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融合路径研究
——以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6-04-11 09:12杨亚琴李民和袁家政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职业院校大赛

杨亚琴,李民和,. 骏,袁家政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凯.556000)

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融合路径研究
——以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杨亚琴,李民和,. 骏,袁家政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凯.556000)

. 要:本文以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存在的问题和现实困难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和探索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融合的路径。

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专业教学;融合路径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西南五省区之一贵州省下辖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湘桂交界,简称黔东南。全州下辖16个县市(区),首府凯里市,总人口441.72万,少数民族占78.27%,贫困人口81.34万人,占总人口的18.4%。2015年,地区国内生产总值800亿元,人均GDP为18111.84元,远低于同期全国人均GDP49730.25元的水平。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20.1%,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28.7%,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1.2%,产业结构比例为1:1.43:2.55。辖区内有1所本科院校,2所高职院校,是一个典型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

一、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概况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是2001年8月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由黔东南民族农业学校、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财贸学校、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林业学校、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卫生学校等四所中专学校合并组建的“省州共管、州管为主”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学校在编教职工691人,其中,少数民族职工486人,占70.33%;在校高职生11352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6068人,占53.45%,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由于经济欠发达,生均拨款不到位,教学设备不足, 师资力量薄弱。

二、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技能大赛现状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引领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风向标,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展示平台,也是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交流合作及职业院校师生事业发展的平台。自2008年首届职业技能大赛以来,已经连续举行9届校级技能大赛,参加了7届省级和国家级技能大赛,近五年来技能赛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大赛成绩呈现波浪形递升趋势,成绩不够稳定,国赛

一、二等奖仍然是空白。

从获奖的专业来看,一等奖集中在旅游、财会、工程造价、英语等软件竞赛项目上,而汽车、电器设备安装等投入较大的硬件项目竞赛成绩都不够理想;医学类、农业类、民族工艺品专业作为学院的重点专业,技能大赛的成绩不突出、有待提高。

三、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政府、高职院校、企业都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大赛,目前职业技能大赛已形成学校、州(市)、省、国家四级竞赛体系,坚持把技能大赛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取得了丰硕成果。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经成为检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手段,展示学生素质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舞台。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技能大赛对专业教学的作用、与专业教学的融合路径备受质疑。笔者通过对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近五年来职业技能大赛和专业教学融合程度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存在诸多问题。

(一)认识到技能大赛促进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但对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融合推进不力

随着职业技能大赛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深入开展及推广, 各高职院校都认识到职业技能大赛对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制定了师生职业技能大赛奖励办法,并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每年都积极开展技能大赛培训及技能大赛月活动。但从职业技能大赛与专业建设融合角度看, 大多数职业院校并没有将技能大赛的规范和标准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也没有把技能大赛项目和内容纳入到课程体系中,职业技能大赛与专业建设只是行驶在各自的不同轨道中,并没有完全实现有机融合。在技能大赛组织和推进过程中, 各个教学系和教学专业也是应付了事,为竞赛而竞赛,没有真正把技能大赛作为促进专业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来落实,学院层面虽有了奖励办法,但缺乏具体惩罚制度或硬性的目标考核,基层教学系和教师对技能大赛重视程度不够,致使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融合成效不是十分显著。

(二)实训室建设相对滞后,教学设备难以跟上技能大赛项目更新速度

当地经济落后,政府支持高职院校办学力度不够,只能确保职业院校教职工人头工资。为集中办学,改善办学条件,大部分职业技术学院都是通过把原来合并的中专学校的老校区土地转换后,搬迁到城市周边开发区建立新校区,建设过程中还有大量的银行贷款,每年从学生学费收入中提款还贷,负担非常重,学校入不敷出,维持正常运转已非常困难,根本没有多余的经费投入到实训室建设和教学设备更新中。所以现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新校区建设外表非常漂亮,但内涵建设参差不齐。如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新老设备合计总额虽然达到了7513万元,但生均设备投入只有6618.22元,而且大部分都是老旧过时的教学设备,可用率不到60%,跟不上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

另一方面,企业绑架职业技能大赛现象仍然存在,许多赞助企业与主办单位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求承办方几乎每3年更换一种设备。要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就要购买大赛赞助企业提供的指定设备,而这些设备价格与同类产品价格悬殊很大,对于经济条件不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来说,可望不可及,要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只能用老设备进行训练,等到要开赛时到承办学校适应性训练一下,而这时大部分参赛学校都来进行适应性训练,人员拥挤,训练次数有限,训练效果可想而知,比赛成绩不言自明。

