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危机与转机

2016-04-11 07:56张玉超谭龙杰
运动 2016年23期
关键词:乒坛发球乒乓球

周 敏,张玉超,谭龙杰

(1.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广东 广州 511370;2.中国矿业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8)

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危机与转机

周 敏1,张玉超2,谭龙杰1

(1.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广东 广州 511370;2.中国矿业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8)

伦敦奥运会上,中国乒乓球的完胜使中国乒乓球成为众矢之的,甚至危及到乒乓球项目在奥运会中的地位。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从“瘦身计划”“中国独大”“华人游戏”“酸葡萄”心态4个方面分析乒乓危机产生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因素,采取“加强国际交流”“改革竞赛规则”“做强乒超联赛”“重组媒体推广”4种措施,化“险”为“夷”,在世界范围推广普及乒乓球运动,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世界乒乓球运动和谐发展。

乒乓球运动;危机;转机

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包揽了4枚乒乓球金牌,再一次巩固了中国代表团在此项目上无人撼动的霸主地位。然而,众多媒体对此声称,乒乓球运动有退出奥运盛会的可能性,推测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奥运会一直在进行“瘦身计划”;二是中国乒坛一支独大的格局延续多年没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影响了这项运动的推广;三是世界乒乓球大赛正逐渐变成华人的游戏,各个国家消极比赛,从而降低了乒乓球赛事的观赏性;四是中国乒乓的金牌数招致许多欧美国家的“眼红”。本文从分析乒乓球运动发展中存在的危机入手,进而提出一些改革的措施和意见,化“危机”为“转机”,促进乒乓球运动在世界上更好发展。

1 乒乓危机的归因

1.1 “瘦身计划”,奥运项目竞争加剧

现代奥运会的规模和成本都在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扩大化,参与人数越来越多,这些问题都导致举办方严重的财政赤字。鉴于此种特殊情况,雅克·罗格在2000年提出“奥运瘦身”问题,奥运会“瘦身计划”的一项重大举措就是减少比赛项目。其中,将一些普及程度不高,在世界上缺少吸引力、影响力的运动项目从奥运会中拿掉,棒垒球首当其冲,成为第一批被拿掉的奥运会运动项目。中国在世界乒坛长期独占鳌头,使得乒乓项目陷入恶性循环,阻碍了乒乓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和发展,国际乒联主席认为乒乓球改革势在必行。

1.2 “中国独大”,他国竞争力减弱

乒乓球运动起源于英国,1904年由日本传入到中国,1959年容国团为中国队夺得第1枚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的奖牌。至此,中国选手登上国际乒坛,多次包揽世界大赛冠军,一次又一次刷新乒坛历史,最终称雄于世。

表1是近3届奥运会乒乓球的奖牌分布,中国队一直处于第一的位置,整整囊括4枚金牌,遥遥领先,银牌和铜牌也占据一定的数量。显而易见,乒乓球项目所有冠军长时期内被中国独揽,削弱了其他竞争对手,与行业垄断毫无区别,从某种程度来说,长期的“垄断”影响了这项运动的推广与发展。

表1 2000—2012年奥运会乒乓球比赛奖牌分布情况

1.3 “酸葡萄”心态,西方国家“眼红”

竞技体育中,西方国家总有一支队伍能够立足于某个项目,然而,起源于西方的乒乓球运动,却在近些年来的世界大赛中没有一席之地。曾经在乒坛辉煌的西方国家逐渐走向没落。从某方面来说,西方国家的脸面较难堪,因此,一些西方媒体发出了质疑的声音。伦敦奥运会后,国外媒体将乒乓球逐出奥运会的声音再一次被放大,乒乓球项目命运难测。

2 乒乓转机措施

2.1 加强国际交流

中国一支独大的格局延续多年未能改变,盛世之下埋藏隐患,中国队自身也感到不安。在这种情况下,乒协主席蔡振华提出了“养狼计划”,所谓的“养狼计划”实际上就是“中国乒乓球国际推广计划”。

2.1.1 运动员、教练员定期交流 乒乓球运动员及教练员掌握一定的乒乓球技术、训练等知识,定期将他们派往国外,与当地的队伍合练。在合练中,球员互相切磋,进行技术指导,教练员互诉训练心得、训练技巧和方法,帮助对手提高,增强他们的竞争力。在“送出去”的同时,也要“引进来”,一是让国外球员参观或参与中国队的训练,使其感受不同国家体制的训练方式和训练氛围;二是举办一些邀请赛,可以是运动员的学习、切磋,也可以是普通群众,以“球”会“友”,激发他们对乒乓球的兴趣,为普及乒乓球运动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2.1.2 资源共享 中国队在乒坛能够长盛不衰,除了优秀的教练员与运动员外,还有科研人员,科研技术的创新也是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20世纪90年代,加拿大Discus数据库收录的乒乓球论文中,中国就有1 107篇,占据世界乒乓球理论研究的76.2%;乒乓球技术、器材创新有46项,由中国原创的就占有27项,共占总数的58.7%。据CNKI中国知网统计,国内有关乒乓球的中文核心期刊文献多达574篇,但是有关的乒乓球论文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的数量却极为有限(图1),这与我国乒乓球科研人员的外语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中国要积极与世界分享乒乓球教学科研成果,帮助各国掌握最新的乒乓球技术理论,选择更有利的技术打法,使得世界乒乓球运动的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图1 中国发表的中、外文文献期刊比较

