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能语境重构看译者选择
——兼评林戊荪《论语》英译本

2016-04-10 20:31张敬源邱靖娜
山东外语教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译本论语译者

张敬源,邱靖娜

(北京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83)

从功能语境重构看译者选择
——兼评林戊荪《论语》英译本

张敬源,邱靖娜

(北京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83)

林戊荪的《论语新译》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论语》英译本之一,对译本翻译策略、优缺点等进行探讨,有利于推动中国典籍外译进程。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理论出发,对该译本的语境重构进行研究。发现译者通过注释等副文本手段对原文的文化语境进行还原和重构,译文具备学术性特点,基本实现了对原文内容的忠实传译;通过词汇语法层的调整,对原文情景语境进行重构,使译文具有学术性、通俗性、时代性的特点;最后通过主位结构等因素的调整进行上下文语境重构,再现原文的行文特点、修辞特色,保持原文的文学价值。对《论语》英译和其他典籍英译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语境重构;译者选择;《论语》英译

1.0 引言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西方世界最为关注的中国经典之一,也是除《道德经》之外在西方重译本最多的中国典籍。西方国家进行《论语》翻译已有两百多年历史,相比而言国内《论语》英译和研究起步较晚。第一个华人《论语》译本于1898年出版,随后林语堂、刘殿爵等学者的20多个华人英译本①相继出版。

在《论语》英译研究方面,学界采用多种理论视角,从多个维度对译者、译本等进行了研究。其中译本研究是典籍翻译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在《论语》英译译本研究方面,主要针对的是理雅各等国外汉学家的译本。对国内译本研究力度相对不足,且主要集中在辜鸿铭、林语堂、刘殿爵译本,针对其他国人译本的研究相对零散,或仅以其中的几处翻译为例与目标译本进行对比。近年来学界对林戊荪《论语》英译本文化核心词翻译等相关研究呈上升趋势,但是鲜见从语境层面对其翻译策略和特色进行探讨的研究。

本文拟以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理论为视角,对林戊荪《论语》英译本进行研究,看译者如何在当代语境下对原文进行解读和翻译,分析其译本特色及语境重构策略,并试图对其翻译效果进行探讨。选题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1.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不可小觑,而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境参数和层次的划分和论述使其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2.译者作为中国著名的翻译家,具有代表性;3.该译本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译本之一,且译者处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历史时期,对其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2.0 功能语境理论与语境重构

2.1 功能语境理论与翻译研究

翻译不仅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语码转换,更涉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博弈。任何翻译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

系统功能语言学派认为语境属于从符号学角度来解释语言使用的抽象理论范畴,展示了意义潜势(meaning potential)和语言形式(meaning realization)之间的描述关系。(Halliday,1994)语境具有层次性,包括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其中文化语境是功能语境的第一个层次,指的是人类在特定文化背景中的行为模式,即“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语篇所承载的意义总和,包括交际目的、过程、形式、内容等”。情景语境指的是语言发生的实际环境,由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三个变量构成。这三个变量分别指世界中发生的事情、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交际渠道和修辞方式等。上下文语境处于最底层,对应具体的语言表达形式,以语篇的形式体现上两个层次语境变量的特征和配置。语境的三个层次之间是体现关系。其中文化语境是所有潜在的或实际的情景语境的总和,通过具体的情景语境对具体的语言交际起作用;情景语境是具体的,是文化语境的实例化,直接与语言发生关系,是语言活动及语篇生成的直接环境;而上下文语境则为语篇中具体语言形式的析取和组合。(李忠华,2014)语境的三个层次都对翻译有重要的影响:文化语境对翻译的体裁有较大影响;情景语境影响到译者对于原文的理解及译文的偏离现象;上下文语境对译文的衔接和连贯有直接影响。

另外,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境具有潜势和多功能性特征。根据“语境—纯理功能耦合假设”,语境变量与语言元功能之间存在对应关系,语场、语旨、语式分别对应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在词汇语法层面分别由及物性系统、情态系统和主位结构、信息结构、衔接手段等体现。

功能语境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翻译研究中,除了从语境三个层次对翻译进行宏观研究外,有学者从语境中的某个参数出发进行翻译研究,如在语义层 Hasan(1995)对语场因素进行了细致研究,建立了语场体系;张敬源(2010)从语式出发,对《背影》等文学作品的翻译进行了研究;在词汇语法层,司显柱(2005)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指导构建了翻译质量评估模式。

