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 让人生更丰富

2016-04-19 18:20李开复
中国商人 2016年4期
关键词:创业者用户

做最真实的自己

如果不是这场病,我肯定无法从过去的生活、工作和许多思考模式当中急流勇退,重新思考五十岁以后我的人生应该怎么安排。历数我的过去,我有幸在乔布斯、施密特等引领世界风潮的人身边学习成长,也有幸在PC时代历经苹果、微软等全球首屈一指的大公司淬炼,在网络时代历经谷歌这些科技公司的熏陶,以及在美国硅谷和中国的中关村崛起时,参与过最有创意的工作。这些多数人一生所梦想、追求的职场经历,我都具备了;我也拥有相对丰厚的收入和名望;并且在能力所及之处,尽量帮助年轻人,成为许多青年心目中的“开复老师”,可是,难道这些就是我渴望的“成功”吗?

我在病中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身心煎熬,除了化疗副作用带来的痛苦,更多的痛苦则来自“看山不是山”,对自己过去的许多信念、价值观,产生了动摇,开始探索思考自己到底为什么而活。

乐做凡人

治疗结束,身体状况慢慢恢复稳定。褪去过去的光环,赤裸裸只剩下一个自己,不必顾及面子、形象问题,反而享受到失去已久的轻松和自由,让我和真实的自己更加靠近。

自1998年夏天回到中国创建微软中国研究院,我便开始频繁地跟国内学生接触,希望尽我所能地帮助年轻人找到正确的方向:接下来,自2009年9月负责谷歌中国的各项业务后,为了招聘到最优秀的人才,我频繁地飞往全国各大城市,跟大学生面对面交流,每一场演讲都让可容纳数千人,甚至上万人的大礼堂或运动场爆满。后来,我开始在微博固定发表文章,我的粉丝数暴增至五千多万……因此,不论是在北京还是在中国的其他城市,我常常被眼尖的人认出来,然后要求合影、签名,偶尔为之尚可接受,太频繁时就觉得别收坤涛。后来家人都不愿意跟我出门,因为走到哪里都不自在。

回到台湾却没有这种困扰。我在台湾很少上媒体,或许是因为台湾人腼腆内向,即使有人认出我,也只是远远看着,不会上前要求什么。刚开始难免有几分落寞,甚至有种繁华落尽的感概,不过,在大病一场,鬼门关走过一遭之后,这样的心情就越来越淡漠了。因此,那天晚上我就穿着休闲运动服,毫无负担地混在一群年轻人当中,在摩肩接踵的夜市小巷里吃路边摊,逛了一家又一家的特色小店。

乐做凡人的领悟当中,最有力量的影响来自两个女儿,还有先铃。她们在我身边,非常了解我过去有多么的“卓尔不群”,可是丝毫不受影响。

回顾自己的人生,我为年轻人稍感担忧的是,因为社会的价值观太单一,这让他们容易徘徊于媒体吹捧的功成名就或是金钱物质的表象。再加上渴望鲜花与掌声的脆弱心理,让自己没有看清楚这一生想走什么路。我想提醒大家的是,人这一生是为自己活的,要去实践自己心中独特的梦想,如果一个人到今天还没意识到那是什么,我觉得他就应该花一生的时间去追寻这件事是什么,然后在找到之后,义无反顾地朝这个方向走去。

创造自己的价值

我在和大学生的对话中曾经提到:“一个辛勤的农民终其一生留下一块良田,他一生过得平谈无奇,却实实在在。一个好老师,爱学生如己出,他不一定出名,却可能成为很好的典范。这个世界的进步,包含了多少默默无闻的升斗小民不问回报的付出?只要一个人的一生对这个世界有所贡献,无论是老师帮助学生。医生、护士帮助病人,还是清洁工维护环境整洁,都是一种贡献:要曾经帮助过别人,无论是拯救一个人的生命,还是为他人带来欢笑,都是一种帮助。”

写下这些文字时,我的心里充满了被想象激荡起来的情感。病过一场,这些文字传递出的信念,就坚决地要求我逐条如实履行。当被推到生命终点的面前时,我一次又一次地质问自己:抛开所有外在名声和世俗成就的光环,我是否成为自己想要做的人,能够得到自己的肯定?

