新中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是“基本完成”而不是“完成”。“完成”可以理解为全部完成,这是与事实不符合的,因为到1952年底,新中国还有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不是所有地方都完成了土地改革。由此,这句话出现逻辑上的错误。这就造成后面“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所描述的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显得不够准确了。本句描述必须将“彻底”改为“基本上”、“消灭了”改为“基本上消灭了”、“成为”改为“基本成为”、“解放了”改为“基本解放了”才行。

准确性是对历史教学语言最基本的要求,是历史教学的前提条件。特别是对是非价值判断能力欠缺的初中生来说,历史内容的准确性更是重要,不然,我们很容易将错误的历史知识传授给孩子们,对下一代的成长造成种种不应该有的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纠正这个问题,做到历史教学语言的准确性。

一方面,出版社要把控好历史教材编写语言的准确性。我想,准确性的历史教学语言应该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要准确、读音要正确、用词要确切、表述要清晰、逻辑要严密。出版社编写中学历史教科书要依据课程标准,具体、全面、准确、生动地叙述历史。

另一方面,作为一线教师更要准确地备好每一堂课,积极主动地传播好教材的每一个知识点。比如讲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问题:《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了,而《辛丑条约》是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上课时,教师就要注意让学生理解“开始”“进一步”到“完全”这类关键词及其逻辑顺序,从而充分理解这三个条约对当时中国的重大影响,掌握这三个知识点。

猜你喜欢
龟甲自然段准确性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商朝——在龟甲、兽骨上刻字的朝代
商朝
———在龟甲、兽骨上刻字的朝代
秋天
特异性扩增技术鉴定龟甲与鳖甲
美丽的秋天
影响紫外在线监测系统准确性因子分析
论股票价格准确性的社会效益
超声引导在肾组织活检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分析
龟龟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