2.2 翻译中的语境重构

翻译本身是“用语义和语用对等的译语文本代替源语文本”(House,1977),遵守 “等效”原则,即“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基本一致”;翻译的服务对象是读者或言语接受者,因此翻译的关键就在于寻求交际过程中译语读者和源语读者的相似反应。(Nida,1995)为了实现翻译中的“等效”原则,译者要对译文进行解构,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根据目标语语境和翻译目的进行语境重构。

而探讨翻译中的语境重构,有必要首先厘清两个概念——语境还原和语境重构。目前针对二者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就本文而言,前者处于理解层面,发生在译者对原文进行理解的阶段;后者指的是在译者操作层面,发生在译文产出阶段。

翻译中的语境重构包括两个层面,即共时语境与历时语境重构。前者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进入到原作者的世界,从原作者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判断;后者指的是在翻译中译者将自身所处的时代特点、诗学背景等因素考虑在内。也就是说译文既要忠于原作语境,又要符合译者自身所处的语境特点。语境重构对读者、译文、译者都有重要意义:从读者角度,能够降低理解原文的难度;从译文角度,能够提高原作品的感染力;从译者角度,为发挥主体性提供空间。

学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语境重构进行了研究。理论层面包括对个别翻译对象的研究、对言内语境重构和言外语境重构进行探讨。实践层面,对互文翻译的语境重构、语境重构过程中的译者显形、语境重构与误译的关系、语篇衔接重构与典籍美学价值的关系(王彦清、赵桂英2011)等进行研究。在研究客体方面,既有对《红楼梦》、《鹿鼎记》等文学作品的研究,也包括《孙子兵法》、《尚书》等典籍的研究。(陈丹丹,2015)从功能语言学视角对典籍英译中的语境重构进行具体研究的较少。本文以功能语境为视角,探讨林戊荪如何选择翻译策略,进行语境重构,以实现翻译目的。

3.0 林戊荪《论语》英译语境重构策略研究

3.1 当代语境下的文化语境重构

文化语境衍生于与社会文化中的其它意义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潜在地制约着语言的使用,对翻译的体裁有重要影响。译者要在对原作者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创作意图等进行考证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理解原文,然后综合运用各种形式的副文本辅助译本翻译,进行译文的文化语境重构。

为了准确再现原文内容,典籍翻译译者通常采用“深度翻译”(thick translation)的方式,以求正本清源。面对典籍语境的缺失,以及由此造成的词汇、语法及篇章层面的歧义,大部分译者会借助注释、评注、序言等形式进行“深度翻译”。同样,为了保证《论语》译文的准确性,林戊荪不仅前后耗费十年之久,进行大量阅读以求根溯源,参考最新的学界成果和权威的语内翻译版本,而且在翻译时同样借助多种形式的注释等对核心术语、文化典故等进行“深度翻译”,力图将原作忠实地展现给读者。

在典籍翻译中,序言、注释等都是常用的“深度翻译”手段,林戊荪的《论语》英译同样采用了绪论、注释等副文本形式,但译者在序言、注释等具体应用方面有独特的思考和布局。以绪论为例,译者并未对翻译策略、翻译目的等进行大幅介绍,而是用大量笔墨对孔子的历史形象进行还原与塑造;对孔子的主要思想进行概括,借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总括孔子伦理政治观;对孔子的六位主要弟子进行身份、性格、品质等方面的介绍;对“君子”、“小人”、“仁”、“义”、“礼”等12个核心概念进行音译、字面意思解释及现实意义的阐释,为读者理解原文提供充分的语境提示。

在正文本中为了保证译作的准确性,译者采用了大量的脚注和夹注对文化语境进行重构。通读林戊荪《论语》译本发现译者在注释方面坚持“简洁性”和“充分性”原则。其“简洁性”体现在对不影响阅读的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进行简要介绍;“充分性”体现在对文化内涵丰富的核心词和现象进行充分的文化背景补充。以方便阅读、降低阅读难度为准则,避免过度阐释造成的阅读负担。

译文的脚注对象包括四类:文化负载词和中国特色的现象或概念;中国历史、历史人物、历史典故;文化习俗介绍;思想延伸及背景补充。主要目的是帮助读者消除文化因素造成的阅读障碍。以 “圭”字为例,译者在注释中解释为“a symbol of authority given to him by the ruler”。这些注释不仅增强了文化阐释的真实性,而且能够减少文化因素造成的障碍,同时又不会像辜鸿铭译本那样与西方文化、人物、思想等进行过度类比,以减小读者阅读负担②。

