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别开生面的耐久跑教学

2016-04-11 07:56竺孝福
运动 2016年23期
关键词:血液循环耐力人体

竺孝福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程桥高级中学,江苏 南京 211504)

教学案例

一堂别开生面的耐久跑教学

竺孝福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程桥高级中学,江苏 南京 211504)

1 背 景

耐久跑的项目是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有效提高学生心肺功能、提高学生耐力素质的教学内容,还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同时,耐久跑中的小学50m×8、中学男生1 000m、女生800m一直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体育中考的必测项目,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都非常重视。但是在耐久跑的教学中,由于耐久跑项目本身的特点,造成运动的机械重复、单调枯燥、运动强度较大,在练习中学生都不愿意参与其中,没有兴趣进行长距离的跑动,部分学生还对这个项目产生了恐惧心理,特别是对于一些身体超重和肥胖的学生,压力较大。对于这个项目,体育教师也比较头疼,教学不好组织,学生练习起色不大,深感无奈。

耐久跑教学中学生的兴趣是关键,为了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耐久跑的兴趣和耐力素质,就需要在教学中打破以往传统跑圈的教学思路,在教学中结合学校场地创新设计,提高练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兴趣中进行练习,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耐久跑的跑动距离,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耐久跑的教学不但要承担培养和激发学生耐久跑的兴趣,而且还应在提高学生耐力素质的基础上,通过教学任务的下达和完成,在学习和实践中发展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多样的练习内容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2 案例描述

2.1 学习目标

2.1.1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人体血液循环方面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并通过练习来掌握耐久跑的节奏、呼吸方法,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

2.1.2 通过各种跑的练习,借助跑的练习,来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

2.1.3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耐久跑的兴趣,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团结协作、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2.2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耐久跑的节奏。教学难点:“2~3步一呼,2~3步一吸”的呼吸方法。

2.3 场地器材

课前准备4面小红旗、4面小绿旗、7块小黑板,用A4纸张打印身体各部位器官的名称,如图1所示摆放,也可以根据场地大小来调整跑动距离。

图1 摆放位置图

2.4 教学流程

2.4.1 开始部分 略。

2.4.2 基本部分 (34min) (1)探究学习阶段(10min)。教师提出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看图板,进行启发式学练。问题1:我们人体的血液是如何循环的?解决方法:让学生观察教师设计的人体血液循环图,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加深对人体血液循的理解。教师利用图板讲解人体血液循环知识(关键词:体循环、肺循环)。组织形式:4列横队。问题2:假如我们现在的场地就是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同学们可以把自己想象成血细胞,从心脏出发来进行血液循环的跑动?解决方法: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血细胞进行血液循环的跑动,组长组织交流、体验、探究跑动的路线。教师创设情境,语言激励,适时参与。组织形式:分小组成1路纵队进行,各个学生之间的间距要保持好。易犯错误:跑动没有节奏,呼吸方法不正确;跑动路线不合理(体循环后没有进行肺循环)。纠正手段:强调跑动过程中的节奏,进行2~3步一吸,2~3步一呼的呼吸方法;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人体血液循环的跑动。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各组之间相互观察、交流,搞清人体血液循环的路线。组织形式:分小组1路纵队练习。各组展示,教师引导评价并纠正存在的问题。

(2)实践体验阶段(24min)。各脏器循环的“人体血液循环”跑动。讲解按人体血液循环跑动的要求(关键词:动脉血、静脉血)。要求:学生每人右手拿小红旗,左手拿小绿旗,跑动时若是动脉血就举起小红旗,若是静脉血就举起小绿旗,成一路纵队,各个学生之间的间距要保持好。教师讲解强调跑动过程中有节奏的跑动,进行2~3步一吸,2~3步一呼的呼吸练习。教师创设情境,语言激励。学生分组在场地中进行各个脏器循环1次的完整“人体血液循环”跑动。各组展示。组织形式:分小组1路纵队练习。教师组织“人体血液循环跑动”比赛。教师讲解方法:血液从心脏出发,每次体循环1个脏器后必须进行1次肺循环,完成所有的脏器后回到心脏,以用时的多少来排定名次。教师讲解强调跑动过程中有节奏的跑动,进行2~3步一吸,2~3步一呼的呼吸练习。学生分组比赛。教师及时总结,从耐力素质、跑的节奏、呼吸方法、意志力等方面激励学生轻松、自然、协调地进行耐力跑练习,鼓励学生不怕苦、不怕累,坚持到底。

