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昭化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情况分析

2016-05-06 01:38王生明王定杰张培晏
四川畜牧兽医 2016年2期
关键词:广元市农户经营

王生明,王定杰,张培晏

(1.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农业局,四川广元 628021;2.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广元 628021)



广元市昭化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情况分析

王生明1,王定杰1,张培晏2

(1.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农业局,四川广元628021;2.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广元628021)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出现是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是助农增收的迫切需要,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内在要求。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过程,就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

1 昭化区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现状

近年来,广元市昭化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发展迅速,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昭化区现有畜牧企业18个,其中龙头企业5个,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61个,规模以上专业养殖大户1800余户,经工商注册的家庭牧场有122个,目前充分自由、管理成本低的家庭经营模式正在蓬勃发展。

2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产业化发展中的优势

2.1广泛的群众参与性专业养殖大户和家庭牧场本质就是农民自主发展的具有一定示范带动效应的经营模式,其发展主体就是农民。除此之外,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和以专业合作社为主导的“合作社+农户”模式也都具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

以太公镇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例,该社最初由太公镇学堂村17户养殖基础较好的农户联合成立。2010年社员发展到230户,其中养殖户社员占总数的95%以上。合作社注册资本金200万元,现拥有固定资产1200万元,服务区域扩大,服务内容增加,2013年被评为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组织。

2.2完善的管理制度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帮助农民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进入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通过商品契约和制度建设把分散的农户紧密地联系起来,完成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市场的重新整合,在保障农民利益、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如太公镇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了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理事会负责日常事务,下设生产部、销售部、技术服务部、财务部四个职能部门。研究制定了财务管理、收益分配、社员培训、质量监管等各项管理制度达到23项,内容涉及合作社运营的方方面面。

2.3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能够快速发展的关键在于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采用适度规模经营,降低了投入成本,产品以合同订单或合作经营的方式通过龙头企业或专合组织集中销售,农户不直接进入市场,有效克服了农户的弱势地位,提升了农民组织化程度,降低了交易成本,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如昭化区与铁骑力士集团合作,试点性发展生猪养殖的“1211”代养模式,即1个规模养殖场,2个家庭劳动力,年出栏1 000头商品育肥猪,纯收入10万元以上。该模式中猪苗、饲料、兽药均由铁骑力士集团免费供应,每只猪苗入户时收200~300元的保证金,交猪时退回,农户只需要提供养殖圈舍和劳动力,按照统一的饲养模式专业化育肥,集团根据合同约定价格回收育肥猪,根据养殖户的死亡率、料肉比等生产成绩差异,保证农户每头猪有100~200元的利润。

3 问题和不足

3.1农业企业普遍规模不大农业企业加工的农产品以初级加工产品居多,深加工、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品较少,加之契约不能对当事双方构成有效约束,导致失败的案例较多。

3.2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缓慢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组织规模较小、合作领域较窄、经营效益不理想、组织竞争力弱、经营项目技术含量不高、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开展合作和服务的不多,在农产品加工、购销、物流等方面的服务更是难以得到有效的拓展。另外,合作社自身资金实力有限,贷款融资由于缺乏贷款所需的抵押担保所贷资金远不能满足需要,部分合作社只有合作之名,没有合作之实。

3.3养殖大户和家庭牧场发展受限专业养殖大户和家庭牧场受资金限制和市场冲击,发展困难重重,尤其是在新一轮的市场低谷中部分养殖户信心受到了较大的打击。多数专业养殖大户、家庭牧场仍处于分散经营的状态,在市场竞争中居于十分不利的地位。此外,由于缺乏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分散的农户、专业大户、家庭牧场与购销主体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造成产品陷入“价跌-淘汰-价升-补栏-价跌”的恶性循环,因此散户、专业大户、家庭牧场等迫切需要通过功能的整合,与其他农业经营主体在职能分工的基础上进行协作,以弥补自身缺陷,形成强而有力的利益共同体,共同克服发展中存在的困难。

4 发展建议

4.1强化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健全覆盖面广、层次多、形式新颖、可持续的培训模式,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养体系,由过去着重培训技术性农民向培训职业农民方向转变。加快专业培训机构建设,建立科学的课程培养体系,根据不同培养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制定针对新生代职业农民的培养方案。

4.2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山区农业生产环境;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完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建设体系,设立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和奖励资金,扶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发展;提高山区农业生产补贴标准。

4.3优化资源配置亟需改变单纯地依靠农业科技活动实现农业科技应用和现代农业发展的传统模式,从农业科技资源分配入手,增加并配置好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鼓励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优化农村劳动力、农业机械等资源配置。扶持发展基层农业科技组织,解决农业生产科技助力不足的问题,增加农业产品科技含量,实现农业生产的产业化经营和服务,减少农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加速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4.4加快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应引入全程农业技术创新服务理念,依托农业高科技产业,有效整合农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多元化农业科技服务主体,建立新型农业技术服务体系。通过多学科优势结合和不同服务主体的优势互补,加强各类技术的自主创新,使农业技术服务覆盖农业产业链全程,甚至向关联产业延伸,为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科技服务与指导。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8964(2016)02-0017-02

收稿日期:2015-10-12

猜你喜欢
广元市农户经营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四川省广元市通联站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农村危旧房改造助力脱贫攻坚实践的几点思考——以广元市朝天区农村危旧房改造为例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古风·关爱留守儿童
广元市推广核桃产业前景广阔