为了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流畅性,译者在四种情况下采取夹注:对文化负载词、核心概念进行音译;在人名后添加国别朝代、身份、关系等简要信息;补充对话背景,对副语言进行介绍;补充原句中省略的目的状语。再以“圭”字一处的翻译为例,译者在正文前对对话背景进行了夹注(At the ceremony tomeet a foreignmission,he bent his body slightly forward),点出所谈论之事发生在“会见外史”这一情形中。译者借助这些手段,对原文进行解读和重构,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文。

其次是注重译者自身文化身份的建构与历时文化语境重构。由于典籍距离现代读者时代久远,在翻译过程中要做好历时语境重构,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想要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林戊荪进行《论语》翻译时,从文化身份建构和中国特色的保持两个方面进行有效的语境重构。

译者文化身份建构主要通过《论语新译》封面、扉页、序言等副文本形式实现。译本题目突出“新译”二字,从译者角度,参阅的文献新;从形式看,采用的副文本类型和模式新;从文化角度,体现了时代性。译者文化身份在该书序言、中译本推介及译者绪论中得以彰显。

为了更好地与当代语境相匹配,同时避免西方中心主义的哲学前见及东方主义的他者化(许雷,2013),实现推广中国文化的目的,译文在文化词汇、人名翻译、文化引申的处理中充满了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在核心文化词汇翻译方面,林戊荪主要采用直译、音译、音译 +注释、拼音+汉字、语义翻译 +注释或者音译和文外加注结合等方式进行异化翻译,以最大程度贴近原文并显示中国文化色彩。在人名翻译方面,主要采取音译,以原汁原味地展现中国文化。现举一例: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胺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第七》)

The Master said,“there is joy in eating coarse grain,drinking plain water and usingmy elbow for a pillow.To me,riches and honors attained immorally aremere drifting clouds.”(林戊荪,2010)

在此例中,孔子将通过不正当行径摆脱的贫困看作“浮云”,以劝诫弟子不要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富贵生活。译者没有像辜鸿铭一样采用西方读者文化预设中的意象译为mirage,而是直译成 drifting clouds,极具中国文化色彩。

第三是注重与译入语语境的匹配与协调。在翻译中要重视译入语文化语境,关注源语语境与译入语语境的异同,适度进行文化语境的顺应。落实到翻译策略上,就是要适度的归化,最大限度地激活译入语读者文化图式,产生文化的交融与共鸣。为了实现与译入语文化语境的调试,《论语新译》译者在文化词汇翻译中采用了替代、类比、删除原文化词、意译、文内解释等归化翻译策略,对文化词汇进行灵活处理。为避免含义模糊或易引发歧义的对应项,译者尽量选用不属于西方哲学范畴中的词语对应项,力图清晰地传达《论语》精义。

以孔子形象建构为例,在序言中,译者将孔子与苏格拉底和耶稣并置,从三者所处时代背景、思想体系及境遇等角度进行比较,使读者清晰地看到三位圣哲之间诸多共通之处;另外除了概述孔子和儒家思想在中国本土的兴衰之外,还提到了儒家思想在新加坡、越南等国的影响,使读者在意识到孔子及其思想的兼容性和影响力的同时,加深对儒家思想的理解。

另外在翻译中进行必要的文化类比,通过激活读者自身的文化图式达到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和文化共鸣的目的。如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为Do not do unto others what you would not others do unto you,与《新约》名句 Do unto otherswhat you want them to do unto you相类比,有利于在译入语读者中产生文化共鸣。

3.2 准确性、时代性并重的情景语境重构

林戊荪译本旨在推广、弘扬中国文化,既要最大限度地还原《论语》原貌,对原著进行准确的语境还原和重构,又要迎合新形势下读者的阅读需求。具体到译文处理,就是对语场、语旨、语式三个变量进行合理配置,尽可能使译文与原文情景语境配置相同或接近。典籍翻译不是随意改写,在翻译中要以语场对等为主,尽量忠实于原文,以还原典籍原貌。同时,受译入语文化语境和语篇的交际情景所影响,译文与原文的语旨和语式常常出现差异,但是也要尽量体现原著中的人际关系和原著语体特点。同时根据读者教育背景、知识层次多样性等特点对译文进行合理调配,降低语言复杂度,提高可读性。

