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明天开始我要认真陪你做皂

2016-04-20 00:56沈杰群
工会博览 2016年6期
关键词:老爹手工女儿

□沈杰群



老爹明天开始我要认真陪你做皂

□沈杰群

当郭佳手捧一杯热茶坐到面前,我嘴唇犹豫了好几秒钟,慌乱摸索生硬的措辞。

午后的海淀真阴冷,容不下一丝和暖的阳光。街角的咖啡店熙熙攘攘,更适合两个久别重逢之人笑语促膝,说彼平生。2015年12月19日,我和郭佳第一次见面,却要直直戳进心海深处一扇最私密的门。门的这一边,一些人流着泪,说着悼念,想念一段不曾经历的往昔。而另一边,三生路茫茫,伸手难留女儿和老爹的四十五年。

12月11日,一位叫郭福顺的老先生走完74年人生,留下了“双冠”淘宝店“润和皂坊”。在北京西北角的城中村,这场生死相别令每个人猝不及防,而那间手工皂坊丁丁当当运转如旧,昼夜不歇。进门右手边的桌上,摊放着一本“和皂工厂制作计划表”,老爹遒劲的笔墨静静停留在12月6日。

作坊步伐不曾停滞。我看见,纸上新添的字迹娟秀,一笔一画接续着老爹的事业。大家都明了:人走了,皂坊还存在,这是老爹的心愿。

和郭佳一起度过的时光,我感慨颇多。这不仅仅是一个古稀老人创业的励志故事,我更在意爱和时间。爱不对等,人和人之间恐怕永不能完全理解彼此,但陪伴和宽容才是生命最珍贵的礼物。郭佳说,谢谢老爹留下皂坊,帮她熬过了分别之后那么巨大的空白,让时间慢慢流走,平复此间一切愧悔和忧伤。

完美主义:老爹有能力做好任何事

“去世前的两个星期,老爹心情不太愉快。”郭佳摩挲着茶杯,轻叹一口气。

“为什么?”我很诧异。

罹患胰腺癌,最后老爹身子已很虚弱,做不动皂坊的活儿。为哄他开心,郭佳的哥哥帮忙修模具,她爱人给皂坊的小院地面做平整,还焊了很多架子,希望“最快速度改善工作环境”。

结果,郭佳眼看着老爹忽然不高兴了,大伙做的事他通通不满意:“地面没找平,架子做得粗糙,这还叫活儿呀?”天天跑去皂坊紧盯工作进展。郭佳急了,开车时直接说:“爸,我们做这些事是为了让你高兴,你非得找气生,差不多就行了嘛!”

苛求完美,性情执拗。这样的父亲,她并不陌生。

小时候,老爹常给郭佳梳两根五股辫,玲珑而精致。但郭佳并不太乐意,老爹为了扎出“完美小辫”,会把她的头发勒得很紧,即使连连喊疼也不放松。

父母生有兄妹三人。1962年老爹大学毕业,1966年赶上“文革”,时局动荡,便将两个哥哥托付给两家老人养育。“小妹”郭佳成了身边唯一的孩子,老爹投注以格外的宠爱,以及诸多严厉的要求。

郭佳从小被告诫坐时两腿平放,绝不能跷二郎腿。直到上初中,郭佳才跟着班上的“坏女孩”偷跷一次二郎腿,“感觉像跨越雷池”。当时他们住在邯郸这个方言浓重之地,郭佳被要求必须说普通话,每天还得练大字。

懂事之后,成熟之前,一些隔阂长期埋于父女之间。“在我成长中,他注入东西太多,我用很多年来反叛和清除这些影响。”

读中学,郭佳想学物理,老爹执意要她读文科。郭佳填报理科志愿,老爹跑来改掉,郭佳又去找校长要求改回理科。几番纠缠,最终仍是听了老爹的话。高考,老爹为她确定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这一志愿,所以郭佳志愿表上只写了这一家。在她心里,这并非自己的预期,只不过达到了老爹期许的目标。

