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理想信念观的特色特点与人文关怀精神

2016-04-11 07:36刘文芳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信念理想信念精神

刘文芳

(四川警察学院 四川泸州 646000)

论习近平理想信念观的特色特点与人文关怀精神

刘文芳

(四川警察学院 四川泸州 646000)

理想信念是人独特的精神现象,是人的存在方式的重要表征。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都在强调理想信念教育。其中,以习近平同志的论述创新多且个性特点鲜明,主要体现在:更加强调理想信念对人的价值和意义;首次提出检验坚定理想信念的六个客观标准;科学阐明了坚定理想信念的方法路径。崇高的理想信念对人来说,是对自己生命的终极关怀,是统领人生的总开关,是干事创业的精神利器,是提升人生境界的关键。

习近平;理想信念;特点特色;人文精神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我们党建工作传统和特色优势。改革开放以来,理想信念尤其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成为我们党和社会精神生活中一个重大而突出的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都在强调理想信念教育。其中,以习近平同志的论述观点创新多且个性特点鲜明。梳理总结习近平同志理想信念观的创新和特色特点,从理想信念内涵的人文精神,阐释理想信念对个体的生命意义,对个人加强理想信念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提升建设向上向善的精神世界的主动性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理想信念观的特色特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站在时代发展的战略高度,立足国际国内发展全局,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治党治国治军的思想体系中,理想信念始终是一项具有根本性、战略性、长远性的重大命题。围绕“理想信念”的重大命题,习近平同志在不同的场合发表过一系列讲话和论述,形成了独具特色个性彰显的理想信念观。梳理习近平理想信念观,其特色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更加强调理想信念对人的价值和意义。

理想信念是大到一个民族、国家、政党,小到一个人矢志不渝不懈奋斗的精神支柱。习近平同志在论述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时,不仅从国家命运和党的事业高度,而且更加突出从人的视阈进行阐释。“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1]中国共

产党人要为共产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共同理想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必须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支撑。习近平同志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有无数共产党员为了党和人民事业英勇牺牲了,支撑他们的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力量。”[1]面对转型社会的经济理性膨胀,出现了理想信念的迷茫、困惑甚至动摇,习近平同志十分强调把理想信念要求放在人的素质和能力的首位。2013年6月28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好干部的五条标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其中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的第一标准。”[1]五四青年节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强调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信念,“理想指导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1]教师节在给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中,对全国广大教师提出要求:坚定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2]。 2014年10月30日,习近平同志在古田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提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我军政治工作,当前最紧要的是把4个带根本性的东西牢固立起来,首要的把理想信念在全军牢固立起来[3]。2014年1月7日,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必须把理想信念教育摆在政法队伍建设第一位,不断打牢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思想基础。”“要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队伍”[1]

(二)首次提出检验坚定理想信念的六个客观标准。

针对一些人认为,理想信念是精神性的无形的,是虚无缥缈的空洞幻想,习近平回应这个问题时,首次提出检验理想信念的客观标准。习近平同志指出,在革命战争年代,检验一个干部理想信念坚定不坚定的方法很直接,就看能不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舍生忘死,能不能冲锋号一响立刻冲上去。而在和平时期,检验一个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即看干部是否能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政治定力,是否能树立牢固的宗旨意识,是否能对工作极端负责,是否能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否能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勇挑重担,是否能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理想信念的检验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下子、经历一两件事、听几句口号就能解决的,要看长期表现,甚至看一辈子[1]。

(三)科学阐明了坚定理想信念的方法路径。

习近平同志指出,崇高信仰、坚定信念不是高不可攀的,但也不会自发产生,要练就“金刚不坏之身”。一是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注重以理论上的清醒确保政治上的坚定。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一些同志之所以理想渺茫、信仰动摇,根本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牢固”[4],要系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这一看家本领,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在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坚定理想信念。二是在坚定“三个自信”中坚定理想信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时也出现种种认识问题以及错误思潮和倾向,习近平同志用鲜明的态度、坚定的主张及时回应,中国必须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中国只要聚焦“三个自信”,防止在根本性问题上犯颠覆性错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中国共产党党人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三是在艰苦实践勇于担当中坚定理想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1]。理想信念不仅是思想认识问题,也是实践问题。坚定理想信念不仅要学而信,更要起而行。既通过社会实践和生活实践来体现和检验,也要通过社会实践和生活实践来巩固和坚定。

