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感”和“供给侧改革”

2016-04-20 02:24胡志强
工会博览 2016年8期
关键词:获得感体感简政放权

□胡志强



“获得感”和“供给侧改革”

□胡志强

今年“两会”的关键词之一是“获得感”。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政府去年工作时说,广大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对这种“获得感”,媒体称之为“民生温度”。

今年,是“十三五计划”开局之年,这个新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其社会学目标之一,就是可以量化表述的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因为,人民群众获得的多寡,是衡量国家各项政治经济政策的根本标准。

媒体将“获得感”的形象表述为“民生温度”很贴切、实在。所谓“民生温度”就是群众对国家一系列改革动作的“体感”,它不仅是真实的,也是双向的,需要政府不断在第一时间了解这种来自民众的“体感”,感受“民生温度”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自己工作,确定国是,最终,将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供给侧”改革,扎扎实实地与民生相结合,使其始终符合民意,符合中国发展进步的本质需求。

我们注意到,从去年开始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之后,中国的改革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一般的经济领域,很多改革内容指向了政治体制方面,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其中,政府需要简政放权,协调政策制度为经济减负……“解放生产力”“简政放权”“协调政策制度为经济减负”这都是直白的政治体制改革启动的表述。

毋庸讳言,在以往的改革发展进程中,由于“紧迫感”和缺少适合中国国情的经验可借鉴,我们存在着忽略人民群众“获得感”的问题,导致某些改革缺少了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尽管最终的改革成果还是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

在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说明它已经成为中国政府今后工作的核心目标价值之一,今天国人关于自身“获得感”的“第二象限”表述,也证明了本届政府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成就。我们有理由相信,当自己的“获得感”得到尊重并成为政府工作的目的后,人民群众第一时间参与改革进程的积极性会更加高涨,而始终有人民群众参与其中的改革,成功率将大大提高。

微评

期待最真切的“获得感”

@BB霜:记得小品《追星族》里说过“民族五干年,几首流行歌曲能行吗?”这样的话,虽然只是台词,但也说明了社会上中华文化传播不够给力。希望对传统文化不光要关注、保护、传承,还要让它们“活”在大众眼前。

@束缚的眼睛:现在允许生二胎,可身边的适龄夫妇都在担心没时间带孩子、接送孩子,“十三五”是不是可以适当延长产假,或扶持、发展下相关家政产业?

@大同古都:现在“红包”满天飞,用微信等手机支付的多了,电子诈骗的也多了。期待加强公民信息、电子金融安全,用法律约束起来!

@三伏天里不出汗:房改后的三无小区没人管,有的房屋还是危房,老化漏水、管道堵塞,公租房和廉价房没资格申请,买新房又差钱,希望“十三五”给这些“夹心层”多些获得感。

@微微守望:现在汽车进入干家万户,堵心的事也来了——居民区楼下洗车、修车的噪声不断,高峰期路上就成了停车场……期待“十三五”能让更多人成为有车一族,希望有车一族路畅人欢!

@丁K四卡:真心希望在“十三五”出台分级制度,明确哪些影视作品适合未成年人观看,哪些是需要成人引导下观看或禁止观看。要不带着小朋友看电影,猛的跳出什么画面,真的不好意思,不好解释。

猜你喜欢
获得感体感简政放权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人体体感感知机械手设计与实现
非触控式的体感机械臂交互控制系统研究
简政放权≠“减”政放权
“获得感”大盘点,你的2016有收获吗?
取消“两定” 简政放权的好开端
体感语境下的交互行为设计
简政放权环保公告真的取消了吗?
简政放权需依法改革放管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