进行典籍翻译,首先要做到思想上“忠实”于原文,也就是要有原典意识。由于时代久远,《论语》很多话语的具体语境缺失。译者要通过文献佐证等方式对原文的情景语境进行还原和重构。确保对原作思想、核心词汇等处理得当。如: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第二》)

The Master replied,“Let your parents have no cause for worry other than your health.”(林戊荪,2010)

此例的情景是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对于“孝”的理解,涉及孟武伯和孔子之间的“统治者——思想家”、“学生——老师”两对人际关系。具体语境的缺失,导致了“其”和“唯”的理解歧义。朱熹(1992)将“其”理解为子女;而刘宝楠(1990)认为“其”指代父母。对于“唯”有“唯恐”和“只有”之争。林戊荪将此句解读为“不让父母担忧你的健康就是尽孝了”:将“其”和“唯”分别理解为子女和“只有”;对“其”、“疾”、“忧”的翻译与原文切合。采用祈使句即符合人物的人际关系,又简单明了,符合对话体的形式。

另外,在典籍翻译中,要根据不同情景语境对核心词汇的内涵进行准确还原。以高频术语 “礼”字为例,共出现75次。通过对所处情景语境进行分析,译者将“礼”字分为6类:《礼记》(4次),译为 Books of Rites;“礼乐”(3次),译为music and rituals;“礼物”(1次)、“尊重”(1次)、“敬重的”(1次),分别译为gift,deference和 respectable and polite;指代抽象“礼仪”,同时与 govern等动词连用(7次),译为 regulations and rituals。其余58项指代抽象概念“礼仪”,译为 rituals。既注意到了情景语境的细微差别,尊重了原典,又可有效避免术语混乱造成的阅读困扰。

其次,要有读者意识,注意调整难度和视角。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典籍英译的读者呈现文化背景多层次化、阅读时间片段化等特点。要求译者有读者意识,从句法结构、叙事视角等维度对译文进行调整。首先,在保证内容准确的前提下减少从句,降低语言复杂度。如:

(1)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学而第一》)

情景语境是孔子弟子子夏在阐述对有“修为”、“学识”的理解。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分析方法,原文和译文小句构成如下:

...1事君,2能致其身;3与朋友交,4言5而有信...

...1is ready to sacrifice his life for his ruler and 2keeps his promiseswith his friends....(林戊荪,2010)

原文包含5个并列小句,而译者对原文小句进行了合并、调整,只包含两个并列小句。“事君”是“能致其身”的时间状语,相当于英语中when引导的从句。译者将“能致其身”译为“is ready to sacrifice his life”,而将“事君”这一过程译为“for his ruler”,将原文的小句复合体处理为一个简单小句,从句法结构上进行了简化。同时用 is ready to表达了强烈的意愿,加大了人际意义表达力度,将尽全力“事君”这一信条表达地更加生动、形象。

另外,译者兼顾译文的文化性与通俗性,通过视角转换、句序调整等提高译文的权威性、表达力;通过句型调整,增强表达效果。如上文提到的“父母唯其疾之忧”的翻译,译者采用了祈使句,使译文权威性增强,具有名言警句的特色。同时,译者采用第二人称叙事视角,扩大读者参与度,提高阅读热情。

读者意识还体现在过程类型的调整方面。如:

(2)管仲之器小哉!(《八俏第三》)

Guan Zhong had little capacity.(林戊荪,2010)

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理论,语言使用者通过合理使用各种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存在过程)来表现他们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因此改变原文的过程类型就有可能造成意义表达的差异。(龙明慧,2015)原文是一个属性类关系过程(attributive relational process),是对“管仲之器”进行描述,“管仲”是客观的描述对象;译文翻译成所有型关系过程(possessive relational process),将“管仲”作为主体,使人物塑造生动化。

第三要有时代意识,注重多种模态的应用。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阅读环境和阅读习惯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阅读语境带有明显的“碎片化”倾向,典籍类“厚重文本”的阅读也出现“片段碎片化”(林元彪,2015)趋势。要提高读者选择的典籍“碎片”的翻译质量,使其具备相对的完整性,帮助读者通过这些碎片透视、了解中国文化,就要在体例等方面进行创新。