毕业后郭佳进入中央电视台,做纪录片。老爹认为她在该领域没优势,应该去《焦点访谈》。后来他又觉得女儿采访水平和形象都不错,应该改当出镜记者。“内心有一些抵触,他越这么说我越不做,他觉得好的东西我就没感觉,所以我偏要只做纪录片,只当编导。”

纵然心存叛逆,老爹一度是她的偶像——这位苛求完美的理工男确实优秀得闪闪发光。高中老师总问郭佳为何从来不提问,她暗自发笑:老爹都提前给我解决了,哪还有问题?郭佳遇到任何一道数理化难题,老爹总能不费吹灰之力解出。时隔多年,各种物理公式和化学反应他仍烂熟于心。

内心交织着崇拜与反叛,女孩长大了。然后有一天蓦然发觉:父亲变老了,不再严厉要求她了。甚至,需要依赖她。

上世纪九十年代,性情刚硬的老爹栽了跟头,丢了公务员工作,二十年间毫无收入。跟着女儿搬到北京,自尊心极重的老爹想找事做。没和郭佳商量,他偷偷到天通苑租了一个小小门脸,卖唐山特产烧鸡。生意惨淡,于是又自己做点小菜,和烧鸡搭配卖。

一日,母亲忍不住打电话给郭佳:“你爸太可怜,清早四五点钟开始拌小菜,骑车驮过去。”郭佳开车回去,眼泪都掉下来了:老爹拿两只白色塑料桶装着小菜,晃晃悠悠骑三十分钟才到天通苑。头发已白了,在风里颤颤飘着。“我爸是很体面的人,他居然把自己弄得那么狼狈。我当时想,为什么要混成这样呢?什么不做也能很体面啊。”

郭佳说:“爸,别做了。”老爹说:“不行啊,我都交了一年的房租。”郭佳说:“我来付,咱不做了。”

后来,母亲得照顾郭佳的新生女儿,留老伴独守家中。全家宠爱的小狗因癌症安乐死,老爹心情低落,同时生活失去了规律和陪伴。

为了让老爹的日子重归充实,郭佳萌生一个念头:给他开家淘宝店,专卖自制手工皂。

因缘和合:一间手工皂坊的诞生

与郭佳再次见面,“润和皂坊”刚开启一日忙碌。她身穿微旧的大红棉袄,脚蹬平底靴,和老员工范姐一道摆弄煤气炉。两口大锅,一只盛放10.98公斤的水,一只装载荷荷巴油、乳化剂等混合物。郭佳抬头向我微笑致意,眼角难掩倦意:“我们在做一种去屑护发素。”

其他人正给一款艾草洗衣皂进行打磨、包装。早晨霾困京城,皂坊的石板地面却渗进了一泓阳光。老爹气息无所不在,晾架上齐齐排列制好的新皂,屋子一角堆放自制模具和保温箱,桌上一叠打印的“工艺卡片”详细记录成分配比:“荷荷巴油”2093克比例65%、1127克“十六十八醇”比例35%……密密手写的“制作计划表”催促着生产进度。

如今这间小院的手工皂有了新品牌,“生合”——万物生长,因缘和合。老爹甚喜这两字的广阔。当初郭佳还想过命名“父予”,皂坊这件事,始于父亲和自己女儿小妤的机缘。

郭佳怀孕后对气味非常敏感,只能使用没有香味的沐浴产品。工科出身的老爹自告奋勇试做手工皂,首战告捷,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的热情度和创造力是惊人的,根据郭佳一篇文章回忆:“家里有的,如特级初榨橄榄油、有机茶油、大豆油相继被他变成了皂,接着,他竟然利用超市购物的机会,买了小瓶的月见草油、大瓶的芥花油做实验。”产品用途更是覆盖沐浴、洁面、洗衣、护肤、厨房清洁……甚至还有宠物专用皂。手工皂源源不断从老爹手中产出,远远超越家中所需,便拿去送给朋友们使用。

