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艺术教育问题的感性表述

2016-04-10 20:52何韵兰
少儿美术 2016年4期
关键词:功利美的艺术

■文/何韵兰

有关艺术教育问题的感性表述

■文/何韵兰

我不是专家、学者,来这里和专家精英交流,与其说是责任驱使,不如说是情感需要,因此我把题目说成是“感性表述”。

一、什么是艺术?两个例子和一群孩子的回答

1.陕北一位从4岁开始剪纸的农家妇女,几十年在贫瘠的山乡劳动之余,一直为方圆百十里的老乡送去充满美好想象的剪纸,使单调的土窑有了色彩,贫困的生活得到润泽。到了八十多岁,老了,她让儿孙把她的剪纸上下左右贴满窑洞,随后躺到炕上安详地离世。谁能说她就不是给世界带来美的艺术家?陕西的剪花娘子库淑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2.1982 年夏季的一天,酷热,无空调的破大巴车满载一群民工在乡道上遇到前面出车祸,两个小时还动不了,路边大粪坑,加汗臭,加焦躁干渴,加无望,车内开始骂娘,甚至推搡,就像一个火药桶即将燃爆。这时,有个像来自另一世界的音乐声渐渐放大,轻音乐《宁静的湖畔》意外出现了,当优美旋律像带着清凉的风在整个车厢飘拂时,刚才的喧闹似乎被镇住了,接下来继续等待的一个多小时,音乐接着放,全车十分安静,说话都悄悄的。这是我带中央戏曲学院七八个学生下乡写生亲历的一幕,是我让学生把收音机音乐台的声音放大,但最后的效果还是出乎我意料,谁能说普通劳动者不懂音乐?

那艺术(美术)又是什么?不查电脑、不问专家,听听孩子们怎么说。

老师:美术是什么,你们能形容吗?(静默片刻)

生1:像一朵花,一朵奇特的花,可以想什么就画什么。

生2:对,它也是能让我平静的花。

生3:是太阳花,五彩的、明亮的、美丽的。

生4:是我心情的花,能表达欢喜和悲哀。

生5:快乐花,我画画就快乐。

生6:可以梦想,可以画出梦想的花。

生7:是神奇的,是能变幻的,像魔术一样。

生8:是像云一样的花,画着画着就带我飘起来了。

前面两个例子,一是说明艺术来自生活,来自对美的向往,一是说明人人都可以欣赏艺术,获得艺术给予的抚慰和鼓励,也说明艺术的本源和功利无关,和身份无关,而孩子们的答案很抽象,但把艺术属于精神领域的和情感与心灵相通的本质说得很到位。

问题是至今很多人仍把艺术仅仅看作是唱歌、跳舞、画画的技能或是娱乐,这其实是看低了艺术。

我们在这里要强调,艺术作为人类最美丽的精神财富,也被认为是离功利最远的人类最后的精神家园。如果没有精神追求,不论个人还是社会都会沦为物质利益的奴隶,后果将不堪设想。今天,普遍的情况是对艺术和艺术教育的认识与重视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因此,我来这里不是谈理论经验,而是来呼吁的。

二、艺术教育的功能

1999年教育部正式明文规定,中国在义务教育阶段,艺术科目要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心智开发,真、善、美的启迪和参与全面素质的培养。因此出于功利的畸形推崇和出于功利的漠视甚至取消都是对美育功能的消减。

过去较多强调潜能挖掘、右脑开发、创意培养等造就人才的功能。这没有错,但为了得到支持仍或多或少着眼于成功学的功利导向。艺教产业化、贵族化,考级、比赛泛滥的旗号都是造就精英人才?

我说的是面向数以亿计的孩子的普及艺术教育,最简单的功能就是让孩子有自信、有快乐、有爱。说说简单,其实是健康人格的基础,而且不是知识和口号就可以达到的,艺术本身有动之以情的多姿多彩的特点,艺术教育新的理念是要尊重个性差异、倡导多元评价、鼓励畅想和独立思考,自然会让孩子,特别是条件不好的孩子获得应试考试得不到的对自己的重新发现。

例:我们推行“蒲公英行动”——这是为边远贫困地区普及艺术教育的行动,开始得不到支持,因和升学考试无关,最后学校大大改变看法。校长说,那些上课挨罚、回家挨揍、逃学厌学(上不完初中就出来打工)的孩子因为我们推广的和当地民间艺术结合的美术、音乐、舞蹈课而把学校当作最开心、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别的功课也用心了。因为时间有限,在这里无法一一讲述亲历的动人的故事,但我永远忘不了孩子们脏脏的小脸上那一双双闪光的、透着自信和渴望的、纯净的眼睛。只因为我们肯定了、夸赞了他们用稻草、树皮、泥巴、石子做的充满原生态魅力的“作品”,给了他们其他地方得不到的尊重和鼓励。对给点阳光就灿烂的普通孩子,有6000万留守儿童的中国,这就是阳光。