林戊荪在这方面做了诸多努力,主要体现在绪论的文化“索引”功能、导读的概括功能、图画模态的利用、中英文编排体例方面。译者在绪论中对核心概念等进行介绍,对译名进行界定和统一,有利于读者在阅读中反复对照,降低阅读难度。在每章正文前边加导读,或对主要内容进行概述、对文化现象进行阐释、对人物、情节进行评价,或与当代社会联系,推介中国文化。不仅能够引导阅读视角,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还能引起读者思考,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以《子路第十三》导读为例:

...China’s present call for a harmonious society as well as a harmonious world where different states live in mutual respect and peaceful existence is in full accord with Confucius’ideal.(林戊荪,2010)通过添加评论既能帮助读者方便理解,又在无形中弘扬了中国信奉和平的主张,是对中国政治形象的正面塑造和宣扬。

为了适应翻译中的“视觉转向”,林戊荪采用了图画模态。译本封面除了中英文题目外,还包括了作为中国文化象征符号的孔子画像,将孔子形象更为直观地展现出来。另外,译本中用12幅图对鼎、觚等中国古代器物进行直观展示。在每一章开头页都印有不同古代器物的简图,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在多个页面边角处绘有古代器物的图案,使得整本译著充满中国文化气息。除此之外,林译本还包含一个活页小册子,精选30个《论语》名句进行中英文对照展示,方便读者携带和诵读。在体例上,译本不仅出现了原文,而且在排版上与英文对应,分别列于左页和右页,方便双语读者阅读与参考。

3.3 上下文语境重构

上下文语境对应具体的语言表达形式,具体体现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的特征和配置,主要通过衔接等语言手段及语言三大元功能的整合作用来实现。对译文的衔接和连贯有直接影响。在翻译中,译者要对主位结构等进行调整实现语篇重构。使译文连贯、语篇逻辑意义处理得当,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现举一例: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第七》)

Their good traits I follow;their bad ones I try to avoid.(林戊荪,2010)

比较:He can profit by the good example of the one and avoid the bad example of the other.(Ku,1898:53)

The good points of the one I copy;the bad points of the other I correct in myself.(Lau,1979:63)

林戊荪对原文进行“顺句操作”,并采用分号衔接,省去不必要的虚词,使译文更加简单明了。对后边两个小句的处理尤为出彩:原文的信息起点都是“我”,而译文将“其善者”和“其不善者”前置为有标记信息主位,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

而辜鸿铭译文,不仅采用了第三人称视角,在亲切感、与读者的距离感方面与林译处理方式不同,而且将He作为信息起点,有平铺直叙之感,在强调效果上也不如林译。刘殿爵译文与林戊荪处理方式相似,都是将“其善者”和“其不善者”作为信息主位,起到强调的效果;但略显拖沓,不如林译简洁有力。同时辜鸿铭译本和刘殿爵译本都用到了one...the other这两种翻译,客观上将“善”和“不善”分别赋予“我”之外的两人,意指随行的两人,一个有“我”要学习的优点,一个有“我”要避免的缺点;对应到原文也就是用一个“其”字指代了两个/类人。而林戊荪将“其”共指同行的两人,意指他们各有优缺点,这种解读更加符合逻辑和常理。

另外,《论语》语言简练、一字传神,包含了平行结构、反问句、重复、对偶、顶针、比喻等大量的修辞格,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在翻译中,译者主要通过顺句操作方法,对原文进行对等性语篇重构——在忠实于原文、确保语义对等的前提下尽量保持原文的风格和修辞特色。现以三处为例:

(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第一》)

The Master Said,“Is itnota great pleasure to be able to practice frequently what you have learnt?Is it nota real delight to have friends come to visit you from afar?Is it not themark of aman of honor(君子 junzi)to not take offence when others fail to appreciate your worth?”(林戊荪,2010)

原文包含了三个反问修辞,形成排比之势,气势恢宏,又能引人深思。译文同样采用了三个问句以增强语气,重现原文恢宏 、磅礴的气势。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使原文修辞得以保留,彰显了原文的语言特点、修辞特色,保持原文的文学价值。有利于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更在无形中对中国语言文化进行推广。

4.0 结语

翻译过程就是语境重构的行为过程,译文的产生即是源文语境在翻译过程中的解构和重构的结果。(向红,2011)加之典籍翻译的时代特殊性,决定了在典籍翻译中要重视语境的重构。而语境重构的准确度对于译文质量的优劣及翻译目的的实现都有直接影响。本文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理论,对林戊荪《论语》英译的语境重构策略进行探讨。发现译者通过注释等手段对文化语境进行重构,使译文具有学术性特点;通过词汇语法层的调整,对情景语境三要素进行分析,最终实现情景语境重构,使译文符合学术性、通俗性、时代性要求;最后通过主位结构调整、信息结构调整、修辞特色的保留等途径进行语篇重构,再现原文的语言特色。