在郭佳的鼓励下,每样手工皂备货约50~100块,年逾古稀的老爹开起淘宝店。无须年轻人指导,这位老人对网络的运用熟练自如,而且“野心勃勃”和女儿说,手工皂只要开始售卖了,就必须是标准化产品——他完全视之为事业。

淘宝店开张了,郭佳悄悄发短信给几个要好朋友:“来店里买两三块手工皂吧,哄我老爸开心。”即使日销仅三五块,足够令老人心满意足,斗志昂扬。

“我家皂坊的转折点是李小萌。”三年前,郭佳在微博上发了一件趣事。老爹送来新出品的厨事液,她倒在碗里看了看,忘记收走。母亲那天恰好给外孙女熬银耳雪梨汁,错把厨事液当成喝剩的梨汁,端起来一股脑喝干净了。知情后还对女儿感叹:你爸做的品质真好,喝了一点事也没有。郭佳心觉搞笑:妈一直觉得老爹做什么都好。

郭佳的央视同事、好友李小萌转发微博,笑说是广告贴。然后李小萌没告诉郭佳,自己去店里买了老爹产品,还发微博宣传。郭佳正带女儿在外面游泳时接到先生电话:出大事儿了!店里厨事液存货瞬间卖光了!

“这是一个转机,淘宝店嗖嗖就有了一颗‘钻石’,我爸很高兴。买家越来越多,我们问三天后能不能有货,他毫不犹豫说行。”说到这,郭佳的目光黯淡了下来。“我到最近才开始知道,生产环节其实非常困难。我习惯了爸说行,他有能力解决一切问题。至于怎么做到,我从没想过。”

老爹为了制作厨事液,曾经一天一夜连续搅拌也不成功。失败了只能倒掉,反复调整。做10块手工皂,只需一个油瓶就够;但做100块,则需三四十公斤油。原料椰子油,一桶二三十公斤,全靠老爹一己之力拎起来。进入冬天,椰子油在桶里凝固了,口小倒不出来,怎么办?拿电热棒放进去,一整天也融不出几两油;如放锅里的开水中,锅又不够大。最后,老爹拿刀把桶划开,一点点铲出油。

这一切多如牛毛的繁琐和困难,老爹一字未提。

杯中的茶渐渐凉下去。“我感到很遗憾。我不后悔没有陪他,后悔的是老觉得自己照顾到每一个人,但实际上很多我看不见感受不到。”郭佳低下头,拭去一行清泪。

最后旅程:老爹爬着也要去做皂

“我爸做事热情一直比常人充足。”前几日,郭佳整理遗物,翻出老爹手写的“郭家肉包”、“郭家腊肠”。郭家每年除夕年夜饭,菜谱要正儿八经写在单子上,几荤几素,几凉几热,皆有安排。老爹厨艺极好,大家都喜欢他的炸酱面。“和他手艺一比,那些北京餐馆里的炸酱面真不能吃。”

淘宝店生意日益红火,老爹热度益增。郭佳找来义乌工商学院的毕业生蒋天孝打理店铺,又招了一个美工,办公室租在世纪城临街的旅馆。老人想念外孙女,今年春节后,郭佳便将父母接到世纪城住,皂坊也搬进田村的小院。

“润和皂坊”新址刚安顿好一两个月,老爹却病了。

8月,老爹因糖尿病住院。一天他擅自决定提前出院,给郭佳留张请假条,让她去办出院手续和取检查报告,自己则溜去做皂。

这一溜,与最后一项CT检查报告擦肩而过。报告显示,胰腺占位,恶性可能大。

8月17日,郭佳带老爹去协和外科检查,拜访做胰腺手术最棒的大夫。结束后老爹忽然想吃卤煮火烧。“和我预料的一样,边吃边各种不甚满意,时移势易,哪有一样的滋味呢?”但他仍旧吃得很开心。

