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泓淡墨如心绪自得丘壑在画中

2016-04-29 08:07白云天
美术界 2016年4期
关键词:笔墨画家绘画

白云天

画根始种正萌芽

南粤有名山——西樵山,樵山有雅士——罗礼文。此人身材虽小,但谈吐幽默,性格开朗,豪放大器。他的才学与胆识,令我钦佩不已:才学,指其有丰厚的知识和较高的艺术涵养;胆识,指其敢言人之不敢之言,又不人云亦云,敢于尝试改革,够勇气果敢。

礼文的画缘,萌于小学。他爱胡乱涂鸦,喜欢画《孙悟空大闹天宫》。中学时,得语文教师启蒙,学习人物素描,之后又得有缘人引荐,拜当时年仅29岁已闻名遐迩的画家——陈永锵为师,从此踏上艺术之道。

磨砺当如百炼金

起初,在陈永锵老师指导下,礼文孜孜不倦地临摹历代名家山水画,如范宽、李成、郭熙、唐寅等名作;同时也临摹宋代工笔花鸟画,还长时间进行白描训练。在瑰丽的艺术殿堂浸润中,礼文对绘画艺术更痴爱,梦想当一位著名的画家。

为节省金钱,礼文极度“贪婪”,把一张四尺纸裁开五六张来临摹。一年半载后,礼文画技精进,把各大名画皆临摹得形神兼备。陈老师大喜,随后,带礼文到西樵山写生、创作。一段长时间的反复临摹、写生、创作后,礼文的技法初步成形,创作水平不断提高。

1978年毕业后,礼文随陈永锵老师到南海工艺美术厂工作,参与出口画的美术工艺创作。在此,他大量绘画各类画种,技法得到更大提升。

“放歌天地,怀抱古今。”礼文在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对景物的自然状态进行观察和描绘,达到“人化自然”,由此开拓出一种现代的、全新的审美境界。

拔剑四顾心茫然

然而,礼文生活在那个文化都要被革命的荒唐年代,命运却在他还来不及推开梦寐以求的画家之门时,却意外让他走进了另一扇门。因家庭背景以及父母对艺术的偏见,致使礼文离开工艺厂,鬼使神差地学起中医来。为求生计,礼文弃医从商,当过服装设计,做过五金销售……残酷的现实,致使他的画家梦渐行渐远,几乎忘却当一名画家的初心。

2000年,偶然一次机会,礼文与朋友一起探访陈永锵老师。陈老师呼唤礼文重拾画笔。他的呼唤,点燃了极具绘画天赋、自幼酷爱绘画、画功深厚、对绘画艺术魂牵梦绕的礼文,唤醒了他的“画家梦”。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于是,礼文选址在西樵山下的岭南文化苑开办画廊。重拾画笔,追逐他的画家梦。

现实非礼文所想,大众的需求与艺术的审美迥乎不同。然而顾客是上帝。为满足客户需求,人家要什么礼文便画什么。同一内容往往会画上几十幅,他俨然成为一台复印机,不断地复制、复制、再复制,完全没自己的风格,更没自己的思想。繁琐如画匠的工作,礼文渐觉长此下去没意思,难以达成自己的“画家梦”,无法形成自己的风格,无法绘画心中之景,无法得到大众认可。

于是,他决定走出去,与当地画家学习、交流,去参加全国美展大赛,但常不如愿,屡不获奖。他反复思考,觉得自己如井底之蛙,一定要走得远、站得高才行。

吹尽狂沙始到金

2014年,礼文在南海画院的推荐下,到中国文化部北京现代工笔画院深造。

北京现代工笔画院高手云集。黄天胜、祈恩进、苏百钧等大师先后传授,让礼文大开眼界。在画坛名家点拨下,听课、赏画、看书、点评……礼文豁然开朗。

尝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乃足称画师。”为此,礼文踏遍黄山、泰山、太行山、贵州等祖国大江南北,进行写生,积累创作素材。

“敢言天地是吾师,万壑千崖独杖藜;梦想富春居士好,并无一段入藩篱。”礼文不甘围于先人藩篱,勇于常变,着重研究渐江、陆俨少的笔墨精髓,尊传统,主创新,独辟蹊径:突破图式的变化,巧用版画的构成,活用西洋画的光线,妙用中国画的传统笔墨,进行创新自己的画法,形成自己“笔如钢条,墨如烟海”的气概和“境界宽阔,丘壑内营、笔精墨妙”的风格,以“至灵之笔”,绘画“至奇之山”,造“至幻之境”。