总体而言,林戊荪《论语》英译本体例较为完整、史料较为翔实,为后世译者提供了有别于传统经典推介模式的范例;既实现了文本形式的重构,也做到了对原著的“尊重”,注意到了读者特点及阅读需求,较好地实现了介绍、弘扬中国文化的目的。

注释:

①华人译本有——辜鸿铭(1898)、林语堂 (1938)、郑(1948)、刘殿爵(1979)、程石泉(1986)、李天辰(1991)、老安(1992)、梅仁毅(1992)、潘富恩,温少霞(1993)、赖波,夏玉和(1994)、王福林(1997)、黄继忠(1997)、丘氏兄弟(1997)、李祥甫(1999)、丁往道(1999)、马德五(2001)、彭子游(2003)、李天辰(2004)、许渊冲(2005,2012)、孙芝斋(2008)、孔祥林(2009)、宋德利(2010)、林戊荪(2010)、刘伟见(2010)、金沛霖,李亚斯(2011)、吴国珍(2012)、杨春燕(2012)等。

②此处并非断言辜鸿铭译本与西方文化类比不当,而是认为结合当代语境和翻译目的来看林戊荪采用现有注释方法更为妥当。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2nded.)[M].London:Arnold/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4.

[2]Hasan,R.The conception of context in text[A].In P.Fries&M.Gregory(eds.).Discourse in Society:Systemic Functional Perspectives:Meaning and Choice in Language:Studies for Michael Halliday[C].Norwood: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95.183-296.

[3]House,J.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M].Tubingen:Gunter Narr Verlag,1977.

[4]Ku,H.M.The Discourse and Sayings of Confucius[M].Shanghai:Kelly and Walsh,Limited,1898.

[5]Lau,D.The Analects(Lun yü)[M].London:The Penguin Group,1979.

[6]Nida,E.A.Dynamic Equivalence in Translating[A].In S.W.Chan&E.P.David(eds).An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C].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1995.223-230.

[7]陈丹丹.《尚书》译本中的语篇衔接重构 [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59-67.

[8]李忠华.英文标题及其汉译的功能语境解释[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176-179.

[9]林戊荪.《论语》新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0.

[10]林元彪.走出“文本语境”——“碎片化阅读”时代典籍翻译的若干问题思考[J].上海翻译,2015,(1):20-26.

[11]刘宝楠.论语正义 [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2]龙明慧.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茶经》英译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5,(2):98-106.

[13]司显柱.从功能语言学的语言功能观论翻译实质、翻译策略与翻译标准[J].中国翻译,2005,(3):61-65.

[14]王彦清,赵桂英.翻译与语境重构探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95-97.

[15]向红.互文翻译的语境重构——以《红楼梦》英译为例[D].上海交通大学,2011.

[16]许雷.孔子新时代——《<论语>新译》评介[J].求索,2013,(11):265+33.

[17]张敬源.功能语境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18]朱熹.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

Re-contextualization and Translator’s Choice in Lin Wusun’s Translation of the Analects

ZHANG Jing-yuan,QIU Jing-na
(Schoolof Foreign Studies,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Lin Wusun’s translation of the Analects i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versions produced by Chinese scholars;hence studying it system ically and com prehensively is of significance in providing reflections and entailing guidance to the translation of other Chinese Classics.Guided by Context Theory in System 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re-contextualization of Lin’s translation.It is found that the translator app lies variousmeans to ensure the seriousness and authenticity of the source text in reconstructing the context of culture and makes adaptations on lexico-grammatical level to reconstruct the context of situation while making it both more reader-friendly and compatible w ith the diachronic context.Therefore,the linguistic and rhetor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rce text is preserved and restored.

re-contextualization;translator’s choice;translation of the Analects

H059

A

1002-2643(2016)06-0086-07

10.16482/j.sdwy37-1026.2016-06-012

2016-06-14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支持项目“功能语言学视野下的自然语言处理研究”(NCET-10-0228)的阶段性成果。

张敬源(1966-),男,安徽濉溪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外语教学。邱靖娜(1983-),女,山东日照人,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讲师。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

猜你喜欢
译本论语译者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如何读懂《论语》?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通玄记》的西夏译本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