我常提醒自己“用宽容的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用极大的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以渡边的故事为例,死亡给了他勇气,激励他在自己的职位上“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而官僚体制、社会风气不是他可以改变的,人们的感动像泡沫一样虚幻不真实,但即使大环境如此,我们还是可以在有限的范围里“创造自己的价值”,因为不论多么微小的贡献,都可以慢慢积累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或者,成为一种无形的价值。

所以,评价一个人是否成功,不是看他的名望、地位,而是看他如何将自己的禀赋发挥得淋漓尽致。有时候我觉得,人生就像一场比赛,在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之前,我们自己挑选筹码,也挑选游戏。人生最后的评价,就取决于你能不能用最少的筹码,玩出最精彩的游戏。

带着这样的信念,我想,不论何时何地,不论处境如何,我都会激励自己不断地“创造自己的价值”。于是,当我一帆风顺时,我会尽力追随我内心的声音,帮助年轻人圆梦;当我因为生病不得不暂停工作时,我也会听从身体的呼唤,放慢脚步、松开双手,悠然见南山,自在且自觉地看生命将会把我带往何处。

乐助有缘人

大病初愈,本以为人生即将走到尽头,没想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我又多了不少年可以活。从鬼门关绕一圈重新回到人间的心眼已非旧时心眼,我看人、看事物的角度也跟过去不同了。

病后重生,仿佛老天爷真的听到了我的呼喊,赐给了我重新开始的机会。科技的进步、网络的发达,让我与年轻的朋友的沟通变得更加直接、便捷。

有一次我到卡内基·梅隆大学演讲,结束后收到一封大一新生的来信。这个年轻女孩勇往直前的冲劲儿深深地感动了我。她在信中说,十三岁时被我的书激发,决定追随自己内心的渴望到美国读书。跨出父母为她准备好的舒适圈子,拼尽全力考上了美国的高中,提早面对世界的严酷挑战,种族歧视、校园霸凌都没能打退她,一路自我鞭策,跳级拿到了纽约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入学许可。

真的很感激选择了这条路,跳出了舒适圈,因为这是一切梦开始的地方,因为它让我看到了更大、更广阔的世界。

后来正巧她暑假想回中国实习,既然如此有缘,就帮她找了个实习机会。

纯粹的付出带来纯粹的快乐

生病之后,我越来越觉得生命之中有很多东西无法全然用科学解释,尤其是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所以,我提醒自己要珍惜跟每个人的每次相遇。因此,对于素不相识,但是有缘相见的陌生人,也越发怀着珍惜、感谢之心。不管是我的微信粉丝团,还是新浪微博粉丝,只要情况允许,我一定是亲自回复,甚至相约见面细谈。如果缘分正好,我们可以探索一下有没有什么可以共同努力的事。

回到台湾这段时间,在健康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低调地参与了很多主管部门和民间小团体的聚会邀约,算算可能见过一百多个朋友。正好当时台湾在推广创业拔萃计划,希望帮助创新企业走向国际,同时将国际化的观念带到台湾。见到管中闵这么一位认真,一心想要新气象,积极作为的官员,在他的感召之下,我当然是义不容辞地响应。

而李涛和王文华这两个老朋友帮我结了很多善缘,帮我用自己的方式为台湾的创新活动贡献一己之力。李涛原来是台湾最有名的媒体人,这几年我们接触得比较多,通过他的基金会,我结实了许多做公益的年轻朋友。听听他们的点子,给出具体的改善方向,帮他们穿针引线,把他们介绍给相关的朋友。李涛对我不计时间成本的投入感到意外,幽默地提醒我:“约了你就来,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也不怕掉身价!”然而,我非常享受这种真诚却淡然的关系,在每一个互相交流的时刻,心里干干净净的,没有太多想法,只是直接表达关心;当机缘过去,就互道珍重,相忘于江湖。