2.2 改革竞赛规则

2.2.1 发球擦网不重发 当今乒乓球世界大赛中,若发球擦网,会进行第二次发球,这一判罚完全取决于裁判。虽然发球擦网是小概率事件,然而大型比赛中关键球的漏判、误判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运动员、教练员以及观众的情绪,严重的还会影响到整个比赛结果。所以,尝试发球擦网不判重发的竞赛规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裁判员的漏判、误判,从而避免人为造成的不公平。擦网球不重发,不仅可以维持比赛的连贯性,还能增加赛事的刺激性和观赏性。

2.2.2 比赛器材的规定 为提高大型竞赛的观赏性,增加攻防的回合数,乒乓球直径由38mm改为了40mm。然而,男女性别的差异,统一用球使得男、女比赛的赛况有所不同。相比之下,男子无论是从力量还是速度都要比女子强得多,可以采取男女比赛采用不同用球,男“大球”女“小球”,一来限制男性选手过快的速度,二来增强女性选手的进攻力,增强竞争的激烈性。混双中,可采用大小适中的球,兼顾男女选手的发挥。

第1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后,国际乒联对球台做出了调整,一直延续至今日。当今世界乒坛高手如云,现在的乒乓球台从某种角度来说限制了乒乓球运动员的发挥,以至于降低了比赛的观赏性。正如美国NBA,为了增强观赏性,增大了三分线的距离,ITTF可以考虑从乒乓球台的尺寸规格、弹性、摩擦系数3个方面尝试改革比赛所用球台。

2.3 做强乒超联赛

北京奥运会后,我们必须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中国乒乓球运动该如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走向国际化之路。对中国乒乓球事业的发展前景,不能仅仅停留在夺取金牌的简单认识之上,应该转化到从强化奥林匹克精神、打造中国乒乓文化的更高层次着眼,拓宽视野,做大做强乒乓事业、发展体育产业和联赛品牌。将乒超联赛打造成世界上一流的精品赛事,中国乒协更要借鉴美国NBA球队的一些成功经验。

2.3.1 吸引外援 通过“选秀”活动,招才纳贤,将世界各国的乒乓健将引入中国乒超联赛,尤其是一些欧美国家的乒乓球选手。在外援引进的同时,完善外援制度,考虑赛季的时间和外援自身的情况,对外援采取更加宽松的政策,放宽他们的注册日期,也可临时加盟,有利于俱乐部在一个赛季多次选择不同的外援,以缩小俱乐部之间的差距,提高联赛整体的对抗性和观赏性。

2.3.2 发行“乒彩” 一个体育项目的生命力,离不开群众与市场,也就是所说的“市场化”,就如现今的足球与篮球。其中,市场运作发展最迅速的非体育彩票莫属,要想做大做强乒超联赛,让乒乓球真正成为世界性的运动,试行“乒彩”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方法。根据乒超联赛的特点,制作出独具乒球特色的“乒彩”,再抓住民众购买“乒彩”的心理变化规律,制定适宜的销售方案,激发民众想买“乒彩”而高度关注乒乓球运动的动向。“乒彩”不仅作为一种盈利的手段,更重要的是打造乒超联赛自身的品牌,向世界各个阶层宣传乒乓球运动。

2.4 重组媒体推广

乒乓球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其变化多端,再加上乒乓球球体轻小,速度快,来回多,这就需要高超的媒体转播技术才能将赛事中精彩的瞬间呈现给观众。现今的转播技术仅仅只是将赛事的连贯性整体情况带给观众,对于其中运动员的弧圈球、削球等技术打法的画面很少从电视上直接观看到,而往往是通过解说员的解说才了解。以伦敦奥运会女乒决赛丁宁被判发球违例为例,观众没能从画面上直接看到丁宁的发球,对于丁宁发球遭判罚是一头雾水,不知所然,只知道裁判与解说员各执一词。从视觉冲击上来说,观众希望看到的是更多的精彩画面,感受赛场紧张的气氛。

3 结 语

乒乓球运动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如今新形势下,乒乓球的改革势在必行,而中国首当其冲。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在国外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同时传播中国乒乓文化,奠定坚实的民众基础;其次,帮助国际乒联探讨乒乓球赛事的改革,包括竞赛规则、竞赛所选器材等,使乒乓项目能够长远发展;与其他各国协同发展,打造乒乓球超级联赛,实现乒乓球国际化之路;最后,媒体多角度报道乒乓球运动,赛事转播要提高转播技术,多时段播出,给观众呈现一场场乒乓球的视觉盛宴,不仅仅局限于赛事,还包括群众乒乓球的开展情况等。

[ 1 ]乒羽项目将被逐出奥运[EB/OL].http://sports.xinmin.cn/2012/08/15/15899432.

html.

[ 2 ]杨瑞晗.奥运会“瘦身计划”是怎样的[EB/OL].http://olympics.bowenwang.com. cn/olympic-descaling.htm.

[ 3 ]薛伟善.乒乓球运动的危机与创新[ J ].辽宁师专学报,2011(3):59.

[ 4 ]蒋津君,徐金陆,郭锐.乒乓危机——以竞赛规则改革促乒乓球运动顺势发展的研究[ 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2):177-181.

[ 5 ]武东海,尚瑞花,范美丽.“盛世危机”下中国乒乓球发展策略探析——基于第50届横滨世乒赛的分析[ J ].运动,2010(5):21-22.

G846

A

1674-151X(2016)12-007-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6.23.004

投稿日期:2016-10-20

周敏,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法学。

猜你喜欢
乒坛发球乒乓球
乒乓球悬浮术
胡志平
对当今世界高水平男排比赛发球体系的研究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乒坛儒将脱颖而出
“乒坛女神”郑怀颖
乒乓球与大铁球
迷你乒乓球
发球上网的步伐
对发球的理解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