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大学生礼仪志愿服务及其育人功能

2016-04-17 06:06
纺织服装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赛会礼仪志愿

丁 伟

(东华大学 旭日工商管理学院,上海 200051)



浅议大学生礼仪志愿服务及其育人功能

丁 伟

(东华大学 旭日工商管理学院,上海 200051)

大学生为大型赛会活动提供礼仪志愿服务是市场需求、大学生自身优势以及校方牵线搭桥等多重因素合力的结果。礼仪志愿服务除了具备一般志愿服务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选拔性、机动性、品牌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有助于大学生认知社会、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也为高校开展育人工作提供了创新平台。

大学生;礼仪志愿服务;育人功能

1993年,共青团中央发起了青年志愿者行动,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拓青年工作领域、服务社会需求的一大创举。20多年来,志愿服务一直被视为高校开展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当下,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志愿者工作种类更多样、分工更细致,一种基于大型赛会活动的礼仪志愿服务逐渐走入人们视野。礼仪志愿服务一般是指从事引导、接待、翻译等具体工作的志愿服务类型。高校在组织大学生参与礼仪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如何发掘礼仪志愿服务活动的育人功能,成为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 大学生从事礼仪志愿服务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志愿者是指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计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人员[1]。大型赛会活动是指由政府或相关民间组织主办或承办的大型体育赛事、重大会议、大型经贸文化活动等,如奥运会、亚运会、世博会、青奥会等[2]。在大型赛会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大学生以志愿者身份服务于各种赛会活动,参与礼仪、引导、接待等志愿服务,具有可能性与必然性的统一。

1. 市场经济发展提供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当下经济体制改革逐步迈入深水区,国家政策等多项条件有力地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拥有经济、文化、交通等多方面优势,经常性主办、承办多种大型赛会活动,在活动举办时必须有大量的工作人员来保证其顺利运转, 因此大型赛会活动对会展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在一定条件下,一些大型赛会受到筹备时长、经费预算等方面限制,正式的工作人员数量有限。为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就需要通过其他渠道面向社会广泛招募志愿者,这就为高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提供了舞台,而礼仪志愿服务作为一项具有一定门槛的服务类型同样面向大学生敞开大门。

2. 大学生具备形象、气质等方面的优势

高校大学生总体素质较高,接受过高等教育或正在接受高等教育,无论在形象气质、思维方式、学习能力、语言表达、待人接物等方面的素质都超出一般群众[3]。而大型赛会往往需要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为中外来宾提供咨询、引导、接待、翻译等服务,大学生在这些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利于其从事礼仪志愿服务活动,且能够较好地展示主办方形象,成为彰显当地文化和特色的亮丽风景线。

3. 市场需求与实践需求的契合

对于大型赛会的主办单位来说,需要以较低成本招募礼仪志愿者以便活动顺利进行;对于渴望参与高端活动的大学生来说,作为礼仪志愿者参加大型赛会活动能够积累经验、增长见识、实现自我价值;对于连接校外资源与校内学生的学校相关部门来说,组织学生参与礼仪志愿活动有利于提升学校知名度,展示学生的良好风貌。因而,大学生作为志愿者参与大型赛会活动,是市场需求与实践需求的契合,主办单位、学生、学校三者之间存在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内在需求与外在动力,可实现三方共赢[4]。

二、 大学生礼仪志愿服务的特点

大型赛会的礼仪志愿者除了具备一般志愿者的基本特征,即它是一项自愿、无偿的服务社会行为之外,同时还具有符合岗位性质、体现大学生身份等方面的鲜明特征。

1. 特殊岗位具有选拔性

大型赛会活动规格高、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针对礼仪志愿者的岗位特点来说,需要志愿者具有外形、气质、语言等方面的能力,方可承担咨询、引导、接待、翻译等任务,同时还应当具备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以便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保证会务工作的顺利进行。这样的岗位特点决定了礼仪志愿者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慈善义工,其具备一定的选拔性,需要执行一定的准入门槛,如身高、形象、语言等方面,经过层层把关之后由学校或主办单位进行相关培训,考核达到合格的标准之后方可进入岗位。

2. 从事工作具有机动性

现代大型活动的举办是一项庞杂的工程,需要招募数量众多的志愿者作为正式工作人员的补充,并形成清晰而有效的分工,同时需要各个岗位志愿者的协调与配合。礼仪志愿者更是如此。在实际工作中,礼仪志愿者根据任务需求通常被划分为咨询、引导、接待、翻译等多个工作岗位,而不同岗位之间存在着诸多衔接与配合。例如,一位语言不通的外宾在会场走失,需要返回会场某个位置,这时候就需要熟悉会场情况、具备翻译能力的工作人员进行灵活机动的引导。参与类似大型赛会的礼仪志愿者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慈善义工相比,更加体现出大型赛会活动从业者灵活机动的特点。