最特别的是,有一次我和王文华的团队筹办了一个梦想招募活动,他在网络上公开提供一次商业建议的面谈机会,但没有透露来宾就是我。

这是个很有趣的改变,不再像过去那样,必须是精英团队,或者大公司,或需要经过投资经理重重筛选。我们就从这些完全不认识的新朋友入手——王文华他们不认识,我也不认识——纯粹依据投来的题目和内容来征选,其中还有一个艺术基金会如何永续经营的项目。

有一次李涛跟我说:“有的朋友觉得你好冷哦。”我还愣了一下,“怎么会这样呢?”他帮我分析,“或许是因为你说话带点儿北京腔,加上一路都是人生胜利组,即使再谦卑,可能有的人还是会觉得有点儿距离。不过,现在你是从胜利组的神坛来到了凡间,这么巨大的改变,让你从原先习惯的胜利组,重新思考人生,你将走出新的境界,更成熟、更无碍。”

确实,我敞开了自己,自由接纳来自四面八方的缘分,宁可为了与一群年轻人见面分享经验,而拒绝跟一群话不投机的大老板同桌吃饭。别人想破头也无法理解我怎么会愿意花时间在一件全然看不到利益的事情上,但我心里却很清楚,当我不再斤斤计较付出时,才能获得最真诚的人情互动。

2015年春节前夕,当飞机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我的心突然激动起来。“回来了,我真的回来了!”

整整17个月,我在生死线徘徊,即使后来病情渐趋稳定,但因为还没跟医生谈过,不能确定目前的健康状况能否允许我重拾这份热爱的工作。

排除各种心理设限,我还是决心回到创新工场。只是,一抵达北京的当下,我竟然有点儿近乡情怯,也有种历经生死、人生重新开始的振奋感。

我的人生三平衡

先前有人问我准备什么时候退休?

我不打算退休。我的人生主要分配在三件事情上:一是工作,二是公益,三是家庭+朋友+休闲。随着年纪的变化,这三者的比例也有所调整。下面是我个人的分配比例,每个人的比例不同,但趋势应该类似。

三十多岁:90%给工作,1%做公益,9%给家人、朋友及休闲

四十多岁:85%给工作,5%做公益,10%给家人、朋友及休闲

五十多岁:75%给工作,10%做公益,15%给家人、朋友及休闲

六十多岁:50%给工作,20%做公益,30%给家人、朋友及休闲

七十多岁:25%给工作,30%做公益,45%给家人、朋友及休闲

我认为这三者都不能降为零,因为:

如果工作为零,那么头脑就会退化,在社会上的话语权,甚至公益的影响力都会下降。

如果公益降为零,那么就太功利、太自私了,只为自己,没有社会责任感。

如果家庭+朋友+休闲是零,少了亲情、友情的温暖与爱,生命缺乏滋润与调节,人基本上跟一台机器没什么两样。

说到这儿,也要庆幸,参与创新工场的好处之一,就是三者的比例可以随我调整。

尽管刚从鬼门关前走一遭,但我仍然热爱我的工作,绝不会因病退休。尤其现在的创新工场几位合伙人共同擘画、形成的工作价值,是我工作生涯中最向往的。

做创业者的伯乐

第一天复职进公司,早晨八点钟,我一踏进办公室,发现全公司的人竟然都到齐了,欢迎我回归。真没想到他们会把场面搞得这么温馨、热烈,回来见到这么多同仁,开怀地笑呀、拍手,心里顿时感到一股热热的暖流流过。

离开公司期间,创新工场的业务依旧蒸蒸日上,新聘了好多员工,所以有十几张面孔是我没见过的,他们起哄说要讨拥抱。我开玩笑说:“没有这么便宜的事,你们先要做自我介绍,说得够精彩,才能得到拥抱。”于是他们就卯足劲儿把自己儿时糗事,宅男故事统统都说了出来。

在我离开工作岗位的17个月里,创新工场自然形成了一种没有英雄、人人多出一份力的工作模式。虽然整体环境有了剧烈的变化,创业浪潮汹涌而来,各种创新基金也纷纷成立,跟两年前我暂别时所面临的环境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但他们都很默契地各司其职、自主决定,尽量不来打扰我休息养病;而他们做的决定都很棒,我们的投资回报甚至比以前更好。

