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互联网+”博物馆

2016-04-14 20:42黄添威
参花(下) 2016年4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

◎黄添威



小议“互联网+”博物馆

◎黄添威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概念深入人心,在博物馆这个行业,也碰撞出了绚丽的火花。线上预约,线下活动,手中博物馆、掌上讲解员。近年来,“互联网+”的成熟为博物馆、数字化博物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互联网+ 数字化博物馆 虚拟博物馆网上博物馆

博物馆与“互联网+”现已充分融合,线上与线下博物馆不在于二者择其一或两者兼顾,而是如何结合实体和虚拟两种手段,以实现互补,形成合力,共同建设面向社会、面向民族、面向未来的“数字化博物馆”系统工程。

一、“互联网+”博物馆的优势

1998年,河南博物院是较早一家在互联网上开设自己网站的博物馆。[1]互联网给博物馆带来了很多思维理念上的变化,而最关键的,是从原本的重视物到现在的重视人,博物馆从原来的藏宝馆逐渐转变成博物馆,它的社会作用不再仅仅局限于保存历史文化遗存,而产生了延伸,更多地向着为教育教学、传播文化服务。比如,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开通数字化“展区”,分门别类地展示了甘家大院的馆藏文物精品,[2]客户端能够实时定位观众的参观地点,第一时间推送所在展厅的文字、图片、语音介绍。随着微博微信新媒体技术的成熟,南京几乎所有博物馆都拥有官方微博或微信公众号,及时便捷准确地将博物馆的活动信息推送给目标受众。

二、网上博物馆的展示方式仍然存在一些困惑

目前网上博物馆的主要呈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第一人称式,另一种是陈列式。第一人称式是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在虚拟构建的3D博物馆中游览;陈列式是博物馆将藏品的图片、音频、文字介绍上传至网站平台,观众直接可以看到藏品的信息。两种方式各有利弊,第一人称式更具有代入感,观众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游览的过程中去,但往往由于构建虚拟博物馆框架耗费时间长,成本高,所以可供展示的区域少。陈列式虚拟博物馆只需要几张图片和几段解说文字就能搭建起来,它更像一个大的数据库,游客更像是在检索信息而非游览信息,所以它也有其弊端。

比如“身边的南博”这个网上博物馆,它是一个第一人称式的博物馆,虽然这个博物馆的下载链接放在了南博官网的显著位置,但里面游客的评论还停留在2011年,可见这个博物馆并不受到欢迎,原因有很多,该网上博物馆需要下载客户端,而这个客户端足足有300多MB,下载之后打开这个客户端,里面只有区区几个展厅,展品的数据量缺乏,展览的形式单一,可以逛的空间太少,游览一次网上博物馆还不如去看一场纪录片来得更加生动形象,随后这个客户端在电脑就被笔者“打入冷宫”。

笔者认为,网上博物馆的展示方式应该将两种呈现方式相结合,观众能够任意选择游览方式。中华艺术宫数字博物馆是我国首家在线上提供全场景虚拟浏览的博物馆网站。[3]它的呈现方式相对比较亲民。馆方以馆内实际参观路线为依据,将参观范围内的所有空间串联起来,把实体中华艺术宫全部搬到了网上。中华艺术宫通过高精细的图像、大数据的内容、易于上手的全场景浏览,带来了真正“高大上”的网上博物馆,具备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博物馆”的基本要素。

三、数字化设施更新维护不足

虽然目前在数字化博物馆建设中,场馆设施前期投入都不少,但后期维护与运营往往却出现问题。在博物馆中投影仪是使用较多的设备之一,投影仪的灯泡是最容易损耗的,它是一个耗材,有些博物馆的投影图像早已模糊不清,字幕都看不清楚,音响喇叭里发出沉闷而又模糊的声音,实在有碍观瞻。由于设备老化、疏于管理、维修迟缓,使得博物馆里越来越多的数字化设备停止运营,许多科技含量高的设施纷纷闭门谢客,挫伤了观众对博物馆的整体印象。

四、互动的博物馆才有活力

互动、分享是互联网精神的核心。观众不仅仅只能从藏品本身获得感慨,也能从其他观众的感受中获得共鸣,这就是分享的乐趣。现在的博物馆、纪念馆大都已经开设了自己的微博微信账号,推荐关注二维码、发布特色展览介绍,实时语音讲解,已经相较于过去有了明显的人文情怀,有了更多的服务精神,但互动还仅仅处于浅层次的状态,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领取礼品之后再取消关注的现象也是经常发生。真正的互动是情感上的互动,观众自发的宣传对博物馆的评价,比如微博“故宫淘宝”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故宫淘宝是2015年11月成立的,目前基本上它的每条微博都有超过数千次转发与评论,并且这些评价都是真人,是“活粉”,这不仅仅依赖于文创产品的设计成功,在营销方面也具备当下互联网上的文化特征,注重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毕竟自己亲身参与的,才会有感同身受的情况,存在感和成就感会更强。

五、结语

互联网给博物馆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一些跨行业的思索,本文分析了“互联网+”博物馆中出现的一些细节问题,只有重视互动、重视观众的主观感受体验,才能吸引观众,博物馆才能真正实现其文化窗口的职能。

参考文献:

[1] 刘子建,牛培欣.借助数字化技术推进太山景区的新发展[J].文物世界,2012(01).

[2]数字化让博物馆从“高冷”变亲民,[EB/ OL].http://www.nanjing.gov.cn/hottuijian/201505/ t20150519_3312646.html.

[3] 互联网巨头抢食数字博物馆[EB/OL].http:// collection.sina.com.cn/yjjj/20141211/0831172864.shtml.

(责任编辑 刘月娇)

作者简介:(黄添威,男,南京艺术学院,研究方向:博物馆建设)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