近年,他创作的作品风格独特、奇绝结合,画面充满张力和视觉冲击力,在全国美展中屡屡获奖。如《雨后新绿》一画,在图式技巧上新颖独特,大胆采用大面积丘壑作为山主体,吸收西洋画可取之处,精心安排布局,通过疏密布局,合理经营位置,达到呈现给观者那种完美的视觉冲击效果;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众多几何形体线描和结构方块,把纵横、虚实、繁简关系表现得准确到位,于精细处见苍劲,于简洁处见浑厚,于纯净处见刚正;在笔墨运用上,他运用中国画深厚大气的笔墨语言和丰富的色彩,注重以黑白灰构成、疏密聚散达到较强的空间形式美感,把山的层峦叠嶂表现得淋漓尽致,干净而不刻意露出,含蓄而清朗,笔路清晰,为雨后精彩的烟云水气营造气氛,衬托出润泽山村的壮丽自然景观,展现祖国西部河山在春雨洗礼后更显得巍峨、雄伟、壮观的清新景象,好一幅有创新性的山水画作品!

《霞山清韵》这幅于2014年8月16日刊登于《人民日报》副刊的作品,深层次地凸现江南山水清秀的朦胧美,让人无法移目。黄宾虹说:“画贵神似,不取貌似;非不求貌肖也,惟貌似尚易,神似尤难。人人畏难,徒习其易。”礼文却是神似的“造境”高手。你看!江南三月,阴雨延绵,处处烟雾弥漫,隐隐约约的山村,时隐时现的山峰,缥缈的云雾,若见行云流水,若见古木参天……给观者产生无穷遐想,仿如置身人间仙境,足见礼文的淡墨功夫深厚、技法严谨、勾染工细,层层刻画细腻,虚实处理微妙,不愧是“造雾”高手,令人叹服!

《云静峰清》——一幅图式较为特别的国画!礼文在传统山水画基础上,配合平面构成的独特表现因素,卓然成器。他笔墨功夫深厚,巧妙地将江边上白云静静地依附着笔墨厚重的山体,在特定丘壑中利用黑白对比凸现鲜明的视觉效果。白云与山峰拥抱,给人以纯净、精细、幽深峻远之美,如此宁静与世无争的环境令人向往。黄宾虹言:“虚实兼到,苍润自然,有轻裘缓带之风,无剑拔弩张之态。”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极高境界。此画,足以见之!

“况山水能移情于绘事,有神合哉。”礼文以惯用的笔墨语言表现出自己心中的画意生机,《风来花自舞》便是最好的印证。“风来花自舞”这题目颇有意思:风无形,花有形。花的舞姿靠风的节奏推动。在笔墨技巧上,礼文通过观察大自然生态之美,利用烂漫的紫藤和生气的小鸟编织一曲美丽的乐章。画面中有节奏旋律,长线与短线相互呼应,紫藤花神秘艳丽,笔墨明快爽朗,构成稳重:加上几只小鸟起舞,令观者感到笔墨精谨、气韵清新,一种愉悦畅快之感油然而生。

《浴月图》,只见月色未退,天刚拂晓之际,大地一片晶莹雪霜,一群小鸟随晨曲起舞。礼文善于“留白”,实者虚之,虚者实之,技术娴熟,用笔颖脱,着墨精致,以清淡渲染的色调、简洁之气,使大地之“寒”与鸟热闹之“暖”形成强烈而鲜明的对比,编织了一首富有大自然情调的乐曲。

“一泓淡墨如心绪,自得丘壑在画中。”如今的礼文,并没有停止攀登艺术高峰之步,他继续挖掘生活题材,尝试新技法,力求在传承中国画传统技法上创新,描绘心中之画,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

罗礼文

1960年生,广东南海西樵人。1974年师从陈永锵老师习画,1978年加入南海工艺美术厂从事国画创作。2014年到北京现代工笔画院进修。现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佛山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樵山书院理事、南海关协理事、南海画院画家、南海区政协书画院特约画家。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性美术展览。

猜你喜欢
笔墨画家绘画
酷炫小画家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