真正高效的时间管理

修过死亡学分之后,我的人生走到了另一个阶段。过去的我,工作第一,事业第二;现在,家人第一,健康第一。正如我前面提到的,走到不同的阶段,人生任务的轻重比例自然需要有所改变。

或许也应该感谢老天,在人生中场以后让我得了癌症,提醒我该调整生活重心,每周只工作一半的时间(这比我预期的规划早了几年)。我觉得人生的选择,其实就是时间的安排管理。我常说,人生有两个主要的财富:才华和时间。我们的一生可以说是时间来换取才华;才华越来越多,但时间越来越少。如果一天天过去,时间少了,才华却没有增加,那就是虚度了光阴。所以,必须节省时间、高效地运用时间。

我特别想提醒大家,不要成为“紧急”的奴隶。事情分轻重缓急,“重要”和“紧急”是不一样的。比如,“准备明天的考试”是急事,而“培养自己的积极性”则是重要的事。人的惯性是先做最紧急的事,但往往因为这么做,而致使重要的事被荒废。大部分紧急的事情其实是不重要的,而许多重要的事情并不紧急。因此,不要把全部的时间都去做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比如,打好知识基础,学会做人等等。每天管理时间的一种方法是:早上安排今天要做的紧急事和重要事,睡前回顾这一天有没有做到两者的平衡。

对于还需要为事业冲刺打拼的年轻朋友来说,我的经验是,成功和兴趣有着直接的关系,面对没有兴趣的事情,也许只能产生20%的效果;如果遇到感兴趣的事情,也许能产生200%的效果。若要最大化你的生产力和影响力,首先要找出你真正热爱的事情。由兴趣驱动的工作会带给你工作的渴望、意志、专注、自信,以及正面态度,这时成功就离你不远了。

人生走到现在,我最想给出的忠告是,再怎么追求事业成就,都不能赔掉健康,这是至关重要的。真正投入你的工作中,为你的生命创造价值,你需要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渴望、一种意志,但不是所有的时间。我听到有些朋友被我的经验所感动,追随自己内心的热情,积极地去圆自己的梦,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

找回初心,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现在的我仍和过去一样热爱工作,但我现在学会了放下偏执,更平衡地满足每个方面:每周一定要和家人固定聚餐、陪母亲打牌,并且继续保持运动,注意饮食、睡眠、压力的均衡;保证每天睡足七个半小时,每周有四个小时的运动时间。有人需要我帮忙,我不会再计较是否最大化地利用了时间、最有效地发挥了影响力,只要我感觉自己帮得上忙的,就会很乐意跟他们见面,在微信和微博上跟关心我的朋友保持交流互动。

这次生病并不是我第一次体会到这些道理,但是我第一次发现,其实我们非常脆弱,只要悄悄把追求世俗价值里的名利当做自己的人生目标,你真正想做的事往往就被蒙蔽了。我们应该花更多的精力,挖掘自己内心真正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然后守住初心,不受诱惑地尽力去实践。我想这样的人生才会圆满,没有遗憾。

(文章摘自《向死而生》 李开复著)

P46 周鸿祎:伟大的公司都是从做一款产品开始的

小处着眼

我们在一个行业干久了,就会很武断地认为应该教育用户,有些技术应该灌输给用户。但一个小白用户,去一个饭馆吃饭,或者到4S店买车,到京东买一台电视,他们的决策真的是理性的吗?其实不是,他们是非常感性的,他们喜欢一个东西,完全和我们想的不一样。所以有时候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我们“专业人员”认为很重要的事,消费者没有感觉。

相反,你无意中做了很小的事,但消费者觉得对他影响特别大,这个创新就很大。如果你能够影响到千千万万的消费者,那件所谓的小事就不再小。举个例子,微博很流行,但之所以流行就因为它有独到的技术?实际上,微博之前博客早已存在,但是我相信没几个人能坚持写博客。你不可能每天都写2000字,所以你就一个月写一次,一年写一次了。

