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平台的专业食品安全信息传播可行性研究

2016-05-04 00:44李亚卓张立南马凌霄齐茗馨
2016年11期
关键词:微信平台食品安全谣言

李亚卓++张立南++马凌霄++齐茗馨++郭佳

摘 要:新媒体发展迅猛,逐渐成为食品安全信息传播的主力军,由于多种原因新媒体也成为食品谣言滋生的温床,令公众真假难辨,也使专业、权威的食品安全信息传播受阻。本组成员以试运营的“安全吃货”微信公众平台为例,探究专业、准确的食品安全信息在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可行性。

关键词:食品安全;微信平台;谣言;传播可行性

据“2015中国综合小康指数”之“最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调查显示,食品安全以44.8%的关注度居首位[1],与此同时,食品安全已经连续第四年登上“最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的榜首位置。在如今获取信息渠道如此广泛的情况下,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现状的担忧有增无减。2015年7月,在“2015中国平安小康指数”调查中,七成(77.8%)人表示了对于食品安全的担忧,在“最让人担忧的十大安全问题”排行榜中,食品也连续第五年成为了中国人的最大不安[1]。

信息的传播途径更加多样化,使专业且审核严谨的传统媒体处于劣势地位。新媒体基本是由民营资本占据,市场化过重,甚至逐渐走向自媒体趋势,极端化、情绪化、简单化的信息更容易传播。许多食品安全事件本身对社会的危害并不大,但是由于事件而引发的食品恐慌所造成的损失往往高于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直接损失。本文主要讨论食品安全类谣言的形成以及专业的食品安全信息通过新媒体传播的可行性等。

一、食品安全信息传播现状

食品是人类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食品安全事件也是关乎公众切身利益的焦点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个人和机构提供了更多向社会公众发声的机会。

传统媒体较新媒体更加严谨且更有话语权,在传统媒体曝光食品安全事件后,强有力的影响力会引起政府和相关企业的重视并及时进行整改措施。传统媒体讲究证据确凿,新闻记者往往需要调查数月才能够出一份深度报道,与新媒体相比缺少及时性、互动性和广泛的传播途径。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也获得了越来越高的关注度,以中国知网为例,在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新媒体”进行搜索,从1985年134篇,到2015年增长到51482篇。广泛的关注度赋予了新媒体强大的信息扩散能力和巨大的影响力。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是复杂的信息传播平台,是由很多个体或组织发布,而这些个体发布的信息并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核。

二、探究食品安全信息通过微信平台传播的可行性

(一)微信的传播特征

微信以独有的交流方式,为用户沟通交流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在短短五年之间占据了大量的市场,截止2015年底,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已经达到了6.97亿,比去年同期增长39%。微信也有着独特的传播特征。

1.高效。微信相对于其他新媒体属于半封闭型社交软件,用户之间既是传播者也是被传播者,且用户与用户之间往往拥有较亲密的关系,传播者所传播的信息更加容易被用户所信任,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关注者与被关注者之间传播信息也具有了定向性,使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更精准。

2.即时性。据企鹅智酷发布的《微信数据化报告》称,在其覆盖的全国40443名网民和全国1101名电话用户,以及1017位微信公众号运营者和806位微信企业号运营者中,超过九成微信用户每天都会使用微信,半数用户每天使用微信超过1小时,61.4%用户每次打开微信必刷“朋友圈”,同时社交网络成为第二大新闻渠道,渗透率超过电脑加电视。[2]用户粘度高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使信息第一时间发布后及时进入高速传播阶段。

3.碎片化。通过朋友圈、公众平台等信息的发布平台,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后不仅简短而且利于理解,方便于用户在短时间内了解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使信息更加碎片化。这种碎片化也令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实现通过最短的时间传播到最大的范围。

(二)“互联网+”环境下,微信传播食品安全信息的意义

2015年3月“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政府将制定“互联网+”的概念。其含义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模式。一方面,象征着互联网与其它产业的连接与整合,另一方面,象征着互联网带动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互联网+”与“食品安全”的结合充分地体现了新一代移动互联系统的特点,微信作为新媒体的一员,与其它产业相结合,传播食品安全信息,实现了“1+1>2”的宣传效果。推送过程中,通过开放的思维获取了适度的关注,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效果的同时,将用户价值设定为核心,通过充分的用户分析,确立目标人群,把握受众需求,并在传播过程中加强互动,改变传统互联网平台的“单向”传播,注重传播上的“双向”,并再次根据用户的反馈把握用户的心情与偏好,巩固用户关系,形成了互联网科普的良性循环。“互联网+”意味着互联网向其他传统产业输出优势功能,使得互联网的优势得以运用到传统产业生产、营销、经营活动的每一个方面。传统产业不能单纯将互联网作为工具运用,要实现线上和线下的融合与协同,利用明确的产业供需关系,为用户提供精准、个性化服务。[3]

