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百年煤城转型发展新征程

2016-04-16 19:44张常荣
奋斗 2016年1期
关键词:鸡西绿色食品石墨

张常荣



开启百年煤城转型发展新征程

张常荣

“十三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鸡西作为百年煤城,既面临着煤炭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更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要与全国同步实现两个翻番目标,必须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按照黑龙江省实施“五大规划”、建设“龙江丝路带”的战略部署,紧紧抓住转型发展这条主线,大力实施“三大战略”,做强“四大主导产业”,着力走出一条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全力构筑转型发展新优势

鸡西是传统老工业基地,作为煤炭资源型城市,又受到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煤炭经济持续低迷等多重压力,转型发展迫在眉睫。鸡西要把着力点放在大力发展资源精深加工、培育接续替代产业、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上,全力推动产业层次向中高端迈进。

实施“两黑一绿一药”集群发展战略,做优增量。鸡西资源丰富,煤炭储量64亿吨,约占全省三分之一;石墨探明储量5.4亿吨,居亚洲之首;域内粮食总产超过130亿斤,野生中药材231种。作为战略性资源,石墨应用极其广泛。特别是近年来,国际市场对石墨及其精深加工产品的需求日益上升。同时,人们对生命健康越来越重视,市场对绿色食品和生物医药产品的需求有增无减。发展石墨、绿色食品、医药等接续替代产业,我们既有资源优势,又有产业基础,更面临难得的产业发展机遇。一是推动石墨产业向高端发展。以鸡西石墨产业园区为基地,以国家石墨中心为支撑,着力延伸四大产业链:打造蓄能材料产业链、打造超硬材料产业链、打造密封材料产业链,特别是紧盯石墨烯技术研发前沿,着力引进建设石墨烯加工项目,打造石墨烯产业链。同时,加快建设人才、标准、交易、检测、研发、产业六大基地,占领国际石墨产业制高点,将鸡西打造成资源配置最优、产业链条最长、产业规模最大、研发能力最强的“中国石墨之都”。二是推动煤炭产业向纵深发展。把发展煤炭高效清洁利用作为主攻方向,重点谋划推进20亿立方米煤制气、60万吨煤制乙二醇、400万吨低阶煤提质等项目建设,打造龙江东部煤化工产业基地。同时,大力发展矿业经济。坚持探、采、选、深加工一体化发展,加强石墨、硅藻土、大理岩等优势矿产资源勘查勘测。着力推进石墨等非金属材料研发、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硅藻土矿井及硅肥和环保建材、钾长石开发等项目建设。三是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向精优发展。以绿色食品深加工为主攻方向,延伸粮食产品、畜牧产品和山特产品三大产业链。积极发展精制大米、方便食品、植物蛋白、乙醇等粮食产品加工;高端配方奶粉、灭菌鲜奶、肉类精细分割制品等畜牧产品加工;蜂蜜、蜂胶、山野菜等山特产品加工,打造龙江绿色食品强市。四是推动医药产业向规模发展。以北药深加工为主攻方向,推动北药种、加、销全产业链发展,打造5万亩北药基地,建设北药检测、研发、仓储物流中心,推进刺五加种植及中药饮片提取项目,壮大医药产业集群,打造龙江北药之都。

实施企业裂变升级战略,做大存量。鸡西有工业企业3556户,其中规上企业111户,坚持以打造“百亿航母、十亿板块、亿元群体”为目标,鼓励域内企业根据消费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升级发展;兼并重组,扩张发展。围绕升级式裂变,重点推进生态饮品、石墨深加工等项目。围绕扩张式裂变,重点推进企业搬迁扩建项目。围绕合作式裂变,重点推进类石墨烯、大输液生产等项目,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鸡西特色的工业转型升级之路。

二、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实施“两个转变”战略,努力打造持续增收新格局

我省提出发展绿色农业,建设全国最大、优质安全的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鸡西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树立工业化理念和市场化思维,加快推动“两个转变”。

全力推进种植业向畜牧业战略转变。鸡西地处北纬45°黄金玉米种植带和黄金奶牛养殖带,域内有百万亩草原,每年可转化为饲料的剩余粮食超过100万吨。坚持把发展高品质畜牧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推动粮食过腹增值、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以“两牛一猪一禽”为重点,全力建设龙江东部重要的优质奶源基地和肉类生产加工基地。发展规模化养殖。实施“三退三进”,退出散养、进入大户,退出庭院、进入牧场,退出村屯、进入小区,打造一批千头牛场、万头猪场,建设一批规模化养殖小区。实施标准化生产。推进“四统一”,统一规划、统一饲养、统一管理、统一防疫,提升养殖标准化水平。推动产业化经营。发展壮大汇源、娃哈哈等现有龙头企业,引进一批大型畜牧加工企业,构建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梯次增值的产业格局。