其实微博是在博客的基础上做了一项微创新,缩短了字数。140个字,会发短信就会发微博。它降低了所有人的门槛。今天很多人都很浮躁,大家都在网上看标题,所以140个字满足了快速阅读的需求。它还对新闻和资讯的生产方式产生了颠覆,因为它让很多人进来了,很多人在写微博,看微博,对传统媒体,对传统门户,对新浪自己都是一种颠覆。

微创新最重要的是换位思考,从用户角度出发。很多公司特别是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公司,干的很多事情都会慢慢地从自己出发,总觉得自己做一款产品用户就该用,很少想用户怎么看。

在面对很多强大对手的时候,我们想到的所谓大事,对手也想到了,因为对手往往比你强,最后容易忽略的往往是小的体验,所以从小的体验出发才有可能颠覆对手。

小步快跑

在产品的开发周期上,一个原则叫小步快跑。过去,我们总想着有个伟大的想法,在屋里弄一帮人,闭关三年,横空出世。等你做出来了,就算产品符合当年的需要,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市场早就不一样了。再说,万一你没赌对呢?所以现在互联网讲究的是用最低的成本、最小的规模、最快的速度去尝试一个粗糙的东西,快速拿到市场上去试,市场好就趁热打铁,乘胜追击,不好就赶快换方向。

现在我们很多的创新,很多不起眼的小功能都是不断改进做起来的。所以,当你想到一个主意时,速度是最重要的,不是要做得特别完美,而是尽快把产品做出来。不管产品做得多粗糙,只要有核心功能,就要尽快把它放出去,让用户去用,让用户去骂。你要经常看看用户有什么反馈,亲自在论坛上回帖,亲自与用户用QQ交流 ,在微博上盯着用户的反应。这是每一款产品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关于产品,我提两个数字慨念。第一,产品刚出来的时候最不重要,哪怕第一天有1000个用户,第二天有2000个用户,第三天有3000个用户,第四天有5000个用户,这就是一条健康的曲线。但是如果我们花了很多钱做推广,结果第一天有1万个用户,第二天还是1万个用户,接着第三天8000,第四天5000。大家会更加喜欢哪条曲线?肯定是第一条增长曲线。所以,做产品不要在乎绝对数,而是要关注相对的增长趋势。

第二个数字,就是产品有很多环节,如果满分是1分,但每个环节我们都只做到0.8。你以为产品出来就是0.8分?错了,是0.8乘以0.8乘以0.8,总分是0.51。功能越多,数字就越小,产品失败得就越快。所以,功能更贵精,不贵多,要在每一个点上做到极致。

不要平台化思维

微创新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不聚焦,其实我也经常犯这种错误。大公司是不容易聚焦的,比如360现在有6000多人,企业变大了,有一定实力了,需要同时做好多业务。相反,小公司更容易聚焦,更容易微创新,因为小公司更容易聚焦,更容易微创新,因为小公司没办法,不想聚焦也不行。创业只有两三个人,十几条枪,所以只能干一件事,甚至只能做一个功能。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会把这个功能做到极致,无意识中进行了微创新。

有头大象,我们怎么也推不动它,但如果你把力量变成一把锥子,很有可能就把它刺痛了。很多人说,未来要做成一个伟大的公司,但我觉得再伟大的目标,也要从小的引爆点开始突破。

在进行微创新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老想着做平台。无论是创业公司还是转型互联网的传统企业,最忌讳的就是一上来就冲着宏大的平台化思维做,因为用户不会因为你做了一个平台就接受你的产品。说服用户使用你的产品,不需要你吹嘘的十大功能,只需要一个突破点就可以了。

大公司就最喜欢平台战略,但往往因为不聚焦,从而丢失用户。互联网的平台都不是做出来的,都是积累起来的,是在为用户服务的过程中形成的,最开始都是从一个点做起。如果在2006年360按照安全平台的思维去做,肯定早就死掉了,因为要成为一个平台,要做的东西太多。

如果今天手里有1亿人,就很容易取得成功,就像腾讯有用户,插根扁担都开花,而其他人种树苗怎么浇水都不行,因为没有土壤。所以很多企业是被平台战略害死的,因为平台战略给领导做报告特别好听,特别宏大,特别符合中国人的概念。但最大的问题是消费者不买账,消费者不会因为360通过了一个无线平台战略,开了一个无线平台战略发布会,就选择你的商品。消费者永远会问你一个问题:我上你的网站,装你的软件,你解决我的什么问题?