“互联网+”时代,人类更加需要重视人、设备、内容的均衡传播与和谐关系的传承与构建。互联网已成为传统媒体整体价值链的延伸,传统媒体应在互联互通中寻找“互联网+”条件下新价值产出的最主要方向和逻辑。[4]通过微信传播食品安全信息,是在传统食品安全科普上的突破,微信利用互联网便捷的特点可以做到随时更新,在“食安时事”栏目当中,紧跟食品安全时事热点,跟踪官方最新动态。在微信传播过程中,传统的思维模式被打破,利用互联网海量的特点,付出低廉的成本,建立了食品安全信息科普的新运营模式,关注内容,重视需求,精美的排版设计、贴近生活的文章内容、通俗易懂的语言结构、引人入胜的话语引导、及时反馈的双向互动,都成就了“安全吃货”与传统科普模式截然不同的创新与突破。

伴随着瓦解与重构,应通过流程再造、体制与机制创新,寻求新的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式。[5]通过微信平台的信息传播具有裂变式、海量化、全方位、细分受众等特点,成为了人们身边最接近也最有效的出口。

(三)利用微信传播食品安全信息的弊端

食品安全信息在微信中的快速传播,加快了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速度,同时也促进了监督管理部门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约束食品企业合法合规地进行生产经营,对食品安全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微信中传播食品安全信息也存在一定问题。

虚假信息过多。微信的发布无专业人士审核,导致虚假信息大行其道。据微信安全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谣言类别所占比例中,失实报道占29%,食品安全紧随其后占据了20%。微信的发布属于零门槛,在发布之前没有经过专业审核,为谣言的诞生提供了可能。普通群众对于食品安全知识了解甚少,无法判断所接受的信息是真是假,但是出于危机心理,会迅速地传播这类谣言。食品谣言降低了公众对于食品工业的信心,也引起了一定的社会恐慌,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专业权威的食品安全信息难以传播。食品专业知识与化学知识联系紧密,许多专业名词晦涩难懂,普通公众难以理解,与“食品谣言”相比,不能直击公众痛点,这都使得专业准确的食品安全知识难以传播。

三、基于专业食品安全信息服务平台的实践

(一)实践背景

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信息失真、网络谣言等问题日益突出,食品安全更是谣言重灾区。基于食品类谣言泛滥、专业权威消息晦涩难懂的情况,我们小组成员计划对专业、权威的食品安全信息进行通俗化、多样化的再编辑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试运营探索利用微信平台传播专业食品安全信息的可行性。

在本组成员试运营过程中,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和传播方面也有了可喜的进展。2015年6月15日,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正式启动;9月1日,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在京成立;10月1日,“史上最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开始执行;各大报社和各地食品药品质量监督管理局也纷纷开通微信公众号,方便民众获取食品信息和问题举报。国家与政府的重视为专业食品安全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实践成果

平台概况:2015年6月30日,完成了微信公众号“安全吃货”的建设,并于7月1日进行微信推送,截止到2016年3月1日,累计推送12次共计48篇文章。推送文章为原创文章,主要是对已有报道的编辑整理,对专业知识进行多样化解释,对权威部门发布的内容进行推广。

文章分析:推送的48篇文章中,打开率超过50%的有:《茶叶巧储存,安全吃货教教您》、《盛夏特辑:安全吃货和你一起过夏天!》、《中秋来了,你的月饼准备好了没?》、《安全吃货为您揭秘:年度十大生活流言》。阅读人次少于4人次的文章类型有:专业名词解释、权威发布产品的不合格批次、热点事件的专业解读等。以“安全吃货”的粉丝为研究对象,我们得到的结论是:对于时下热点和时令发生的事情以及健康饮食粉丝较为关注,对于较小型的食品安全事件比较不关注,对于专业性的词汇解释也不容易引起粉丝的注意。

四、总结与展望

经过小组成员一年的试运营,我们发现微信的发展也带动了食品类微信公众号的增加,据新媒体指数统计,包含“食品”的微信公众号共有2341个,其中包括各地食品药品质量监督管理局的官方账号、各大纸媒的食品版面等。与一年前相比,新媒体+食品的发展前进了一大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食品安全信息的发布。为了促进在微信公众平台中传播专业食品安全信息,我们总结以下三点:

1.建立完整机制。建立从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该如何应对等一系列完整的程序,确保食品安全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不被扭曲夸大,为公众还原事情真相。

2.加强食品安全科普。通过多种方式,如动画、图片等进行食品科普,同时通过官方账号的发布产生更大的影响力。专家解读时也尽量使用通俗化科学语言。

3.提高队伍专业素质。对于专业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平台的运营者,要经过相关食品知识的培训,在撰文过程中不能出现错误和扭曲,将食品谣言扼杀在初期。

综上所述,专业的食品安全信息在微信公众平台中传播具有可行性,在保证内容真实的情况下,较传统媒体可操作性更强。

参考文献:

[1] 2015最受关注十大焦点问题.食品安全仍热.医疗改革回温[J].鄂璠.小康.2015(23).

[2] 企鹅智酷:2016年“微信”影响力报告核心解读http://www.199it.com/archives/452300.html.

[3] “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认识[J].黄楚新,王丹.新闻与写作.2015(05)

[4] 媒体融合:媒体转型的一场革命[J].喻国明,姚飞.青年记者.2014(8)

[5] 媒体融合认识误区与路径选择[J].齐峰.中国出版.2015(2)

猜你喜欢
微信平台食品安全谣言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谣言
基于微信平台的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初探
谣言大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