3. 组织活动具有品牌性

大型赛会活动的主办方出于方便沟通、协调、管理等因素考虑,通常倾向于依托学校团委、志愿者协会等官方渠道,以统一组织的形式面向在校大学生招募志愿者。因而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赛会志愿服务的同时,其代表的不仅是个人或专业、班级,更多的是代表学校形象,其一言一行影响着主办单位乃至社会对于学校的评价和口碑。

作为外形更加出众、言行举止更加高标准、严要求的礼仪志愿者来说,其在赛会活动中的表现格外关乎学校的口碑和美誉。例如,东华大学礼仪志愿者连续多年服务于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颁奖典礼、上海市新春音乐会等大型活动,出色地完成了礼仪志愿服务工作,已经在社会上赢得较好的口碑。因而,组织大学生参与大型赛会活动,也是展示学生风采、提高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一项举措。

三、 大学生礼仪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

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学校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5]。利用大型赛会活动开展志愿服务,有利于大学生更为深入、全面地认知社会,更加有效地锻炼、提升综合素质,从一个新的视角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方法和渠道。

1. 认知社会的良好窗口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缺乏广泛接触社会的经历,对人生的体验和思考不够深刻,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化价值观盛行,更加容易受到西方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6]。高校组织大学生礼仪志愿服务工作,对于开拓学生认知社会的窗口具有重要意义。大型赛会活动往往规模大、水平高、影响广、参与人数多,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活动充满着正能量。如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奖颁奖典礼、上海市海峡两岸青年交流论坛、上海市团代会等活动,大学生礼仪志愿者在从事礼仪志愿服务的同时能够近距离感受社会的发展变化、改革释放的红利,有利于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中不容易迷失自我。

2. 提升综合素质的优良平台

大型赛会中的志愿服务对于赛会的顺利举办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志愿者自身而言,能够参与到盛会中也是极为难得的锻炼机会。尤其对于礼仪志愿者来说,因为其承担着接待、引导、咨询、翻译等任务,能够在活动中近距离接触到高端嘉宾、较为全面地了解赛会内容,这种经历对普通大学生来说是十分难得的。

一方面,大学生参加大型赛会活动有利于开拓视野、增加阅历。如上海市品牌经济论坛、上海市海运首航仪式等活动,大学生可以更多地接触社会的多个领域,在与工作人员、其他志愿者、与会嘉宾等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提升认知社会的能力。

另一方面,大型赛会中的礼仪志愿服务,如上海市交响音乐会、上海书展等活动,有助于提升志愿者的审美情操,塑造人格魅力,并且将这些良好风貌带到自己的日常学习、工作与生活中。而这些素质和能力在职场应聘,尤其是面试环节,易于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和认可,为推动学生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 开展思想政治育人工作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在提供礼仪志愿服务时,往往用较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们任劳任怨、不怕辛苦,只求最好、只求参会人员的满意[7]。这种“不扬鞭,自奋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思想政治育人的良好体现,是空洞说教式思想政治教育所无法达到的。礼仪志愿者参与高端活动所接触的人和事使其眼界更加开阔,因而自我要求更加严格,这种“韧劲”有利于其在求职、求学等自我发展的道路上更好地获得成功。据不完全统计,东华大学礼仪志愿者团队2015、2016届毕业生中,多人获得市级、校级“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成功考取名校研究生、赴海外留学或入职世界500强企业,其就业(升学)质量远高于所在专业的平均水平。这也从一个侧面展示出礼仪志愿服务项目的育人成果。

四、 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礼仪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应当主动学习、感悟、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是对于肢体动作的标准;“君子讷于言、敏于行”是对于言行举止的规范;“束发、右衽”是对于梳妆打扮的要求。礼仪志愿者无论是通过培训学习还是实际操作,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践行,这种新颖的途径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育人工作的大胆创新。

[1] 王志伟.以水运会志愿服务为例谈大型赛会志愿者的组织与管理[J].山东省团校学报,2011(2):13-16.

[2] 郝海媛.会展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与培训[J].管理方略,2015(3):150.

[3] 卢奉杰.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49.

[4] 俞寒冬.大型活动中高校志愿者的管理研究[J].经济论坛,2010(11):212.

[5] 袁艳.弘扬志愿者精神 发挥育人功能:浅谈高校志愿者服务的育人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0):239.

[6] 吴鼎.高校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的内涵及价值[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6.

[7] 秦海月.大型赛会中高校志愿者的心理疏导[J].科技文汇,2013(8):175.

2016年国家创新创业项目资助课题(16T10808)

丁 伟(1988—),男,安徽蚌埠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E-mail:dingwei@dhu.edu.cn

G41

A

2095-3860(2016)05-0421-03

猜你喜欢
赛会礼仪志愿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赛会制视角下中超联赛不同水平球队位置球员跑动表现分析
我志愿……
鸟的赛会
礼仪篇(下)
孝——礼仪第一礼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