2.4.3 结束部分 略。

3 案例分析

体育新课程改革要求要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的同时,还应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提高需要学生在体育运动和学习中能体会到运动的快乐,需要在体育比赛中体会胜利的喜悦,本案例结合培养学生耐久跑的兴趣和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将耐久跑的练习和学生了解的人体血液循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利用小场地教学,将跑动路线设计为人体血液循环,让学生在跑动中把自己想象成带氧血细胞,进行各人体“脏器”的循环跑动,不但改变了耐久跑枯燥、单调乏味的练习形式,还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完成了规定的跑动距离。在教学中,通过运用任务教学法让学生“人体血液循环”跑的练习更具自主性,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人体血液循环”跑的练习更具启发性。并通过多种血液循环的路线设计,让学生每一次的跑动都有新鲜感,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能完成跑动量,还利用小组练习,在合作跑中感受耐久跑的乐趣,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心肺功能,提高了学生的耐力素质。

本案例在探究学习阶段,通过教学实践,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分析、协作、实践、创新能力,让学生根据教师设置的问题:“我们人体的血液是如何循环的?”“假如我们现在的场地就是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同学们可以把自己想象成血细胞,从心脏出发来进行血液循环的跑动吗?”围绕这2个问题观察教师设计的人体血液循环图,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加深对人体血液循的理解,掌握人体血液循环方面的体育健康基础知识。然后激励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血细胞进行血液循环的尝试跑动,各组之间相互观察、交流,搞清人体血液循环的路线,并为接下来的耐久跑教学做好准备活动。

本案例的实践体验阶段,采用任务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分别进行了人体各脏器循环的“人体血液循环”跑动以及“人体血液循环跑动”比赛。把枯燥、单调、乏味的耐久跑教学,用“人体血液循环”的情景进行精心巧妙的设计,并通过人体动脉血、静脉血的分组,结合篮球场地中的标识牌,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新颖的教学设计和氛围使学生对耐久跑的教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在了解了人体血液循环方面的体育健康基础知识后就想迫切地参与其中,达到了让学生在“想中学、学中练、练中乐、乐中会”的目的。在确保学生主体地位充分的前提下,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在跑动中强调和渗透耐久跑的呼吸方法,指导学生在跑动过程中调整自己的呼吸,尝试采用2~3步一吸,2~3步一呼的呼吸方法,并从耐力素质、跑的节奏、呼吸方法、意志力等方面用激励性语言让学生在小组练习、小组展示和比赛中都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不怕苦、不怕累,坚持到底,加强德育的渗透,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陶冶了情操,提升了自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当学生出现“极点”时,及时鼓励学生加强呼吸,调整步速,加强摆臂,在合作跑中克服“极点”问题,感受耐久跑的乐趣,从而跑得轻松。

本案例教学设计主题鲜明突出,充分体现了耐久跑教学游戏化的特点,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积极参加到耐久跑中,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练习和比赛中发展学生跑的能力,提高耐久跑的兴趣,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心肺功能,提高了学生的耐力素质。还利用分小组练习,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进行耐久跑线路和方法的练习,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跑动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团结协作、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教学的任务和目标达成度较高。

G807

A

1674-151X(2016)12-076-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23.038

投稿日期:2016-10-19

竺孝福(1967—),中学一级,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

猜你喜欢
血液循环耐力人体
倍耐力原配世界最强动力超豪华SUV——全新阿斯顿·马丁DBX707
人体“修补匠”
人体冷知识(一)
直立性眩晕怎么办?
人体可笑堂
胃口不好可能因为鞋挤脚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速度耐力训练的生物化学分析
利用建模学习 落实概念教学
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