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资源建设的创新探索
——以英语教育教学法课程为例

2016-04-11 09:12.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广东省互联网+教学模式

. 红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 基础教育学院,广. 广.510640)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资源建设的创新探索
——以英语教育教学法课程为例

. 红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 基础教育学院,广. 广.510640)

. 要: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推行,互联网技术和思维开始应用于教育领域,并给教育实践和教育理念的变革带来深刻影响。高职教育领域中“互联网+教育”的探索重点应关注教学模式的创新,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紧紧抓住“两个环节”,做好“三个适应”,实现“四个转变”,通过将传统课堂与在线课程有机融合,创建“项目导向”实践教学体系,利用新媒体教学资源探索化整为零的学习方式等措施积极探索,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高职院校;互联网+;课程资源;英语教育教学法

2015 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之后“互联网+”成为各行各业使用的热词。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对“互联网+”的解释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的普遍应用正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面貌,同时,以“互联网+”为基础,探索教育领域实践和理念的创新成为一个新课题。

一、“互联网+”与教育结合的大背景

所谓“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与深度融合的过程,这将对人类经济社会产生巨大、深远而广泛的影响。[1]“互联网+”广泛深入推进的最终结果必将实现“万物互联”(IOE: Internet of Everything),即“一切皆在互联网中”,所有人、事、物都被互联网连接起来,“由此生成超大尺度、无限扩张、层级丰富、和谐运行的复杂网络系统”。[2]

在这种大背景下,“互联网+教育”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思维,实现互联网与传统教育的融合,更新教育观念,重构教育教学环境,重设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3]相应的传统教育面临着极大挑战和冲击,如何适应“互联网+”的趋势,用好“互联网+”也成为高职教育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从教育视角认识“互联网+”应当看到,这不仅仅是教育技术和手段的革新,更是对学习、教学、组织模式的冲击及由此给教育理念和体制带来的深层次影响。

二、“互联网+教育”在课程资源建设中的切入点

2005年,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英语教育专业课程《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入选国家精品课程,成为当时国内唯一一门教学法类国家精品课程。然而,当时的课程教学还是以封闭式课堂教学为主,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弊端,如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无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飞速发展需要;单一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多层次需要;现有学习方式难以培养学生职业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

要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实现教学模式创新,首先要找到研究问题的切入点。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提出抓住“两个环节”、做好“三个适应”、实现“四个转变”,以此为切入点进行积极探索。“两个环节”就是紧紧抓住教学观念转变、教育技术更新两个关键环节,优化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模式,发挥教与学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三个适应”就是教师与课程改革趋势相适应,教材与新媒体兴起相适应,教法与学生认知规律、学习行为相适应。“四个转变”就是立足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切实盘活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环境、授课形式、学习方法、评价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三、“互联网+教育”在课程资源建设中的具体实施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内涵、过程和产出产生了很大影响,催生了移动学习、慕课、社交网络学习等学习方式,也萌发了微课、翻转课堂、合作学习等教育理念。然而,在使用科技辅助教学的过程中,科技不应当是核心,无论科技如何变化,教育的核心都是学生。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创新教学模式是个重要问题。

为此,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在教学内容、授课形式、学习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不断开拓创新。通过实践与不断完善,提出了“让学习随时随地发生,让学习成为一种体验”教学理念,构建了“线上线下混合、课内课外互补、学校社会连通”教学模式,形成了“项目导向”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融合、个人学习和小组学习的融合、泛在学习资源和多种真实学习活动的融合,有效解决了传统课程“职前与职后割裂、理论与实践脱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等弊病,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和全面发展,在省内外同类院校中产生较大影响,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具有良好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

(一)探索传统课堂与在线课程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

1. 建立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根据2011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以及国家开放课程建设要求,节选原国家精品课程“教学技能章节”积极探索建设网络自主学习课程《外语应该这样教——儿童英语教与学》。该课程2012年立项为广东省视频公开课,2014年通过验收。

该课程设置倾向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登录参加教学互动和讨论,并利用网络学习的特点,突破原有学习时空的限制。课程设加分项“班级点数”,积分奖励原则是“多登陆、勤学习,多提问、勤合作”。课程考核包括形成性评价(班级点数+平时作业)和终结性评价(教学活动设计+说课视频)。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场所不再局限于教材和教室。突破学习时间的限制,课程可以24小时向学生开放;突破空间的限制,学习可以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发生;突破内容的限制,学生可以按自己喜好选择学习内容次序和次数;突破班级人数的限制,可以无限制人次同时在线学习。

2.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根据2011年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改造升级原国家精品课程,并更名为《小学英语教与学》,出版辅助教材《小学英语拼读法》。该课程2013年被立项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014年上线教育部“爱课程”网。

教学模式以是否使用了互联网为依据,可以分成纯在线模式和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这两类在线学习模式都存在各自的优劣。[4]该课程将学习分为“认知、体验—探究、分享—评价、反思—巩固、拓展”四个环节,将线上和线下的教学优势有效结合在了一起。线上建立学习社区,交互形式有实时聊天、留言板、讨论组、邮件、论坛等;线下采用分组讨论、小组展示、同伴互评等方式。

本课程倡导多元评价理念,以开卷的教学设计考评、实操考评、项目考评等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全面评价,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3. 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根据2012年颁布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建设课程《小学英语教学设计》,出版辅助教材《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法》。该课程2013年立项为教育部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2014年又立项为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

图1 教学法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该课程教学内容以知识点划分,每个视频不超过20分钟,学生在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一起完成作业、答疑等活动。课程最大的特点是颠倒传统教学流程,通过自主探究、体验参与、意义建构、实践应用等教学步骤,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采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转换了师生的角色。

