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的管理艺术
——在学校实施人文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2016-04-14 02:13王素艳
教育家 2016年32期
关键词:校长人文师生

文/ 王素艳

校长的管理艺术
——在学校实施人文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文/ 王素艳

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那么如何对学校进行管理,让师生在和谐的校园中快乐地成长,是我从2006年任校长以来思考最多的问题。学校管理的模式很多,但我对“人文管理”情有独钟。因为这种管理理念是从“以人为本”出发,提出管理者要以师生发展为目的,不是硬性规定如何去做,而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促进人的思想内部发生深刻变化的催化剂。多年来我正是秉承着这样的管理理念,时时坚持以师生为本,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简单谈一谈在学校中如何实施人文管理。

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是人文管理的基础——细节决定成败

校长作为一个学校的精神教练,就要时刻本着为师生服务的思想,真诚待人、踏实做事,而且一定要有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坚持通过网络、报刊、媒体等多种途径不断地学习政策法规、关注教育新闻,并从中敏锐地发现自己学校存在的问题,以扬长避短,未雨绸缪。当我在新闻里看到雷击伤害师生事件时,即刻想到我校还没有防雷设施,第二天就马上向局里打报告申请,同时对全体师生进行防雷安全讲座。我一直在想,如果师生的安全都没有保障,人文管理还从何谈起!因此我和班子成员时刻心系师生安全,把它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校处于交通要道,来往车辆非常频繁,在我的多次呼吁下,在教育局和公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在校门口修了两条缓行带,并立了一块警示牌。每次全体教师会上,我都反复强调:老师们一定要注意路上安全。因为你们的人身安全才是学校最大的财富。另外当我发现学校二楼栏杆太矮,而且从门卫处还得知,十多年前就有一学生摔下去,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为了不让这样的悲剧再次重演,我就向局里反映此事,教育局领导也十分重视此事,在十一放假期间就加高了栏杆。此举得到了家长们的广泛赞誉。可以说我对学校强烈的责任感和问题意识为人文管理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真诚关爱全体师生,处处凸显人文情怀,是人文管理的核心——关爱拉近距离

好校长应该重视以情治校。以情待人是一种领导艺术,更是人文管理的核心所在。校长要热情关心人,以情动人;要诚恳待人,以诚感人。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做到这一点,校长和教师就能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学校就有了凝聚力。各项工作任务才能出色完成。因此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我总是将心比心,多念老师的好,多想老师的难,尊重老师的人格,对老师总是笑脸相迎,让大家心情愉快地工作,并时时体谅老师们工作的疾苦,尽最大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炎炎夏日,学校为老师办公室购买了饮水机,开学初,班子成员都要亲自到办公室,了解老师们办公所需,及时采购办公用品,随时做好后勤保障。当然学校经费确实非常紧张,我们就时刻注意在其他方面节俭,比如,像学校各种活动的宣传条幅、宣传栏等大多是由几位中层领导和老师们手写,我们领导班子使用的备忘录、记事本等一直用的都是反面纸。除做好物质保障外,我们还注重精神鼓励,在各种节日到来之际,我总要和领导班子成员对全体教师送上最温馨的祝福。另外对孕妇们更是给予更多关心。因为我理解这一阶段是女教师最幸福但也是最艰难的时期。学校对学生也是同样倾注了更多关爱。当看到孩子们顶着烈日清理校园荒草干得大汗淋漓时 ,就叫人马上买来冰棍,亲自送到孩子手中,孩子们吃着凉爽的冰棍,都甜甜地笑了。当我发现学生们每天中午总是站在院子里广播时,学校马上想办法改广播线路,把广播系统挪到了档案室,让孩子们终于免受了严寒、酷暑之苦,广播的积极性更高了。