普及艺术教育就是要播下爱和美的种子,令他们感受到艺术让世界也让自己变得更美好,让他们得到“我不一定比你好,但我和你不一样”的自信。应试教育和所谓公平的考试都无法达到艺术那可以温暖心灵、各美其美的公平。

有个拉丁美洲国家,经济落后,孩子被散养,治安问题严重,后来他们得到公益赞助,推广音乐教育,组织普及的交响乐队,让平时拿棍棒打群架的手改为拿起弓弦拉出优美的乐曲。一两年过后,世界被他们社会面貌的改变惊呆了,这样的例子很多。即使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如果他们不普及音、舞、美、体,让叛逆期过盛的荷尔蒙找到出口,他们的社会问题肯定比现在严重得多。

教育被认为是给予人们更多平等机会的法宝,而我认为普及艺术教育才能让更多弱势群众身心受益,从而有内心动力去争取平等。将来这个世界将属于高感性能力的族群,既诉诸情感又强调创新思维的、新型的艺术教育必将为第三世界的发展进步做出更多的贡献。当然,前提是从领导层到整个社会都要有这样的远见。

三、中国艺术教育的特殊担当

我是因为忧虑才强调这个问题。

一个伟大的民族,有那么丰厚的历史积淀,有那么瑰丽的文化艺术遗产,改革开放了,经济发展了,反而淡了精神追求,少了民族自豪感,弱了开拓创新意识,而且已影响到价值观、人生态度的各个方面。

如果艺术教育继续成为应试教育的附庸,或被功利绑架,它就不能以感化、渗化、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孩子体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像母乳和血脉对我们的滋养。

设想一个孩子自小对故土乡情无留恋,对童年生活无幸福回忆,对自己国家民族的优秀文化无自豪之情,那么爱国就只是一句口号。一个没有自己文化底蕴和审美修养的人,到哪里都没有与别人在高端平等交流的底气。官再大、钱再多,你的脊梁骨也是塌的。

在国外,有些情况正好相反,法国汉学家家中的藏书数以千计,一半来自中国,有不少文史哲学,作为大学老师的我都没看过。当我们电视在戏说、胡说纪晓岚时,他却在读纪的《阅微草堂集》,在研究清史。在美国费城博物馆,里面展着被盗去的昭陵六骏中的二骏,虽然我看到会很愤慨,但馆内的庄重陈设,温度、湿度无可挑剔,而我们的某些游客却在他国和自己的文物上涂鸦,我只好叹息。在日本,藏有不少中国文物,像南宋林楷的不少写意人物画,成了他们的国宝,而我们的写意人物画至今难超林楷 。

同样在我国香港和台湾,他们在艺教中非常重视对地域文化和民俗民情的推崇,而且做得自然又充满感情。我们大部分都上过美术音乐课,但大部分人回答不出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和西方审美评价有何不同,为什么中国古汉语和书法是世界文化的瑰宝,为什么文人水墨和唐诗宋词无与伦比,为什么中国艺术崇尚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意境的中华美学精神至今仍为西方仰慕和研究……

我们为引导孩子自由想象常借用毕加索、夏加尔他们的作品,这可以,但我们从《山海经》、马王堆帛画、敦煌壁画、《西游记》《牡丹亭》《聊斋志异》到民间艺术都是天上地下自由往来,人神鬼魅随意穿越,其实东西方两大文化艺术源流一直是此起彼伏、相互辉映,都是人类智慧的伟大创造,不能厚此薄彼。

实际上作为世界头号大国的美国,凡是用武力当世界警察的结果,大部分是以失败告终的,而它通过文化艺术的软实力,在全球几乎无孔不入。对我们来说,研究如何在美术课中用先进的教学理念诠释传统精神,探索中国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广大学生(不只是未来的美术家,也包括未来的企业家、科学家、政治家及各种岗位的中国公民)能自然地亲近传统根基、提高审美修养,才能承担传承和开拓的双重使命,才能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大潮中保持自己的独特性,也才能在文化上享有和世界平等交流的地位。

在这里我要说,真正的希望是一直无私地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艺教老师,是他们的行动和追求感动和教育了我,期待下一次论坛有更多他们的声音。

猜你喜欢
功利美的艺术
功在自己,利及他人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新高考改革选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爆笑街头艺术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