创新需要土壤

2011年10月,浙江省某市政府发布了一个重大的人才工程,以5年为一个培养周期,每周期投入培养经费5000万元,邀请两院院士做导师,培养100个“乔布斯”式领军人物。结果,这个消息一下子爆开了,“培养100个中国乔布斯”成了一个大笑话。

其实这里有误解。人家说要培养100个乔布斯式的领军人物,说白了就是培养创新领袖。我在so.com上搜了一下关键词“创新+工程”,结果有知识创新工程、社会管理创新工程,每一个是不是听起来都挺宏大的?

但我非常确定地说,而且我一直以来都持这样的观点:今天的中国没有乔布斯,谁说自己是乔布斯,谁就是骗子。中国13亿人口,难道就没有在智商、个性、创新力方面抵得上乔布斯的年轻人?我觉得,如果按比例来看,绝对有。他们就像种子一样,但可惜落到了一片不宽容的文化土壤上。宽容是创新之水,如果没有宽容之水浇灌,那这土壤就很难支持创新,再好的种子落到这片土壤上,也长不出乔布斯来。

我讲创新,翻来覆去讲,举出各种案例来讲,讲了很多,但最后发现这些东西都是术。我们能不能创新,能不能培养出乔布斯式的领军人物,最后还是落到我们是否有支持创新的宽容文化上。

那么,什么是文化?

不是讲讲《论语》、讲讲《易经》就是文化,文化是我们每个人遇到一件事,脑子里出来的本能反应——善恶判断,是非标准。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中国文化对企业的价值判断,不是看这个企业有没有创新,有没有为用户创造价值,而是看它有没有赚钱,有没有上市,有没有市值上百亿过千亿。简单地说,我们现在判断企业,乃至判断一个人的标准,还是成王败寇。

我们每个人都很崇拜成功,我每天都在努力地工作,也是为了证明我不是一个失败者。每个人都愿意聆听成功者的声音,是因为很害怕自己会失败,我们对失败在文化上并不是特别宽容。

但是创新意味着什么?创新一定意味着失败率特别高,失败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我们今天看到的成功企业,背后躺着100家跟它一样,甚至比它更努力、更优秀的公司,但是运气不好,失败了。虽然它们同样做一件创新的事情,但是因为它们失败了,很多人就不看好。所以,在我们这个文化里,创新的失败率很高,到处存在这种无形的压力,这会让很多人不愿意去做真正的创新。

大企业也不能免俗,同样的文化,对失败它们同样怀有深刻的恐惧。所以,不管有什么新模式,都会让小公司先去探路、蹚雷,小公司做不成,大公司不会有什么损失。小公司一旦做成了,大公司立即跟进,这样出错的概率最小。这就是所谓“稳健的竞争策略”。

在这种情况下,大公司就像一个小孩,因为营养好,也可以涨到1.8米,有成年人的体格和实力,但是它的心智可能还在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水平上。他们可能振振有词地说:“我抄这些小公司又不犯法,有什么错?这些小公司还不是全抄国外的?”所以,不要指望我们行业里的大公司能像美国一样输出什么价值观。

在中国,你想要创新,还得承受另一种苦恼。在美国商学院,颠覆和破坏式创新是经典理论,会被创业公司奉为圭臬,但我在国内一讲颠覆和破坏式创新,大家就会潜意识里想:周鸿祎不是好东西,天天讲破坏和颠覆。在西方,小公司起来,破坏了大公司的商业模式,会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数码相机出来让胶卷相机没有生意,今天手机让数码相机卖不动了。而法律从来不保护商务模式,法律只保护知识产权,只保护商标。