(三)教师双师素质参差不齐,对职业技能大赛规程和技术要求力不从心,影响辅导效果

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大部分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合并升格建立起来的,虽然当初中等职业学校很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升入高职后,也采取在职外派教师培训交流,“双师型”教师培养和引进企业专业人士充实教师队伍等一系列措施,但由于受到多年来客观条件限制,师资队伍的结构优化速度步履艰难,很难立竿见影,如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在职教职工691人,其中专任教师490人,双师素质教师182人,“双师型”教师52人,双师型教师比例仅达到10.6%。而这些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甚至有些名不符实,大部分技能大赛辅导任务都落到新进教师身上,新进教师多是刚从本科院校或研究生毕业出来的,虽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对专业技能不熟悉,没有社会实践经验,对职业技能大赛规程和技术要求力不从心,很难做到精准辅导,从而影响技能大赛效果。

(四)课堂教学沿袭传统课程体系理实分开,人才培养方案与技能大赛项目和内容基本脱节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教学组织都是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以及理论与实践学时比例,但目前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平时教学理论课和实训课基本上是分开进行,实践条件和师资素质难以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条件。以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全院9个教学系的38个招生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只有3个专业把技能大赛项目和内容列入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中。另一方面,各行业的职业标准虽然纳入了人才培养方案,但与技能大赛技术要求标准有出入,虽然也进行了职业资格鉴定,但鉴定考核基本走形式化,没有严格把握考试质量关,所以对专业教学的帮助不是很大。

(五)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深度融合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影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口号已经提了多年,虽然学校也跟企业签订了不少校企合作协议,但是由于企业只注重自身经营生产,以及近几年经济不景气等原因,企业无暇顾及校企合作相关事宜,校企合作协议形同一纸空文,即使勉强履行,但合作内涵和深度相对简单,仅仅停留在劳务输出方面,具体的如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鉴定和培养,共同进行职业教育科研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没有体现出来,校企共同体的形成遥遥无期,致使校企合作失去实际意义,难以形成深度融合长效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

(六)教学考核方式单一,仍停留于一纸定终身的传统考核评价方式,难以挖掘学生能力

自2012年开始,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课程考核方案改革,并连续组织了5届课程改革方案比赛活动,但在专业课程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师资紧张,大部分课程教学团队尚未形成,课程标准制定滞后,教考分离难以实现,过程性考核重视不够,技能考核所占比例较少,考核的杠杆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考核结果难以体现学生真实水平和实际能力,技能大赛与职业资格鉴定分开,更谈不上赛考结合、赛证融合。

(七)学生社团活动与日常教学相脱节,难以形成良好的技能大赛氛围,无法激发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社团活动非常活跃,深受学生欢迎。成立社团的目的在于利用学生对某类专业的爱好和兴趣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和研究。高职院校成立的各种社团或协会琳琅满目,可学生的社团活动大多集中在诗歌、英语角、舞蹈、体育活动等文体娱乐方面,很少与专业教学和技能训练有关,各专业实训室几乎没有开放,没有形成良好氛围,难以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

四、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有效融合路径探索

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引领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也已充分认识到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是职业教育的特质和灵魂,是职业教育生命力所在。那么地处地区经济落后,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办校基础薄弱,教学设备缺乏,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才能把职业技能大赛与日常专业教学有效整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许多学者都非常关注的问题。笔者通过调查研究,提出如下建议,供同行参考。

(一)政府统筹协调进行资源重组,集中资源投入,建立大专业专门化学校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落后,就业渠道狭窄,职教生源匮乏,各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建设上没有进行科学调研和长远规划,只要发现某个专业招生情况好,即使不具备这个专业的办学条件也要盲目增设,进行招生,争抢生源,从而出现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条件较差,办学水平不高的局面。当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对本辖区高等职业院校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加大政府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统筹力度,统筹协调各校进行资源重组,集中师资和设备资源建立大专业专门化学校,全力打造办学规模较大、办学实力较强、办学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不要让职业教育出现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恶意竞争,无序发展的混乱局面,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有效融合奠定基础,也为职业院校组织和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创造条件。

(二)搭建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平台,建立健全技能大赛运行和管理机制

技能大赛的最终目标就是以赛促改、以赛促训、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最后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减轻政府负担,实现学生、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发展。为此搭建一个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联动的运作和管理机制是至关重要的[6]。

作为国家层面,应该对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作为当地人民政府,首先需要制定完善的职业技能大赛制度,把技能大赛制度化,规划化;同时,把技能大赛承办权放在基本承办条件满足,并愿意承办竞赛的学校,实行轮流承办制度,这样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有利于共同发展。

行业和企业方面,要从战略高度出发,制定一套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积极主动与职业院校进行密切合作,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实现高校教学与企业岗位的衔接,选拔优秀技能人才,减少企业培训成本,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高职院校方面,要积极主动跟政府沟通协调,尽最大努力争取政府、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支持。邀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能手参与院校技能大赛指导工作。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开展学术讲座、职业资格和从业资格考试培训等,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建师资队伍,校企共建精品课程,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进行深度合作,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建立校企共同体。