(二)创建“项目导向”实践教学体系

增设零课时教学内容,创建“项目导向”实践教学体系,探索通过真实的社会服务项目全方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包括平时与周边小学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利用周末与广州市少年宫语言培训部开展公益活动,利用暑期到各地农村小学支教。

实践任务项目化,深化了对社会实践的改革和创新,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合格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载体。通过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项目设计与实施,使学生在活动中真正提升了专业知识水平,增强了实践操作能力,同时,项目化能够有针对性地围绕某些具体问题开展研究、提供服务,得到了服务地的认可,满足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三)利用新媒体教学资源探索化整为零的学习方式

以师生共同成长为载体,利用新媒体免费软件,开发运营开放性学习资源,提供无缝学习环境,提升学生信息收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

为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儿童外语教学新动态新技术,课程开发者成立了学生社团“英语教学社”,并于2014年5月创建课程微信公众号“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订阅号:teaching english)。该微信平台每周更新2-3次,由指导教师带领学生编辑推送,关注人数超过3万人,每期文章或节目平均阅读量2000次以上。专题活动“Write to Santa”已成为知名品牌。为帮助学生提高教学活动设计能力,同时成立了“小林老师工作室”,并于2014年10月创建课程播客“小学英语教学”(电台波段:荔枝FM413474),在指导教师的示范下打造专业的儿童英语教学社区。

化零为整的学习方式,成为正式学习的有效补充。便捷、省时,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一两分钟时间就能阅读一期节目。大量的最新资讯,弥补了教学内容因教材出版周期更新不及时的问题。线上学生优秀作品展示和线下社会活动策划组织,有效解决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学习动机不强等难题。

通过不断实践与完善,英语教学法课程形成了独特的教学理念和课程定位。提出了“让学习随时随地发生,让学习成为一种体验”教学理念,构建了“线上线下混合、课内课外互补、学校社会连通”教学模式,形成了“项目导向”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融合、个人学习和小组学习的融合、泛在学习资源和多种真实学习活动的融合。

四、“互联网+教育”在课程资源建设中的初步成效

经过实践探索,英语教育教学法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显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与学在方式上的根本变革

利用“互联网+”思维及行为突破教学内容、空间、时间、人数的限制,拓展课堂内外、网上网下、平台载体的教育功能。教师从教导者转变为学习伙伴,不再是一味单方面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做好学生课外学习的资源准备与活动组织。利用互联网特点可以为每个学生设计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背景、兴趣爱好选择课程内容学习,或按自己喜欢的顺序整合碎片化时间学习,从而充分调动学习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习成为一种体验。

课程上线“爱课程”网、微信平台和课程播客面向社会运营,形成课程资源再生及再造,“共建、共享、开放”不再是一句口号,实现了优质课程资源共享的历史性突破。

(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广泛认可。2010-2015年,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新生平均报到率97.89%,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8.92%。学生多次获得“广东省英语口语大赛(写作大赛)”和“广东省师范生技能大赛”大奖。英语教育专业2010年被评为“广东省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专业”、2015年入选“广东省卓越教师培养项目”,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当选“广东省高职教育教师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

(三)理论成果和课程建设成果

出版《英语歌曲与表演》、《小学英语新教程教学法》、《小学英语拼读法》等3本教材;在《高教探索》等期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数十篇,其中“小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广东省视频公开课《外语应该这样教——儿童英语教与学》总访问量超过16万次、上线教育部“爱课程”网的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小学英语教与学》在线学习人数436人;教育部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总访问量超过28万次。

五、结语

与传统课程教学相比,英语教育教学法课程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智能化的教学场所打破“一所学校、一间教室、一位教师、一群学生”的传统教学常态,[5]优化了学习资源。学生能接触到比传统学习更多的学习资料和知识来源。网络资料、线上专家、同伴协作等都可以在无缝学习环境中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资源。同时,推进了个性化教育。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自由掌握学习进度。

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外学习和合作学习中,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掌握学习进度和学习目标,当然也赋予学生更多的责任。本研究有效解决了传统课程“职前与职后割裂、理论与实践脱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等弊病,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和全面发展,在省内外同类院校中产生较大影响,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具有良好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

[1] 宁家骏.“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背景、内涵及主要内容[J].电子政务,2015(6):32.

[2] 高钢.物联网和WEB3.0:技术革命与社会变革的交叠演进[M],北京:国际新闻界,2010(2).

[3] 黄楚新,王丹.“互联网+”意味着什么[J].新闻与写作,2015(5):5.

[4] 颜正恕,徐济惠.线上线下一体化“互联网+”个性化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76.

[5] 陈一明.“互联网+”时代课程教学环境与教学模式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29.

(责任编辑:.旻)

Innovation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Construc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et +”

LIN Hong
(School of Basic Education, Guangdong Teachers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 and Arts, Guangzhou, 510640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 internet technology began to be applies in the education field, which has brought enormous influence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education concept and the education practice.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 exploration of “Internet + education” will be carried out and the focus will be on the innova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 in the field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author takes Guangdong Teachers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 and Arts as a case to explain how to apply the new media to innovate the curriculum resources construction.

vocation colleges.“internet +”.curriculum resources.English pedagogy

G71...

.

1674-8689(2016)02-0014-04

2016-04-02

.. 红(1963-),女,湖南洞口人,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高职教育管理。

2014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和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校级培育项目“基于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校际学分互认制度研究与实践”(编号:201401047)、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慕课研究科研团队”资助项目(编号:2014KYTD01)阶段成果。

猜你喜欢
广东省互联网+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广东省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圆满落幕
广东省第一届高中男子篮球联赛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