但在中国,360通过创新,破坏了大公司的商业模式,有的法庭竟然认为这是360的罪状,全球任何国家的法律从来不保护商业模式,在中国却是个例外。

所以,我最近花了很多时间到处鼓励创新,但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是指望不上了。我在中国互联网的丛林和烂泥里跟鳄鱼们打斗。我希望现在的媒体,包括我们的教育,能够一起努力,逐渐地改变中国文化里对创新的价值观。如果这种价值观能够有所改变,我相信中国优秀的年轻人肯定很多,一定会形成美国那种创新和创业的氛围,最后中国才能出现真正的硅谷精神和乔布斯。

容忍失败

今天,所有中国的企业家成功之后都开始吹牛,讲自己当年如何创新,如何运筹帷幄,每年大家都要听这样的企业家 布道。如果大家照着别人的方法原封不动地做一遍,可能不会失败,但也不会有创新,不会大成。

创新99%是要失败的,因为创新一定是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在未来开出一条路,在黑暗中找到一个火种。

但我们普遍的价值观是什么呢?我们崇拜失败吗?错,我们崇尚成功,鄙夷失败。我们现在是一元价值观,谁最有钱,谁是中国首富,谁做的企业市值大,大家就崇拜他。在这样的价值观里,很多人都不敢创新,因为害怕失败。当你真正去创新的时候,很多时候缺的不是智商,也不是情商,而是胆量。

我们都请成功的企业家来演讲,媒体也总是把荣誉、报道都给那些成功的企业。但是我们是如何看待失败的?如果每个人心里都是一元的成王败寇的文化,中国的公司将永远不会去创新。

有一家公司特别喜欢抄袭,我跟他们交流说:为什么你们不做一些敢为天下先的事情呢?他们老大语重心长地告诉我:有些事情看不准,让年轻人、小公司先去试。他们不成功,我们就不用再去耗费精力、金钱。他们真的能做成,证明这条路是通的,我们再上。这样我们的策略非常稳健,保证十拿九稳。这不是道德品质的问题,只是他特别害怕失败,因为中国人丢不起面子。

这就导致中国的大公司不愿意创新,小公司创新,最后的结果却是给人当了铺路石,不是先驱,却成了先烈。所以,小公司也不愿意创新。就这样大公司抄小公司的,小公司抄美国的。美国出来一个团购,中国就来个“万团大战”。

所以要创新,我们要逐渐改变已有的观念,形成一种新的价值观。我们不再盲目崇拜单一的成功,我们能宽容失败,容忍失败。

有人问我,除了乔布斯我还喜欢谁。我告诉大家,是网景的创始人马克·安德森,他投资了马克·扎克伯格的脸谱网,是扎克伯格的幕后教练。当时马克·安德森握着小马克的手骄傲地说自己是网景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就问他网景是干什么的。他特别失落。这是20年前的故事,马克·安德森做了全世界第一款浏览器,但很不幸被另外一家公司摁死了。但他是我心目中永远的英雄,因为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的Chrome浏览器,以及中国各种各样的浏览器。

有的企业把竞争者摁死了,大家都很崇拜。但有的企业即使不成功,也曾经创造了历史,创造了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觉得也应该被尊重,被继承,这其实就是价值观的问题。

我在中国互联网遭遇过最大的失败,所以我宽容失败、理解失败。如果想要创新,最重要的是敢于尝试,不嘲笑别人,勇于面对自己的失败。

硅谷创业者的启示

我出差去美国,去的大多数是硅谷。去硅谷一般是接触两方面的人:一是风投,一是创业者。在中国参加慈善晚会、财经年会什么的,我都会觉得有些紧张、局促,因为不知道该跟大家说什么,但去国外的时候见风投、见创业者,感觉会比较好。国外的风投跟我谈得来,因为我也是创业者,说话直接,不绕弯子,除去语言不像海归们那么流利,他们觉得我反而更像硅谷的人,从思维模式上讲师这样。