(三)加强实训室建设力度,为师生技能训练和项目教学搭建基础平台

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目前国家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高度重视的大好形势,积极争取项目经费或银行贷款,加大学校专业实训室建设力度,按照行业要求、企业标准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立校办企业,推广“教学工厂”实训模式,实现车间和教室合二为一,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在“教学工厂”的建设上,不管是设备条件还是工区区划,尽可能与企业标准相统一,与技能大赛指定设备标准相统一,实现学校到企业零距离,这样就给职业院校师生平时理实一体化教学、技能训练、项目教学、技能大赛等提供了基础平台。

(四)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步伐,为大赛提供强有力的智力辅导和技术支持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缺乏的现实,学校要有紧迫感,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大力进行人才队伍的培养,要注重对专业技术岗位教师技能的考核,考核的内容和要求要涉及到技能大赛对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技能的掌握情况,要求教师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及时掌握行业前沿理论和技术,并将此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聘的硬性指标来要求。学校要充分利用各地省教育厅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国家教育部专业骨干教师国培计划或华夏基金骨干教师培训等项目,创造条件给予专业教师外出学习提高的机会。同时学校要有专业教师自培计划,实行老中青传帮代的师徒制,有计划派遣教师脱产下企业实践锻炼至少一个学期以上。通过各种渠道全面加强专业教师与校内、校际同行及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全面提升专业教师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促使专业教师成为新理论、新知识的传授者和新技能的实践者、指导者。

(五)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技能大赛项目和内容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实现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有效融合的关键因素。要把技能大赛项目和内容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对接,构建以工作岗位为基础、以工程过程为导向、以实践操作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确保专业教学项目与企业工作内容相统一,岗位要求和课程标准相统一,职业教育目标与社会人才需求规格相统一。

(六)改变教学评价考核方式,建立以职业技能和素质为基础的评价体系

鉴于职业技能大赛是严格按照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设计而成,高职教育应该建立以职业技能和素质为基础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按照技能大赛的规则要求,在平时专业教学中就模拟技能大赛形式,施行项目教学,采取无纸化考试,理论考核与实际操作分开进行,教考分离,以赛代考,赛证结合。用职业技能大赛的成绩作为学生课程考试成绩和颁发职业资格证书的一项重要依据,让全体学生既通过大赛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又通过课程期末考试完成学分,而且还取得大赛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全员参与,以赛代考,赛证融合,避免技能大赛陷入精英教育的怪圈,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竞赛培训及选拔过程中,真正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局面[1]。

(七)规范学生社团活动导向,促进业余爱好与专业教学和技能大赛融合

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社团活动偏重于娱乐活动,很少涉及学术研究和专业训练的现实,学校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建立一些与专业有关的社团或协会,利用学生社团、协会等民间力量,开展多层次、多学科的技能大赛,满足学生的竞赛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勤工俭学和自主创业,同时全面开放实训室,给学生提供技能训练的条件,逐步形成上课时在教室规规矩矩,下课进实训室热热闹闹,社团活动丰富多彩,以赛促学、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1] 张东志.高职技能大赛与专业建设深度融合的路径选择[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140(6):252~253.

[2.杨海.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与教学模式改革深度融合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市场2015.855(40):175~176.

[3] 李英辉.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的融合研究[J].科技风,2014(4):221.

[4] 肖海慧,邓凯.“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教”教学模式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3(8):154~155.

[5] 吴雷,刘晓伟等.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专业教学的影响探析[J].对外经贸,2016(1):146~148.

[6] 葛新旗,周虹.职业技能大赛与常规教学融合路径探索与实践—以会计技能大赛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4(10):105~109.

[7] 李勇.对经济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0):16~17.

(责任编辑:.静)

Route of Integration of Skills Competition and Professional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n Minority Areas

YANG Ya-qin,LI Min-he,YANG Jun,YUAN Jia-zheng
(Qiandongnan National Polytechnic, Guizhou, 556000 China)

The paper takes Qiandongnan National Polytechnic as a case to investigat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kills competitions, tending to find a route to the integration of skills competitions and the professional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minority areas.

minority areas.vocational colleges.skills competition.professional teaching.route of integration

G75...

.

1674-8689(2016)02-0080-05

2016-04-29

杨亚琴(1973-),女(土家族),贵州石阡人,企业管理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企业管理。李民和(1971-),男(苗族),贵州台江人,教授,汽车维修高级技师,研究方向: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骏(1985-),男(侗族),贵州凯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袁家政(1981-),男(苗族),贵州天柱人,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交通运输。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融合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5ZC166)阶段成果。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职业院校大赛
插秧大赛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说谎大赛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