几日后,医生告诉郭佳,老爹已经没有手术机会了。

“心理压力很大。他的时间不多了。”知其病情而不可明说。去不去皂坊,成了父女间的拉锯战。起初,郭佳拦着不准去,说要好好治病,查找疼痛原因,老爹回答:“不行,我爬着也要去。”后来,老爹察觉到病情不止糖尿病那么简单,便对郭佳说,如果不去做皂,只能困在家里胡思乱想了。他的理由总能说服女儿。

令郭佳心酸的是,到了后期,老爹私下通知母亲及其他人:“不要告诉郭佳我疼,她知道了就不让我去了。”母亲向郭佳“求情”:别不让他去,他害怕你不让他去皂坊。

郭佳停掉一个自己筹划半年的创业项目,解散了小团队,专注陪伴父亲。郭佳想明白了。如果专注治病,会是很绝望的结果,而老爹确实把最后一点生命力投入到皂坊了。他们开始思索如何让他开心,比如做淘宝店面、详情页、包装。一切努力,只希望老爹不要太累,能在活着的时候从皂坊的变化中得到更多乐趣,感觉所有事在如他所愿一点点变化。

父后十日:不由自主加快步伐

生命最后一程,有女儿天天陪伴,老爹很愉快,但免不了操心皂坊的事务,苛求完美。

12月7日,老爹74岁生日的次日。因挂念身体状况,郭佳让他别去皂坊了,他不理睬,两人闹得不太开心,路上一直没说话。忽然,老爹缓缓转过头:“郭佳,你有没有发现?你的眼睛很漂亮啊。”她心烦意乱地开车:“爸,我没心情聊这个。”

四天后,老爹郭福顺猝然离世。那竟成了他认真对女儿讲的最后一句。

蒋天孝告诉我,老爹时常向他夸赞女儿好孝顺。可郭佳依然内疚地认为,对于理解父亲,她经常自以为是。“什么是爱呢?我们能尊重接纳他原本的样子,没有附加的评判要求,就是爱。”

老爹已走了十日,“润和皂坊”照旧运行。随着媒体曝光,这间淘宝店吸来无数炽热目光。越来越多陌生人前来购买手工皂,悼念那位素昧平生的可爱老爹。

郭佳和皂坊成员们一直忙到深夜12点。几个人坐下来聊天,讨论倘若老爹在天有灵,看到他们这番忙碌,会说些什么呢?郭佳的先生开玩笑:“按老头性子会感叹:你们都是马后炮,早不听我的。”蒋天孝觉得老爹一定很开心,美工则说:“老爹一定指示:赶紧扩大生产!”大家全笑了。

在这个冰凉而充实的冬日,一帧记忆飘进郭佳眼里。小学一年级某天,放了学她正优哉游荡在马路上,一声怒吼冷不防地炸在肩头:“还不赶紧回家?晃悠什么!”她被结结实实吓坏了。那一瞬间的惊吓竟贯彻未来数年,无论何时何地,郭佳总觉得背后紧跟着老爹的眼,于是不由自主加快了步伐。

今天,明天,世界上再也没有一个老爹紧盯她了。可女儿,支持皂坊的人们,还是会快快地、认真地赶路,不敢停下。

【家庭相册】

我出生于1983年。从六岁半上古城第二小学起,我在校园里度过了18个春秋。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夕,我考入石景山区金顶街办事处成了一名公务员。翻开家中的几张老照片,我仿佛又经历了那30多年的岁月。胡彦春

1985年,妈妈带着不满三岁的我在古城公园里留影。

1992年,爸爸单位组织职工家属到承德避暑山庄游览。

2005年首都师范大学毕业,校长颁发毕业证。

2008年,参加工作入职石景山区金顶街办事处,在百泉山留影。

【岁月如歌】

猜你喜欢
老爹手工女儿
大三的女儿
海的女儿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老爹风”来了
手工DIY
富养女儿先富养自己
老爹
女儿福
我还想多死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