习近平同志理想信念观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部分,当下理想信念已成为社会主流媒体热词,思想政治工作文件文本的关键词。但是,一些人对理想信念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不够,对理想信念存在不同程度困惑和疑问,如:一些人认为,理想信念是宏大的政治话题,与普通个人没有太大关系;一些人认为,理想信念不过是喊口号,是“穿靴戴帽”的形式要求;一些人认为,理想是虚无缥缈,不如在权力与金钱来得真实与亲切。回应人们对理想信念的困惑和疑问,对增强人们对理想信念的理性认识和情感认同,进而自觉坚守和践行崇高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二、理想信念的人文关怀精神

(一)理想信念是人对自己生命的终极关怀。

人生活在现实世界同时又生活在一个的理想世界和意义世界之中,以理想和意义为标志的精神生命、精神生活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对于人来说,精神生命、精神生活无法诉诸于人的感官,但却真实的影响人的生存、发展,影响人的幸福和快乐乃至生命品质。人追求和向往对现实世界的否定和超越,让现实世界永远难以满足人的内在需求,未来世界对于人来说永远是不确定的,人的内心必然产生恐惧、忧虑、孤独甚至绝望。理想信念是人的最高价值和终极目标的追求与确信,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具体目标和价值。正因为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具体目标和价值,让人在不确定的生命旅途中有确定的依托,给予追求超越现实的不满足的内心以精神抚慰。如果缺失了理想信仰,人就会纠缠具体目标和价值,不满足和不确定性的状态使人的心灵便无处挂搭,最终沦为无“家”可归的流浪者。所以,在本质上说,理想信仰是人对自己精神生命和精神生活的终极关怀。当下社会,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大行其道,理想迷惘、信念缺失,以至于人生没有什么可相信的东西,没有什么可仰望的东西,人生就会变得虚无,人的内心无法安顿。只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给予在不确定的生命和工作中,让精神、灵魂有个安身之处,在无常的生命和工作获得精神力量。理想信念对而言,不是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工具,不是获得金钱、权力、成功的法宝,而是生命的精神皈依和依托。梁漱溟曾经说过:人这一生总要解决三个关系:一是解决人和物之间的关系;二是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三是要解决人和内心之间的关系。理想信念要解决是人与内心精神的关系,坚定的理想信念建构个人永远精神家园,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安身立命之本。

(二)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灵魂。

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理想信念是强大的“粘合剂”,是凝心聚力的思想基础;对于一个政党而言,理想信念是一面旗帜;对于个人而言,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有什么样的行为。在我们社会生活实践中,可以体悟金钱观、工作观、苦乐观、婚姻恋爱观、幸福观、快乐观等,影响着我们的行为选择,而理想信念似乎对于我们行为影响不大。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理想信念是人的最高价值和终极目标的追求与确认,是决定其它一切事物价值的价值和其他一切目标的目标,居于人的价值体系和目标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使个体思想呈现出的明确指向性和稳定性,统领具体的价值和具体目标,进而统摄着一个人的一生。因此,习近平同志把坚定的思想信念形象比喻为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在党的思想建设中强调时刻拧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总开关”。可以说,理想信念就像个人身体中的GPS,不仅决定他的价值体系、思考方式、行为选择的偏好,而且能够用它安顿自己的内心,解释自己的工作生活,甚至用它去化解自己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进而在根本上决定个人命运。美国学者A·E·Winship在1900年做了一项研究,写成《Jukes_Edwards》一书。书

中记录近两百年来同时代两个家族的繁衍发展。爱德华兹家族人口数1394人,其中:100位大学教授、14位大学校长、70位律师、30位法官、60位医生、60位作家、300位牧师、神学家、3位议员,1位副总统。马克.尤克斯家族人口总数903人,其中310位流氓、130位坐13年以上、7位杀人犯、100位酒徒、60位小偷、90位妓女、20名商人其中有10名是在监狱学会经商的。Winship分析两个家族历经两百年家族繁衍了巨大的落差,结论是:有无信念信仰是造成同时代的两个家族巨大的落差的关键因素。爱德华兹家族是虔诚基督教的信徒,宗教信仰在精神世界种下了向善和敬畏的种子。马克·尤克斯是著名无神论的宗师,马克·尤克斯家族在精神世界中,没有信仰,没有敬畏,没有底线,有无信念信仰主导两个家族的生命活动乃至最终的命运。崇高的理想信念不是宗教信仰,但都是以神圣的价值理念和崇高的生命信念引导人,告诉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怎样做人。只有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的人,在党的事业和国家人民利益需要时,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面对名利诱惑时,才能筑牢防御的堤坝;身处逆境挫折时,才能保持不懈奋斗的定力。

