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让小学数学更加灵动精彩

2016-04-11 07:51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第二实验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6年34期
关键词:公倍数渔夫黄瓜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第二实验小学 乔 梁

回归生活,让小学数学更加灵动精彩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第二实验小学 乔 梁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注意及时转变教学理念,不断审视和反思教学过程,从中发现问题,总结教学经验,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设计,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回归;生活;小学;数学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数学教学逐渐变得自由、开放、灵活起来。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注意及时转变教学理念,不断审视和反思教学过程,从中发现问题,总结教学经验,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设计,充分发挥教学机智,灵活应对,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让数学学习回归生活的本质

生活即教育,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注意联系生活,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观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许多教师过于偏重教学目标的实现,脱离了生活实际,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注意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实现教学生活化,从而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促进学生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两个教学实例

【教学片段1】

在三年级一次数学单元测试中,有这样一道题:请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黄瓜长约3()。我在阅卷过程中,发现不少同学填了单位“厘米”。此时,感到不可思议,一根黄瓜怎么只有3厘米呢?于是不假思索地将这道题打上了“×”。当试卷发下来后,有学生就这道题提出疑问:“老师,黄瓜长约3厘米为什么是错的?”我听了感到非常奇怪,于是试探性地问一了句,“你们见过黄瓜吗?”该学生急忙答道:“当然见过,不仅见过而且吃过好多。”“那它有多长”“我们家炒的黄瓜就是3厘米啊”。此时,我才弄明白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原来他们见到的是餐桌上的黄瓜。于是,对着学生说:“这样,那老师明天带一根黄瓜来让大家看一看啊”。第二天,我带去了一根完整的黄瓜,学生很快就豁然开朗。

【教学片段2】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中“最小公倍数”概念时,我以故事引入创设问题情境:从前,在美丽的太湖边上有一个小渔村,村里住着一老一少两个渔夫。有一年,他们从10月1日开始一起打鱼,并且每个人都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老渔夫说:“我连续打三天鱼要休息一天。”年轻渔夫说:“我连续打五天鱼要休息一天。”(屏幕上打出两个渔夫的对话和一张10月份的日历。)有一位城里的朋友想趁他们一起休息 的日子去看望他们,那么,在这一个月里,他可以选哪些日子去呢?你会帮他把这些日子找出来吗?学生积极思维,努力尝试着找日子,有的学生在日历上画圈圈,有的学生一边想一边写,还有的学生相互交流讨论,过了一会儿,有少数学生选出了日子,然而大部分学生没能成功选出日子。此时,笔者对学生说:“要想准确选出日子,必须讲究有效方法,同学们,你们可以试下两两合作,明确分工,一人找老渔夫的休息日,另一人找年轻渔夫的休息日,之后再把两人找的日子合并起来对照一下,看是否符合要求?”这样,很快地,学生成功选出了日子,并写在了黑板上,老渔夫的休息日为:4,8,12,16,20,24,28;年轻渔夫的休息日为:6,12,18,24,30;两人共同的休息日为:12,24;最早的一天是12。我继续追问学生:通过观察上面的数字,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甲说:“我发现老渔夫的休息日都是4的倍数。”

学生乙说:“我发现这些数字都双数。”

学生丙说:“我发现年轻渔夫的休息日都是6的倍数。”

我: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下面我们来分析下老渔夫和年轻渔夫共同的休息日12和24,这两个数字与4和6有着怎样的关系?

学生A说:这两个数是4和6共同的倍数。

学生B说:这两个数不仅是4的倍数,而且也是6的倍数。

学生C说:这两个数是4和6的公倍数。

我:同学们说的都非常正确,这两个数都是4和6的公倍数(于是将“共同的休息日”改成“4和6的公倍数”),那么“最早的一天12”又是指什么呢?(学生相互交流讨论)

学生D说:12是4和6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数。

学生E说:12是4和6的最小公倍数。

我:对,12是4和6的最小公倍数。在数学中,我们通常将几个数共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除0以外最小的一个公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整数a、b的最小公倍数可以记作[a,b]。

三、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让数学学习回归生活本质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时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从现实出发,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归纳、总结、概括,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自觉参与学习的强烈欲望和探究热情,将数学学习转化为学生生活的内在需要,让学生真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片段1中,对于学生说的“黄瓜长约3厘米”,一开始,我以为学生对长度单位未能建立成正确的认识,因而在运用时往往把握不当,出现错误。事实上,学生错误的原因主要在于他们“特有”的生活经验,而当我将一根完整的黄瓜真真切切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的困惑自然迎刃而解。学生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其知识经验不断被激活、利用、调整、提炼、积累、提升的过程。这样,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实施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数学教学,学生的知识经验得以丰富和完善,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片段2中,我以故事形式提出问题,让学生借助“选日子”这一具有实际意义的“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分析、解决问题,感知“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特点,亲身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在整个思考探究过程中,学生情绪高涨、兴趣浓厚、思维活跃,这样既帮助学生积累了知识经验,又提升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公倍数渔夫黄瓜
清新脆嫩的黄瓜
黄瓜留瓜要注意两点
我喜欢黄瓜
小小数迷泽西之小房间里的大世界(下)
渔夫和小猫
渔夫之利
浅谈快速求最小公倍数法
浅谈快速求最小公倍数法
摘黄瓜
快速求最小公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