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游褒禅山记》一处译文的质疑

2016-04-14 20:37江西省南康中学邱文华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褒禅山单句复句

●江西省南康中学 邱文华

对《游褒禅山记》一处译文的质疑

●江西省南康中学 邱文华

笔者在教学中注意到,近年来人教版必修2的“教师教学用书”一直把《游褒禅山记》中“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这句话视为因果关系的复句,笔者认为其理解值得商榷。先看相关段落的原文和译文——

原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人教版必修2《游褒禅山记》)

译文:“地方平坦而且路程近,到达的人就多;地势险峻并且路程远,到达的人就少。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人教版必修2 “教师教学用书”《游褒禅山记》译文)

笔者认为,这句话应该是一个单句而非复句,教参对该句的翻译是经不起推敲的。

要判断该句是单句还是复句,关键是要弄清“人之所罕至焉”是不是一个独立的句子;而要弄清“人之所罕至焉”是不是一个独立的句子,对其中“之所”作用的把握尤为关键。

在文言文教学中,“之所”结构常被分解为“之”和“‘所’字结构”。

作虚词时的“所”字,它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来说,“所”大多用在动词(包括活用为动词的名词和形容词)或动词短语之前,使其后面的动词或动词短语变为名词性短语,因此,“人之所罕至焉”中的“所罕至”是一个名词性的短语,意为“很少到达的地方”(“焉”为句尾语气助词,无实际意义)。

再看“之”字,“之”在文言文中用法比较复杂,这里只谈作助词时的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独用,一种是和“所”字连用。

单独用时,助词“之”主要有下面几种作用:可译作“的”,如“欲诛有功之人”(《鸿门宴》);可作宾语前置的标志,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可作定语后置的标志,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可起调节音节作用,如 “填然鼓之”(《寡人之于国也》);可取消句子独立性,使主谓结构变为偏正结构,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等。上面几种用法都不适合我们所探讨句子中“之”的用法。

“之”和“所”字组合在一起成为“之所”结构时,“之”可看作是定语的标志。王力先生在其编著的 《古代汉语》中说:“由于‘所’字和动词结合以后组成的词组带有名词性,所以能够被定语所修饰。”这话可视为“之”用作定语标志的依据,据此,句中的“人”可视作“所罕至”的定语。而类似的例子在中学教材中很常见,如:“纵一苇之所如”(《赤壁赋》)、“较秦之所得”(苏洵 《六国论》)、“亦余心之所善兮”(《离骚》)、“君之所知也”(《烛之武退秦师》)等等。“人之所罕至焉”中的“之”也属此类用法。

据此,我们可认定,“人之所罕至焉”并非一个独立的句子,而只是作为单句“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中的一个成分。“人之所罕至”意为“人们(的)很少到达的地方”;句中作为连词的“而”,并非表因果关系,而是表并列关系。

最后,要准确理解该句的含义,还有一个词语我们需探讨一番,这个词语就是“险远”。

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的教参和复习资料都认为“险远”在该句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笔者也同意此种看法。如果把它当词类活用看待,“险远”就跟“人之所罕至焉”一起作“在于”的宾语,我们便可把该句译为:“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和人们很少到达的地方。”但笔者更倾向于保留“险远”形容词的词性特点,让它跟“人”一起作“所罕至”的定语 (上面王力先生的论述可作依据),这样,我们便可把该句译为:“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和人们很少到达的地方。”

这两种翻译,于事理和语法都说得过去,但笔者认为第二种翻译更简洁。而无论哪种翻译,都比教参的理解更为合理。

猜你喜欢
褒禅山单句复句
连动结构“VP1来VP2”的复句化及新兴小句连接词“来”的形成
从《明妃曲》和《游褒禅山记》出发探究王安石的学者形象
汉语复句学说的源流
褒禅山旅游发展对策
略论复句分类与对外汉语教学
参考答案
2015年《时代英语》高二第1期参考答案
深思慎取意 细说与君听——《游褒禅山记》主题一元论
2014年《时代英语》高二第4期参考答案
2014年《时代英语》高二第五期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