(三)理想信念是人干事创业的精神利器。

理想信念通过赋予人以确定的、终极的价值目标和意义,让人从毫无意义的琐事中,从磨磨蹭蹭的踌躇中和碌碌无为的哀叹中摆脱出来,使人在生命及生活所敞开的无限的可能性和不确定中保持自身的坚定性、自主性和独立性。所以,人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和坚定志向,成为人超越自身现实境遇的强大动力。坚定的理想信念的动力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支撑人人行动的动力。心理学家曾提出过一个公式:动力=目标价值×期望概率。揭示了人的动力与目标之间的正比关系。行为学的研究表明,人在大部分时间、尤其是在关键时刻,其行为是由信念所决定的,也就是说,人的行为由信念指挥,有什么样的信念,有什么样的力量。信念越强烈,人的动机也就越强烈,驱使人们积极行动的力量也就变得越强大。所以,理想信念可以比作人的“发动机”。有了这个“发动机”,拥有行为永不枯竭的动力和源泉。二是激发人的潜能。坚定的理想信念会调动自身的一切力量,集中到既定的工作目标上,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战胜实现理想信念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1953年,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显示: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经过25年的跟踪研究结果:3%有清晰且长期目标的人,他们大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其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10%有清晰但目标比较短期的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成为各行业的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如律师、医生、工程师、高级主管等;60%的目标模糊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27%的没有目标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过得都不如意,常常失业,并且抱怨他人,抱怨社会。基于理想信念对个人的动力牵引,马丁·路德·金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能够使你倒下,如果你的信念还站着的话。因此,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保持个人生命充满活力,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精神武器。

(四)理想信念是提升人生境界的关键。

人生的境界是对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体悟程度,也标志着一个人的精神修养所达到的水平和层次。人生境界的有无可以决定一个人能否肯定自身生命的神圣性,人生境界的高低可以决定一个人活在世上的意义之大小。崇高的理想信念,不仅决定的一系列的具体观念和外化的行为,而且决定着人生境界的高低。理想信念指向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理想信念的不同,意味着他心中理解和把握人的生活世界不同。因此,表面上看,面对同一个现实世界和同样工作,实际上他们对于现实世界和同样工作的内心的感悟和意义不一样的,同时,价值取向和行为偏向也不一样的。在转型社会多种思想并存,利益主体间各种矛盾和冲突显现,“有了坚定的理

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4]就能够正确对待矛盾,超越一己私利,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理想信念及外化行为的总和则构成了生活的样式,即“活法”。理想信念的神圣性、超越性,不断提示现状的“不完美”和有待改进事实的绝对性,保持了理想与现实的内在张力,使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向理想形象无限趋近,使生命之流奔腾不息并保持向上向善的状态,从而创造丰满的人性和可能的生活。崇高的理想信念让摆脱功名利禄的羁绊,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精神文化、精神生活,更加注重精神提升和精神追求,更少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纠缠一事一物的得失,从而把他所处的物质世界提升到精神世界的境界,个人的幸福快乐随之增强。

总之,理想信念不仅是政治担当的外在要求,更是作为生命个体的内在精神需要。是否确立、是否坚定理想信念,不仅仅影响工作任务担当履职,更重要的影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实现。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414;413;50;149;415;23.

[2]习近平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N].人民日报,2013-09-10.

[3]新华网.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古田召开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 politics/

2014-11/01/c_1113074055.htm.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16;117.

(责任编辑:赖方中)

On Distinctive Features and Humanistic Care Spirits of Xi Jinping,s Ideal and Conviction Idea

LIUWen_fang

Ideal and conViction is human being,s unique spiritual phenomenon and the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human being,s existence.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the party and state leaders,Deng Xiaoping,Jiang Zemin,Hu Jintao and Xi Jinping,all emphasize ideal and conViction education.Xi Jinping,s ideas are particularly innoVatiVe and distinct,which aremainly embodi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its Value and significance to human are putmore emphasis,six objectiVe standards to inspect firm ideal and conViction are proposed for the first time,and the approaches to firm ideal and conViction are illuminated scientifically.The lofty ideal and conViction is the ultimate care of life,themain switch of life,the useful spiritualweapon to build a career,and the key to promote life realm.

Xi Jinping;Ideal and ConViction;DistinctiVe Feature;Humanistic Spirit

D0

A

1674-5612(2016)02-0001-05

四川警察思想政治研究中心课题《人民警察荣誉制度的构建研究》(CJS14B02)

2015_03_02

刘文芳,(1966_),女,四川资中人,法学硕士,四川警察学院思政部副主任、教授,研究方向:公安政工、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信念理想信念精神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为了信念
发光的信念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信念
拿出精神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