全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绿色品牌农业战略转变。

鸡西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天蓝、水清、土净、田洁,为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当前,绿色食品已成为国际食品贸易的主流,全球绿色食品市场以每年20%~30%速度增长,市场空间极为广阔,发展绿色品牌农业优势明显。建好“第一车间”。严格执行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大力实施“三减”措施,对绿色食品从生产到销售实施全程监控,从源头保证“舌尖上的安全”。扶强龙头企业。顺应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潮流,在生产、加工、营销、服务等多个领域培育龙头企业,重点壮大加工企业群体。推动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裂变发展。吸引域外知名企业投资绿色食品产业,推动鸡西由生产大市向加工强市转变。强化品牌营销。整合品牌,统一包装,统一宣传,统一营销,集中打造一批大米、肉类、蜂蜜、湖鱼等绿色品牌。加快发展互联网+,建设100个“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把绿色、有机种植数据展示到互联网上,把产地、环境、产品、品牌融入到线上线下销售之中。强化市场营销,推动绿色产品进入省百家旗舰店、千家连锁店、万家主流超市,提高鸡西绿色食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三、以开发开放为依托,实施“旅贸牵动”战略,努力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

我省提出多领域多角度发展服务业。对此,鸡西抓住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契机,坚持以游兴贸、以贸促游,促进旅贸融合发展,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做强旅游产业。鸡西坐拥大界湖、大界江、大森林、大湿地、大冰雪,自然景观美轮美奂,肃慎文化、北大荒文化、红色文化等人文景观丰富多彩,旅游开发空间巨大。立足资源优势,精心打造“一核、一带、三区、五基地”旅游格局。加快景区建设。积极谋划兴凯湖温泉度假村、兴凯湖—乌苏里江内河游轮等一批超10亿元特色旅游项目。重点建设兴凯湖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虎头儿童水上乐园等项目。开展4A、5A级旅游景区创建活动,打造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红色旅游示范区,推进兴凯湖景区封闭式管理、市场化运营,打造核心景区,推动旅游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变。开发精品线路。整合域内旅游资源,与域外精品线路对接,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突出特色、融合文化、打造精品,举办杏花节、啤酒节、环湖马拉松赛、冰雪汽车拉力赛等赛事节庆活动,推动“鸡西人游鸡西”。精心编排跨境游线路,做火“候鸟式”养老游、出境异国风情游、入境医疗康体游。创新宣传方式。加强线上线下宣传,推进“互联网+旅游业”发展。加强与国内百强旅行社合作,积极开发域外客源市场,叫响兴凯湖品牌,进一步提高鸡西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繁荣商贸产业。鸡西交通便利,高速公路、铁路、航空、口岸构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体系,发展商贸物流业优势明显。坚持以“龙江丝路带”建设为引领,对接俄罗斯开发远东,建设东方自由港机遇,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力构建开放型经贸体系。建设跨境大物流。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大力推进虎列铁路、虎林支线机场、密山口岸物流中心、鸡西国际物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多式联运、冷链物流、仓储配送、电商快递、商务配套“五大中心”,打造现代物流枢纽城市。打造跨境产业链。坚持“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吸引生产要素向口岸聚集,打造以粮食、木材、能源为重点的跨境加工产业链,推动对外经贸转型升级。境外建基地,重点支持发展木材、粮食、牧草、天然气回运。境内建园区,重点扶持利用俄方资源发展深加工,建设龙江东部出口加工基地。发展跨境大商贸。发挥大型商贸企业带动作用,加快建设密山、虎林边民互市贸易区,打造龙江东部商品集散中心。

(作者系鸡西市人民政府市长)

责任编辑/杜金莹dujinying@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鸡西绿色食品石墨
石墨系升温球的实践与应用
努力让鸡西发展更快人民生活更好生态环境更优 全力开创鸡西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发展新局面
《绿色食品工作指南》(2018版)
《鸡西石文化》出版
什么是绿色食品
石墨烯的健康路
黑龙江鸡西油页岩综合利用过程能效分析
鸡西矿业集团瓦斯发电机组尾气余热利用的实践和推广
石墨矿中固定碳的分析与探讨
石墨烯——未来材料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