营造民主氛围,加强制度规范,是人文管理的前提——民主树立威信

有人将人文关怀和制度规范对立起来,其实我认为唯有将两者有机地融合,才能共同构建科学、民主的人文管理模式。常言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实中,如果忽视制度管理,情感有时会显得苍白无力。而制度规范恰恰为实施人文关怀提供了有力保障,二者相辅相成。如果没有制度规范,学校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石;而如果没有人文关怀,学校就会失去生机与活力。正所谓刚柔并济,使刚性的规章制度与浓郁的人文氛围有机结合,使制度闪耀着人文的光辉。因此我们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依靠师生办好学校的思想,为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激励教师多做工作,做好工作,我们在学校原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先后制订并完善了《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教职工奖励制度》《教师备课制度》《教师考核制度》等多项制度,促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正因为每项规章制度都是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上制定出台的,就使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内涵、意义通过教师个体的理解内化为指导自己行为的“催化剂”,使全体教师知道: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自己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它对整个学校工作具有什么意义和作用。这样的制度不仅具有权威性,而且更为广大教师所接受,是教师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一种良好形式。

作为校长还要非常尊重师生们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因为师生能够主动向校长提建议,这是对校长的信任,也是一种主人翁意识的表现。因此对师生反馈上来的建议,只要是学校力所能及又能够促进学校发展的,学校都认真采纳,并最快作出答复。当孩子们反映教室没有窗帘后,学校当天就去找人量尺寸,没几天就把所有教室的窗帘全部挂上。当女孩们反映说树上有青虫,很害怕在树底下乘凉玩耍,学校就立刻让门卫打药,同时通知学生不能用手摸树叶,以免中毒,并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天带班领导巡视的一个重点。有的老师非常希望能像学生一样,也能得到学校颁发的喜报,珍藏在自己的成长记录袋里。对这个建议,学校也及时采纳,当老师们在结业典礼上捧着一张张鲜红的喜报时,那幸福满意的微笑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帮助教师成长,创设满意课堂,是人文管理的关键——帮助成就教师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最终取决于教师的工作质量,对学生最大的人文关怀莫过于造就一批好老师,开发好课堂。因此关心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就成为人文管理的关键。而教师的成长在课堂,为此即使工作再忙,我和主抓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每天也要坚持深入课堂,了解教学困惑,以帮助老师们尽快提高课堂水平。有位名家说得好:“真心诚意地赞美别人一句,就能让人多活二十分钟!”因此每次听完课后,我总是本着“优点说够,缺点说透”的原则进行评课。对老师教学中的每一个闪光点我都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赞赏,让老师们欣喜地看到自己所长,继续发扬; 对于不足之处,我从不指责训斥,而是耐心地帮老师分析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但渐渐地我发现,即使提出再好的建议,也只能是课后补救,远没有让学生第一次就听得透彻、学得明白。鉴于此,我和教学领导又采取和老师们课前一起备课、课上跟踪听课、发现不足现场指导、课后再评课的思路指导教师,老师们受益匪浅。而且通过听课,我们总是把老师教学中共性的问题,提炼成教研专题,通过和老师们一起研讨,我和教学领导作专题培训,再进行课堂跟踪的方法,对老师进行有的放矢地帮助。总之这一切都本着从教师的教学实际出发,助教师专业成长,创学生满意课堂,让学生们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尽情体验着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

可以说,实施人文管理,真正拉近了学校领导与老师间的距离,使整个学校形成一种强烈感人的气氛,师生精神振奋,积极向上。老师们的勤勉敬业使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无论是全区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还是在期末教学质量验收、各项检查评比等工作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老师们再苦再累,没有丝毫怨言。当老师们踩着朝霞而来,踏着夕阳归去的时候;当老师们抱病坚守在三尺讲台;当几个身怀六甲的孕妇们,拖着浮肿沉重的身子依旧悉心辅导学生的时候……这些场景令我无数次地被感动着,老师们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无私奉献的真谛,同时也在鞭策和激励着作为校长的我,唯有继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去探索更科学有效的学校管理方法。让学校真正成为师生们快乐成长的和谐校园将是我不懈的追求!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校长人文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麻辣师生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论校长的修养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