几个月前,我到美国接触了一些硅谷的创业公司,跟年轻的创业者聊天,我有三个强烈的感觉。第一,与众不同的精神。这些人会有形形色色的“奇怪”的想法,甚至令人匪夷所思。你会发现,他们很注重跟别人不一样。这就是创新的一个重要特征。第二,产品经理精神。我遇到的创业者都是津津乐道地跟你谈他新做的一款产品,大家都会把目标聚焦在产品上,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第三,颠覆精神。一个毛头小伙子,十八九岁,那劲头感觉他就能改变世界,他就能干掉今天的某家大公司。

这与我们国家的互联网创业者是有区别的。老实说,我也参加了很多创业者的会,有相当多的创业者老喜欢跟你谈概念,O2O、可穿戴设备什么的。谈概念,我觉得是最乏味的,因为概念都是正确的废话。概念正确,并不意味着消费者一定要用你的产品。硅谷的产品经理精神,可能太务实,太实用主义,没有战略,但任何伟大的公司都是从做一款产品开始的。

基本上,硅谷的文化传统是产品驱动,这和我原来一直主导的产品理念是相符的。在硅谷,一般大家都不谈概念。因为我以前做过创业者——当然现在还是创业者——也做过投资人,后来发现谈概念除了自娱自乐,在行业里混点名声,其实根本影响不到用户。用户使用你的产品,只关心你做的是什么东西,能解决什么问题,根本不听你背后的理念。硅谷的创业者们会给你描述具体的产品是怎样的,以色列人也有这样的特点——解决问题,而不是空谈理念。

中国互联网是不一样的,创业者缺少一种胆量,缺少一种挑战的气魄。大家谈起来,都是在琢磨着怎么跟在大公司屁股后面分点钱,要么就是想着怎么绕道躲着走。除此之外,我觉得中国互联网创业者一是创新度不够。脑子里的想法,做出来的东西,没有那种与众不同的感觉,同质化严重。二是深度不够。我们做事,不由自主就往宽里想,好像什么都能干。但这么多创业者,你要能脱颖而出,无非是两种思路:要么是进入很新的领域,产生很新的想法;要么是在大家都知道的领域,想得比别人深,想到和别人不一样的解决方法。

有时候我会故意问美国的创业者有没有把业务延展到中国的想法。他们一般不跟你谈这个宏达的愿景,而是会向你描述很具体的东西,在这个领域深挖下去会有什么价值。听他描述,你就知道他在这件事上经过了深入的思考,做得很专注。中国互联网创业公司经常犯的错误,是狗熊掰棒子,这个我也能做,那个我也能做,每个人都给你描绘一个特别宏大的愿景。所以,中国互联网上大部分投资项目听起来很合理、正常,没有令人惊艳的地方,不会让你惊叹说:哎呀,他怎么会这么想呢?

我在硅谷转一圈下来,觉得特别受启发,就连我这样算是行业里干的时间比较久的,都觉得听到了很多新的思想。这种思想你可以不认同,我也有时候和他们争论,也不同意他们的一些想法,但这种思想的碰撞是非常重要的。有人说过,如果你有一个橘子,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俩交换了之后,结果是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橘子。但思想不一样,我们有两个思想,经过碰撞交流之后,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了两个思想,也可能碰撞出第三个思想,这是非常有价值的。

美国创业者做的很多事情让我觉得匪夷所思。当然,这些匪夷所思的事不一定成功,因为与众不同的事肯定是失败率很高的,但这正说明他们不怕失败。中国互联网创业者太害怕失败了,所以喜欢随大溜来寻找安全感。

大公司有钱有势有资源,采取跟随策略还可以理解,可笑的是市场的老二老三还要采取跟随战略。中国的互联网创业环境跟硅谷相比,从投资环境来说,现在已经不缺风投了,也不缺天使,创业者本身在挑战的勇气,勇于颠覆、与众不同的创新方面,跟硅谷确实还有很大的差距。

猜你喜欢
创业者用户
您拨打的用户已恋爱,请稍后再哭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人道酬诚
2018年最值得关注的女性创业者新锐榜
2018年最值得关注的女性创业者榜单
信用卡资深用户
数据中的创业者
互联网创业者
Twitter用户增长未达预期
草根创业者的思想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